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创短篇小说

588篇内容 · 66.3万次浏览
查看话题 >

提问/树洞|大二写作课的一次作业,想走纯文学道路,请求大家指点😭

the wind sings

来自:the wind sings
2023-08-13 13:31:32 已编辑 安徽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在洗澡时穿棉袄

    在洗澡时穿棉袄 2023-08-13 15:22:29 广西

    楼楼这是……小说还是散文还是别的什么文体?小说来看没有连贯情节,全文是散乱的片段拼接,于是也没有人物形象。散文来看行文不够流畅,病句略多,标点还经常一逗到底……最重要的,这篇文的主旨是什么呢,楼楼是想表达什么?😳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3 15:28:43 安徽

    楼楼这是……小说还是散文还是别的什么文体?小说来看没有连贯情节,全文是散乱的片段拼接,于是 楼楼这是……小说还是散文还是别的什么文体?小说来看没有连贯情节,全文是散乱的片段拼接,于是也没有人物形象。散文来看行文不够流畅,病句略多,标点还经常一逗到底……最重要的,这篇文的主旨是什么呢,楼楼是想表达什么?😳 ... 在洗澡时穿棉袄

    感谢回复,我老师当时说我这是一篇纯心理小说😂,我初衷是模仿意识流,但可能笔力还不太到位,至于中心思想,在细枝末节里是可以发现的,慢一点看就能发现啦☺️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3 15:36:02 安徽

    感谢回复,我老师当时说我这是一篇纯心理小说😂,我初衷是模仿意识流,但可能笔力还不太到位, 感谢回复,我老师当时说我这是一篇纯心理小说😂,我初衷是模仿意识流,但可能笔力还不太到位,至于中心思想,在细枝末节里是可以发现的,慢一点看就能发现啦☺️ ... the wind sings

    有人物形象的,人物形象在情节里,我自认为这点还是刻画到位了的,希望友友能注意一下思琪的行为逻辑,谢谢啦😊

  • 在洗澡时穿棉袄

    在洗澡时穿棉袄 2023-08-13 16:24:35 广西

    感谢回复,我老师当时说我这是一篇纯心理小说😂,我初衷是模仿意识流,但可能笔力还不太到位, 感谢回复,我老师当时说我这是一篇纯心理小说😂,我初衷是模仿意识流,但可能笔力还不太到位,至于中心思想,在细枝末节里是可以发现的,慢一点看就能发现啦☺️ ... the wind sings

    我仔细读了倒是大致能够理解想要表达什么。楼楼所想的建立人物形象和读者读到的人物形象是两个概念。楼楼意象的选取和意象的内涵隐喻是有巧思的。但叙事的方式,像是用几个闪回片段堆砌起来做人物介绍(她喜欢什么、她讨厌什么、她擅长什么云云),描写手法重复,阻滞了主角心理流动性。表现情绪基本靠赋予各种意象以隐喻,遮蔽了要表达的情感,显得太幽微或者太平了。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3 16:46:45 安徽

    我仔细读了倒是大致能够理解想要表达什么。楼楼所想的建立人物形象和读者读到的人物形象是两个概 我仔细读了倒是大致能够理解想要表达什么。楼楼所想的建立人物形象和读者读到的人物形象是两个概念。楼楼意象的选取和意象的内涵隐喻是有巧思的。但叙事的方式,像是用几个闪回片段堆砌起来做人物介绍(她喜欢什么、她讨厌什么、她擅长什么云云),描写手法重复,阻滞了主角心理流动性。表现情绪基本靠赋予各种意象以隐喻,遮蔽了要表达的情感,显得太幽微或者太平了。 ... 在洗澡时穿棉袄

    确实,我明白了,😂非常感谢你的点评,那想问一下大概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改善叙事技巧呀,或者我是不是先练习正常叙事逻辑的行文,等熟练了再模仿意识流会更成熟😭

  • 青芹

    青芹 2023-08-13 16:59:12 北京

    我就想问,第一段最后一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 在洗澡时穿棉袄

    在洗澡时穿棉袄 2023-08-13 17:10:01 广西

    确实,我明白了,😂非常感谢你的点评,那想问一下大概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改善叙事技巧呀,或者 确实,我明白了,😂非常感谢你的点评,那想问一下大概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去改善叙事技巧呀,或者我是不是先练习正常叙事逻辑的行文,等熟练了再模仿意识流会更成熟😭 ... the wind sings

    没关系呀。我觉得你这篇已经写得很有趣了,而且你对展现儿童视角的世界有自己的心得! 我认为,意识流虽然情节薄弱,抛弃了线性的叙事逻辑,但也不是完全抛弃情节。你可以适当把事件和场景写得丰富一点,使用更多变的叙述方式。 比如写到柠檬片。不如将“她尝过柠檬片,觉得不好吃”这种以“她”为主的叙述,转到她看见妈妈把一碗柠檬片摆在桌上,她怎样好奇尝了一口,妈妈的反应又如何的写法……以母女互动交流的场景体现出两个人的情感倾向。 文章里思琪与其他人物的交互太少了,而增加具体的家庭关系描写,也是从侧面折射出思琪的心理状态。 当然不是非得这么写,只是提供一种思路。意识流也是可以采用各种独特视角让心理状态的变化“活”起来的。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3 17:24:05 安徽

    没关系呀。我觉得你这篇已经写得很有趣了,而且你对展现儿童视角的世界有自己的心得! 我认为, 没关系呀。我觉得你这篇已经写得很有趣了,而且你对展现儿童视角的世界有自己的心得! 我认为,意识流虽然情节薄弱,抛弃了线性的叙事逻辑,但也不是完全抛弃情节。你可以适当把事件和场景写得丰富一点,使用更多变的叙述方式。 比如写到柠檬片。不如将“她尝过柠檬片,觉得不好吃”这种以“她”为主的叙述,转到她看见妈妈把一碗柠檬片摆在桌上,她怎样好奇尝了一口,妈妈的反应又如何的写法……以母女互动交流的场景体现出两个人的情感倾向。 文章里思琪与其他人物的交互太少了,而增加具体的家庭关系描写,也是从侧面折射出思琪的心理状态。 当然不是非得这么写,只是提供一种思路。意识流也是可以采用各种独特视角让心理状态的变化“活”起来的。 ... 在洗澡时穿棉袄

    我明白了,我这篇还是以“我”为主的主观表达太多了,描写比较少又有点僵硬,所以情节性不太强,我会好好揣摩一下怎么写得更加灵活的,非常感谢你的建议😊祝生活愉快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3 17:37:15 安徽

    我就想问,第一段最后一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我就想问,第一段最后一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青芹

    第一段第一句话中用了“美不胜收”这个词;经历一些阵痛就会成长,学会了美不胜收这个词就可以用来表达,我大致是这个意思(她很想去荡秋千,但还是只默默路过了能注视到秋千的地方,表现出她在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孩童做区分,并自以为这种区分一定是有利于自己成长——变得更好的,无论这种意识是她主观生发的,还是被“催熟”的,从后文她做梦梦到自己从秋千荡到池塘里就可以推出来这个问题的答案)

  • 青芹

    青芹 2023-08-13 17:47:44 北京

    第一段第一句话中用了“美不胜收”这个词;经历一些阵痛就会成长,学会了美不胜收这个词就可以用 第一段第一句话中用了“美不胜收”这个词;经历一些阵痛就会成长,学会了美不胜收这个词就可以用来表达,我大致是这个意思(她很想去荡秋千,但还是只默默路过了能注视到秋千的地方,表现出她在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孩童做区分,并自以为这种区分一定是有利于自己成长——变得更好的,无论这种意识是她主观生发的,还是被“催熟”的,从后文她做梦梦到自己从秋千荡到池塘里就可以推出来这个问题的答案) ... the wind sings

    我又看了一遍,抛开这个比喻句说,“成长的过程总要经历一些阵痛”和“经历阵痛就会成长”这是两个意思啊,A包含B不等于B能推出A。回到比喻句本身,就算用“经历阵痛就会成长”也没有办法和“就像刚学到的美不胜收”构成对应关系,你解释的时候后一句的意思也完全变了,“经历阵痛就会成长”对应的是“学会新词就可以用”,句子对句子,而现在的表述里这这句话是“一个句子就像一个偏正短语”。

    最后回到小说,一个刚刚学会成语“美不胜收”的小孩,你真觉得她会自发得到“成长总要经历阵痛”这个表述?她能用得出来“阵痛”?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3 18:26:57 安徽

