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nz有病
来自:哇吼哦
文中韩烨,安宁,帝梓元他们是被孝道和情义拉扯最痛苦的三个人。
文中女主将安宁之死怪罪在自己身上,她说:如果不是我逼她指认太后,就不会逼的她远走西北战死沙场。她觉得是自己逼死了安宁,觉得男主是怪她的因为安宁是韩烨从小疼到大的妹妹在皇家小辈里他俩最亲,所以女主因为安宁的亖很难受,她心中知道安宁是无辜的,不该因为帝家被牵连,更不该被逼迫到如此地步,因为她共情了无辜的安宁所以读者会去心疼这个被孝义拉扯的女主。
文中的女主他如韩烨一样爱民如子,她是能和韩家的储君一样能问鼎帝位的人,而剧中的帝梓元把那三万青南山百姓与洛一人比较这样的格局怎么能和书中的大女主比?而于书中的帝梓元而言大靖之上子民皆受我庇护,“我帝梓元护的不是他们韩家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大靖子民。”君重不如国国重不如民,正因为韩烨也是如她一样可以为子民不计生死,所以唯有这样的储君才配得上帝家的臣服。“韩中原不可以,但是大靖的储君可以。”
剧中改成了什么,安宁死了,女主只想保帝洛氏,她作为开国元勋帝永宁之女上承于天斯的重任?她不去共情冤死的三万百姓,和拼死为百姓而战到最后的安宁,她不能共情安宁所以导致本该共情她的观众去共情无辜的安宁,和一城枉死的百姓,她因此和男主决裂,更是让观众感受不到她对无辜之人的共情格局男女主有壁,都是编剧的错。无关演员。
第二个韩烨跳崖,这里是原著中女主最痛苦的时候,因为先是安宁枉死,后是爱人跳崖,这场战役韩家失去公主与太子,帝梓元失去朋友与爱人。因为他觉得是自己没有及时赶到她的爱人才会被北秦逼到跳崖,她痛苦的原因是她知道韩烨一定很痛苦,她坐在韩烨跳崖的崖边悲痛欲绝华发半白,她知道韩烨是为了护她,可是她却没能救下韩烨,她说:我怎么能来的这样迟,怎么能允许别人把你逼到这种地步?韩烨你疼吗?
她欠韩烨的她还不起,她一直都知道韩家唯有韩烨安宁真心待她好,因为他共情了无辜的安宁和韩烨,所以我们才会共情这个被情义拉扯的女主,帝家的仇要报,韩烨的恩也要记,虽然韩烨不需要她还。
剧中变成,安宁的死哭一下就完事了,为男二和男主决裂了,所以观众会去共情安宁枉死,男主失去了妹妹的苦楚,因为女主不能因为没有救下爱人而痛苦,她还要韩烨还她还帝家,所以观众更能共情这个为了子民为了帝家亖在这里的韩烨。
帝家本身是道德制高点最高那个,可以指责所有人,可是安宁韩烨的设定是什么?是韩家最无辜最心疼帝梓元的两个人,你不会因为利用了好人而愧疚,那就没有人去共情帝家的苦,你帝梓元一如当年韩中原,我们更能共情男主和妹妹无辜,却背负了这么多人,而女主成了没有因为利用好人而愧疚,和韩中原不感激帝家帮韩家打江山一样。
这句他姓韩不无辜,抹杀了男主十年相护,女主该有的愧疚心理,一句整个青南还换不回一个洛铭西吗?让观众感受到女主不是亖了自家人就可以高高挂起,一句他凭什么亖他还没有还帝家清白,让我觉得男主付出十年毫无意义,不懂男主为什么要救这么一个人。
唯有你共情无辜之人,观众才会共情你,就像我看原文不会共情韩中原一样,因为他的苦不该牵连无辜的帝家,而剧中女主却一直因为韩家的错牵连无辜的人,不去对韩中原重拳出击,丝毫不念及男主十年相互,安宁她的苦楚。
你去共情他俩我反而会把该心疼他俩的目光转移到你的身上,剧里剧外都在喊他俩不无辜因为姓韩,那么观众就会觉得,帝家做臣子却拥兵自重,不杀帝家杀谁。
这本身都是作者拿来衬托女主的,剧中改成了什么?女主为了复仇不惜代价牵连无辜丝毫不觉得愧疚,男主救女主所以才受这么多的苦不如不救。。。。
双强1v1女帝大女主变成了男二的傀儡,还有带兵夺回青南城就是一个笑话,如果军队能够随意差遣那还需要帝家去军献城吗?编剧完全没有脑子,大靖开国不足二十年,文中的大靖文臣武将各领风骚,满朝文武皆是太祖和帝家主开国广纳的贤才,剧中却成了筛子大靖。。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今天心血来潮去重温安乐传,再一次爱上韩烨、敬佩韩烨、怜惜... (柠檬冰淇淋)
- 为什么很多观众无法共情帝家的遭遇?主要是剧里几乎没有画面... (嫦娥)
- 为什么说男二只有二百多场戏还算加戏 (咔咔咔)
- 喜欢韩烨 (momo)
- 浅问一下什么叫落地古偶/rt (安居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