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我们消费中的社会心理效应--凡勃伦效应
来自:露露
你被商品品味化了吗? 有人说女人天生就是为琳琅满目是商品而生的。Shoping永远是女人最享受的事。面对消费聪明的我们会有多少理智呢?你知道吗,在我们的日常消费中,价格定得很高的商品会勾起我们更多的好感! 我们倾向于会认为这些商品是很珍贵的更容易激发我们的占有欲。当一些商品价格定的更高的时候我们会反常理的表现出更多的喜好,更倾向于选择标价更高的商品。

~~~~~~~~~~~~~~~~~~~关于“凡勃伦效应”~~~~~~~~~~~~~~~~~~~~~~~~ 这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土地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 这个人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他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 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门徒说:“这个价钱我不打算卖掉它。” 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 这个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 虽然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最后,他以50万的价格把这块石头卖掉了。 他回来,师父说:“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也要更高的价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更高的价钱。” 在这个故事里,师父要告诉徒弟是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是从门徒出售石头的过程中,却反映出一个经济规律:凡勃伦效应。这个规律是说利用人们花高价买虚荣品味等的心理进行商业计划。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更亲睐标价更高的商品,认为价高的商品更好,更能体现我们的身份、地位、品味、以及我们的独特。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此效应反应了我们社会互动中的一种心理。会通过商品的价格对商品的价值进行评估。更趋向于觉得高价的商品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触及的因此商品附带的品味,更多的满足了消费中消费者的物欲。体现了在现代的消费中人们对时尚、品味等的心理需求的重视。(1) ~~~~~~~~~~~~~~~~~~~~~~编织袋的星路历程~~~~~~~~~~~~~~~~~~~

大家看了图2可能会很惊奇,我们天后怎么会用这么“土”的包呢?我们中国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在任何时候丢份儿的。因为这是编织袋却不是一般的编织袋。在2007年巴黎时装周LV的最惊人举动是推出LV的首席设计师Marc设计的“红白蓝”编织袋。天后用的正是售价价值RMB25,000的LV新款编织袋。 当这款充满中国国土风情的由于便宜、而且耐磨脱颖而出成了广大外出打工者首选的平民商品。由打牌设计师包装后,披上高高的身价也现身于奢侈品行列,更是受到广大明星及高端消费者的追捧。我们便超越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因其能表现出的时尚、品味而热衷于它。 请大家欣赏图3,,当我们的编织袋成为巴黎时装周的耀眼设计。昔日作为打工者外出时的行李袋成为了时间时尚的新宠。引来众多仰慕者。因为它的价值就是身份的象征,品味的象征。(2)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情景:款式、材质差不多的件衣服或其他商品,进入大商场的柜台,比普通店卖的价格翻了几倍,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甚至几十万买一颗石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流通,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当这些商品被标以超乎寻常的价格,我们往往会失去理智的对其投以赞赏的目光。(3) ~~~~~~~~~~~~~~~~~~~~~~消费追求的转变~~~~~~~~~~~~~~~~~~~~~~~~~~ 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让商品附带的一种内隐的品味价值,增加我们的优越感。满足我们内在的虚荣心。这种社会环境下也随之出现了很多消费者购买商品只是为了占有商品。而非因实际需要购买。这种价值的转换在消费者从数量,质量购买阶段过渡到感性购买阶段时,就成为可能。 ~~~~~~~~~~~~~·~·`~`~·~感性消费趋势日趋占主导~~~~~~~~~~~~~~~~~~~~~~~ 一些发达地区,感性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只要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购买时,“凡勃伦效应”就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提高市场份额营销策略。很多奢侈品也就有了广大的市场。我们的抽象艺术也有了更高的价值体现。人们的消费观也从简单的物质需求扩展到了心理需求的满足上。 ~~~~~~~~~~~~~~~~~~~~凡勃伦效应的积极影响~~~~~~~~~~~~~~~~~~~~~~~~~ 我们可以利用“凡勃伦效应”来探索新的经营策略。比如凭借媒体的宣传,将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使商品附带上一种高层次的形象,给人以“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从而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引发消费者急切的购买欲。此外消费者通过了解此效应也可以更多的控制自己的非理性消费。以减少商品的“浪费”,让商品体现其更多的实价值,用到需要的地方。 ^^^^^^^^^^^^^^^^^^^^^^^^^^^^^^^^^^^感性消费“预防针”^^^^^^^^^^^^^^^^^^^^^^^^^^^^^^^^^^^^^^^^^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物质不再只是为了解决我们的温饱等日常生活问题,它更多的成为了品味、身份、地位的象征。面对商品我们会以更多的心理因素进行衡量,也促使了我们更多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从商品市场的角度来看,为甚么消费者会存在以价格作为评判商品的标准,主要是商品市场存在一定的缺陷,市场上没有价廉物美的东西,很多价格便宜的东西在质量上都没办法保证。因此消费者出于一种自我保护,会青睐价高的商品。 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问题: 1、这个真的是我需要用的吗? 2、这个东西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吗,它的质量怎样? 3、我的钱买的是商品的背后那些追随的目光吗? 4、货比三家,可能并不是价格才是衡量商品的标准哟。 亲 ,注意理性消费哟~~~ 别拿钱去跟那些有的没的的虚荣心、品味、身份开玩笑。钱可以用在很多有价值的地方,想想那些渴望上学的山里儿童的眼神,想像那些饥荒中瘦骨嶙峋的身影,或许这样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意义。 参考网页: 1、http://wiki.mbalib.com/wiki/%E5%87%A1%E5%8B%83%E4%BC%A6%E6%95%88%E5%BA%94 2、http://www.noblechinese.com/guiren-news2/info/8377-1.htm 3、http://baike.baidu.com/view/637281.htm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3级心本二班张琪若作业帖 (ZZZ-QIRUO)
- 23心本一班张万平作业贴 (粽子)
- 23心本二班陈爱凤作业贴 (豆友0VuuJupGtg)
- 23心本2班蔺娟的作业帖 (eux的不分彼此)
- 23级心本一班蹇小云作业贴 (豆友BssPgqnF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