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科普|女性运动话题王者—月经
珍妮花
这个话题一直都是王者一样的存在,组长索性查阅资料做了个整理,那我们就开始讲这个课题吧。
【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但不要吵架,因人而异这四个字加粗加亮。】
虽然运动科学家之间存在一些争议,但月经似乎并不影响对运动的身体和代谢反应,也不会影响运动表现,除非月经症状严重到限制运动的程度。实际上,在月经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有女性运动员创造过各项运动的世界纪录。
月经及激素会影响体温体液平衡和新陈代谢,月经开始初潮的年龄似乎不受运动类型的影响,任何运动中,身材苗条的女生最有可能因身体脂肪含量低而月经初潮推迟。热量限制可能导致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月经周期紊乱,这种能量不足在运动员身上可能会被放大,因为运动员每天的训练会产生大量的能量输出,由于雌激素,孕酮,黄体生成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减少,以及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摄入减少, 女性运动员的能量不足会影响骨骼和生殖器官的长期健康。 与男性相比女性前交叉韧带受伤的风险更高一些的原因之一是,睾酮增强了韧带的强度而雌激素减弱了韧带的强度。当韧带中的成纤维细胞暴露于雌激素会减少胶原蛋白的产生,其他使女性前交叉韧带受伤风险增加的因素包括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力量的差异, 以及女生在跳跃后落地的生物力学差异。出于这些原因对年轻女生的训练应该强调腿部力量练习和正确的落地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导致女性月经紊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压力,女运动员叫一般女性易患月经失调或者是闭经症,其原因与禁忌运动使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导致月经周期相关激素的代谢失衡,诱发女性运动性的月经失调。 一些需要控制体重项目的女性运动员,进行大强度的运动训练期间,其体重,体脂常常会下降。引起雌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运动员月经紊乱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停训或减量训练以后,随着体脂和体重的增加,月经可恢复正常,但适宜的体育锻炼。 可缓解女性精神压力,以及改善内分泌环境,对月经紊乱的调整,有着良好的益处。
月经周期是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主要调控下女性特有的周期性反应,主要受到相关性的激素水平的影响,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提前或延后7天仍属于正常范围,月经是周期性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的表现,是月经周期的起始阶段,一般持续5到7天。 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通过反馈调节控制卵巢分泌性激素的水平,影响子宫内膜发育,整个功能中任何一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引起月经失调,所以运动训练导致的激素水平变化会显示女运动员的月经周期。 第一次月经来潮成为初潮,我国健康少女的初潮年龄大多在13至15岁,早可在11到12岁,晚可到17到18岁。目前初潮年龄有提前的趋势。而运动员的初潮年龄有推迟的迹象,这与运动训练有一定的关系,其特点如下
1运动员月经初潮年龄,迟于非运动员2到3年,专门化的训练早者初潮年龄较迟。
2通常情况下,体脂较少者,初潮年龄较迟。体操运动员体脂率较低,初潮年龄较迟,游泳运动员体脂率较高,初潮年龄较早,初潮年龄还受健康,营养状况,运动,环境,种族。 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
3女运动员初潮改变的影响,女运动员初潮推迟是由于运动会增加催乳素的分泌,延缓卵泡成熟,造成月经的延迟或一过性闭经。在一些运动项目里有利于延长比赛寿命,比如艺术体操,体操项目。月经失调罹患率较高,脊柱侧弯的罹患率较高。(难道这就是之前我看报道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脊柱侧弯的原因之一,有没有懂的姐妹?)