    我又看了一遍,抛开这个比喻句说,“成长的过程总要经历一些阵痛”和“经历阵痛就会成长”这是两 我又看了一遍,抛开这个比喻句说,“成长的过程总要经历一些阵痛”和“经历阵痛就会成长”这是两个意思啊,A包含B不等于B能推出A。回到比喻句本身,就算用“经历阵痛就会成长”也没有办法和“就像刚学到的美不胜收”构成对应关系,你解释的时候后一句的意思也完全变了,“经历阵痛就会成长”对应的是“学会新词就可以用”,句子对句子,而现在的表述里这这句话是“一个句子就像一个偏正短语”。 最后回到小说,一个刚刚学会成语“美不胜收”的小孩,你真觉得她会自发得到“成长总要经历阵痛”这个表述?她能用得出来“阵痛”? ... 青芹

    我明白你的意思, 1.首先,关于句子逻辑结构,你是觉得如果是下面这样的表达会更严谨:思琪明白,成长的过程总会经历一些阵痛,就像她在语文课本上学会了美不胜收这个新词一样,对吧?你指出的两个点,一个是说我这句话的两个半句之间的逻辑性不强,另一个是句子结构的不对应,但我本来就是想要强调美不胜收这个词,才舍弃了一部分的逻辑结构把它提到前面,而且我认为无伤大雅,毕竟我是在写小说不是在写论文,不需要词对词、句对句的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 2.其次,关于小说内容,刚学会“美不胜收”不代表她只会使用和“美不胜收”同等水平的词汇,这里只是想强调在她的认知里,在成长中经历阵痛就像学习新词汇这个过程,我无意用美不胜收来代表她的学识水平,你从后文她看的书也可以推出来,我认为懂“阵痛”这个词没什么奇怪的,思琪就是一个早熟但还没脱离孩童思维和行为逻辑的小姑娘; 3.最后,我回复中的表述只是帮助理解,并不代表我要用回复内容替换文中的语句,不懂你老是揪着我回复中语句的逻辑不放是什么用意,如果可以的话,还是麻烦提一些更具建设性的意见,谢谢啦

  • 青芹

    青芹 2023-08-13 18:31:29 北京

    我明白你的意思, 1.首先,关于句子逻辑结构,你是觉得如果是下面这样的表达会更严谨:思琪明白 我明白你的意思, 1.首先,关于句子逻辑结构,你是觉得如果是下面这样的表达会更严谨:思琪明白,成长的过程总会经历一些阵痛,就像她在语文课本上学会了美不胜收这个新词一样,对吧?你指出的两个点,一个是说我这句话的两个半句之间的逻辑性不强,另一个是句子结构的不对应,但我本来就是想要强调美不胜收这个词,才舍弃了一部分的逻辑结构把它提到前面,而且我认为无伤大雅,毕竟我是在写小说不是在写论文,不需要词对词、句对句的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 2.其次,关于小说内容,刚学会“美不胜收”不代表她只会使用和“美不胜收”同等水平的词汇,这里只是想强调在她的认知里,在成长中经历阵痛就像学习新词汇这个过程,我无意用美不胜收来代表她的学识水平,你从后文她看的书也可以推出来,我认为懂“阵痛”这个词没什么奇怪的,思琪就是一个早熟但还没脱离孩童思维和行为逻辑的小姑娘; 3.最后,我回复中的表述只是帮助理解,并不代表我要用回复内容替换文中的语句,不懂你老是揪着我回复中语句的逻辑不放是什么用意,如果可以的话,还是麻烦提一些更具建设性的意见,谢谢啦 ... the wind sings

    我真的建议你再看看汉语基本语法,我不是说你要追求结构上的严谨性,我是说你以词害意已经到了影响理解的地步,这句话拿出来是个病句。

    或者你愿意这样写下去也无妨,反正不是我工作稿件。祝你好运,不用回了,你不愿意看,把我回复都删了也无妨。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3 18:41:44 安徽

    我真的建议你再看看汉语基本语法,我不是说你要追求结构上的严谨性,我是说你以词害意已经到了影 我真的建议你再看看汉语基本语法,我不是说你要追求结构上的严谨性,我是说你以词害意已经到了影响理解的地步,这句话拿出来是个病句。 或者你愿意这样写下去也无妨,反正不是我工作稿件。祝你好运,不用回了,你不愿意看,把我回复都删了也无妨。 ... 青芹

    首先,我就是汉语言专业学生😂对汉语基本语法自认为懂得不比你少;其次,如果你认为这种表达就足以达到以词害意的地步的话,那我建议你多看看文学方面的书,这种所谓的“病句”多的是,尤其是翻译文学;最后,我对你的每条建议都做了认真回复,并没有“不愿意看”,倒是建议您先改善一下自己的说话方式,放弃这种居高临下的说话方式比较好

  • 挑灯

    挑灯 2023-08-13 20:34:44 湖北

    大概应该是描写思琪溺水而亡的故事?比较突出的感受是思琪这个角色很混乱,照理来说应该是一个孩子的视角,但是写出来却是成人的感觉,对事物的描述和感受都不像一个孩子,投射了作者本人太多自己的生活视角。(没学过文学,随便看看)

  • only shadow

    only shadow 2023-08-14 10:00:23 福建

    你!有天赋的!还有下文吗?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4 18:04:40 安徽

    大概应该是描写思琪溺水而亡的故事?比较突出的感受是思琪这个角色很混乱,照理来说应该是一个孩 大概应该是描写思琪溺水而亡的故事?比较突出的感受是思琪这个角色很混乱,照理来说应该是一个孩子的视角,但是写出来却是成人的感觉,对事物的描述和感受都不像一个孩子,投射了作者本人太多自己的生活视角。(没学过文学,随便看看) ... 挑灯

    谢谢回复😊,不过写的不是思琪溺亡,就是她的一个梦,哈哈;描述和感受那点是因为思琪是一个有点早熟的小姑娘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4 18:07:05 安徽

    你!有天赋的!还有下文吗? 你!有天赋的!还有下文吗? only shadow

    谢谢鼓励😊,没有下文了,是以我自身童年经历为基础写的,以后还会围绕这个题材继续练习的

  • only shadow

    only shadow 2023-08-15 20:26:22 福建

    谢谢鼓励😊,没有下文了,是以我自身童年经历为基础写的,以后还会围绕这个题材继续练习的 谢谢鼓励😊,没有下文了,是以我自身童年经历为基础写的,以后还会围绕这个题材继续练习的 the wind sings

    一个简单的建议就是着重把故事本身和人物结合在一起,初步从各个角落投射人物形象的镜面塑造法用的很好,但是如果通篇都是“思琪她balabala”就显得有点单一了,有的地方的词汇也可以适当精简掉的。我乍一看就觉得是个很有意思的开头结果没想到这就是全文了hhhhh 我自己以前写的一篇短篇作品的开头和你这个也很像,不介意的话可以来看一看ww https://mp.weixin.qq.com/s/7gFJCGcQ2Qx1cNG1uNBTIQ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5 20:49:58 安徽

    一个简单的建议就是着重把故事本身和人物结合在一起,初步从各个角落投射人物形象的镜面塑造法用 一个简单的建议就是着重把故事本身和人物结合在一起,初步从各个角落投射人物形象的镜面塑造法用的很好,但是如果通篇都是“思琪她balabala”就显得有点单一了,有的地方的词汇也可以适当精简掉的。我乍一看就觉得是个很有意思的开头结果没想到这就是全文了hhhhh 我自己以前写的一篇短篇作品的开头和你这个也很像,不介意的话可以来看一看ww https://mp.weixin.qq.com/s/7gFJCGcQ2Qx1cNG1uNBTIQ ... only shadow

    谢谢回复😊,我明白你的建议了,也欣赏了你的作品,我知道可以换一种写法,把通篇大段的叙述转为场景式的描写,不过我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其实是模仿外国作品的意识流写法,在细节里夹杂一些隐喻,大段叙述是为了保持流畅度,所以只留下最后三段对梦境进行描写,单一的那个问题可能还是因为我写得有些死板了,转换不够灵活😂,谢谢你的提醒😘

