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瞎谈|谈谈荣格和mbti(所谓的字母究竟是啥)
逢初
本人entp,因为entp小组不太活跃,所以在本组占坑挖帖,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我们都知道,MBTI起源于荣格的八维人格分类学。

图1是一张16型的八维排序图供参考
那么八维是哪八维呢?
分别是四种感知功能和四种判断功能
四种感知功能:
外倾感觉Se:对外界环境的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
内倾感觉Si:重现记忆,对经验、习惯和传统的依赖
外倾直觉Ne:在不同事物间建立联系,发散跳跃式思维
内倾直觉Ni:抽象感知和顿悟,以及对事物的大局观
四种判断功能:
外倾思考Te:关注高效解决问题,完成客观目标
内内倾思考Ti:关注理解事物原理,追求严密逻辑
外倾情感Fe:关注社会道德与和谐,照顾大家的感受
内倾情感Fi:关注内心的价值观,聆听本心的声音
而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J和P所代表的似乎并不是有规划和随性而为,而是感知功能和判断功能的内倾与外倾。

所有的J型人格,其感知功能,都为Si和Ni。这两个都是历时性形态的功能。
那么什么是历时性呢?历时性,就是一个系统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情况(过去—现在—将来)。
即对于J型人格来说,这类人格更倾向于研究持续演进的活动序列的一种理论倾向。
说人话就是有迹可循。不论Si还是Ni,研究的都是一条时间线上的东西,只是Si更倾向于过去的经验的累积,Ni更倾向于未发生事情的直觉和顿悟。
所有的P型人格,其感知功能,都是Se和Ne。这两个都是共时性功能。
那什么是共时性呢?共时性是在某一特定时刻该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可能是经过不同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甚至属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是不是听起来很复杂?
那么看图二。横轴为X,竖轴为Y。X为时间线,Y轴为精神线。
X轴的0点为现在,-∞是过去,+∞是未来。Si的值域是(-∞,0),Ni的值域是(0,+∞)。
J人所关注的是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时间线上的变化。NJ人关注的是一件事物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和带来的机遇,SJ人关注一件事物在过去发生的情况所带给他们的经验和实用性。
Y轴的0点为现实,∞为理论。越靠近0点,Se越大,越靠近∞,Ne越大。
P人关注的是某一特定时刻,各种事物之前所产生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出,SP人关注各种现实中(有实体可查)的事物所产生的种种联系,NP人关注理论(无论现实中是否存在,各种假说)上的事物所产生的种种联系。

继续观察图3,所有的J型人格,其判断功能都为Fe和Te,即客观标准。这也和感知功能为历时性功能有关。因为获取的信息是“经过时间的检验”的,获取方式是线性的,所以在进行判断时,会更多的使用客观的标准。
而所有的P型人格,其判断功能都为Fi和Ti,即主观标准。这也和感知功能为共时性功能有关。因为获取的信息的是非常庞杂的,获取方式是圆形的,如果不经主观标准的筛选,很难为己所用。
而判断EI的方法,用现在铺天盖地的内向型人格或外向型人格去代表,我觉得是不太准确的。
以intp和entp为例。
二者八维的排列顺序分别是:
intp:
表意识(Ti-Ne-Si-Fe)里意识(Te-Ni-Se-Fi)
entp:
表意识(Ne-Ti-Fe-Si)里意识(Ni-Te-Fi-Se)
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主要在于是感知功能还是判断功能做主导功能。
intp是先去思考事物的原理,再去获取信息。而entp是先去获取信息,再去思考事物的原理。
而二者获取信息和思考事物的原理方式是同源的———即都是呈现圆形和逻辑形态的。
再看FT,F代表情感,T代表逻辑。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这并不代表F人有共情能力没有逻辑能力,T人有逻辑能力没有共情能力。
我们将intp和infp的八维进行对比。
intp:
表意识(Ti-Ne-Si-Fe)里意识(Te-Ni-Se-Fi)
infp:
表意识(Fi-Ne-Si-Te)里意识(Fe-Ni-Se-Ti)
二者是判断功能的不同。
虽然都是先去思考事物的原理,但intp在进行分析时,是以主观的逻辑标准去分析,而infp则是以主观的情感标准去分析。那么即便获取方式都是圆形的,二者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主观逻辑和主观情感两个方面的。
二者共有的第三功能Si都是对经验和习惯的依赖。
再看二者的第四功能,intp的第四功能是Fe,infp的第四功能是Te。
Fe是关注道德与和谐,照顾大家的感受,Te则是高效解决问题,迅速达成目标。
那么体现在处理事情上,intp就是先依靠主观逻辑分析,再通过以往的发散思维获取相关信息,最后通过Fe筛选哪些话和那些事不会破坏原有的和谐,最后输出。(所以说T人没情商这一点,我是很不赞同的)
而infp在处理事情上,,i就是先依靠主观情感分析,再通过以往的发散思维获取相关信息,最后通过Te筛选哪些话或哪些行为可以快速解决问题达成目标。infp是会更关注自身感受达成自己目的的。目的达成的下一步,才是共情(第五功能Fe),(F人并没有他人想的那么情绪化,他们的情绪化更多是出于达成目的的手段)
那么到了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就是mbti到底会不会改变?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是会改变的。
尤其是主观标准的改变。人是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得更加有逻辑or更加具有情感。
而感知功能和判断功能的强弱改变要易于感知功能和判断功能内部的改变。
举个例子便是:INTP变成ENTP的难易程度要小于INTP变成INFP的难易程度。
虽然人的主观标准很容易受到情感的影响,但要一个盲点功能变成主导功能的难易程度远大于辅助功能变成主导功能。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感觉自己习得性无助了 (momo)
- 脑洞瞎谈|什么样的家庭会养出intp (好奇山谷CLAIRE)
- 多元有趣intp群诚邀新人 (CathyChan)
- 想给母校捐书,INTPer有没有推荐的 (小宇宙)
- intp会主动追喜欢的人吗? (notr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