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个人分均经济分析!(娱乐向)
来自:Yuki Z.
写文章的起因是,有一天我看个人视角视频时,发现zky和azy都有局内点经济面板的习惯,虽然节目并不直接放出分均经济数据,但可以通过“经济/截图时间”大概估计每一局选手们的分均经济。
如此一来,有了分均经济的维度,结合之前的其他kda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选手们的“经济效益”,直白来说就是谁更省钱,谁更花钱。
为了直观表现,我做了一张结论图,越靠近左上角顶点的则是越“实惠”的选手,先放在前面:

【关于数据的意义】
在前几次发数据贴时会发现有的朋友陷入了对着数据仅比较kda高低来判断选手水平的误区(尽管我在上个帖子的最前面已经强调kda不是所有)。事实上,数据贴不是成绩单,重要的不是单项高低,也很难反映所谓“配置”高低(君不见KPL有这么全套的数据, 经常还因为选最佳阵容而吵起来);我个人觉得,数据的意义,是通过不同项的差距和倾向,结合局内表现经验去更客观地判断每个选手的游戏风格(有的重发育,有的偏进攻,有的吃草挤奶……)
当然,这个系列受限于节目组愿意放出的数据太少,很多时候只能通过有限的方式去了解选手,尤其这一期分均经济的信源毕竟不是官方放出而是我手动截图算出来的。所以,这期打上了“娱乐向”的标签,大家可以更注重数据所反馈的切面和节目所展示的表象之间的不同,但还请不要太较真单项数据排名。(如果我有录入错误,也欢迎指出)
【三位特殊录入的选手】
敖子逸、叶项明在比赛中出现分路调换,以前者为例,这期用“敖子逸”代表他的4场总数据,“敖子逸*”代表他在打野位的3场的数据。
因为分路(发育路或者对抗路)、分线(上路或者下路)、英雄选择(射手或者战坦)是三个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选择 ,黄明昊在wind的双边属于不换路(发育路)、换线(对线单依纯)、选择战士英雄(曹操),其实是计入发育路统计的。当然我理解,大家会很想看到黄明昊仅作为射手的数据,所以这一期也用“黄明昊*”代表剔除了双边局的黄明昊。
DFG的换路因为换了四个人,我就有点懒得做了……确实剔除后对于分均经济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因为他们打的基本上都是逆风局。
【分均经济/经济占比/平均队内顺位/平均全场顺位】
分均经济=经济数总和/截图时间总和(反映刷钱效率)
经济占比=截图时经济数总和/截图时队伍总经济总和(反映在队内是否收到资源倾斜)
队内顺位:截图时选手经济在队内的排序,1为经济最高(俗称“一号位”),5为经济最低(反映在队内是否收到资源倾斜)
平均队内顺位:队内顺位总和/统计场数
全场顺位:截图时选手经济在全场的排序,1为经济最高,10为经济最低(和队内顺位进行横向对比,可以看出个人优势是否转化为队伍优势)
平均全场顺位:全场顺位总和/统计场数

分均经济前五:敖子逸、周柯宇、黄明昊、马可、周奇
(acg一个队有两个刷钱点)
经济占比前五:敖子逸、周柯宇、马可、黄明昊(纯射手版)、左立
(非常正好,一个队一个腿子,他们的经济占比都在24-25%)(所谓wind“四保一”策略,黄明昊似乎是经济占比很高,其实真的还好,甚至低于马可)
除了辅助外,经济占比倒五:王琳、郑希怡、张含韵、林墨、鑫仔
(正是因为acg其实周柯宇和周奇的经济占比都不低,所以郑希怡和林墨的经济占比相对于其他队伍低了下来)(在wind战队里,赵昕20.15%和胡夏19.44%是相对较低的,但也在20%左右,仍旧高于其他队伍,说明wind战队除了辅助格外省钱,经济占比15.14%,其他位置整体经济分配较平均,没有特别地去牺牲其他位置堆钱)(或者换句话说,黄明昊大约5%的经济优势就是从刘恋钱包里省出来的)
单个选手对于分均经济、经济占比、经济顺位进行横向对比的话,其实差距并不大(基本上顺风多的队伍,全场经济顺位排名略高于队内经济顺位排名,也是正常范围),就不分析了。
【经济和KDA的对比】
结合之前在选手个人分析得出的选手个人KDA数据,终于可以对比KDA和分均经济了!
为了更加直观,我将KDA和分均经济分别排名(1-29,1为最高,29为最低),所产生的散点图可以同时反映选手的打架能力和刷钱能力,同时比较二者的比率,看看哪些选手更“实惠”,用较少的钱打出了较高的输出。

然而不同的位置,“省钱”的程度必然是不同的,图中左上角基本是吃草挤奶的中辅,而队内的射手、打野基本在右下角,这是正常的分路差距。为了进行分路对位比较,我们可以将同一分路选手所在的散点连线,理论上这个连线斜率应该为45°,通过连线上的突变点,可以比较对位选手的不同。

