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讨论|“不要爱上《小蘑菇》里的任何一个配角”
来自:阿月(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
这是我听《小蘑菇》之前一位姐妹给我的建议。当然结果是,道理我都懂,可是哀家就是做不到啊!我不断地爱上其中的配角,然后在他们领盒饭的时候被重重一击。但我最喜欢的部分,我相信也是安折最喜欢的部分,是我还在故事里不断与他们重逢。
本文有严重剧透!
本文有严重剧透!
本文有严重剧透!
安泽
安泽是小蘑菇遇到的第一个人类,是他能变成人形的契机。但仔细想想,这是两个都很善良的生物的相遇。小蘑菇在遇见安泽之前,就一直有捡各种各样受伤的动物回来的习惯。也许是那场差点折断它的大雨,让它产生了意识,也有了善良和同理心。
安泽给了小蘑菇人的样貌,给了他姓名,给了他人类基地的合法身份。安泽的故事我们也在小蘑菇去了北方基地之后才慢慢了解。小蘑菇住进了安泽的家,遇到了乔西,拼凑出安泽短短的一生。
小蘑菇问安泽:“你恨乔西吗?”安泽说:“面临死亡的时候,任何生物的第一反应都是逃生。”想起安折在后面一直一直对陆沨说的都是“我不恨你”。这种宽容是否来自安泽?小蘑菇说:“即使是本能,我也不喜欢他。”从这里开始,小蘑菇展示了对亲近的人的偏爱。
安泽跟乔西曾约定是这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小蘑菇说“原来人类之间的约定这么脆弱。”他替安泽不值。于是小蘑菇与安泽有一个单方面的约定:“等我找到孢子就回深渊,找到自己的山洞,扎根在安泽旁边,直到死掉”。小蘑菇一直对这个约定很执着,这是为了弥补安泽的遗憾?还是继承了安泽对履约的坚定?还是生物某种单纯的本能?
然后安泽似乎就消失在了小蘑菇的生命里,直到后面完全意想不到的重逢。这段我留到后面跟诗人一起讲。
范斯
小蘑菇离开深渊之后第一次碰到的人类就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人,用小蘑菇自己的话说:“范斯宽厚,霍森贪婪,安东尼戒备。”于是,我们客观的小蘑菇得出一个结论:“看来人类中的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特性。”
范斯是小蘑菇碰到的第二个好人。他保护和善待萍水相逢的小蘑菇,虽然一部分是出于对弟弟的移情。他的弟弟得到的照顾跟安泽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第一次去野外的两个人,范斯带弟弟去的是污染程度最低的第一平原,而安泽直接被带去了深渊。范斯一直盯着弟弟以确保他不会受伤,而安泽根本没有受伤就直接被丢弃。
而没有人能忘记范斯的那短短一句:“很多人受伤后都不会说,(轻叹,停顿三秒)因为想回家…”
第一次听到这个句子,被淡淡地说出来,中间那个长长的停顿,包含了无法言说的无奈和压抑的痛苦,我只觉得难过,很难过。二刷的时候,我更理解了这句话。人类已经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生活了一百多年了,死亡如影随形,习以为常,其实很多时候人不想死并不是怕死,只是舍不得身边的人罢了。(顺便表白刘琮,这句话配得太好了)
而第一集最后那突兀的枪声,毫不犹豫地打断范斯最后的话,紧接着极具压迫性的声音“审判庭,陆沨”。即使之前做过再多关于末世的心理建设,都不及这一刻让人清晰地意识到,这的确是一个末世,一个人随时可能死去的,另一个人可以随时夺走你生命的,末世。
