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如何trick大脑,在学习时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来自:伟大的乌鸦大人(挖出来的从来都是自己埋进去的)
(注:本文更适合文科学习)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
老生常谈的话,文科学习靠积累,靠功夫,我不想过多反驳这点,但这点必然导致很多uu们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热爱所学科目,但文科出成果慢,始终看不到进步,自己仿佛在茫茫大海上漂流,缺乏锚点,长此以往导致了学习动力低,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
而尝试在文科学习中使用实时抬杠法等特殊技巧,激发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提高注意力,正式我写本文的核心目的。
我们常见的关于多巴胺理论的文章习惯告诉我们哪种具体的活动会诱发人脑产生多巴胺,却鲜少探究更抽象的原理。以至于我们可调控的行为似乎只有:防止多巴胺以短平快的方式被产生,从而导致我们在进行学习或工作等,多巴胺生产较慢,较少的工作时更加痛苦。
但是!换一个思路,有没有可能调整我们不得不进行的正经事的:学习(针对本组)的行为模式,从而诱使我们的大脑,即便在学习时也可以产生相当量的多巴胺,使得我们更加专注,更加有效率,甚至形成一种易乐体制呢?
是可以的!
我在阅读斯科特·威姆斯《笑的科学》时被这段话狠狠启发到了
“我们天生就是爱做假设的生物,意思是我们并非只是消极地接受我们的环境,而是不断地猜想自己该做或该说什么。有时候这些猜测是错的。错误的猜测倒不是件坏事,反而是件好事,因为侦测错误正是我们大脑得以将冲突转为奖励地方法。奖励会以诱发喜悦的神经传导物质的形式出现,如多巴胺。这些神经传到物质只有在冲突得到解决时才会释放。”
简单概括而言,冲突诱发多巴胺。
那么问题就来到了,为什么文科科目的日常学习普遍冲突感低,以及如何在学习中设置冲突呢?
冲突缺乏的原因:
1,热爱阅读的我们有时会过于跟着作者思路走。
选择文科的uu很多相必都非常热爱阅读,享受在阅读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时刻,但这种沉浸式阅读方式用来小说或许可以获得很好的体验,但在阅读学术文本时,很容易疲惫并漏读重点
2,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
不擅长背诵的uu应该看到小标题就很有共鸣了,无需由我来赘述,背诵是是一件多么枯燥的事情
这两大类学习任务的另一共同特质是,我们的思考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其实被搁置了起来。
铺垫了这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冲突,如何把冲突融入到文科学习中
设立小的任务,提出小的问题,构建辩论效果等等都算冲突
不用担心设置的任务太小,想个最简单的,那些令人上头的小游戏,无论是消消乐,还是简化跑酷,还是用好几个瓶子倒彩水都是通过给出一个小任务,让人快速达成这个小任务的方式来让人欲罢不能。
具体到专业文本的阅读问题上,设置具体的任务如阅读xx页书并不是好的设置冲突的方式,我们的阅读最后一定是指向论文输出的,形成自己的思路的优先级远大于海量的阅读,更何况,一些经典文本阅读难度大,只盯着页数很容易再此陷入挫败感。
最适合阅读任务的冲突设置法是,实时和作者抬杠。
实时这点非常重要,这保证了你可以体会到接连不断的冲突,等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才开始抬杠就已经太晚了。一定要作者写一段,就立刻抬一段,ta说我要论证a,你就先不要往下看,而想一下,如果是我自己来写这篇文章,我会怎样论证a,想玩后,再去看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如果作者竟然真的和你的想法一样,那么你体会到的不仅仅是普通阅读中的共鸣快乐,而是一种猜谜答对了的快乐。
如果作者的论法和你不一样,那么恭喜你。
首先,一篇简单的快手但好看的论文小思路就来了,我们文科论文总说要写出批判性,那你和作者论法不一样的话,批判角度不就来了,你觉着你的论法比作者好么?好的话你就批判作者。你觉着你的思路不如作者?那就查下谁和你思路类似,看看作者的这篇文章的思路足不足够用来批判你查到的和你思路相似的作者的文章。
其次,即便你不打算轻易的一这个为题去写论文,那你仍然可以获得快乐。不信的话就反过头去重新读一下我上文引用过的这段话
“错误的猜测倒不是件坏事,反而是件好事,因为侦测错误正是我们大脑得以将冲突转为奖励地方法。”
即便你猜错了,多巴胺也已经被我们骗来了。
不信的话想想自己以前上学时,写完作业后对答案的过程爽不爽?
又或者我们来想想笑话的运行方式,举例而言:
我最近感觉头痛去看医生,
医生一边看我的x光片一边对我说
“你怎么这么晚才来看医生”
我紧张地问医生怎么了
医生说:我都快下班了
这个类型的笑话都是先利用尝试和我们习惯的语境搭建一个我们近乎必然会想成A方向的场景,然后话锋一转走向B方向,在听笑话的时候,我们必然性的会先做出一个错误的预设,然后预设被推到,笑点就来了。我们的大脑比我们想象的更不在意小小地犯个错,然后被纠正。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读笑话地时候不介意一开始预设错误,是因为这是笑话而已,我们不在意,但是阅读也同理么?上文说了,预设错了,论文/论点思路就来了,在理解了这点的情况下,我们甚至期待预设错误。
制造冲突法又如何运用在语言学习里呢?
首先最简单的,用默写代替抄写。
默写更有任务感而且默写会让你经历脱离答案,强行动脑,对照答案修改等等环节,这写都是骗多巴胺的好帮手。
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切记不要试图被很多的东西再开始默写,不要把任务变成一个大任务,相反要拆成更多单元,变成一个个小任务,时刻记着三消游戏是如何如此简单地让我们上头的。
其次,积极参加线下课程,多举手发言,调动班级氛围,形成抢答的感觉。
这点尤其适合竞争心比较重,喜欢游戏的朋友。但对于有些人来讲可能太过了,请酌情使用。
以上我给出的都是一些对冲突与多巴胺理论的使用示范,对我而言非常有效,我认为人类的肉体既然有易瘦体质,并且可以通过多运动从而提高基础代谢,健康饮食等方式使自己变成易瘦体质的话,那么正确地安排自己地任务,是可以让人在学习上形成易乐体质的。
我不认可我们要强迫自己自律,要克服各种痛苦去学习,仿佛那样可以让自己的行为更高尚而伟大一样,尽量使用适合自己的好方法,让自己真的快乐学习,才是可持续的健康状态。
欢迎uu们用更加创新的方式使用这套理论,如果对你也用的话!非常欢迎分享给我~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进入状态的前提是有个【真心】想实现的目标 (monmon)
- 每天都给自己制定目标 (燕飞来)
- 语言学习|开个贴记录每日背单词 (野百合终生美丽)
- 亲测有效:在家立马进入学习状态的好方法! (凪)
- 分享|学生党来薅微信阅读30天付费会员 (Suda Z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