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别用你那百度了,但凡去搜搜有多少名士以和名妓交往为荣都不会分不清青楼跟窑子,单纯卖身的场所跟要求所有女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卖身场所地位不同,这么直观的逻辑还要人说?在大多数有钱的朝代文人雅士日常生活就是把逛青楼和开文会当消遣,这是客观事实。说女主一个现代人还去参加这种活动的行为不好是正常的,但连去参加这种活动的原因都不知道,我只能说中学文学常识学的真不怎么样。
哦?名妓是怎么来的呢?
单纯卖身的妓女和场所又是怎么来的呢
“单纯卖身的场所跟要求所有女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卖身场所地位不同”这两种场所有什么不同?
你要不要看看你在说什么?你这个楼说的是为什么穿越女主喜欢女扮男装去逛妓院,我回答的也是这个问题,你现在说的跟你这个问题有半毛钱关系?
不基于“名妓”、”妓院“等具体的人和场所来谈,难道要从“名人文人”、“风雅场所”这些空中楼阁谈吗?帖子只欢迎谈论具体的问题,其它的不必回复。
在百度里,青楼是妓院,窑子也是妓院,青楼当然不是就和窑子画等号了,是青楼有可能等于窑子,有可能和窑子取交集,有可能和窑子取并集统称妓院,有可能妓院不只包含青楼和窑子,还有其它的场所。既然你不赞成百度的定义,你关于这些词汇的定义是什么呢?
“妓院妓女的营业场所 妓院,读音为jì yuàn,汉语词语,意思指为妓女设置的,专供其居住和卖淫的场所。[1] 中文名妓院 外文名brothelwhorehousesporting house 拼音jì yuàn 来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同义词倡寮、北里、勾栏、章台、娼寮”
白居易元稹温庭筠柳永,都不用想顺嘴一说就有四个人,写过狎妓诗的文人要是都数一遍恐怕得说到明天了。 随便去知网复制了两篇论文的简介,自己看吧。
从《东京梦华录》中的青楼文化论北宋东京之骄奢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谢梦云 余丽婴 《东京梦华录》以较多笔墨描绘出诸多青楼妓院、瓦舍勾栏、茶肆酒店乃至各街巷桥头中的奢华场景。从政策及社会层面来看,朝廷"崇文抑武"的政策逐步牵引着以官僚文士阶级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民众与女妓群体频繁交往的时代风尚;从精神及文化层面来看,宋词的广泛传颂与发展离不开青楼女妓的吟唱与传诵,青楼、勾栏、酒肆等现实空间承载了时人一部分的精神寄托。通过对北宋东京城青楼文化的解读,从梦华青楼之"兴"、文士游乐之"盛"、东京妓业之"奢"、北宋词歌之"丽"、梦回东京之醒等诸多方面层层管窥都城上下所盛行的骄奢淫逸之风。
古代文人的青楼风月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邹忠民 古之文人同妓女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社会生活风尚所致,文人生活本身又成为这一风尚的风流部分。文人与艺妓的交往,具有色与艺的双重向度、灵与肉的双重属性。它表现为这样三种关系:性交易中的性伴侣关系、文化活动中的角色伴侣关系、精神交流中的情性相通的知交关系。情爱之风情与社会之风情交汇在一起而形成了另一种文学风情,其间潜隐着社会文化的编码。
不要随意扩展我的话。我之前就说过了,这个楼问的是女主去青楼的原因,我回答的也是原因,对于有的作者写“女主作为一个现代女人去逛青楼还逛得开心”的这个行为我觉得非常有病,这种情节除了说明女主一个现代人内心却和古人一样封建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作用
帖子的标题是“女频古装女主逛青楼/妓院现象”,并不是局限于问女主去青楼的原因,你的回复基本上可以看作“女主逛青楼到底对不对,对,对的原因是—”,其实如果不讨论青楼是什么,就电视剧和小说呈现的都是一派祥和的,歌舞,漂亮的女人,男主,有趣的剧情,并没有呈现一些这些祥和背后的东西,自然而然会觉得是你提到的风雅场所,这里是围绕这个现象来谈的,不只是基于原因。
『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曾记载:“广东有所谓瞽姬者,由营是业之龟鸨,选购秀丽婀娜之女,教之以歌舞,训之以应酬,迨至十四五岁时,龟鸨即施毒手,毁其双目,另装假眼,戴墨色眼镜以掩饰之。于是出而应客之征,卖唱为业,既不辨客之老少妍媸,亦不致有卷逃之虞,惟龟鸨之命是从,亦云惨矣!”
《旧社会梧州“盲妹”的苦难》也记载:“在清末民初时候……喜欢玩弄奴役‘盲妹’的嗜好,在当时官僚、富商、豪绅中,成了一种风气,因而当时有些鸨母为了讨好他们,以便捞钱,便将买到的光眼女童,残酷地把双眼弄瞎,光眼的人便变成‘盲妹’,以便为他们作一辈子的奴役。”顾客的畸形需求以及鸨母的变态手段,造成了无数女子的悲惨人生。』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