如果说范斯的死带来的更多是恐惧,那么第二集范斯的遗物是彻底的悲伤。原来整个佣兵队已经全部死亡,没有其他亲属了,刚刚认识范斯几天的安折成了范斯的家属,于是他领走了范斯的遗物和ID卡。“那范斯呢?你们要把他带去哪里?”虽然安折还懵懵懂懂,但他开始为一个人类的死亡感到悲伤。所以他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异种应该对审判者保持戒备,反而向审判者小小地抗辩:“他真的…没有受伤。”
这大概是陆沨第二次对安折印象深刻,第一次应该是他无法判断安折是否是异种,所以动用了基因检测。陆沨已经习惯了开枪杀人之后会遭到的各种仇恨诅咒,而这个刚刚在死亡边缘走过一回的人,竟然没有躲得远远的,反而平静地询问你为什么被杀了我的朋友,让上校第一次对另一个人解释了自己杀人的理由(难怪后面上校还问那是不是你的男朋友)
与范斯的重逢在s1e7的结尾,审判日的对峙之后,上校送安折回家,安折主动提出要去范斯住处,并把ID卡放在了烟盒下。安折并不知道,他的这些行为叫怀念和祭奠。于是陆沨说:“我主观相信你是人类了。”
肖老板(肖·斯科特)
夸肖老板/巫蛊悠悠的话太多了,我就只会一个词——“活灵活现”。除了大家都爱的口头禅“他想和你上船”,我还有好几句很喜欢的: “外边越容易死人,人就越容易发疯,我这手艺呀就值钱咯。” “审判者那就是上帝。可惜呀,上帝容易发疯。” “我还以为只要老实呆在基地里,就能活到老死。”
在外城陷落的时候,我真的曾经抱有希望,也许肖老板能够找到办法活下来,毕竟他那么聪明狡猾,那么善于钻规则的漏洞。
肖老板是小蘑菇的师傅,是他深交的第一位长辈。小蘑菇说:“肖老板的确是一个好人,一个好的长辈,会给年轻的人类提供未来人生的指导。有时候深渊里一些群居的怪物,也会有这样的行为。”以下多半是我过度解读,我觉得肖老板这个师傅教给安折的东西其实是人类关于上船的真相。人类与其他生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类会纯粹为了快乐去圈圈叉叉,而其他生物在圈圈叉叉的过程中是感受不到快乐的,它们纯粹为了繁殖。小蘑菇作为一个真菌,它的繁殖靠自己就能完成,圈圈叉叉这种事情对它来讲太陌生了。安泽自己也没啥经验,所以他的记忆也没啥参考性。肖老板通过现身说法让小蘑菇知道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
特别喜欢自由市场这个设置。在制度森严、人人被异化的北方基地里,有这么一片生机勃勃的低下三层,里面的人凭着自己的机智狡黠,成功游走在基地严苛的规则之外。他们心中没有什么“人类利益高于一切”,他们只希望好好活到老死。
与肖老板,严格意义上不算重逢,应该说肖老板留下的遗产在最后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果不是这个上校人偶,陆沨不能假死,不能摆脱审判者的身份去救援高地研究所。还记得当时上校人偶被“抢救”到内城,那个送货的士兵说这肯定是诱敌的道具,哈哈哈他竟然是预言家。
诗人
金弦这种有出尘气质的声线太符合诗人这个名称了,他做的事情的确很像古希腊时期的吟游诗人,而在二十一世纪,他们有另一个名称——公共知识分子,当然是在这个词还没有被互联网污名化之前。他因为传播基地历史而被冠上煽动zui和散播恐慌zui,刑期是终身监禁。作者借小蘑菇的口吐槽:安泽从事的明明是一个很安全的工作。他像典型的文人一样有着两面性,喜欢美女(杜塞),面对死亡会腿软(审判日面对审判者怂了),顺利通过之后又开始臭屁。他清醒地知道这个城市撑不了太久,但也留恋这最后的景象。他对杜塞的遗憾让安折意识到“人类会因为另一个人类的死亡而难过,这或许是他们独有的一种情绪,也是他们比其他生物更怕死的原因之一。”
