提问/树洞|大二写作课的一次作业,想走纯文学道路,请求大家指点😭
来自:the wind sings
《婴儿蓝》
《在泳池下》 在泳池下,有一只 玻璃糖纸折的 透明色的鱼, 我扑下去,看见一整个 柠檬黄和苹果绿的夏天。 ——xxx 思琪喜欢在上学的时候经过小池塘,她知道池塘从对岸看过来会更美不胜收,她原来荡秋千的时候从斜上方俯视过。不过她已经很久不去荡秋千了,那里现在已成为婴儿车和滑板车的阵地,思琪明白,成长的过程总会经历一些阵痛,就像美不胜收是她在语文课本上新学会的词一样。 思琪也喜欢弹钢琴,她知道黑键是白键做算数的结果,所以她也喜欢做算数,尤其爱做色彩的算数。绘画课上思琪最喜欢涂渐变色,她总是把色块的分界线擦掉,再重新填上间色和补色。 在她还懵懂的年纪,还不知道要夹紧碎花裙摆才能安心蹲下来的年纪,只是因为在隔壁楼下男孩的家里抓过一把红豆味的大白兔奶糖,就盲目去喜欢了那个父母每晚在广场摆烧烤摊、总是在楼下喊她出去玩的男孩,那男孩坐在隔壁班的窗边。 不过最近思琪很恼火,她上课时回答老师的问题,才知道小毛伢是婴儿的意思(那男孩之前取笑过她),于是她坚持每天放学后去冲男孩摆鬼脸,还没得到回应就心满意足地跑开,因为知道他们班总拖堂,他不会追上她的。 思琪偷偷撕下过妈妈买的贴画,也好奇尝过本应拿来泡水的柠檬片,然后单方面宣布从此不沾生柠檬分毫,就像她永远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喜欢喝啤酒一样。思琪的爸爸曾带回过一个绿苹果,总让思琪联想到白雪公主啃下的那一口毒苹果,和浴室窗台上那个像石矶娘娘一样形状却是乳白色的羊角香皂一样,永远对思琪有着难言的震慑力和吸引力。 回到家,回到思琪的小房间,思琪坐在床上看拼音注图版的《红楼梦》,黛玉死的时候爸爸正好也回来了,他在屋外被妈妈拦下,妈妈说思琪已经睡着了,思琪于是默默地流泪,她不敢出声,怕外面听见。 流着流着,爸爸终于关上门走了,思琪从床上下到书柜前,想踮脚取下爸爸送的那本《唐诗三百首》,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倒影,在书柜的玻璃门上,眼圈红红的,眼角也红红的。果然是流泪的时候更楚楚动人,思琪心想。不过这还让她想到溺水而亡的纳西索斯,所以只看了一眼思琪就不看了,转过去听妈妈踱至厨房的脚步声,她知道从那里能看到爸爸停在楼下的车。 无聊的时候,思琪就在房间里折纸,起初她什么都折,不过自从发现纸飞机和百合花在池塘上漂不起来时,她就不折了,改折爸爸教的翻盖船,一折就折一百多只,全放在上学路上必经的那口小池塘里。放纸船的时候思琪会跑到池塘中间的石头路上,如果看到之前折的纸船陷在青苔里,她就会很伤心。 思琪的桌柜有两排,一排用来放给妈妈的礼物,一排放吃不掉的妈妈做的饭,时间长了,两排柜子都发了霉,再也放不下思琪折的纸船,于是思琪只好在夜里把抽屉取下来放在窗台上晾,到了早晨再插上邻居家后院新栽的栀子花掩味儿。 思琪最兴奋的时刻是去泳池,不过不是去游泳,而是堆沙子。思琪不喜欢也不擅长游泳,她总是沉在水里浮不上来,而且她不喜欢泳池,因为泳池太过透明,即使戴上护目镜沉到池底也只是一片单调的蓝,思琪不喜欢单调的蓝就像不喜欢全绿的奥茨王国。但思琪也有注意到阳光投在池壁上绿色的光圈,用手指怎么抹也抹不掉的绿斑。 思琪也不喜欢做梦,因为做梦通常意味着第二天没力气早起看书了,早起看书让她有一种保守秘密的喜悦,这是独属于她的快乐源泉。她的被窝里常备一只小手电筒,就像上幼儿园时总往床板里藏玻璃弹珠一样,但她还是做了一个梦。梦里,思琪穿着白裙子学会了蝶泳,从秋千上一直荡到泳池底。 在那里,廊柱支撑着池面,蓝色四散开来,未涂匀的绿色和黄色像粉笔印在墙上斑驳着、浮动着。池底是两扇格子窗,漾着淡金色的柔光,窗户里关着两条橙红色和青绿色的鱼,细碎的光影在鱼身上若隐若现。 在那里,浮在水面上的玻璃糖纸沉下去变成了鱼,绿色也分解成黄色和蓝色,就像她在绘画课上学过的那样。池顶的浮萍像妈妈婚纱裙上的白花那样并列着一字排开,倒吊在水面上像绿色的小伞。 在那里,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整,浮萍是这张拼贴画上唯一立体的部分,汇聚的地方是深蓝色,稀疏的地方是浅蓝色,小鱼也在其中翕动着,混淆着浅蓝与深蓝的界限,看上去是油画的质感,浮沫也奶油一样的绵软。
对不起,鉴于大家普遍对我行文风格的关注胜过内涵,再加上douban居然没有置顶评论的操作。。。我把包含对作品解释的一篇评论粘贴如下:
