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圣”孤独人生和滚烫灵魂的标杆之作|《杜甫传》线上共读会
快闪楼 已结束

好读文化

来自:好读文化 组长
2023-09-05 15:51:06 北京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05 19:02:14 吉林

    插眼准备

  • momo

    momo 2023-09-05 22:22:26 天津

    坐下

  • 毛姆的避难所

    毛姆的避难所 (天下艾安,民人靡疾) 2023-09-06 00:06:02 上海

    开看

  • 木木

    木木 2023-09-06 02:49:39 广东

    想参加☺️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06 21:15:45 浙江

    笨鸟先飞了 届时和陈老师复习

  • 张大花

    张大花 2023-09-06 21:48:39 黑龙江

    打卡占楼

  • 桃花岛岛主

    桃花岛岛主 2023-09-07 14:02:42 江苏

    想参加

  • Echo

    Echo 2023-09-07 14:04:32 内蒙古

    想参加

  • tooru

    tooru 2023-09-07 14:19:12 上海

    已读到【流亡】篇章,这期间的作诗读来都让人如鲠在喉。

  • momo

    momo 2023-09-07 14:22:33 天津

    想参加!

  • 是明天的明

    是明天的明 2023-09-07 14:44:52 广东

    期待

  • 尚可

    尚可 (爱自己是一切浪漫的开始) 2023-09-07 14:53:16 江西

    没书,想读

  • 酌识

    酌识 2023-09-07 19:57:21 北京

    期待

  • 松风漫读

    松风漫读 2023-09-07 20:31:05 四川

    一起跟随杜甫,遍尝人世的酸甜苦辣,感受人间的爱恨情仇……

  • 苹果猫

    苹果猫 2023-09-07 21:14:25 广东

    想参加

  • 🍋甜橙树

    🍋甜橙树 2023-09-08 08:45:47 黑龙江

    这段时间正在读,想参加,已加入。

  • 杜甚

    杜甚 (太行雪满) 2023-09-08 13:07:26 浙江

    打卡

  • 夏洛的网

    夏洛的网 2023-09-08 14:53:59 河南

    准备

  • 大骏马

    大骏马 2023-09-08 19:12:51 江苏

    搬板凳坐好喽

  • Cold

    Cold 2023-09-11 17:01:12 重庆

    读过另外一个版本的,这次再读一遍这个版本的

  • 嘿第二人生

    嘿第二人生 2023-09-11 22:10:27 重庆

    想参加

  • 船二

    船二 2023-09-12 02:38:13 新疆

    来了

  • 77

    77 2023-09-12 21:06:45 辽宁

    加入书架📚 一起共读!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13 07:27:17 吉林

    09.13 第一天 第一章 从杜甫的父系与母系两方面介绍了杜甫的家传、身世。从杜预、杜审言到与皇族有关的崔氏家族,给杜甫身上的很多家族观念与悲怆气氛找到了出处。 从第一章就能感觉到冯先生的严谨与博学。作为传记来讲,是一本好书。

  • Giselle

    Giselle 2023-09-13 09:38:59 北京

    大家好呀,我是本书的营销编辑可心,后续我会参与答疑及主题讨论活动~其实我的背后还有两位害羞的编辑老师——程斌老师和云爽老师💕这两位老师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们会将一致的观点回复给大家! 共读从今天开始啦,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希望大家阅读完本书后都能够有所收获! 🥳

  • 77

    77 2023-09-13 14:45:06 辽宁

    加入书架📚 一起共读! 加入书架📚 一起共读! 77

    2023.9.13:【第一章】:从杜甫的家世出身来介绍杜甫的人格性格的形成。父系祖先的“奉儒守官”不过促使杜甫热衷仕进,母系祖先的冤狱也只能在杜甫诗中多添些悲剧的气氛。除了为官入仕、性格中的傲慢夸大自视甚高等也是受到祖辈影响,家庭对他的影响有好有坏。

  • 大骏马

    大骏马 2023-09-13 20:39:37 江苏

    已读到第六,流亡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13 22:26:39 浙江

    《杜甫传》 2023.09.13 Day1 第一章 家世与出生 在开篇前面的插图是学生时代的课本上的常客了 第一章从杜甫的整个族谱 父系母系展开来介绍几位有代表的人物 族上的每一位长者 发生的每一件事 或多或少我觉得都会影响到杜甫内心深处的一些抉择 生活中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判断 久而久之周遭的一切固化了自己的所在的阶层 文中谈到杜甫在某些时期内超越了他自己的阶级局限 【提问】当今社会下 如何进行阶层的跨越 和之前的各时期相比 是更困难呢还是更容易?

  • 春与

    春与 2023-09-14 00:16:43 江苏

    9.14 在同谷县时,他穷困到了极点,每天在山谷里拾橡栗充饥,把一柄挖掘黄精的长镵托以为命,但是这时他写的《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把残酷的现实和丰富的想象结合在一起,他引喉高唱,不管唱得多么凄凉,他也不放弃希望,唱到第六首歌时,唱出“溪壑为我回春姿”。 安史之乱让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让他拥有了接触民众的机会。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边时,他的诗变得“充满了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但事实上,杜甫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派到华州,他才“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从此,他开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朝廷的缺陷。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14 07:52:48 吉林

    09.14 第二天 第二章 童年 据说杜甫的童年是多病的,但是也仅限于身体上的多病,但是其智力、思想则是强壮的,其孩提时代的智慧就如同当时的洛阳一样茁壮成长。少年时期的杜甫,已经在圈内颇有名气了。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14 08:26:09 浙江