  • 柠檬酸片

    柠檬酸片 2023-08-16 00:10:14 江苏

    uu是不是看过《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感觉有点模仿的痕迹,特别多的象征比喻

  • 蓝兰澜蘭

    蓝兰澜蘭 2023-08-16 00:45:36 四川

    天呐,为什么我觉得你写得好好,读你的文字有画面感,行文也行云流水。但是我没认真读,所以读过以后也就忘了。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6 09:23:18 安徽

    uu是不是看过《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感觉有点模仿的痕迹,特别多的象征比喻 uu是不是看过《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感觉有点模仿的痕迹,特别多的象征比喻 柠檬酸片

    对是的😂,除了小姑娘的名字,倒也没特意模仿,下笔自然就写成这样了,可能确实当初读的时候受到很大触动,又因为同样是写童年的题材吧,非常感谢你的认真阅读,我老师第一遍都只是一下就划过去了,没认真看,你还注意到象征隐喻了,好开森呀😌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6 09:25:02 安徽

    天呐,为什么我觉得你写得好好,读你的文字有画面感,行文也行云流水。但是我没认真读,所以读过 天呐,为什么我觉得你写得好好,读你的文字有画面感,行文也行云流水。但是我没认真读,所以读过以后也就忘了。 ... 蓝兰澜蘭

    感谢回复呀😊,你愿意读我就已经很开心啦

  • 角木蛟

    角木蛟 (本人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2023-08-16 10:13:48 北京

    我觉得写得很好啊。作为写作课的作业很优秀,作为微小说也在水准之上了。我个人很挺喜欢的。 我觉得楼主可以坚持走严肃文学的道路,以大师的经典作品为标杆,坚持自己的文学趣味和审美标准(当然这个是会永远发展变化的)。至于别人的意见,我认为不用考虑,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真正的严肃文学作者在创作时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需求,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审美标准,不考虑其他一切,包括大众、编辑、批评家、出版社、市场。如果你的严肃文学作品受到大众的热爱,这只能说明你创作失败了(引自帕尔哈提:“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喜欢我的歌,我就失败了。”)。 当然,如果要转向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等商业写作,那么大众的意见是一定要认真听取的,因为在这个领域,大众是用户,是上帝,是决定商业文学作品好坏的唯一裁判者。这时候作者务必虚心谨慎,诚惶诚恐,放弃自己的所谓个人艺术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生产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字消费商品。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6 10:18:05 安徽

    我觉得写得很好啊。作为写作课的作业很优秀,作为微小说也在水准之上了。我个人很挺喜欢的。 我 我觉得写得很好啊。作为写作课的作业很优秀,作为微小说也在水准之上了。我个人很挺喜欢的。 我觉得楼主可以坚持走严肃文学的道路,以大师的经典作品为标杆,坚持自己的文学趣味和审美标准(当然这个是会永远发展变化的)。至于别人的意见,我认为不用考虑,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真正的严肃文学作者在创作时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需求,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审美标准,不考虑其他一切,包括大众、编辑、批评家、出版社、市场。如果你的严肃文学作品受到大众的热爱,这只能说明你创作失败了(引自帕尔哈提:“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喜欢我的歌,我就失败了。”)。 当然,如果要转向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等商业写作,那么大众的意见是一定要认真听取的,因为在这个领域,大众是用户,是上帝,是决定商业文学作品好坏的唯一裁判者。这时候作者务必虚心谨慎,诚惶诚恐,放弃自己的所谓个人艺术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生产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字消费商品。 ... 角木蛟

    谢谢鼓励😭,我会继续坚持的

  • 角木蛟

    角木蛟 (本人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2023-08-16 10:39:18 北京

    谢谢鼓励😭,我会继续坚持的 谢谢鼓励😭,我会继续坚持的 the wind sings

    当然,如果你确定要走纯文学这条路,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1.不要指望靠纯文学赚钱吃饭。能靠纯文学养活自己的人凤毛麟角,比中彩票的人还少,而且这些人也不全是因为写得好,写得好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还得有运气,会混圈子,能赶潮流。绝大部分纯文学写作者/纯粹的艺术创作者会凭实力饿死自己(非常公平,绝无冤屈),包括很多天才(比如曹雪芹、梵高),他们通常是在死后很久才被后世发现和认可的,因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无法理解他们。 2.不要指望靠纯文学获得大量读者和名声。真正的纯文学只满足作者自己,永远是小众的。纯文学作者极有可能一辈子只有几个真正的读者,他们是知音,和作者有相同的审美频率,所以当作者满足自己时,也会满足他们。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态度是把纯文学创作当成业余爱好,就只是玩,只是为了自己高兴,除此以外若有一二知音,那都是意外之喜了。至于名利,想都不要想,一想就烦恼,一想就动机不纯,动作变形。反复写,写到自己满意为止,写到自己高兴为止,写到自己觉得完美为止。这时候只会收获快乐,不会有任何烦恼。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6 13:13:29 安徽

    当然,如果你确定要走纯文学这条路,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1.不要指望靠纯文学赚钱吃饭。能靠纯文 当然,如果你确定要走纯文学这条路,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1.不要指望靠纯文学赚钱吃饭。能靠纯文学养活自己的人凤毛麟角,比中彩票的人还少,而且这些人也不全是因为写得好,写得好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还得有运气,会混圈子,能赶潮流。绝大部分纯文学写作者/纯粹的艺术创作者会凭实力饿死自己(非常公平,绝无冤屈),包括很多天才(比如曹雪芹、梵高),他们通常是在死后很久才被后世发现和认可的,因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无法理解他们。 2.不要指望靠纯文学获得大量读者和名声。真正的纯文学只满足作者自己,永远是小众的。纯文学作者极有可能一辈子只有几个真正的读者,他们是知音,和作者有相同的审美频率,所以当作者满足自己时,也会满足他们。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态度是把纯文学创作当成业余爱好,就只是玩,只是为了自己高兴,除此以外若有一二知音,那都是意外之喜了。至于名利,想都不要想,一想就烦恼,一想就动机不纯,动作变形。反复写,写到自己满意为止,写到自己高兴为止,写到自己觉得完美为止。这时候只会收获快乐,不会有任何烦恼。 ... 角木蛟

    嗯嗯,我知道的,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除了创作同时也有志于研究的,目标职业是大学老师,成为作家是我的梦想,打算作为将来的副业😊

  • 如听万壑松

    如听万壑松 2023-08-16 18:18:40 湖北

    可能因为lz要走纯文学的路,所以感觉楼里还挺苛刻的……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挺喜欢lz的文笔和风格,能够感受到是一个细腻的、有些早熟的小女孩儿,我感觉lz还挺会通过细节描写刻画小孩子的精神世界的。

  • momo

    momo 2023-08-16 22:06:24 福建

    通篇来看楼主有一定的自我思维,在遣词造句和运用联想比喻方面不缺乏想象力,观察生活也很细致,但这篇习作确实还有一些问题。前排几位的意见都非常中肯实在,例如有人提出的比较多“思琪她+……”这样的句式,以及比较明显的对《房》这本书的借鉴和模仿痕迹等……。但这都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是以辞害意。(并非只有我一人这么想)

    楼主自述还处在文字创作的初期,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许许多多的文艺青年最开始的问题就是过于喜爱煽情、耽于华美的辞藻和语句,用断裂的、碎片一样美但缺乏深意的画面代替整体结构。我也毫不客气地坦白——这样的自恋我也领略过,或许比楼主还要自满许多,也有老师曾委婉地点醒我,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我的意思并不在于说楼主你自恋或自满!)为自己写出的精妙绝伦的句子而高兴,并非是一件可耻的事。但是句子除了精美,而没有深刻的思想,是很难从一众文采华美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

    就这篇小说而言,你描写了思琪的喜好,弹钢琴、和小男孩的感情、在家看书、泳池游荡等片段。这些碎片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简单拼凑出一个“敏感、童稚”的孩童基础形象。那么问题随之而来:1.是什么让她如此敏感,有没有具体的前因后果,她的敏感会不会导致她的命运走向? 2.你选择了“思琪”这个已经变成一种象征、一种群体的名字来为主角命名,是在暗示同样的经历还是有反讽的特殊含义,毕竟这个名字的特点已经太“众所周知”?但就目前来看,文中没有交代具体事件,似乎让人无从解读。你提到你写的是意识流,须知意识流也要有一定的主题和基本的思想,而我不太能理解你主要想表达什么。

    还有我不太支持前几楼那位组员的观点(我直接复制粘贴他的原句如下): “至于别人的意见,我认为不用考虑,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真正的严肃文学作者在创作时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需求,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审美标准,不考虑其他一切,包括大众、编辑、批评家、出版社、市场”。