诗人是第一个让安折了解人类文明的人。那时的安折对基地的历史好奇,但纯粹是一种听故事的心态。诗人播下的这颗种子,在三位工程师的墓志铭那里开始生根发芽,在矿洞重逢时开出花朵,在波利琼的捞月亮理论那里结出果实。
与诗人和安泽的重逢,是整个剧里对我来说最意外的情节之一,所以那一刻我完全共情安折的心情。他们的肉身已经消散,但他们的灵魂,他们追求过的探索过的痕迹,还保存在这里。“安折,我再给你讲一段基地历史吧。”“安折,你喜欢我写的诗吗?”好喜欢这里的配音和后期。而安泽的这首诗写的也是雪花和天空的重逢。
《冬日》 冬日的第一场雪 悄无声息地降落 如鸽子的翅膀般 雪白柔软 栖息于广场大地 等待朝阳升起时 再次与天空重逢
而这里,又不仅仅是安折与安泽和诗人的重逢。安泽和诗人留在这个世界的痕迹,激励着一群被新世界遗忘的人类。他们顽强地在一个矿洞坚持着,认为我们的同胞一定没有停止搜救,凭借着一本《基地月刊》维持着对人类的希望。“愿我们有光明的未来”,这句话代代相传,是人类精神的火种。这,也是旧世界的人们和新世界的人们的重逢。
讽刺的是,基地最先取消掉的机构就是文化所。他们用冷冰冰的“人类利益高于一切”代替了“愿我们有光明的未来”,他们太过实用主义,以至于忘记了对人类这样一个种族来说,精神、文明、历史、真理是多么重要的东西。甚至当如果人类不再创造文明,而只是埋头生存和繁殖,那人类还是人类吗?
陆夫人
先声明,我很赞赏作者透过《玫瑰花宣言》作出的关于女性生育自由的讨论。但我觉得陆夫人这个形象塑造是有一些失误的,介意的朋友可以跳过这部分。
陆夫人的生平是通过好几次讲述才完成的。所以先按时间顺序梳理一个人物小传吧。
陆夫人的母亲是《玫瑰花宣言》最初的发起者。据她说,因为当时人类命运岌岌可危,而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短期的危机,所以所有女性都同意了最初的《玫瑰花宣言》。然而一旦让渡了权li,这个事情就刹不住车了。于是陆夫人的母亲反过来成为了一个kang yi者,被宪兵隔着一道门qiang sha在女儿面前。 陆夫人从此被送进伊甸园,接受xi nao教育长大,牢记自己的生育责任。但因为她智力超群,基地认为她去灯塔做科学家是比生育更有价值的。然而她自愿从灯塔回到伊甸园,从事胚胎离体研究。她说:我母亲告诉过我一句话——我们是与人类命运联系最密切的人。
然后她遇到了中校高唐,恋爱并怀上了陆沨。她对此感到内疚,因为与爱的人一起孕育生命,是《玫瑰花宣言》之前的女孩才能拥有的权利。 陆沨诞生后,她不能亲自抚养,所以陆沨接受的也是基地的xi nao教育。她希望陆沨选择去统战中心,这样就可以与自己的亲生父亲在同一个地方,虽然他不能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她不希望陆沨去审判庭,我觉得只要是个母亲应该都不希望,毕竟那里每五年疯一个。可惜陆沨自己选择了审判庭,上任当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sha了自己的父亲。
她在伊甸园生了很多孩子,最后一个是莉莉。她曾尝试将莉莉偷偷送走,但是被陆沨拦截了,莉莉身上被打了追踪剂,再也无法逃跑。在莉莉被拦截的第二天,她给陆沨送去了玫瑰花。玫瑰花来自高唐和陆沨从野外特意为她搜集的种子。很多年前(我猜测是在高唐被杀之后不久),她种的玫瑰花吸引来了蜜蜂,并蛰了她一下。她当时的心情是:我要自由了吗?但她并没有马上变异,而是在无接触感染开始的时候,受到了波动才激发了她的变异。她变成了蜂后,变幻的瞬间感受到了自由。然而当她完成变异之后,她受生物繁衍本能的驱使,飞回来无接触地感染了整个伊甸园的女人和胚胎。
