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和意识关系之我见
抽离
说潜意识和意识之前,先分享两个我看过的视频。
一个视频是一只猫在追一只老鼠。老鼠可能是因为恐惧导致紧张,快速奔跑时没来及拐弯撞在了墙面上。这时候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老鼠因为被撞伤而反过来攻击猫咪,剧情发生了大反转。
另一个视频情况类似。动物园里,饲养员为了让老虎保持野性,将一只水牛扔进了虎园中。不出所料一只老虎开始对水牛发出进攻,起初水牛本能的逃跑,也是躲闪不及,一头撞在了防护网上。类似上个视频的一幕再次发生,水牛开始反过来攻击老虎。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一开始被攻击的一方本来处于恐惧状态。因为某种意外情况,被攻击一方被激发了愤怒情绪(这一愤怒情绪不是由攻击方直接激发的)。此时,被攻击方会将愤怒情绪发泄在攻击方身上。
这种现象在人类世界中也很常见。比如抖音上常看到这样的喜剧段子:老婆在屋里训斥哭闹的孩子,在客厅的父亲听到了屋内的动静。知道老婆情绪不佳,便主动开始打扫客厅卫生,老婆出来后本想揪住丈夫的小把柄发泄自己的情绪,结果丈夫的主动干家务这一行为毫无破绽,让老婆的愤怒情绪无的放矢。最终丈夫躲过了一劫。
这种因为一个人积怨已久的负面情绪导致具有攻击性的案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很多事件只是一个突破口,这些事本来都是日常中的一些鸡毛蒜皮小事,有负面情绪的人仅仅是通过这一“突破口”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罢了。
很多时候,负面情绪往往就是隐藏在人们很难察觉的潜意识之中。所以当一个人莫名其妙发脾气时,旁观者只会觉的对方无理取闹,或者很难相处。
潜意识在人类婴儿时期,其实是外化的,是可以被人感知到的,因为潜意识来自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和本能。例如一个孩子饿了就会大哭,得不到想要的玩具也会直接发泄情绪。感到恐惧,悲喜都会直接将不同情绪发泄出来。因此婴儿时期,孩子的潜意识基本是可视的。
为什么这种来自本能的欲望所支配的意识会逐渐潜藏起来成为潜意识呢?
我认为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多了,一个人就会发现太过于直接的表达自己的原始欲望一方面有可能带来危险,一方面也会威胁到他人。因此人们开始学会隐藏自己最本初的欲望。渐渐的这种为了满足原始欲望的意识会逐渐被理智克制,但克制不代表消失。欲望无法满足所积累的负面情绪也会随着潜意识一起被克制,被压抑。被挤压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时,这个人就会去寻找“突破口”来发泄自己被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
另一方面,受到文化氛围和教育影响,我们也在不断的被灌输需要克制和压抑一些欲望。比如上学时期我们往往被灌输大公无私是一种美德,而自私这一人类的本来属性却披上了贬义词的外衣。于是很多人认为自私是不对的,于是人们开始压抑自己的天性,克制自私,表现的大度,无私。不能坦然直面自身自私的人反而容易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而有些人很无私却不快乐,总有负面情绪,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心情不好。
前面说过,意欲的满足与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而不同的情绪又导致人出现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最终决定人会有怎样的行为。这里就可以看到,我们平时可以感知到的意识,我觉得可以称为表意识是决定我们行为的一条明线。他决定着我们自己可以理解动机的行为。而潜意识所产生的情绪是一条暗线,这条暗线才是我们命运的幕后操纵者。他让我们不知不觉得做出某些决定和行为,而这些决定和行为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像规则和潜规则一样。规则维持着社会正常运行,而潜规则才是推动社会走向的动力。
12:22pm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抽象与具体 (成迦)
- 求人共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Maggie.)
-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Camus)
- 来一个吵不散的求同存异的群聊 (豆友ANFEqBUIEY)
- 中国古代潜规则的整体结构 (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