    2023.09.14 Day2 第二章 童年 庆幸在杜母去世后 能遇到这样的姑母 虽然姑母恩同再造 却悲伤沉重的负担 带着童心习字作诗 恰逢洛阳蒸蒸日上 大娘舞剑龟年歌喉 是令人羡慕的童年

  • 松风漫读

    松风漫读 2023-09-14 14:33:28 四川

    9.13 冯至是一个诗人,他对杜甫的书写饱含深情的诗意,虽然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苦难又何尝不是一种忧郁的诗意。彼时书写杜甫时,冯至一定让自己的心与杜甫的心灵高度契合。所以在书中,你能读到一颗孤独而苦闷的灵魂,如何经历此岸世界的酸甜苦辣和人情冷暖,以光阴为桨、诗心为帆、家国天下情怀为动力,最终完成自渡,渡向没有饥馑病亡、没有悲欢离合、没有压迫杀戮的遍地花开的彼岸世界……

  • 77

    77 2023-09-14 19:28:28 辽宁

    2023.9.13:【第一章】:从杜甫的家世出身来介绍杜甫的人格性格的形成。父系祖先的“奉儒守官”不 2023.9.13:【第一章】:从杜甫的家世出身来介绍杜甫的人格性格的形成。父系祖先的“奉儒守官”不过促使杜甫热衷仕进,母系祖先的冤狱也只能在杜甫诗中多添些悲剧的气氛。除了为官入仕、性格中的傲慢夸大自视甚高等也是受到祖辈影响,家庭对他的影响有好有坏。 ... 77

    2023.9.14:【第二章】:童年的杜甫生活在一个敞开门户相对开放的社会,当时所有外族的文物,无论是美术、建筑,以及服装用具,只要传到中国来,都足以促进中国自己文化的发展。他不断地作诗、写字、学习、他的才华被人发现,这个时候,他有才华也有识得他才华的伯乐,但他依然是那个常常上树折取梨枣的孩子。

  • 阅人悦己

    阅人悦己 2023-09-15 09:01:44 河南

    怎么才能加入共读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15 12:11:52 浙江

    2023.09.15 Day3 第三章 吴越与齐赵的漫游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十年内的两次漫游 必定在杜甫的人生中刻下深深的记忆 古代的漫游给人以无尽的向往 杜甫从 虎头金粟影 神妙独难忘 到 放荡齐赵间 裘马颇清狂 年轻时代的杜甫是如此洒脱和一身傲骨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15 18:40:08 吉林

    09.15 第三天 第三章 吴越与齐赵的漫游 这一章节,我记住了四个字,形容当时意气风发,青年模样的杜甫,“裘马轻狂”。那时候的杜甫虽然没有留下多少传世名作,有没有状元及第,但是真是那时候的漫游奠定了杜甫一生的基调。正是那时候的盛唐给了杜甫对这个世界的印象。

  • 77

    77 2023-09-15 21:34:09 辽宁

    2023.9.14:【第二章】:童年的杜甫生活在一个敞开门户相对开放的社会,当时所有外族的文物,无论 2023.9.14:【第二章】:童年的杜甫生活在一个敞开门户相对开放的社会,当时所有外族的文物,无论是美术、建筑,以及服装用具,只要传到中国来,都足以促进中国自己文化的发展。他不断地作诗、写字、学习、他的才华被人发现,这个时候,他有才华也有识得他才华的伯乐,但他依然是那个常常上树折取梨枣的孩子。 ... 77

    2023.9.15:【第三章】:杜甫弱冠之年开始长达十年时间在吴越和齐赵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一方面游山玩水一方面结交官僚为自己的科举铺路。在24岁那年第一次进士考试失败,但年轻的他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不可一世并没有把这次失意放在心上。青年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够使他有裘有马,允许他用放荡与清狂来鄙视人世的庸俗,可是却没有能够使他放开眼睛直视现实的生活。

  • 大骏马

    大骏马 2023-09-15 23:08:07 江苏

    “他把从长安出发到奉先这段路程的经历和感想写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是一篇杜甫划时代的杰作,里边反映出安史乱前社会的实况,反映出杜甫内心的矛盾与他伟大的人格;这也是杜甫长安十年生活的总结,从这里我们知道,杜甫无论在思想的进步上或艺术的纯熟上都超越了他同时代的任何一个诗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我们给杜甫贴上一个格式化的标签,“为人民呐喊的伟人,人民诗人,诗圣”。那我们很难感受到杜甫的人格魅力,但我们如果把杜甫当成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那么我们就会被深深的震撼——我至今无法理解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要经历什么,人格才能升华成这样子

  • 是明天的明

    是明天的明 2023-09-16 10:19:17 广东

    9.15 读到了童年 对唐朝历史产生了兴趣,“(剑光)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仙)骖(驾驭)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令人神往。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16 10:31:42 吉林

    09.16 第四天 第四章 与李白的会和 诗仙与诗圣相遇,同一时期两大文豪,两大文豪又结识成友,这是多么神奇又鼓舞人心!只可惜,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远没有分别的日子长,杜甫想要入世,而李白更想出世,但这都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热爱。

  • LoSt

    LoSt 2023-09-16 17:17:43 广东

    9.16始开卷

  • Giselle

    Giselle 2023-09-16 21:03:59 北京

    怎么才能加入共读 怎么才能加入共读 阅人悦己

    直接在评论区进行打卡就可以~

  • LoSt

    LoSt 2023-09-16 21:39:50 广东

    9.16始开卷 9.16始开卷 LoSt

    童年—杜甫,生于盛世(712年,比李白小11岁),少小多病,家境可,接受各种教育和熏陶,展现出才华。那个泼寒胡戏不知能否有幸欣赏下

  • 77

    77 2023-09-16 21:54:10 辽宁

    2023.9.15:【第三章】:杜甫弱冠之年开始长达十年时间在吴越和齐赵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一方 2023.9.15:【第三章】:杜甫弱冠之年开始长达十年时间在吴越和齐赵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一方面游山玩水一方面结交官僚为自己的科举铺路。在24岁那年第一次进士考试失败,但年轻的他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不可一世并没有把这次失意放在心上。青年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够使他有裘有马,允许他用放荡与清狂来鄙视人世的庸俗,可是却没有能够使他放开眼睛直视现实的生活。 ... 77