    在尝试写作的初期就抱有这种观念,往往会束缚创作者进步。尤其是“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这句话里潜藏的自负和对读者的轻视都是不可取的,试问:一部电影上映后骂声一片,难道都怪观众不懂欣赏?一篇稿件被杂志拒稿,只因编辑有眼无珠?如果是已有艺术风格的大师,坚信自己的创作理念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说实在,我们(也包括我自己)作为跃跃欲试想要迈进文学大门一脚的新人,真的该给自己树立这么“孤立”的目标吗?作为一个新人,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去考虑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知的例子,余华老师,他作品的一大特色不就是让人容易读进去、读得懂。他也并没有说:别人的意见都是无足轻重的。(此处不讨论余华老师到底算几流作家,或者他到底属不属于严肃文学作者范畴问题。)

    再回到你的这篇文,你的这句“思琪明白,成长的过程总会经历一些阵痛,就像美不胜收是她在语文课本上新学会的词一样。” 我觉得像是化用了这两处《房》:1.是家庭聚会里怡婷吃海参,开玩笑吞吐的感觉像(口///交)。原句:“刘怡婷要过好几年才会理解,运用一个妳其实并不懂的词,这根本是犯罪,就像一个人心中没有爱却说我爱妳一样。”,让怡婷观念转变的背景事件是思琪被迫的真实经历。2.是思琪违背内心道德收下小公寓钥匙、看透庸俗的甜言蜜语后却仍要忍受老师兀自深情的演说、得知伊纹姐姐光鲜的生活下不幸的婚姻内幕后,因接触到世界的黑暗让她产生的感慨。原句:“ 她很愉悦,又突然隐约感觉到头手还留着混沌之初,自己打破妈妈颠扑不破的羊水,那软香的触感。她第一次明白了人终有一死的意思。”

    这两处都有事实/故事作为人物思想观念转折的依据。而楼主你的:“思琪明白,成长的过程总会经历一些阵痛,就像美不胜收是她在语文课本上新学会的词一样。” 就像前排组员所说,前者并不能得出后者这样的观点。在小说中,下一个结论,或者提出作者自身的感悟,往往应该接在具体的事例后面。如金锁记里黄金的枷锁让七巧杀人,是建立在前文一系列压抑残忍事件描写基础之上。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想法往往来源于作者大病初愈。因与果,是递进、转折的关系,而不是并列或没有“力度”的前进。

    推荐《小说课》、《小说面面观》、《汪曾祺的写作课》、《帕拉尼克谈写作》、《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感觉对我的启发很大,希望对楼主你也有帮助。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7 09:46:33 安徽

    通篇来看楼主有一定的自我思维,在遣词造句和运用联想比喻方面不缺乏想象力,观察生活也很细致, 通篇来看楼主有一定的自我思维,在遣词造句和运用联想比喻方面不缺乏想象力,观察生活也很细致,但这篇习作确实还有一些问题。前排几位的意见都非常中肯实在,例如有人提出的比较多“思琪她+……”这样的句式,以及比较明显的对《房》这本书的借鉴和模仿痕迹等……。但这都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是以辞害意。(并非只有我一人这么想) 楼主自述还处在文字创作的初期,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许许多多的文艺青年最开始的问题就是过于喜爱煽情、耽于华美的辞藻和语句,用断裂的、碎片一样美但缺乏深意的画面代替整体结构。我也毫不客气地坦白——这样的自恋我也领略过,或许比楼主还要自满许多,也有老师曾委婉地点醒我,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我的意思并不在于说楼主你自恋或自满!)为自己写出的精妙绝伦的句子而高兴,并非是一件可耻的事。但是句子除了精美,而没有深刻的思想,是很难从一众文采华美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 就这篇小说而言,你描写了思琪的喜好,弹钢琴、和小男孩的感情、在家看书、泳池游荡等片段。这些碎片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简单拼凑出一个“敏感、童稚”的孩童基础形象。那么问题随之而来:1.是什么让她如此敏感,有没有具体的前因后果,她的敏感会不会导致她的命运走向? 2.你选择了“思琪”这个已经变成一种象征、一种群体的名字来为主角命名,是在暗示同样的经历还是有反讽的特殊含义,毕竟这个名字的特点已经太“众所周知”?但就目前来看,文中没有交代具体事件,似乎让人无从解读。你提到你写的是意识流,须知意识流也要有一定的主题和基本的思想,而我不太能理解你主要想表达什么。 还有我不太支持前几楼那位组员的观点(我直接复制粘贴他的原句如下): “至于别人的意见,我认为不用考虑,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真正的严肃文学作者在创作时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需求,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审美标准,不考虑其他一切,包括大众、编辑、批评家、出版社、市场”。 在尝试写作的初期就抱有这种观念,往往会束缚创作者进步。尤其是“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这句话里潜藏的自负和对读者的轻视都是不可取的,试问:一部电影上映后骂声一片,难道都怪观众不懂欣赏?一篇稿件被杂志拒稿,只因编辑有眼无珠?如果是已有艺术风格的大师,坚信自己的创作理念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说实在,我们(也包括我自己)作为跃跃欲试想要迈进文学大门一脚的新人,真的该给自己树立这么“孤立”的目标吗?作为一个新人,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去考虑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知的例子,余华老师,他作品的一大特色不就是让人容易读进去、读得懂。他也并没有说:别人的意见都是无足轻重的。(此处不讨论余华老师到底算几流作家,或者他到底属不属于严肃文学作者范畴问题。) 再回到你的这篇文,你的这句“思琪明白,成长的过程总会经历一些阵痛,就像美不胜收是她在语文课本上新学会的词一样。” 我觉得像是化用了这两处《房》:1.是家庭聚会里怡婷吃海参,开玩笑吞吐的感觉像(口///交)。原句:“刘怡婷要过好几年才会理解,运用一个妳其实并不懂的词,这根本是犯罪,就像一个人心中没有爱却说我爱妳一样。”,让怡婷观念转变的背景事件是思琪被迫的真实经历。2.是思琪违背内心道德收下小公寓钥匙、看透庸俗的甜言蜜语后却仍要忍受老师兀自深情的演说、得知伊纹姐姐光鲜的生活下不幸的婚姻内幕后,因接触到世界的黑暗让她产生的感慨。原句:“ 她很愉悦,又突然隐约感觉到头手还留着混沌之初,自己打破妈妈颠扑不破的羊水,那软香的触感。她第一次明白了人终有一死的意思。” 这两处都有事实/故事作为人物思想观念转折的依据。而楼主你的:“思琪明白,成长的过程总会经历一些阵痛,就像美不胜收是她在语文课本上新学会的词一样。” 就像前排组员所说,前者并不能得出后者这样的观点。在小说中,下一个结论,或者提出作者自身的感悟,往往应该接在具体的事例后面。如金锁记里黄金的枷锁让七巧杀人,是建立在前文一系列压抑残忍事件描写基础之上。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想法往往来源于作者大病初愈。因与果,是递进、转折的关系,而不是并列或没有“力度”的前进。 推荐《小说课》、《小说面面观》、《汪曾祺的写作课》、《帕拉尼克谈写作》、《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感觉对我的启发很大,希望对楼主你也有帮助。 ... momo

