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论爱与死亡》聚斯金德
离谱
爱情是自古以来就在讨论的话题,直到今天,热度不减。爱情是什么?酶、荷尔蒙或者氨基酸作用的某种表现之一?是要繁衍保证物种延续的基因作祟?是病理学意义上的幻想?是自我许可的降智?相恋的人构建的二人世界,在集体中划出的隔断空间,是对孤独的回应还是满足自大虚荣的幻想?
“所有这一切奇怪而混乱,因为爱被视为人所能给予而且也是可能遇见的最妙不可言的东西,因为据说爱可以使人成为最伟大和最高贵的人。这一疑难问题如何破解?使我们变得愚昧无知并且可能变得野蛮粗野的东西,如何可以被视为和被称为最高的幸福?爱终究只是一种病,而且不是最美丽却是最可怕的病吗?或者它是毒药,而其剂量则决定它起到的效果是深受裨益还是引发一场灾难?”
死亡本身没什么好说的。而如果为了爱情献身,或为了逃避失恋的痛苦自杀,那么通过死亡或许可以满足对爱情的至上崇拜。把爱和死连接在一起,我想到了霸王别姬里,说好的一辈子,少一分一秒,都不算一辈子。爱情,要是伟大的,是崇高的。而死亡可以满足爱情最终极的刺激。或许歌德在写《少年维特的烦恼》时真的可以为得不到爱情难过到要自杀,但晚年的他对那样的狂热进行了批判。如果没来得及用生命献祭爱情,时间会磨灭掉爱吗?或未可知。书里最后用耶稣和俄尔普斯的故事结尾。宣称爱世界拯救世界的人或许没法看到爱情的存在。俄尔普斯却在生命、爱情、死亡中拉扯出让人动容的爱情。
最后,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共勉。
补充记录一下,就在看这本书的间歇,我看到了美好让我动容的相处,也看到了实打实扎心的故事。双方都能做到让思想的触角不要太向内深入,满足于柴米油盐的日常表象,或许才能浅浅体会到那样的美好。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帷幕》:属于波洛的完美谢幕 (叙事通勤族)
- 《ABC谋杀案》:译本不行,小说精彩 (叙事通勤族)
- 秦制回归 (大雄)
-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我们可以做好一切战争... (叙事通勤族)
- 白马之盟下博弈 (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