我明白答主对我的建议,但我还是想自我辩白一下,我处在文学创作的初期(是我认为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创作,若说文章的创作那早就有了很多年了。。。),答主说的那种拿优美语句来掩盖思想苍白的阶段在我中二病发作的年纪我就已经经历过了;我只是与林奕含的行文风格比较相似,但内涵不完全相同(比如答主说的“美不胜收”这个词语,我想表达的和她所表达的就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怡婷是使用了自己未能完全明白意思的词语,而本文中的思琪不是,思琪确实是超出年龄的早熟,只不过她毕竟还是个小姑娘),关于答主所不能理解的问题、那些前因后果其实我都表现在细节和隐喻里了(比如题目为何要叫婴儿蓝;思琪为何想去荡秋千却只是默默经过;为何思琪最后只折爸爸教的纸船了;别的事物为何都沉下去了;池塘对思琪的意义是什么;妈妈为何不让爸爸见思琪;为何思琪只默默流泪不敢出声;妈妈不让思琪见爸爸,为何自己却转身去了能看到爸爸车子的厨房;思琪为何存着给妈妈的礼物而不是送出去;为何吃不掉饭从不与妈妈说,而是存在柜子里;为何思琪说自己不喜欢游泳,做梦的时候却还是梦到了游泳,还是从秋千上,而且是穿着白裙子;为何看到浮萍想到的是妈妈的白色婚纱裙……),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希望答主可以再仔细地阅读和思考一下,但其实我也十分理解答主的疑问,因为我确实表达地太隐晦(如思琪喜欢间色,婴儿蓝的别称是粉蓝色,但它并不是粉色和蓝色的间色,只是一种近青的浅蓝,梦境的发生地是在一个色彩不均匀的池塘而不是透明的泳池;思琪没见成爸爸,转身去书柜拿了爸爸送的书,同时去听妈妈到厨房看爸爸的走路声音……),毕竟我把人物的心思都隐藏在细节里,而不是通过情节直接表现(而且我的老师第一遍读——快速地翻阅一遍,也只注意到了我的文风😂);关于主旨,还是文章的那个标题——婴儿蓝——粉蓝色,思琪喜欢弹钢琴、喜欢间色、拥有两排不一样的柜子……她为什么总喜欢这种模糊在两个地带之间的事物,包括她这种喜欢的结果——两排柜子都发了霉,我都是做了暗示的;关于创作意图,思琪是千千万万个所谓中产阶级家庭小孩的悲剧(被催熟的童年,如果父母不睦还有更甚),但我没有用悲剧的方式去写,文章还是整体注重了感伤的基调和童趣,因为这毕竟只是一个小孩的天地,如没有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叠加,我就写思琪的经历是悲剧(而且她是一个还要继续成长的姑娘),那在我看来也太自我意识过剩、太小布尔乔亚了——纳西索斯就是自恋至死的不是吗,像房思琪那样承受被you//jian的极端后果是叠加了社会悲剧的成分,我父亲出身农村(没有歧视的意思),他最喜欢的书是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又叠加了浓重的年代悲剧色彩(而且描写了农村孩子的隐痛,就像林奕含描写了城市孩子的隐痛一样);另外,答主拿来举例子的余华老师,我也十分认可,但他是明显承于典型的中国小说创作方式,与我的不是同种风格和技巧,如果可以的话建议答主可以看看莫言老师的作品(当然我不是与之相比的意思,只是说我这篇小说是承自西方写作风格和技巧);同时我也知道答主是诚心给我建议,真的非常感谢,另外还是小小地希冀一下这篇作品可以再被仔细地阅读一下,文章里面大量前后对应的细节、所选取意象的隐喻都是我当时用了心思的,我是中文专业的学生,我太明白这一切了,答主说的那个阶段大概可以对应到我的初中时代,那时候我还在写那种文笔优美却思想空洞的散文,换言之,如果我想要写美文的话,我会直接用大段的描写去代替铺陈叙述,那样可以让文章的华丽程度再提升好几倍,那才是真正的所谓美文(食物和颜色意象的运用、童话式的联想和梦境、排比的句式以及大量比喻的修辞方式只是想要模拟一个小姑娘对周遭环境的认知方式,是形象思维的体现)希望答主能理解我的意思;最后,我明白答主的意思,答主说的写作方法我其实也清楚,可能那段时间实在太喜欢看卡尔维诺和卡夫卡的书了,着迷于这种晦暗不明的表现方式(没有与之相比的意思,而且可能也是因为读的翻译文学较多,对我的遣词造句造成很大影响,我会下意识地把达和雅放在信之前),同时也在看简·奥斯汀的书,所以可能句式上也受她影响;而且我当时是觉得,描写童年、描写梦境、描写池塘,古今中外那么多描写——优美的有之,甚至猎奇的也有之,我该怎样写才能摆脱那些陈规,写出新意……额,结果就是想到了意识流😂(虽然意识流也不算新意了。。。而且我初次尝试的结果也确实有限。。。)答主说的那种情节上的铺垫和转折要想细细地展开可能需要长篇小说的篇幅(尤其是古典小说可能较为典型),我以后也会努力像这个方向进军,推荐的书也会认真去看的,真的非常感激答主对我的建议,祝生活愉快😊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能帮我看一下这样写可以吗? (jerryfork)
- 古时的中年人有发福烦恼吗 (momo)
- 安利/自荐|又双叒申晋江,有老师可以帮忙看看吗? (是富婆!)
- 一人一师:你看了谁的小说之后学会了写小说? (蓝巫婆)
- 提问/树洞|(bl碎碎念)有点好奇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