    我明白答主对我的建议,但我还是想自我辩白一下,我处在文学创作的初期(是我认为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创作,若说文章的创作那早就有了很多年了。。。),答主说的那种拿优美语句来掩盖思想苍白的阶段在我中二病发作的年纪我就已经经历过了;我只是与林奕含的行文风格比较相似,但内涵不完全相同(比如答主说的“美不胜收”这个词语,我想表达的和她所表达的就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怡婷是使用了自己未能完全明白意思的词语,而本文中的思琪不是,思琪确实是超出年龄的早熟,只不过她毕竟还是个小姑娘),关于答主所不能理解的问题、那些前因后果其实我都表现在细节和隐喻里了(比如题目为何要叫婴儿蓝;思琪为何想去荡秋千却只是默默经过;为何思琪最后只折爸爸教的纸船了;别的事物为何都沉下去了;池塘对思琪的意义是什么;妈妈为何不让爸爸见思琪;为何思琪只默默流泪不敢出声;妈妈不让思琪见爸爸,为何自己却转身去了能看到爸爸车子的厨房;思琪为何存着给妈妈的礼物而不是送出去;为何吃不掉饭从不与妈妈说,而是存在柜子里;为何思琪说自己不喜欢游泳,做梦的时候却还是梦到了游泳,还是从秋千上,而且是穿着白裙子;为何看到浮萍想到的是妈妈的白色婚纱裙……),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希望答主可以再仔细地阅读和思考一下,但其实我也十分理解答主的疑问,因为我确实表达地太隐晦(如思琪喜欢间色,婴儿蓝的别称是粉蓝色,但它并不是粉色和蓝色的间色,只是一种近青的浅蓝,梦境的发生地是在一个色彩不均匀的池塘而不是透明的泳池;思琪没见成爸爸,转身去书柜拿了爸爸送的书,同时去听妈妈到厨房看爸爸的走路声音……),毕竟我把人物的心思都隐藏在细节里,而不是通过情节直接表现(而且我的老师第一遍读——快速地翻阅一遍,也只注意到了我的文风😂);关于主旨,还是文章的那个标题——婴儿蓝——粉蓝色,思琪喜欢弹钢琴、喜欢间色、拥有两排不一样的柜子……她为什么总喜欢这种模糊在两个地带之间的事物,包括她这种喜欢的结果——两排柜子都发了霉,我都是做了暗示的;关于创作意图,思琪是千千万万个所谓中产阶级家庭小孩的悲剧(被催熟的童年,如果父母不睦还有更甚),但我没有用悲剧的方式去写,文章还是整体注重了感伤的基调和童趣,因为这毕竟只是一个小孩的天地,如没有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叠加,我就写思琪的经历是悲剧(而且她是一个还要继续成长的姑娘),那在我看来也太自我意识过剩、太小布尔乔亚了——纳西索斯就是自恋至死的不是吗,像房思琪那样承受被you//jian的极端后果是叠加了社会悲剧的成分,我父亲出身农村(没有歧视的意思),他最喜欢的书是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又叠加了浓重的年代悲剧色彩(而且描写了农村孩子的隐痛,就像林奕含描写了城市孩子的隐痛一样);另外,答主拿来举例子的余华老师,我也十分认可,但他是明显承于典型的中国小说创作方式,与我的不是同种风格和技巧,如果可以的话建议答主可以看看莫言老师的作品(当然我不是与之相比的意思,只是说我这篇小说是承自西方写作风格和技巧);同时我也知道答主是诚心给我建议,真的非常感谢,另外还是小小地希冀一下这篇作品可以再被仔细地阅读一下,文章里面大量前后对应的细节、所选取意象的隐喻都是我当时用了心思的,我是中文专业的学生,我太明白这一切了,答主说的那个阶段大概可以对应到我的初中时代,那时候我还在写那种文笔优美却思想空洞的散文,换言之,如果我想要写美文的话,我会直接用大段的描写去代替铺陈叙述,那样可以让文章的华丽程度再提升好几倍,那才是真正的所谓美文(食物和颜色意象的运用、童话式的联想和梦境、排比的句式以及大量比喻的修辞方式只是想要模拟一个小姑娘对周遭环境的认知方式,是形象思维的体现)希望答主能理解我的意思;最后,我明白答主的意思,答主说的写作方法我其实也清楚,可能那段时间实在太喜欢看卡尔维诺和卡夫卡的书了,着迷于这种晦暗不明的表现方式(没有与之相比的意思,而且可能也是因为读的翻译文学较多,对我的遣词造句造成很大影响,我会下意识地把达和雅放在信之前),同时也在看简·奥斯汀的书,所以可能句式上也受她影响;而且我当时是觉得,描写童年、描写梦境、描写池塘,古今中外那么多描写——优美的有之,甚至猎奇的也有之,我该怎样写才能摆脱那些陈规,写出新意……额,结果就是想到了意识流😂(虽然意识流也不算新意了。。。而且我初次尝试的结果也确实有限。。。)答主说的那种情节上的铺垫和转折要想细细地展开可能需要长篇小说的篇幅(尤其是古典小说可能较为典型),我以后也会努力向这个方向进军,推荐的书也会认真去看的,真的非常感激答主对我的建议,祝生活愉快😊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7 09:46:55 安徽

    通篇来看楼主有一定的自我思维,在遣词造句和运用联想比喻方面不缺乏想象力,观察生活也很细致, 通篇来看楼主有一定的自我思维,在遣词造句和运用联想比喻方面不缺乏想象力,观察生活也很细致,但这篇习作确实还有一些问题。前排几位的意见都非常中肯实在,例如有人提出的比较多“思琪她+……”这样的句式,以及比较明显的对《房》这本书的借鉴和模仿痕迹等……。但这都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是以辞害意。(并非只有我一人这么想) 楼主自述还处在文字创作的初期,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许许多多的文艺青年最开始的问题就是过于喜爱煽情、耽于华美的辞藻和语句,用断裂的、碎片一样美但缺乏深意的画面代替整体结构。我也毫不客气地坦白——这样的自恋我也领略过,或许比楼主还要自满许多,也有老师曾委婉地点醒我,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我的意思并不在于说楼主你自恋或自满!)为自己写出的精妙绝伦的句子而高兴,并非是一件可耻的事。但是句子除了精美,而没有深刻的思想,是很难从一众文采华美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 就这篇小说而言,你描写了思琪的喜好,弹钢琴、和小男孩的感情、在家看书、泳池游荡等片段。这些碎片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简单拼凑出一个“敏感、童稚”的孩童基础形象。那么问题随之而来:1.是什么让她如此敏感,有没有具体的前因后果,她的敏感会不会导致她的命运走向? 2.你选择了“思琪”这个已经变成一种象征、一种群体的名字来为主角命名,是在暗示同样的经历还是有反讽的特殊含义,毕竟这个名字的特点已经太“众所周知”?但就目前来看,文中没有交代具体事件,似乎让人无从解读。你提到你写的是意识流,须知意识流也要有一定的主题和基本的思想,而我不太能理解你主要想表达什么。 还有我不太支持前几楼那位组员的观点(我直接复制粘贴他的原句如下): “至于别人的意见,我认为不用考虑,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真正的严肃文学作者在创作时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需求,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审美标准,不考虑其他一切,包括大众、编辑、批评家、出版社、市场”。 在尝试写作的初期就抱有这种观念,往往会束缚创作者进步。尤其是“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这句话里潜藏的自负和对读者的轻视都是不可取的,试问:一部电影上映后骂声一片,难道都怪观众不懂欣赏?一篇稿件被杂志拒稿,只因编辑有眼无珠?如果是已有艺术风格的大师,坚信自己的创作理念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说实在,我们(也包括我自己)作为跃跃欲试想要迈进文学大门一脚的新人,真的该给自己树立这么“孤立”的目标吗?作为一个新人,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去考虑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知的例子,余华老师,他作品的一大特色不就是让人容易读进去、读得懂。他也并没有说:别人的意见都是无足轻重的。(此处不讨论余华老师到底算几流作家,或者他到底属不属于严肃文学作者范畴问题。) 再回到你的这篇文,你的这句“思琪明白,成长的过程总会经历一些阵痛,就像美不胜收是她在语文课本上新学会的词一样。” 我觉得像是化用了这两处《房》:1.是家庭聚会里怡婷吃海参,开玩笑吞吐的感觉像(口///交)。原句:“刘怡婷要过好几年才会理解,运用一个妳其实并不懂的词,这根本是犯罪,就像一个人心中没有爱却说我爱妳一样。”,让怡婷观念转变的背景事件是思琪被迫的真实经历。2.是思琪违背内心道德收下小公寓钥匙、看透庸俗的甜言蜜语后却仍要忍受老师兀自深情的演说、得知伊纹姐姐光鲜的生活下不幸的婚姻内幕后,因接触到世界的黑暗让她产生的感慨。原句:“ 她很愉悦,又突然隐约感觉到头手还留着混沌之初,自己打破妈妈颠扑不破的羊水,那软香的触感。她第一次明白了人终有一死的意思。” 这两处都有事实/故事作为人物思想观念转折的依据。而楼主你的:“思琪明白,成长的过程总会经历一些阵痛,就像美不胜收是她在语文课本上新学会的词一样。” 就像前排组员所说,前者并不能得出后者这样的观点。在小说中,下一个结论,或者提出作者自身的感悟,往往应该接在具体的事例后面。如金锁记里黄金的枷锁让七巧杀人,是建立在前文一系列压抑残忍事件描写基础之上。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想法往往来源于作者大病初愈。因与果,是递进、转折的关系,而不是并列或没有“力度”的前进。 推荐《小说课》、《小说面面观》、《汪曾祺的写作课》、《帕拉尼克谈写作》、《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感觉对我的启发很大,希望对楼主你也有帮助。 ... momo