我国一般妇女经血量为30到70mL每日,低于30mL为少,多于80mL为多,而运动员经血量多处于正常范围,经血量与运动项目有一定的关系,体脂率较低的体操,长跑运动员经血量较少,重竞技项目(举重,柔道,投掷等)和速度型运动员经血量也较少。 一般在月经期的第1到3天出血量较多,因此,在经期训练时,第1到3天的训练量和强度应适当减小,训练年限短,训练水平低者应循序渐进的适应经期训练。【插一句,组长认为咱们不是专业的,经期尤其是前几天完全可以休息,又不吃这碗饭】
月经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但每个妇女都有自己的规律,若月经周期,月经持续时间,或经血量,超过或低于正常范围的变化,即月经失调。
运动性的月经失调是女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后常见的医学问题,主要表现为月经初潮推迟,月经周期过长或过短,经血量过少,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等,影响全身机能和运动能力,有报道,非运动员的罹患率为4%到5%,而运动员罹患率一般达30%到35%。 长期训练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强烈的精神应激,过度降体重,体脂率过低等都容易导致运动性的月经失调,甚至闭经。
有关运动型月经失调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紊乱,卵巢功能紊乱,肾上腺轴活化,能量消耗等五种学说。 可能涉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以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等多轴的复杂调控。
运动导致的继发性月经失调甚至闭经,不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出现运动性的月经失调或闭经的女运动员,在减少运动量或停训以后一般都能逐渐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但长期的闭经可导致骨质丢失,易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运动损伤发生率也较高。闭经会使运动员出现多种激素异常,导致疲劳,抑郁与运动能力降低,损伤修复能力下降等。
适宜的运动,能减少与月经周期各时相有关的身体不适,如腰腹痛,头疼,焦虑不安,压抑等。但是剧烈运动也可能导致各种月经失调,这些改变又有可能影响运动能力,尤其是优秀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月经期,因为盆腔充血,子宫血流量增多,运动员可能会感觉下腹,腰骶部坠胀,个别人感觉尿频, 乳房及手足发胀,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如头痛,失眠,抑郁,易激动),胃肠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 还可出现鼻黏膜出血,皮肤出疹,痤疮等征象,一般不严重,不会影响运动员的生活和训练。
女运动员的月经期表现。
不同的运动员在月经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和反应,根据月经期的自我感觉,运动能力,运动机能实验,可将女运动员的月经期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正常型
经期自我感觉良好,运动能力不变或略有降低,心血管机能时间表现正常,此型约占64%。
2抑制型
经期自感疲乏无力,嗜睡,体力及一般工作能力下降,厌烦训练,心血管机能实验表现为恢复时间延长,心率慢,血压降低。此型约占23%。
3兴奋型
经期情绪异常激动,各生理指标有增高趋势,肌肉发紧,动作僵硬,下腹有痉挛性的疼痛,头晕,睡眠差,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增加,血压升高,往往在比赛时出现好成绩,此型约占10%。
4病理型
此型类似中毒时的病理反应,自感腰背疼痛,头晕,头痛,睡眠不佳,恶心,口渴,全身不适,不愿训练,运动成绩下降,此型约占3%到5%。
从事系统训练的女运动员月经期应加强自我监督。
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在经期不需要停训,但应注意运动年限,训练水平,个人特点及习惯。
1)训练年限长,训练水平高和经期反应少者可参加训练和比赛,注意自我观察。
2) 训练年限短,训练水平低,尚未初潮或刚经历初潮者,经期要限制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以免引起或加重痛经或月经失调。
3)注意定期观察女运动员运动前后的机能变化。
月经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对女性经期进行运动限制,但也不能忽视月经期的特殊性,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经期应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特别是下腹部不宜受凉以免引起痛经或月经失调。
二)经期的第1,2天应减少运动量及强度,运动时间也不宜过长,特别是月经初潮不久,周期尚不稳定的少年运动员更应注意,否则易造成月经失调。
三)经期不宜从事剧烈运动,尤其是震动强烈,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后蹬跑,撑竿跳高,三级跳远,负荷过大的力量性训练等,以免造成经血量过多或影响子宫的正常位置,
四)原则上,经期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在生殖器官自洁作用降低时,病菌侵入造成阴道,子宫,输卵管和腹腔炎症。 经期免疫力较低,游泳池水温又低于人体体温,易引起感冒,如需下水训练时必须在严格消毒下应用阴道栓栓(体内卫生巾),游完用弱酸性洗液洗净。最好不要在月经的第1天和第2天下水。关于经期下水要因人而异。
五)有痛经,月经过多或月经失调者 ,经期应适当降低运动量,强度及训练时间。
好啦,组长翻阅书籍查资料也就讲的差不多了,大家在经期是否训练都因遵循自己的身体反应。
好好爱自己才是你不能放弃的坚持。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打卡&吐槽|撸铁突然就长茧了 (little Joy)
- 打卡&吐槽|小白居家打卡记录 (momo)
- 打卡&吐槽|由于我不停地练不停地吃 (momo)
- 交流&提问|冒昧问一下各位攀岩姐妹的身高臂展 (短腿小壁虎)
- 交流&提问|请给我推荐一些不需要换衣的运动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