    2023.9.16:【第四章】:这个时候社会的富庶与交通的发达在诗歌里渐渐养成了一种浪漫的风格,求仙也成为一时的风气。十年的漫游对杜甫事业的前途并没有帮助但在旅途中结识了很多朋友。在33岁这年,杜甫遇到了他诗中常提到的朋友李白,他们一起寻仙访友,度过了一个浪漫的秋天,东蒙山一别后再未相见。但终其一生,杜甫都在思念这个朋友!我们在他的诗里也读出了他的深情!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16 23:07:40 浙江

    2023.09.16 Day4 第四章 与李白的会合 知音难寻 没成想33岁的杜甫和44岁的李白在一片盛世中相遇 在文坛的顶峰相见 这种在一起喝酒谈诗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气概 这种寻仙求道的向往 在心灵上达到高度一致的朋友 难求

  • LoSt

    LoSt 2023-09-17 15:03:56 广东

    2023.9.17 吴越与齐赵的漫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年轻时的顺风顺水,会容易使人看不到真实,感受也都是不落地的。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17 15:43:30 吉林

    09.17 第五天 第五章 长安十年 “他由于仕进要求的失败认识了这个政治集团的腐败,由于自身的饥寒接触到人民的痛苦。”经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经过和李白豪放的青年后,杜甫来到了都城长安,在这里,他终于见到了世界真实的面目,但是却没能真的认识它,他还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不断的想要谋得一官半职,何其悲哀。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17 17:06:53 浙江

    2023.09.17 Day5 第五章 长安十年 在长安的十年是杜甫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 在追寻自由和留守求官之间徘徊 在奢侈无度和百姓疾苦之间辗转 在各路好友和当下生活之间撕扯 在妻子孩童和职业规划之间纠结 多重的矛盾心理和做出的抉择让着十年痛苦不堪 朝廷的内部腐坏给生活压上了重重的一棒 庆幸的是十年末了 在长安沦陷前 杜甫离开了

  • LoSt

    LoSt 2023-09-17 18:02:15 广东

    2023.9.17 吴越与齐赵的漫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年轻时的顺风顺水,会容易使人看不到真实 2023.9.17 吴越与齐赵的漫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年轻时的顺风顺水,会容易使人看不到真实,感受也都是不落地的。 ... LoSt

    与李白的会合-一人是情深念旧,一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也许活的也会轻松些。

  • 阅人悦己

    阅人悦己 2023-09-17 18:53:18 河南

    直接在评论区进行打卡就可以~ 直接在评论区进行打卡就可以~ Giselle

    谢谢

  • 77

    77 2023-09-17 20:32:43 辽宁

    2023.9.16:【第四章】:这个时候社会的富庶与交通的发达在诗歌里渐渐养成了一种浪漫的风格,求 2023.9.16:【第四章】:这个时候社会的富庶与交通的发达在诗歌里渐渐养成了一种浪漫的风格,求仙也成为一时的风气。十年的漫游对杜甫事业的前途并没有帮助但在旅途中结识了很多朋友。在33岁这年,杜甫遇到了他诗中常提到的朋友李白,他们一起寻仙访友,度过了一个浪漫的秋天,东蒙山一别后再未相见。但终其一生,杜甫都在思念这个朋友!我们在他的诗里也读出了他的深情! ... 77

    2023.9.17:【第五章】:杜甫35岁时到了长安,在繁华之外还看到统治集团的腐化和人民的痛苦。他来长安为了谋求官职,但这个梦想因李林甫的忌贤妒才而破灭。家道中落生活所迫为了五斗米摧眉折腰事权贵,杜甫穷困潦倒的这段时间多亏了朋友们的帮助。因家族影响,他无法放下对仕途的执念却一直向往自由洒脱的江海人士。像极了理想很丰满却被现实反复捶打的当代年轻人!

  • 大骏马

    大骏马 2023-09-17 23:21:43 江苏

    第七章。冯至先生更关心人民,石复用到“人民”一词,而且似乎有点为杜甫遭遇不顺而走进人民感到庆幸的意思,而我更关心杜甫。我宁愿杜甫被幸福“束缚”为普通人,而不被苦难成就为伟人。也许这就是大文学家与普通人的区别。我只是一个对杜甫充满敬意的、自私的、不能为人民着想的普通人。

  • 77

    77 2023-09-18 06:58:20 辽宁

    2023.9.17:【第五章】:杜甫35岁时到了长安,在繁华之外还看到统治集团的腐化和人民的痛苦。他来 2023.9.17:【第五章】:杜甫35岁时到了长安,在繁华之外还看到统治集团的腐化和人民的痛苦。他来长安为了谋求官职,但这个梦想因李林甫的忌贤妒才而破灭。家道中落生活所迫为了五斗米摧眉折腰事权贵,杜甫穷困潦倒的这段时间多亏了朋友们的帮助。因家族影响,他无法放下对仕途的执念却一直向往自由洒脱的江海人士。像极了理想很丰满却被现实反复捶打的当代年轻人! ... 77