    再补充一些,答主说的苍白无力我大概明白可能是因为我缺乏社会经历的缘故,所以只能反刍童年经历,所以颇有伤痛文学的味道。。。不过我会继续成长的,同时答主回复的认真程度也真是让我感激涕零、无以言表😭,祝答主也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7 09:47:16 安徽

    可能因为lz要走纯文学的路,所以感觉楼里还挺苛刻的……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挺喜欢lz的文笔和风 可能因为lz要走纯文学的路,所以感觉楼里还挺苛刻的……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挺喜欢lz的文笔和风格,能够感受到是一个细腻的、有些早熟的小女孩儿,我感觉lz还挺会通过细节描写刻画小孩子的精神世界的。 ... 如听万壑松

    谢谢回复,那段时间闲得无聊重温大耳朵图图😂,再加上有一个天真无邪、打扮纯真、拥有大量粉色物件儿和迪士尼玩具的室友,真是激起了我不少童年回忆,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启迪呢

  • 角木蛟

    角木蛟 (本人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2023-08-17 10:27:20 北京

    通篇来看楼主有一定的自我思维,在遣词造句和运用联想比喻方面不缺乏想象力,观察生活也很细致, 通篇来看楼主有一定的自我思维,在遣词造句和运用联想比喻方面不缺乏想象力,观察生活也很细致,但这篇习作确实还有一些问题。前排几位的意见都非常中肯实在,例如有人提出的比较多“思琪她+……”这样的句式,以及比较明显的对《房》这本书的借鉴和模仿痕迹等……。但这都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是以辞害意。(并非只有我一人这么想) 楼主自述还处在文字创作的初期,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许许多多的文艺青年最开始的问题就是过于喜爱煽情、耽于华美的辞藻和语句,用断裂的、碎片一样美但缺乏深意的画面代替整体结构。我也毫不客气地坦白——这样的自恋我也领略过,或许比楼主还要自满许多,也有老师曾委婉地点醒我,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我的意思并不在于说楼主你自恋或自满!)为自己写出的精妙绝伦的句子而高兴,并非是一件可耻的事。但是句子除了精美,而没有深刻的思想,是很难从一众文采华美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 就这篇小说而言,你描写了思琪的喜好,弹钢琴、和小男孩的感情、在家看书、泳池游荡等片段。这些碎片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简单拼凑出一个“敏感、童稚”的孩童基础形象。那么问题随之而来:1.是什么让她如此敏感,有没有具体的前因后果,她的敏感会不会导致她的命运走向? 2.你选择了“思琪”这个已经变成一种象征、一种群体的名字来为主角命名,是在暗示同样的经历还是有反讽的特殊含义,毕竟这个名字的特点已经太“众所周知”?但就目前来看,文中没有交代具体事件,似乎让人无从解读。你提到你写的是意识流,须知意识流也要有一定的主题和基本的思想,而我不太能理解你主要想表达什么。 还有我不太支持前几楼那位组员的观点(我直接复制粘贴他的原句如下): “至于别人的意见,我认为不用考虑,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真正的严肃文学作者在创作时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需求,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审美标准,不考虑其他一切,包括大众、编辑、批评家、出版社、市场”。 在尝试写作的初期就抱有这种观念,往往会束缚创作者进步。尤其是“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这句话里潜藏的自负和对读者的轻视都是不可取的,试问:一部电影上映后骂声一片,难道都怪观众不懂欣赏?一篇稿件被杂志拒稿,只因编辑有眼无珠?如果是已有艺术风格的大师,坚信自己的创作理念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说实在,我们(也包括我自己)作为跃跃欲试想要迈进文学大门一脚的新人,真的该给自己树立这么“孤立”的目标吗?作为一个新人,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去考虑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知的例子,余华老师,他作品的一大特色不就是让人容易读进去、读得懂。他也并没有说:别人的意见都是无足轻重的。(此处不讨论余华老师到底算几流作家,或者他到底属不属于严肃文学作者范畴问题。) 再回到你的这篇文,你的这句“思琪明白,成长的过程总会经历一些阵痛,就像美不胜收是她在语文课本上新学会的词一样。” 我觉得像是化用了这两处《房》:1.是家庭聚会里怡婷吃海参,开玩笑吞吐的感觉像(口///交)。原句:“刘怡婷要过好几年才会理解,运用一个妳其实并不懂的词,这根本是犯罪,就像一个人心中没有爱却说我爱妳一样。”,让怡婷观念转变的背景事件是思琪被迫的真实经历。2.是思琪违背内心道德收下小公寓钥匙、看透庸俗的甜言蜜语后却仍要忍受老师兀自深情的演说、得知伊纹姐姐光鲜的生活下不幸的婚姻内幕后,因接触到世界的黑暗让她产生的感慨。原句:“ 她很愉悦,又突然隐约感觉到头手还留着混沌之初,自己打破妈妈颠扑不破的羊水,那软香的触感。她第一次明白了人终有一死的意思。” 这两处都有事实/故事作为人物思想观念转折的依据。而楼主你的:“思琪明白,成长的过程总会经历一些阵痛,就像美不胜收是她在语文课本上新学会的词一样。” 就像前排组员所说,前者并不能得出后者这样的观点。在小说中,下一个结论,或者提出作者自身的感悟,往往应该接在具体的事例后面。如金锁记里黄金的枷锁让七巧杀人,是建立在前文一系列压抑残忍事件描写基础之上。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想法往往来源于作者大病初愈。因与果,是递进、转折的关系,而不是并列或没有“力度”的前进。 推荐《小说课》、《小说面面观》、《汪曾祺的写作课》、《帕拉尼克谈写作》、《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感觉对我的启发很大,希望对楼主你也有帮助。 ... momo

    谢谢指正,我原先的表达不严谨:“至于别人的意见,我认为不用考虑,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真正的严肃文学作者在创作时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需求,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审美标准,不考虑其他一切,包括大众、编辑、批评家、出版社、市场。”——我真正想表达的是,如果别人的意见是关于写作技术、叙事技法、结构甚至词法语法这些客观的东西,那么这些意见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这些领域是存在唯一的客观的标准的,有公认的对错好坏之分,但是,如果别人的意见是关于审美、价值观这些主观的方面的,我觉得不用理会,因为这些领域没有客观标准,就像豆浆是甜的好喝还是咸的好,螺蛳粉/榴莲/臭豆腐/豆汁到底好不好吃,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哪个才更好、更美,没有标准答案,这些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吧,否则就成了去迎合别人的审美标准了,那是为了满足别人需求的商业写作,而不是真正的严肃写作。 当然,这里我所说的严肃写作其实非常纯粹,当前纯文学圈里大量的人都在混圈子,跟着文学刊物、编辑、文坛大咖、作协领导、出版公司的审美趣味和写作要求亦步亦趋,投其所好,刻意迎合,也能写出来挺有水准的作品,只要能发表、出书、得奖,可以不择手段。但在我看来,他们背离了严肃写作的初心,其创作不是为了满足自我的艺术追求,而是已经蜕变为为了名利、为了满足外部需求而进行的商业写作了。这种作品也只能到这个水平,出不了真正的精品,这些人也出不了真正的大师。

  • 角木蛟

    角木蛟 (本人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2023-08-17 10:31:07 北京

    谢谢指正,我原先的表达不严谨:“至于别人的意见,我认为不用考虑,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 谢谢指正,我原先的表达不严谨:“至于别人的意见,我认为不用考虑,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真正的严肃文学作者在创作时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需求,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审美标准,不考虑其他一切,包括大众、编辑、批评家、出版社、市场。”——我真正想表达的是,如果别人的意见是关于写作技术、叙事技法、结构甚至词法语法这些客观的东西,那么这些意见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这些领域是存在唯一的客观的标准的,有公认的对错好坏之分,但是,如果别人的意见是关于审美、价值观这些主观的方面的,我觉得不用理会,因为这些领域没有客观标准,就像豆浆是甜的好喝还是咸的好,螺蛳粉/榴莲/臭豆腐/豆汁到底好不好吃,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哪个才更好、更美,没有标准答案,这些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吧,否则就成了去迎合别人的审美标准了,那是为了满足别人需求的商业写作,而不是真正的严肃写作。 当然,这里我所说的严肃写作其实非常纯粹,当前纯文学圈里大量的人都在混圈子,跟着文学刊物、编辑、文坛大咖、作协领导、出版公司的审美趣味和写作要求亦步亦趋,投其所好,刻意迎合,也能写出来挺有水准的作品,只要能发表、出书、得奖,可以不择手段。但在我看来,他们背离了严肃写作的初心,其创作不是为了满足自我的艺术追求,而是已经蜕变为为了名利、为了满足外部需求而进行的商业写作了。这种作品也只能到这个水平,出不了真正的精品,这些人也出不了真正的大师。 ... 角木蛟