我知道这样看起来还是很晕,所以让我们按照分路来看。

中辅是吃草挤奶的标杆,但最终呈现的趋势都不是45°的斜线,这个原因是,kda相对高的中辅同时也是省钱艺术家/kda相对低的中辅事实上也花了很多钱。
从突变点可以看出,在经济与kda的对比上,杨颖、刘恋、张大大是一档(kda较高),张博洋、何猷君、徐艺洋是一档(kda较低),两组内部的散点各自基本有个45°的斜率关系。赖美云、赵昕其实都是比较能吃到钱的中单,经济高,kda也不错;郑希怡作为工具人,和她们的连线斜率也在大约45°,说明经济低,但是打出了匹配的伤害;和郑希怡比起来张含韵的经济还要稍低一些,但是伤害上就不突出了。姜潮是中单里的一个突变点,但联想他的干将是作为中核被喂养的,所以就可以理解了。

打野其实该分两组来看,胡夏、付辛博、鑫仔经常玩坦野,而敖子逸和周柯宇常玩刺客野。所以说胡夏是蓝领野艺术家啊,这个省钱程度都快跑到中单的连线上去了!
敖子逸(纯野版)和周柯宇的连线稍平,就说明敖子逸的经济转化能力是更强的。刺客野的点要比坦野更靠近右下角,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对抗路其实也可以大致分为坦边和战边,因为战边需要吃一定的经济。而林墨其实两种类型都有玩,他的点也是在其他选手中央的。
可以看出池约翰的经济转化能力显著优于左立,王琳的经济转化能力优于单依纯。(事实上对于坦边来说,更有意义的数据不是经济转kda而是经济转承伤,可惜承伤数据没有公开)

类似于刺客野,发育路的射手们也会更靠近右下角,因为他们需要队伍的资源来满足发育需求。通过突变点分析,首先叶项明(纯射手版)非常省钱, 显然是有伽罗那局大顺风的缘故。马可在经济转化方面也非常优秀。而黄明昊如果和周奇、黄子韬放在一起比较是一个相对经济转化能力更强的射手。
【通过经济&KDA数据可以看出什么】
需要介绍一下经济的概念。在游戏中获得经济的方式主要有:自然经济成长、兵线(后期清兵收益高)、野怪(前期刷野收益高)、推塔、打龙、击杀英雄、辅助打野的装备经济加成。一般来说分均经济会在500-800之间,顺风局大于逆风局,超过900就可能是高段位去低段位炸鱼了。刷钱速度因为游戏分路而异,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依照这个排序:野>射>边>中>辅。
经济在游戏的前中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游戏一般在20分钟后会达到经济饱和(大概全队经济在5w5),这个时候几乎每个人正常清兵和成长,手上的钱都足以买六个格子的装备,也就意味着经济带差来的差距在缩小。所以,对于偏前期的队伍(参考我之前对于不同战队的分析)如acg和sc,经济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反映了选手滚雪球扩大经济优势的能力。
同时,通过经济数据也可以看见,有一些可能kda不太亮眼的选手,却能做到经济占比极低,说明是在为队伍吃草挤奶,能做到这一点同样非常值得欣赏。
一些补充:
每个队伍都有经济数据极好的选手,我们会说他们是“核”。经济系统的设计其实就是游戏机制的设计,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核”的说法。在5v5的游戏中,如果我们默认队内五个人的经济分配是完全平均的,那么两队之间很难拉开差距,这时候玩家可采取的策略就是把经济集中在1-2个玩家身上,因此部分玩家便作为“核”会有更好的分均经济数据。在英雄设计中,一些英雄的经济效益会相对其他英雄更高(例如,就是把钱砸在娜可露露/镜身上所获得的成长,比把钱砸在兰陵王身上要大),所以我们会看见选了某某英雄就会说“要打野核了”。同时不同的队伍也有自己偏好的战略,比如一般来说队伍会把经济倾斜给容易打出优势的分路来扩大优势,所以我们会感觉到有“射核队伍”和“野核队伍”。但“核”严格来说是经济分配策略的概念,会根据局内情况调整,不是说选某某英雄就一定是某核,也不是说看见某某选手就一定是某核。
【原始数据】
最后贴一些原始数据,展示一下本期分析贴的运算流程,几乎是写一篇小论文的程度了……



最后就是统计每位选手在所参加对局内的平均数据,排序,制图。
【数据来源】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我也发现,选手里只有敖子逸和周柯宇是疯狂喜欢开经济面板的(就是那种为了保持手感,点一下就关),其他那种正常开了看一下的还有黄明昊、林墨、单依纯、赖美云,如果给了第一视角的选手很少点经济面板,我就只能看战局纯享最后一次出面板的经济数据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下一季战至巅峰按厂牌pk,怎么个按厂牌pk?时团这种?乐华这种?... (tybzhtmdfs)
- 突然看到这个 (weiss)
- 期待第四季战至巅峰了 (Jasmine)
- 有觉得林墨像刘星的吗 (momo)
- 这两天都在组里开心遨游,在我这,战至巅峰=电竞爽剧 (奥利奥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