    2023.9.18:【第六章】: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开始流亡生活,诗人也从浪漫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幸得亲人友人相助,得有落脚之地。马嵬坡兵变李亨即位时,杜甫只身北上准备投奔,但不幸被胡人俘虏,一年后杜甫顺利出逃投奔肃宗(李亨)。被任命为一个有名无实的从八品谏臣,在援救房琯时言辞激烈,被肃宗下令审讯,后被张镐营救,侍御吴郁在处理间谍问题时得罪权贵被贬,杜甫本应为他辩白,但刚受房琯事件打击,不敢多说一句。虽在讽谏上受了挫折,但他大肆举荐贤能,还就每个人不同的身世与交谊的深浅来提醒他们在这紊乱时代中应负的责任,并且指出那些地方在国防上或财政上的重要性。短短的三个多月,杜甫念及两京沦陷,人民痛苦,他忠实于他的职责,肃宗看他并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人物,命他离开凤翔回乡探亲。路途中,他看见自然界里的草木都结了果实,而他自己46年的岁月,却依然是毫无成就,不禁感慨生命的无常。

  • Giselle

    Giselle 2023-09-18 09:42:25 北京

    谢谢 谢谢 阅人悦己

    不客气!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18 15:09:55 吉林

    09.18 第六天 第六章 流亡 人到中年,仕途不得志,纷争四起,不得已开始流亡,对于诗圣来说,其状何其惨。讽刺的是,在这乱世杜甫反而某得了“拾遗”这一官半职,但也并未有所作为,反而为自己接下来的人生埋下祸根。

  • LoSt

    LoSt 2023-09-18 19:19:13 广东

    2023.9.18 流亡-历史的变迁,后人能够看到的,都是滔滔大河中偶然浮现的人,真正推动向前流动的,永远都是或欢快或悲鸣或平静或咆哮的人民群众,动荡年代永远受苦的也都是底层人民。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18 23:34:21 浙江

    2023.09.18 Day6 第六章 流亡 这一篇章看得真是揪心 感觉在动荡的环境下 生命幸存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 更别说温饱了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和后来为官所遇种种不平之事 为杜甫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 看得揪心 看得痛苦…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19 10:35:08 吉林

    09.19 第七天 第七章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杜甫有这样的成就,完全由于他接近了人民,这是他半年前在长安出入“禁掖”,侍奉皇帝时所想象不到的。”但是杜甫离开长安时却是不舍与难过的,他很喜欢自己的官位,这不禁让我觉得他有些迂腐,甚至之后面对兵役,他也是摇摆不定的,一方面有民族情怀希望抵御外敌,一方面又着眼百姓,觉得他们过于疾苦,他除了记录下自己的主观看法,又能如何呢?

  • 77

    77 2023-09-19 11:47:00 辽宁

    2023.9.18:【第六章】: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开始流亡生活,诗人也从浪漫主义过渡 2023.9.18:【第六章】: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开始流亡生活,诗人也从浪漫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幸得亲人友人相助,得有落脚之地。马嵬坡兵变李亨即位时,杜甫只身北上准备投奔,但不幸被胡人俘虏,一年后杜甫顺利出逃投奔肃宗(李亨)。被任命为一个有名无实的从八品谏臣,在援救房琯时言辞激烈,被肃宗下令审讯,后被张镐营救,侍御吴郁在处理间谍问题时得罪权贵被贬,杜甫本应为他辩白,但刚受房琯事件打击,不敢多说一句。虽在讽谏上受了挫折,但他大肆举荐贤能,还就每个人不同的身世与交谊的深浅来提醒他们在这紊乱时代中应负的责任,并且指出那些地方在国防上或财政上的重要性。短短的三个多月,杜甫念及两京沦陷,人民痛苦,他忠实于他的职责,肃宗看他并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人物,命他离开凤翔回乡探亲。路途中,他看见自然界里的草木都结了果实,而他自己46年的岁月,却依然是毫无成就,不禁感慨生命的无常。 ... 77

    2023.9.19:【第七章】:757年唐军收复长安和洛阳,这一年杜甫仍在长安任职拾遗,过着闲散谨慎的官吏生活。后受房琯牵连离开长安,这对他的政治前途是一个打击,对他的诗的发展却是一个大的恩惠,再次回到人民中去。在被外族侵略的时期,朝廷搜刮物资,乱征兵役,人民困苦不堪。杜甫内心充满矛盾,这矛盾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在人民与统治者中间感到的剧烈的冲突。他不可能对于帝王制度有所怀疑。但他拥护的朝廷,平常是剥削人民的,到了国难时期,既不能发动人民抵抗胡人还依然压榨人民。他的诗一边为人民的疾苦痛心,一边又安慰鼓励参军的青年。只有《石壕吏》一诗是例外。他亲身经历这段故事,他再也不能有什么话来鼓励、来安慰这一家人了。这首诗被后世广泛流传,它最真实地告诉我们,过去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怎样对待他们的人民。

  • LoSt

    LoSt 2023-09-19 21:41:31 广东

    2023.9.19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即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个人的选择,只有走到基层走到人民中去,才能更真切的感受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19 23:00:25 浙江

    2023.09.19 Day7 第七章 侍奉皇帝和走向人民 在当时的这种社会环境下 能使奉皇帝可能对杜甫来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虽然可能其中有很多的不如意 在这样的环境下 又很难发挥出真正才能 很多能人被掩盖 甚至被掩埋 幸运的是 历史将杜甫推向了人民 使他更深切地体会到人民百姓的疾苦 更丰富了内心的情感 也更丰富了历史的诗句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20 07:30:00 吉林

    09.20 第八天 第八章 陇右的边警与艰险的山川 杜甫他真的失望了,弃官而走后,反而文学上的造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离开了皇帝,他这才真的走向人间疾苦,切身体会什么叫普罗大众。