    当然,如果大家认为以发表、出书、得奖、赚钱、名利双收为根本目的的创作也是严肃文学创作,那我的话都可以忽略。

  • 良宵

    良宵 (由这一分钟开始计起 春风秋雨间) 2023-08-17 10:45:24 浙江

    不太懂纯文学,不过身为作者是不是越少解释自己越好? 作者的文字理论上应该就是你的一切了

    不过想补充一句,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人,说实话在写作方面也不见得会比其他非科班的创作者有优势

  • momo

    momo 2023-08-17 12:06:35 湖北

    楼楼好,我看了你提醒读者的地方,重新细读了一遍,还是被你的文风吸引了。如果把这篇文章归为意识流,那么我认为不太像。但是如果说它是一篇比较优秀的散文,我觉得可以。而且作为散文,这已经有自己的文风了。顺带看了一下楼楼对各楼的回复,我说一个和文章无关的点,与其中一个鼓励楼楼不要关注外界评价的评论相反,我认为楼楼需要更多地关注外界的评价。看得出来,楼楼对自己的隐喻和手法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我觉得这种满意在写作中是很致命的。这会让作家陷入一个怪圈,用文章外的文字去解释文章,这是文章及作者的失败,但是楼楼把这些归结为读者的失败。除此之外,我赞同楼内一个评论,中文系并不代表写得出更好的文章,更多的是侧重于文学评价。我也是中文系的学生,共勉。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7 13:21:35 安徽

    不太懂纯文学,不过身为作者是不是越少解释自己越好? 作者的文字理论上应该就是你的一切了 不 不太懂纯文学,不过身为作者是不是越少解释自己越好? 作者的文字理论上应该就是你的一切了 不过想补充一句,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人,说实话在写作方面也不见得会比其他非科班的创作者有优势 ... 良宵

    太多人随便就划过去了,问的问题都是文中有的,我老是去回答,太心力交瘁了,所以干脆粘贴在小说下面了,您也一样,麻烦您仔细看一下,我说的“我是中文系的学生,我太明白这一切了”是在指什么,再来回复我不迟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7 13:31:32 安徽

    楼楼好,我看了你提醒读者的地方,重新细读了一遍,还是被你的文风吸引了。如果把这篇文章归为意 楼楼好,我看了你提醒读者的地方,重新细读了一遍,还是被你的文风吸引了。如果把这篇文章归为意识流,那么我认为不太像。但是如果说它是一篇比较优秀的散文,我觉得可以。而且作为散文,这已经有自己的文风了。顺带看了一下楼楼对各楼的回复,我说一个和文章无关的点,与其中一个鼓励楼楼不要关注外界评价的评论相反,我认为楼楼需要更多地关注外界的评价。看得出来,楼楼对自己的隐喻和手法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我觉得这种满意在写作中是很致命的。这会让作家陷入一个怪圈,用文章外的文字去解释文章,这是文章及作者的失败,但是楼楼把这些归结为读者的失败。除此之外,我赞同楼内一个评论,中文系并不代表写得出更好的文章,更多的是侧重于文学评价。我也是中文系的学生,共勉。 ... momo

    你好,我并非用文章外的文字解释文章,贴这么一大段文字的原因是很多人不细读文本就来问我问题,哪怕这些解释都没有也丝毫不影响我的整个文本,因为它从来不是用作补充阅读的,是用来回复那些随便一划就说别人不知所云的;我强调我的中文系身份,也并不是为了说明我有优势,而是说我太明白整个文学的发生过程,因此并非是在文青式地自满于所谓美丽文字,麻烦仔细阅读再来回复,谢谢了

  • 良宵

    良宵 (由这一分钟开始计起 春风秋雨间) 2023-08-17 13:59:05 浙江

    太多人随便就划过去了,问的问题都是文中有的,我老是去回答,太心力交瘁了,所以干脆粘贴在小说 太多人随便就划过去了,问的问题都是文中有的,我老是去回答,太心力交瘁了,所以干脆粘贴在小说下面了,您也一样,麻烦您仔细看一下,我说的“我是中文系的学生,我太明白这一切了”是在指什么,再来回复我不迟 ... the wind sings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7 14:03:52 安徽

    谢谢指正,我原先的表达不严谨:“至于别人的意见,我认为不用考虑,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 谢谢指正,我原先的表达不严谨:“至于别人的意见,我认为不用考虑,毕竟严肃文学不是面向大众的。真正的严肃文学作者在创作时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需求,只满足自己一个人的审美标准,不考虑其他一切,包括大众、编辑、批评家、出版社、市场。”——我真正想表达的是,如果别人的意见是关于写作技术、叙事技法、结构甚至词法语法这些客观的东西,那么这些意见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为这些领域是存在唯一的客观的标准的,有公认的对错好坏之分,但是,如果别人的意见是关于审美、价值观这些主观的方面的,我觉得不用理会,因为这些领域没有客观标准,就像豆浆是甜的好喝还是咸的好,螺蛳粉/榴莲/臭豆腐/豆汁到底好不好吃,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哪个才更好、更美,没有标准答案,这些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吧,否则就成了去迎合别人的审美标准了,那是为了满足别人需求的商业写作,而不是真正的严肃写作。 当然,这里我所说的严肃写作其实非常纯粹,当前纯文学圈里大量的人都在混圈子,跟着文学刊物、编辑、文坛大咖、作协领导、出版公司的审美趣味和写作要求亦步亦趋,投其所好,刻意迎合,也能写出来挺有水准的作品,只要能发表、出书、得奖,可以不择手段。但在我看来,他们背离了严肃写作的初心,其创作不是为了满足自我的艺术追求,而是已经蜕变为为了名利、为了满足外部需求而进行的商业写作了。这种作品也只能到这个水平,出不了真正的精品,这些人也出不了真正的大师。 ... 角木蛟

    感谢回复,我感觉很多人看了我解释的文字第一反应也不是重新回到文中去验证、去再仔细阅读,而是在还没弄清我表达意思的前提下先忙着向我发出疑问;我不解释,他们会觉得一遍看下来不知所云,我解释了,他们又认为我的话影响了对文本的解读,来来回回,反反复复,让人心焦;不过还是有很多答主提出了值得听取的建议,只是可能更适用于另外一种写法,总之还是谢谢答主的长文回复啦😊

  • 良宵

    良宵 (由这一分钟开始计起 春风秋雨间) 2023-08-17 14:11:00 浙江

    想了一下我还是再回一次 我仍然坚持作者用作品说话,解释毫无意义

    如果你觉得你的能力足够好,按照你的方法去走你的路子 上面有几位应该是走纯文学的,是骡子是马你用奖项说话

    如果你觉得也许发到这个组里听听别人的说法或许对于集思广益有好处 那就看看别人说什么,去芜存菁 不想看也没关系,解释,辩论,对你的创作都没有意义

    最后,再回你一次 【麻烦您仔细看一下,我说的“我是中文系的学生,我太明白这一切了”是在指什么,再来回复我不迟】

    不好意思, 你非要较真的话,我也就看到你用大二科班学生+仿写房思琪的内容练笔而已

    我不懂文学,我一开始就说过了 但不妨碍我也看比你成就高不知道哪里去了的名家名篇 如果你本着捧你就是好朋友,不捧就是你不懂,来我给你掰扯掰扯的态度

    这种大翻车的人每年都有,不差你一个

    人,别把自己看太高 也别把别人看太低

    祝好,祝你拿各种文学大奖来再到组里爽文 我很乐于见到这种结果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7 15:11:07 安徽

