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及感悟|理解并接受人与人关系的流动性
来自:来福士抓狗
最近,综艺《再见,爱人》又回归了大众视野。恋爱的终点是婚姻,可是婚姻也不是完整的答案。亲密关系是否存在其他的可能性呢?
我个人对于亲密关系的想象,起初是源于文艺作品。中学时候,喜欢读三毛。从黄沙漫漫的撒哈拉,到浩瀚无垠的大西洋岛屿,原来世界如此壮阔。而《撒哈拉的故事》满载着她和荷西之间浓烈幽默却又平凡的爱恋。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基本都是琐碎的家常。他们苦中作乐,在荒荒沙漠白手成家。荷西送给三毛一个骆驼头骨当礼品。真是无比浪漫。
成年之后,再读便是体会到字里行间独属于成年人的艰辛。三毛借由文字的美化,物质贫乏的生活,变成了童话般的爱情故事。可是王子和公主并没有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残酷的真相是荷西曾经出轨过一个旅途中结识的女子。这是关于一次浪漫爱的破碎,原来回到现实生活的童话故事,才是一切试炼的开始。
生活并不会停留在“全剧终”,令人羡慕的爱情也不总是美好。在自己经历了几段真正的亲密关系之后,对理想的亲密关系祛魅。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无比相信亲密关系的美好,但是又深刻认识到爱的维系是多么奢侈和稀有。在任何一段爱恋里,在一起是两个人的事,可是分开,却只需要一个人的决绝。
年轻时候一度觉得,爱是在荷尔蒙作用下炽热的直达人心底的浓烈躁动。恋人们在爱里许诺永远。在每对情侣看来,当下他们都经历着伟大的爱情。可惜,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分清暂时和永远。永远在这里并不代表时间,它只是表示程度。
许多时候人们默契地迅速在一起,热烈相爱,然后又不动声色地分开了。当人们把爱情放在天平上,会直言不讳地说“长相很重要,金钱也很重要”。我们总是把爱想象的太过于宏伟。更多时候,不过是两颗寂寞的心,相互寻找慰藉。
成年以后更希望能够在生活里找到一种安稳。情绪稳定,源于自己内心,而不仅仅是亲密关系。经历过无数爱意浓郁的夜晚,自然也能能接受告别的淡然。
人不会一直永远只喜欢一个人。这是残酷的事实。我们只能理解并且接受关系的流动。仿佛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它们都不是仅有且确定无疑的。相爱,然后离开,只是在下一个人生路口之后不再需要彼此。
对美好爱情的想象往往先于现实的爱情而存在。我们默认,好的爱情故事一定是有好的结局。在传统语境里,大家惯于把分手或者离婚当作一场悲剧。而这种想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样的叙事:“两个人分手,不是因为这段关系失败了,而是因为这段关系它圆满了。在人生的这段旅途当中,他们一起看过路边的风景,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彼此相遇,都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
生命之河在这里交汇,又有其各自流向。
很多人谈了很久,自然而然选择了结婚。因为他们眼里恋爱的终点是婚姻。这是一种对感情的承诺。而理性来看,婚姻从来只是一项制度、一份契约,保护财产和抚育后代。它不会守护爱情。
时常在想,如果恋爱的终点是婚姻。那么婚姻之后是否存在其他的可能性?我不知道,但是美妙的承诺,莫过于我想和另一个人分享自己接下来的人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出谋划策|如何减少廉价分享欲 (山花烂漫)
- 点亮心情|33岁,失业不上班的一天,去看了心理咨询。明确自... (青果流年)
- 点亮心情|我找到一个让内心更加清晰的办法 (光轮2000)
- 思考及感悟|发现我不喜欢吹头发的真正原因 (桃子123)
- 实用小贴士|我找到了把一件事做到超过绝大多数人的秘诀 (奥兰多Ruthb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