  • 77

    77 2023-09-20 09:26:42 辽宁

    2023.9.19:【第七章】:757年唐军收复长安和洛阳,这一年杜甫仍在长安任职拾遗,过着闲散谨慎的 2023.9.19:【第七章】:757年唐军收复长安和洛阳,这一年杜甫仍在长安任职拾遗,过着闲散谨慎的官吏生活。后受房琯牵连离开长安,这对他的政治前途是一个打击,对他的诗的发展却是一个大的恩惠,再次回到人民中去。在被外族侵略的时期,朝廷搜刮物资,乱征兵役,人民困苦不堪。杜甫内心充满矛盾,这矛盾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在人民与统治者中间感到的剧烈的冲突。他不可能对于帝王制度有所怀疑。但他拥护的朝廷,平常是剥削人民的,到了国难时期,既不能发动人民抵抗胡人还依然压榨人民。他的诗一边为人民的疾苦痛心,一边又安慰鼓励参军的青年。只有《石壕吏》一诗是例外。他亲身经历这段故事,他再也不能有什么话来鼓励、来安慰这一家人了。这首诗被后世广泛流传,它最真实地告诉我们,过去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怎样对待他们的人民。 ... 77

    2023.9.20:【第八章】:在杜甫的一生,48岁(759年)是他最艰苦的一年,这一年他饱受战乱贫穷疾病困扰,但他的诗依然关注着与他相比更贫苦的百姓。可是他这一年的创作,尤其是“三吏”、“三别”,以及陇右的一部分诗,却达到最高的成就。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20 10:20:43 浙江

    2023.09.20 Day8 第八章 陇右的边警与艰险的山川 弃官 虽然当时迫于形势和无奈 但是在杜甫心中一定是非常艰难的一个抉择 毕竟忙忙碌碌十来年为的就是在长安谋职 759年对于杜甫真的是太难了 不光自己食不饱 家中还有妻儿 看着孩子饿哭..真的太揪心了.. 回过头看在去四川的路上创作的那么多经典的诗句 只能说生活把自己逼到了绝境 而创作却到达了最高的成就!

  • 大骏马

    大骏马 2023-09-20 18:11:07 江苏

    读到第九章成都草堂

  • 松风漫读

    松风漫读 2023-09-20 23:11:07 四川

    杜甫真的很惨,童年时母亲的早亡让他失去母爱,姑母牺牲自己的孩子成全杜甫的健康成长无疑又增添了杜甫内心的负罪感和疚愧感。童年生活的快乐与悲伤、体弱多病与顽皮好动是否为杜甫性格中悲情的苦难意味埋下了伏笔?也许,悲惨是会传染的,通过空气,或者性格……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21 10:00:23 吉林

    09.21 第九天 第九章 成都草堂 想起了在成都杜甫草堂游人如织的场景,但是杜甫在世时的场景却决然不是如此。虽然杜甫好不容易在蜀中谋得一容身之所,但是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胸怀天下,兼济万民,但却不得不低眉折腰事权贵,可悲可叹。

  • 77

    77 2023-09-21 10:38:32 辽宁

    2023.9.20:【第八章】:在杜甫的一生,48岁(759年)是他最艰苦的一年,这一年他饱受战乱贫穷疾 2023.9.20:【第八章】:在杜甫的一生,48岁(759年)是他最艰苦的一年,这一年他饱受战乱贫穷疾病困扰,但他的诗依然关注着与他相比更贫苦的百姓。可是他这一年的创作,尤其是“三吏”、“三别”,以及陇右的一部分诗,却达到最高的成就。 ... 77

    2023.9.21:【第九章】:759-762年杜甫来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修建草堂,辛苦打理,一点点安顿下来过了一段闲散生活。经历了许多年的饥寒,如今暂得休息,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引起他的羡慕。他在这时期内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但他没有沉浸在安逸里,看到暴风雨他想到天下寒士,看到生病的树木,他想到社会的病象。杜甫在当时不只在政治上,就是在文艺界里也是处在被人误解、被人否认的地位。所以他的诗没有在当时的诗选中流传。虽然修建草堂后生活安逸一些,但还是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生活,为了口粮还是得给“强将笑语供主人”。但好在有朋友们的资助,让杜甫倍感安慰。

  • LoSt

    LoSt 2023-09-21 22:14:17 广东

    2023.9.21-陇右的边警和艰险的山川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21 22:18:51 浙江

    2023.09.21 Day9 第九章 成都草堂 这一章和前面相较 可以说杜甫的人生“峰回路转” 可以安排上自己的草堂 虽然没有那么富足 家中娃也时常饿得闹情绪 但是相比来看 这段成都草堂的经历在心境上相对来讲比较轻松 但是也看到了当时社会动荡 不仅在仕途上不被理解 在作诗这件事情上也被排挤..确实是难啊…

  • LoSt

    LoSt 2023-09-21 22:29:29 广东

    2023.9.21-陇右的边警和艰险的山川 2023.9.21-陇右的边警和艰险的山川 LoSt

    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 大骏马

    大骏马 2023-09-21 22:41:44 江苏

    第九章。“难道杜甫自己的生活刚刚有了着落,便陶醉在自然的春光里,忘却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读到这儿再也忍不住了!杜甫首先是个人,然后是位诗人,但是,他不需要是也并不是一个虚伪的政客。他不虚要在人前把“祖国”、“人民”挂在嘴边

  • 松风漫读

    松风漫读 2023-09-21 23:59:18 四川

    杜甫与李白的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事件,两大巨星的相遇,不是火星撞地球的互相伤害,而是碰撞出璀璨的友谊火花。李白带着杜小弟,寻仙问道,为儒者杜甫打开了一扇与自己的认知完全不一样的全新世界之门……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22 10:03:07 吉林