    想了一下我还是再回一次 我仍然坚持作者用作品说话,解释毫无意义 如果你觉得你的能力足够好, 想了一下我还是再回一次 我仍然坚持作者用作品说话,解释毫无意义 如果你觉得你的能力足够好,按照你的方法去走你的路子 上面有几位应该是走纯文学的,是骡子是马你用奖项说话 如果你觉得也许发到这个组里听听别人的说法或许对于集思广益有好处 那就看看别人说什么,去芜存菁 不想看也没关系,解释,辩论,对你的创作都没有意义 最后,再回你一次 【麻烦您仔细看一下,我说的“我是中文系的学生,我太明白这一切了”是在指什么,再来回复我不迟】 不好意思, 你非要较真的话,我也就看到你用大二科班学生+仿写房思琪的内容练笔而已 我不懂文学,我一开始就说过了 但不妨碍我也看比你成就高不知道哪里去了的名家名篇 如果你本着捧你就是好朋友,不捧就是你不懂,来我给你掰扯掰扯的态度 这种大翻车的人每年都有,不差你一个 人,别把自己看太高 也别把别人看太低 祝好,祝你拿各种文学大奖来再到组里爽文 我很乐于见到这种结果 ... 良宵

    我实在是不懂,如果我较真的是你对我的指正,那我也不会认真回复上面几位答主了,我较真的是你曲解我的话做出的回复,“我是中文专业的学生,我太明白这一切了”下面的话也很清晰地表明了“因为我是中文专业的学生,所以不是沉浸在文青式的对美丽文字的自娱自赏之中”的意思,而不是在强调我中文系的身份有什么优势,最后再强调一遍,我反对的是你的说话态度和没仔细看我的话就在此曲解回复,不是你对我的指正和建议,麻烦您理清逻辑关系,谢谢,祝好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7 15:22:12 安徽

    我实在是不懂,如果我较真的是你对我的指正,那我也不会认真回复上面几位答主了,我较真的是你曲 我实在是不懂,如果我较真的是你对我的指正,那我也不会认真回复上面几位答主了,我较真的是你曲解我的话做出的回复,“我是中文专业的学生,我太明白这一切了”下面的话也很清晰地表明了“因为我是中文专业的学生,所以不是沉浸在文青式的对美丽文字的自娱自赏之中”的意思,而不是在强调我中文系的身份有什么优势,最后再强调一遍,我反对的是你的说话态度和没仔细看我的话就在此曲解回复,不是你对我的指正和建议,麻烦您理清逻辑关系,谢谢,祝好 ... the wind sings

    而且,我之前的回复也已经说了,解释的用意是希望一遍带过的读者能再仔细阅读一遍,在此基础上给予建议与指正,而不是作为小说的补充说明,结果你又回了“我仍然坚持作者用作品说话,解释毫无意义”这样的语句,这就让我感到无语了,我不是不认同你的这句话,而是你要不要再看一下你抨击的是什么,不要隔空打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出身中文系”还是哪句话语刺激到你了?但我从作品到解释再到文字,但凡是真心给我建议且态度友善的我也都回之以礼了,不知道你在隔空抨击什么我作为作者的傲慢?你一边反反复复强调你不懂文学,一边暗戳戳地认为是我的作品(而且我开头就说了,确确实实是大二的一次作业,无意与真正大师相较)不够优秀,这难道不是你身为读者的傲慢吗

  • --sky--

    --sky-- 2023-08-17 19:06:50 江西

    写得相当好,楼主写作能力应该在我之上,所以我没什么好建议的。只是我不喜欢这种过于轻飘飘的口吻,思琪身上有很多沉重的烦恼,但我感觉楼主的文章没有把那种情绪抒发出来。 另外,作为文学爱好者,不建议楼主来这组发文学作品,这里的主流是网文读者,他们可能没有这个能力去阅读楼主的作品。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7 20:36:18 安徽

    写得相当好,楼主写作能力应该在我之上,所以我没什么好建议的。只是我不喜欢这种过于轻飘飘的口 写得相当好,楼主写作能力应该在我之上,所以我没什么好建议的。只是我不喜欢这种过于轻飘飘的口吻,思琪身上有很多沉重的烦恼,但我感觉楼主的文章没有把那种情绪抒发出来。 另外,作为文学爱好者,不建议楼主来这组发文学作品,这里的主流是网文读者,他们可能没有这个能力去阅读楼主的作品。 ... --sky--

    谢谢建议😊,写的不太沉重可能是我比较崇尚卡尔维诺的那种轻盈美学观吧,想模仿那种轻盈而又荒诞的感觉😂,不过初次尝试,有点不尽如人意,一开始在这发文就是看这人多,我会在别的地方再尝试发一下的,也谢谢你能喜欢我的文字,祝生活愉快😊

  • 神明自得

    神明自得 2023-08-17 22:25:41 浙江

    语言很优美,整体营造的文学空间纯真、斑斓、美好。但感觉缺少情节、环境,缺了小说的两大要素(?)每段开头几乎是“思琪”(另外,想到了房思琪,名字有点出戏)视角也比较单一,好像就几十秒思琪脑海中的电影镜头。

  • 神明自得

    神明自得 2023-08-17 22:32:11 浙江

    我又看了一遍,抛开这个比喻句说,“成长的过程总要经历一些阵痛”和“经历阵痛就会成长”这是两 我又看了一遍,抛开这个比喻句说,“成长的过程总要经历一些阵痛”和“经历阵痛就会成长”这是两个意思啊,A包含B不等于B能推出A。回到比喻句本身,就算用“经历阵痛就会成长”也没有办法和“就像刚学到的美不胜收”构成对应关系,你解释的时候后一句的意思也完全变了,“经历阵痛就会成长”对应的是“学会新词就可以用”,句子对句子,而现在的表述里这这句话是“一个句子就像一个偏正短语”。 最后回到小说,一个刚刚学会成语“美不胜收”的小孩,你真觉得她会自发得到“成长总要经历阵痛”这个表述?她能用得出来“阵痛”? ... 青芹

    好有道理omg! 回过头再读了下“阵痛”这句,分析好精辟,孩子和作者的思维交织而不融合!!!uu好厉害👍🏻一下就看出来了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3-08-18 03:21:04 安徽

    好有道理omg! 回过头再读了下“阵痛”这句,分析好精辟,孩子和作者的思维交织而不融合!!!uu 好有道理omg! 回过头再读了下“阵痛”这句,分析好精辟,孩子和作者的思维交织而不融合!!!uu好厉害👍🏻一下就看出来了 ... 神明自得

    感谢回复😊,关于答主的疑问,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儿童文学杂志在班里很流行,当时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里面的一本连载小说《一滴泪珠掰两瓣》,讲的就是成长的阵痛,我一直记到现在,所以可能在我看来,懂阵痛这个词其实也挺正常,所以我并没有指出主角“不懂”的意思;与之相较,《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作者所说的怡婷使用的她所不懂的词语——口//交,我也是上了五年级,在初步具有对性的概念和意识的前提下才真正理解,所以作者指出的怡婷“不懂”很有必要,我是这么看待的,谢谢你对我文字的喜欢,祝生活愉快😊

  • 飞翔小泡

    飞翔小泡 2024-04-26 11:36:59 北京

    写的很好,小思琪的碎碎念,比喻也有种朦胧的美。有点意识流的样子了,可以尝试多加入些角色。小孩子的想象很丰富,但是接触的东西太少,可以从她的视角出发,写一些奇怪的大人,奇怪的社会,但朦胧感不能断,毕竟是小孩子😃

  • 飞翔小泡

    飞翔小泡 2024-04-26 11:40:35 北京

    写的很好,小思琪的碎碎念,比喻也有种朦胧的美。有点意识流的样子了,可以尝试多加入些角色。小 写的很好,小思琪的碎碎念,比喻也有种朦胧的美。有点意识流的样子了,可以尝试多加入些角色。小孩子的想象很丰富,但是接触的东西太少,可以从她的视角出发,写一些奇怪的大人,奇怪的社会,但朦胧感不能断,毕竟是小孩子😃 ... 飞翔小泡

    可以看下曼斯菲尔德《园会》里小女孩的描写,结尾以小女孩对世界的发问“是不是,是不是”结束,印象深刻

  • the wind sings

    the wind sings 楼主 2024-04-26 17:53:55 安徽

    可以看下曼斯菲尔德《园会》里小女孩的描写,结尾以小女孩对世界的发问“是不是,是不是”结束, 可以看下曼斯菲尔德《园会》里小女孩的描写,结尾以小女孩对世界的发问“是不是,是不是”结束,印象深刻 ... 飞翔小泡

    谢谢评价,我会去看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5861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