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回过头去怎么评价四大三小?
来自:.
四大三小算是当年最红的女歌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曲风也都不太一样,而且也都红过,以及基本也都不是创作型歌手(就算部分自己写过曲子也都是玩票性质)。不知道现在大家怎么看待她们的歌。先定在音乐本身,大家不要撕咖位。其实我觉得挺有趣的一点是,台湾并不缺女性创作歌手,但男歌手最火的大多自己就很擅长创作(最典型的周陶王林),而女歌手最火的没有一个是专业创作歌手。就算再往前看,菲莲纹妹,其中一些自己有一些创作,但撑不起整张专辑,还是会很依赖他人。
一些我的感受:
先说总体印象:当一个人人生遇到挫折和失恋时,梁静茹觉得呼吸都痛,萧亚轩甩甩头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找到了下任小鲜肉来安抚内心,张韶涵拿起一本《成功学》煮起了鸡汤,早期王心凌k歌泄愤但歌声还是甜的,晚期王心凌嘴上说无所谓但召唤了一道雷劈死了人渣,早期蔡依林还会感叹一下爱回不来,而晚期则翻起白眼说我呸你惹,冷门歌手伤心了一下,可内心知道这就是成人世界,再难过也得继续走下去,早期杨丞琳祝福自己每一颗眼泪都变成珍珠,晚期杨丞琳提笔写了长篇文艺小作文回忆往昔。
具体的:
蔡依林早年的那些歌(比如七十二变、三十六计专辑里的那些)当时很洋气,但现在听起来会觉得有点土气(台式舞曲)。大家可以回去听听《看我七十二变》《布拉格广场》之类的。现在回头看的话,早期蔡依林的曲风就挺土的。以及周杰伦和王力宏给她制作的专辑远没有给自己制作的用心。当然她后期转型往欧美风靠了。《呸》算是她的巅峰。
杨丞琳早期很多歌就很低幼,比如《庆祝》、《任意门》之类的,现在听起来也挺土的。后期也算是转型最成功的之一,变成了文艺知性风。
现在回过头去看,似乎蔡依林和杨丞琳早年曲风是最土的,但后面转型又是最成功的。
梁静茹早期曲风一直都偏向台式苦情歌,我对此比较无感。不觉得词曲和编曲很土,但就是觉得很白开水。情情爱爱太多了。她的转型专基本都没啥水花。
梁静茹和早期蔡依林似乎是四大三小里最台的。
王心凌的话,因为我很喜欢她的音色,所以以下评价可能会有滤镜(大家轻喷)。。。她其实非常日系,所以早期的快歌里充满了日式甜心和元气感。而慢歌甚至苦情歌也会唱出“我失恋啦,但我还是对明天充满希望”的小女生感。即便是到了2018年的《大眠》这种苦情歌,她唱出来就是不那么悲伤。这种个人风格也导致了“鸭心凌”时期很失败的几张专辑。欧美风真的完全不适合她,而《爱不爱》这张情歌专也就是中规中矩。陈珊妮给她打造的咖啡馆那张专辑其实特别适合她,既文艺风又不失原先的甜美特色。但马上要出的专似乎跑偏到kpop去了。真不知道受韩式舞曲荼毒的浪姐对来说是福还是祸—一定要说的话,甜心摇滚(山海里的表现)都要比甜心kpop更合适她。
张韶涵的话,我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是什么曲风,或者说很难找出一个曲风来形容她的每张专辑。当年台湾四大教主,蔡依林、杨丞琳和王心凌的头衔(流行、可爱和甜心)可以描述曲风,只有她的头衔是电眼。也许因为当年隐形的翅膀太火了,所以后面几张专辑她都想加点坚强、梦想之类的假大空的东西在里面。
冷门歌手算是专辑质量最稳定的一个了,而且算是情情爱爱比重在歌里面占比最低的歌手之一。像天黑黑这种歌完全没有年代感,换个编曲还能打很多年。反而当年大火的绿光现在听起来有点土。
萧亚轩我以前听的不多,就不多做评价了。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来批判一下Billie eilish (ryanz)
- 有人听了梁博新专吗? (哀江南)
- 哪些歌是你的guilty pleasure? (听说)
- 李荣浩越来越降智了吧 (lilicheetah)
- 一听周深的小美满就生理性不适 (LIAM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