    09.22 第十天 第十章 再度流亡 “杜甫的诗是“诗史”,同时也是“图经”,他爱人民,也爱祖国的山川。”不行的诗圣,再度流亡在外,幸运的是因严武的升迁,他又能回到自己的草堂。杜甫一生中有太多的时光是依附于他人,在那样的乱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吧。而“盗贼本王臣”的感悟也让人动容。

  • 77

    77 2023-09-22 18:07:08 辽宁

    2023.9.21:【第九章】:759-762年杜甫来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修建草堂,辛苦打理,一点点安顿下 2023.9.21:【第九章】:759-762年杜甫来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修建草堂,辛苦打理,一点点安顿下来过了一段闲散生活。经历了许多年的饥寒,如今暂得休息,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引起他的羡慕。他在这时期内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但他没有沉浸在安逸里,看到暴风雨他想到天下寒士,看到生病的树木,他想到社会的病象。杜甫在当时不只在政治上,就是在文艺界里也是处在被人误解、被人否认的地位。所以他的诗没有在当时的诗选中流传。虽然修建草堂后生活安逸一些,但还是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生活,为了口粮还是得给“强将笑语供主人”。但好在有朋友们的资助,让杜甫倍感安慰。 ... 77

    2022.9.22:【第十章】:762年东西两川以及山南西道由于文官逸乐、武人跋扈,人民的负担一天比一天沉重,在无法忍受时,到处都有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互相争夺杀戮,最典型的就是徐知道趁着严武不在,占领成都,屠杀民众。政府方面的官军,往往比叛变者更无纪律。763年,史朝义缢死,安史之乱才算平复,杜甫听说做了这首广为流传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但这胜利也只是昙花一现,回纥帮助中原收复后,他们肆意妄为到处抢掠。这段战乱,国内政治上、军事上的变动,不管近在眼前,或远在千里,都在杜甫这里得到回声,反映在他的诗里,有时详于其他的史籍。期间杜甫为了衣食,陪官令宴会,也观赏了一些山水但虽在山水中游走,迫于饥寒他一直在怀念成都草堂。严武回成都任职,杜甫结束这两年的流浪,决定回成都草堂,也算是实现了他的心愿!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22 22:54:10 浙江

    2023.09.22 Day10 第十章 再度流亡 为了维持生计 不得不寄人篱下 作诗陪笑 杜甫在职场中谨小慎微 得亏局势扭转 又有好友严武力挺 得以回到心心念念的成都草堂 不过也正是这些遭遇 造就了杜甫的大格局的诗句!

  • 大骏马

    大骏马 2023-09-22 23:57:15 江苏

    第十章。关于严武,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冯至先生真是一个讲政治的好同志,佩服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23 08:21:45 浙江

    2023.09.23 Day11 第十一章 幕府生活 在严武的劝说下 虽然回到了幕中 但是杜甫已力不从心 不仅因为当时府中的环境 也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 只想守护自己的草堂 守护自己心中的一亩三分田 而后 好友都一个一个的离去… 在严武走后 自己也没了呆在成都的理由了..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23 12:17:26 吉林

    09.23 第十一天 第十一章 幕府生活 再度为官,虽然只是在幕府中工作,但是杜甫已经不适合、不适应这样的生活,他已经不再有依靠自己改变天下的信心。杜甫在不满四年的草堂生活里,给中国文学史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既是朋友,又是依靠的严武的去世将杜甫再度放逐。

  • 77

    77 2023-09-23 17:30:42 辽宁

    2022.9.22:【第十章】:762年东西两川以及山南西道由于文官逸乐、武人跋扈,人民的负担一天比一 2022.9.22:【第十章】:762年东西两川以及山南西道由于文官逸乐、武人跋扈,人民的负担一天比一天沉重,在无法忍受时,到处都有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互相争夺杀戮,最典型的就是徐知道趁着严武不在,占领成都,屠杀民众。政府方面的官军,往往比叛变者更无纪律。763年,史朝义缢死,安史之乱才算平复,杜甫听说做了这首广为流传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但这胜利也只是昙花一现,回纥帮助中原收复后,他们肆意妄为到处抢掠。这段战乱,国内政治上、军事上的变动,不管近在眼前,或远在千里,都在杜甫这里得到回声,反映在他的诗里,有时详于其他的史籍。期间杜甫为了衣食,陪官令宴会,也观赏了一些山水但虽在山水中游走,迫于饥寒他一直在怀念成都草堂。严武回成都任职,杜甫结束这两年的流浪,决定回成都草堂,也算是实现了他的心愿! ... 77

    2023.9.23:【第十一章】:764年严武回成都任职,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他本想和从前一样过耕种的生活,但严武反复劝说举荐,6月杜甫任职节度使署中的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离开了草堂。唐代幕府的生活都是天刚亮了便入府办公,夜晚才能出来,杜甫因为家在城外,便长期住在府中。西川节度使署里的人事也很复杂,为保全自己的地位那里的文武官员彼此都勾结阿谀。杜甫在幕府里与些互相猜疑、互相攻击的幕僚周旋,生活单调心情忧郁。他的身体也越发衰弱,朋友也不断的丧亡。765年正月,请辞回到草堂,但同年4月,严武去世,杜甫再次被迫离开草堂。自从760年春在浣花溪畔建筑草堂到这时只有五年半的岁月,但他却使这一片地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 大骏马

    大骏马 2023-09-23 22:26:20 江苏

    第十二章。冯至先生对杜甫的评论还是很严苛的,无论是诗歌文学性本身,还是阶级性。冯至先生是坚决站在天产阶级,站在人民这边的。容不得一点背离。

  • 77

    77 2023-09-24 11:41:34 辽宁

    2023.9.23:【第十一章】:764年严武回成都任职,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他本想和从前一样过耕种的 2023.9.23:【第十一章】:764年严武回成都任职,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他本想和从前一样过耕种的生活,但严武反复劝说举荐,6月杜甫任职节度使署中的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离开了草堂。唐代幕府的生活都是天刚亮了便入府办公,夜晚才能出来,杜甫因为家在城外,便长期住在府中。西川节度使署里的人事也很复杂,为保全自己的地位那里的文武官员彼此都勾结阿谀。杜甫在幕府里与些互相猜疑、互相攻击的幕僚周旋,生活单调心情忧郁。他的身体也越发衰弱,朋友也不断的丧亡。765年正月,请辞回到草堂,但同年4月,严武去世,杜甫再次被迫离开草堂。自从760年春在浣花溪畔建筑草堂到这时只有五年半的岁月,但他却使这一片地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 77

    2023.9.24:【第十二章】:严武死后,蜀中大乱。杜甫766年4月到768年正月在夔州居住,767年3月,柏茂琳把州西的西瀼溪以西的四十亩柑林赠给杜甫,同时仆人的数目也增加了,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生活。在山城与世隔绝,生活平静,除了歌咏山川和人民生活外,杜甫在这时有了充裕的时间回忆他的青年时代写了不少长篇。但身体时好时坏,病痛缠身,牙齿落了一半,耳也聋了,在这情形下,杜甫两年内也写了四百三十余篇诗!他渴望国家能够得到真正的统一,所以766年十月,代宗生日,许多节度使入朝祝寿,767年10月击退吐蕃都让杜甫十分高兴,觉得国家统一越来越近了!他始终心系国家!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24 18:39:28 吉林

    09.24 第十二天 第十二章 夔府孤城 在严武去世后本觉会无依无靠的杜甫灿儿在夔州找到了更好的归宿,有了房有了地甚至有了家丁女仆,人生已过大半的杜甫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感悟,回顾一生,他与世界有了新的和解。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24 21:58:54 浙江

    2023.09.24 Day12 第十二章 䕫府孤城 从草堂东下的一路都是多舛的 在䕫府的生活 看到了当地人民的苦难 更加深刻的把国家时局命运和百姓生活联系在一起 创作不同类别的诗句 通过这一章 可以更深刻地去阅读杜甫的诗句了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无贵贱不悲 无贫富亦足

  • 77

    77 2023-09-25 06:04:35 辽宁

    2023.9.24:【第十二章】:严武死后,蜀中大乱。杜甫766年4月到768年正月在夔州居住,767年3月, 2023.9.24:【第十二章】:严武死后,蜀中大乱。杜甫766年4月到768年正月在夔州居住,767年3月,柏茂琳把州西的西瀼溪以西的四十亩柑林赠给杜甫,同时仆人的数目也增加了,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生活。在山城与世隔绝,生活平静,除了歌咏山川和人民生活外,杜甫在这时有了充裕的时间回忆他的青年时代写了不少长篇。但身体时好时坏,病痛缠身,牙齿落了一半,耳也聋了,在这情形下,杜甫两年内也写了四百三十余篇诗!他渴望国家能够得到真正的统一,所以766年十月,代宗生日,许多节度使入朝祝寿,767年10月击退吐蕃都让杜甫十分高兴,觉得国家统一越来越近了!他始终心系国家! ... 77

    2023.9.25:【第十三章】:768年正月,杜甫离开成都来到荆州,本想从友人那里得到一些帮助,但因他年老体衰等原因他得到的帮助很有限,不得不离开荆州去投奔韦之晋,但769年夏天韦之晋在潭州去世了。 杜甫到处碰壁甚至在陆地上再也没有安身的处所,此后他一年半的岁月大部分都是在船上度过的。770年冬天,他在湘江上的舟中死去了,伟大诗人的一生落幕了。在闷热的船篷里他想到十几年的丧乱以来,广大的人民有的死于寇盗,有的死于官兵,有的死于赋役,有的死于饥寒,有的死于路途的劳苦……他把这些惨痛的亲身经历凝练在一句五言诗里:“丧乱死多门”。这五个字说尽了人民在战乱中担受的一切痛苦。杜甫虽年老体衰诗风大不如从前,但并没有放弃他诗人的责任,反映人民的生活。他说,他老年看花,模糊不清,好像在雾里观看一般,但是他看湘江一带人民的痛苦,却看得和从前一样清晰。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25 08:46:49 吉林

    09.25 第十三天 第十三章 悲剧的结局 不曾想过,离开夔州的杜甫变成了无根草,随风飘零直至消散。 “杜甫究竟是一个官僚家庭出身、受儒家影响很深的人,他在当时不可能怀疑到这套封建的体系,对皇帝存在的意义也不会发生疑问。”我们没法要求杜甫更多,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做的已经足够好了。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25 10:07:31 浙江

    2023.09.25 Day13 第十三章 悲剧的结局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 杜甫过得悲惨交加 一年有余的生活在船上 得有多么糟心 朋友暂时的救济 苏涣 聂县令等的出现给这悲惨的生活留下了美好的点缀 诗圣在家族的熏陶加之当时社会背景对诗人的态度 惟有叹惜 感谢冯老师 让我更深刻的了解杜甫的生平 更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 也更懂杜甫的诗!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26 10:00:58 浙江

    2023.09.26 Day14 附录一 人间要好诗 不同的时代需要有不同的诗歌来反映和赞扬 需要不同的诗句来堆砌这个时代 让这代人对这个时代有更清晰的了解 能通过诗把后辈们牵回到这个时代 身临其境

    附录二 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 一生起起伏伏 亲身经历苦难 笔墨落下诗句 最是忧国忧民 杜甫用自己的一生 让后人称之为诗圣! 人民的诗人 永恒的诗圣

  • 77

    77 2023-09-26 10:31:05 辽宁

    2023.9.25:【第十三章】:768年正月,杜甫离开成都来到荆州,本想从友人那里得到一些帮助,但因 2023.9.25:【第十三章】:768年正月,杜甫离开成都来到荆州,本想从友人那里得到一些帮助,但因他年老体衰等原因他得到的帮助很有限,不得不离开荆州去投奔韦之晋,但769年夏天韦之晋在潭州去世了。 杜甫到处碰壁甚至在陆地上再也没有安身的处所,此后他一年半的岁月大部分都是在船上度过的。770年冬天,他在湘江上的舟中死去了,伟大诗人的一生落幕了。在闷热的船篷里他想到十几年的丧乱以来,广大的人民有的死于寇盗,有的死于官兵,有的死于赋役,有的死于饥寒,有的死于路途的劳苦……他把这些惨痛的亲身经历凝练在一句五言诗里:“丧乱死多门”。这五个字说尽了人民在战乱中担受的一切痛苦。杜甫虽年老体衰诗风大不如从前,但并没有放弃他诗人的责任,反映人民的生活。他说,他老年看花,模糊不清,好像在雾里观看一般,但是他看湘江一带人民的痛苦,却看得和从前一样清晰。 ... 77

    2023.9.26:【感悟】:每天一章,14天读完了这本《杜甫传》,每天的章节总结梳理和感悟,让我静下心来感受这个在教科书上出现的历史人物。从前觉得他伟大是因为课本和老师说他伟大,现在觉得他伟大是品读了他的一生后发自内心的敬佩他伟大。 杜甫的悲剧,是正直的诗人在封建社会里必然的悲剧。杜甫面对现实,写出许多替人民诉苦、为国家担忧的不朽的诗篇。官僚家庭出身、受儒家影响很深的人,在当时不可能怀疑到这套封建的体系,对皇帝存在的意义也不会发生疑问。他同时把灾难的解除与痛苦的减轻寄托在当时的统治者身上。在矛盾的情况中,他对于皇帝时而歌颂,时而讽喻,时而抱着无限的希望,时而感到极大的失望。当歌颂与讽喻都失却作用时,他只有梦想唐太宗时代的再现,但这是不可能的。杜甫的一生是一个不能避免的悲剧,尤其因为当时封建的统治阶级只把诗人看成是它的清客和帮闲,看成它的点缀,从来不能容忍他充作人民的喉舌,谁的诗歌里有人民的声音,谁的生活便会受到冻馁的威胁。不禁感慨,生不逢时啊。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27 09:59:38 黑龙江

    09.26 第十四天 附录一二 杜甫之于中国文学史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是我们研究中华文脉绕不过去的一座丰碑。他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一直回味。

  • 三金难买寸光阴

    三金难买寸光阴 2023-09-27 09:59:46 黑龙江

    09.27 第十五天 附录三四 整本书都是站位很高着眼大处的,只有这最后一篇附录,把目光移到了杜甫的日常生活中,以讲故事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晚年杜甫,尽管人已过半百,但是与渔夫、苏焕等人相处,每天他还会生出新的感悟,最后杜甫百病俱发,如浮萍一般消散,让人唏嘘、心痛与惋惜。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27 15:42:55 浙江

    2023.09.27 Day15 附录三 论杜诗和他的遭遇 杜甫的诗称为诗史 从幼年盛世景象到安史之乱后衰败 自上而下地写诗 自内而外得写诗 杜甫是他处的时代的顶峰 深刻反映了玄宗 肃宗 代宗三朝之事 为疾苦百姓而发声

    附录四 白发生黑丝 杜甫为百姓发声 诗句闻名 可是没有实效 而渔夫帮助杜甫 立马就改善了生活 能在船上的生活遇到苏涣这样的亲密朋友 在这种浮躁的作诗环境中 能相互为诗而谈天说地 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 大骏马

    大骏马 2023-09-27 17:50:35 江苏

    读完了。之前读过几本杜甫的传记,每本都会提到冯至先生的《杜甫传》。对于喜爱杜诗和杜甫的人,这本书应该算必选项。在读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杜甫,反而是冯至先生的极浓的阶级意识,“人民”,在冯至先生的价值观里占有崇高的地位。我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佐西马长老或陀耶妥夫斯基本人和冯至先生在一起谈论文学、谈论对人民的爱会是怎样的情景。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27 21:40:38 浙江

    请问今晚 没有主题讨论吗…

  • Giselle

    Giselle 2023-09-28 09:36:34 北京

    请问今晚 没有主题讨论吗… 请问今晚 没有主题讨论吗… Shinyoung

    有的~参与主题讨论/提问的,加相关标题发布就可以,我们会进行回复,不过大家似乎对此没有太大兴趣😹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28 09:41:02 浙江

    有的~参与主题讨论/提问的,加相关标题发布就可以,我们会进行回复,不过大家似乎对此没有太大 有的~参与主题讨论/提问的,加相关标题发布就可以,我们会进行回复,不过大家似乎对此没有太大兴趣😹 ... Giselle

    哈哈 看起来是的 可能是时间不好凑 或者这个形式有待商榷

  • Giselle

    Giselle 2023-09-28 14:13:50 北京

    哈哈 看起来是的 可能是时间不好凑 或者这个形式有待商榷 哈哈 看起来是的 可能是时间不好凑 或者这个形式有待商榷 Shinyoung

    下次我们看看把时间排在周末,换个更具体的问题🌷确实没做过太多共读活动,没有太多经验~

  • Shinyoung

    Shinyoung 2023-09-29 12:32:06 浙江

    下次我们看看把时间排在周末,换个更具体的问题🌷确实没做过太多共读活动,没有太多经验~ 下次我们看看把时间排在周末,换个更具体的问题🌷确实没做过太多共读活动,没有太多经验~ Giselle

    期待~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