陆沨从解救地下城基地的任务回来之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追踪蜂群并杀死,因为人类基因不能落入怪物手里。因为莉莉身上有追踪剂,所以很容易找到蜂群,完成任务。
接下来是吐槽部分:陆夫人这个角色总给我一种不够自然的感觉,我读《三体》的时候对叶文洁也有同样的感觉。同样是父亲/母亲在自己面前被sha,叶文洁直接上升到整个人类种群都坏掉了,需要引入高尚的外星人民来改造地球人(地铁老人脸.jpg)。陆夫人则完全忘记了自己母亲是怎么si的,进了伊甸园之后没有想过任何反抗,继续为基地无怨无悔地做贡献(地铁老人脸x2.jpg)。我觉得以我一个普通人的想法,我要么变得非常愤世嫉俗,觉得人类利益高于一切都是鬼扯,消极反抗;要么趁着能去灯塔的机会就逃出去,绝对不会再回伊甸园了。
而且这个也不能用陆夫人年纪太小,什么都记不得了来解释。因为书里写出了明确的时间线,陆夫人的母亲已经去世四十多年了,而今年是陆夫人为基地工作的第三十五年。所以这件事情只可能发生在陆夫人5-14岁之间。作为一个天才少女,5岁了还对母亲死在自己面前毫无所知,说不通吧。
我觉得作者/编剧可能写到后面也觉出了问题,所以用了一整章番外想说圆。但我觉得这章番外整个就很悬浮,陆夫人的母亲有一段非常刻意的话,大意就是说我们可以为了人类整体的利益牺牲自己个体的利益,但是这个牺牲是有底线的。然后陆夫人的母亲教育她说孩子你还是爱人类的吧,这种抽象的话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有意义吗?再多话也抵不过自己妈妈si在自己面前的震撼啊。然后陆夫人为什么只能叫陆夫人啊?那个林杉中将就可以有名字啊,陈清教授也有名字啊,为什么陆夫人被剥夺了名字还这么自豪啊,还我知道自己以后也会变成陆夫人。。。。。。
顺便说“所有女性”这个说法也很难让人信服。正常的人类也不可能谁都这么care人类命运的,总有女柯林吧。所以这个《玫瑰花宣言》就有一种做作感,我知道作者想传递的信息,但是应该有更高明的做法。
现在我们不计较母亲这个部分,只保留陆夫人是一个被xi nao成功的天才科学家这个设定,其实这个人物是很好品的。这是一个不让人那么舒服的角色,我想了很久才想明白这个不舒服来自于哪里——因为她虽然聪明,是唯一一个能在灯塔和伊甸园行走的人,地位超群,但本质上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她最大的希望是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好好活着,她无法为了人类利益牺牲太多,她无法保持对人类命运的乐观希望,她甚至连一个feminist都算不上。
她怨恨基地的这个制度造成了她的儿子sha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她反复告诉莉莉,孩子有时候会任性,会反过来伤害父母。父母只有理解他们才不会感觉痛苦。但莉莉问她,那你理解了吗?她说我希望我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再体会这样的痛苦。换成人话就是道理都懂,但她做不到。陆夫人始终无法理解陆沨。
当她说出:陆沨比我坚定,他为了人类的利益可以牺牲一切。但他的信念是空中楼阁,我希望看到他不得好死,希望看到基地毁灭。她没有掩饰对自己儿子的恨意。陆沨认为这个恨意来自他剥夺了她生命里的所有快乐。(相较于陆沨放过小蘑菇很多次,陆沨的确一次也没有放过陆夫人)但我觉得这种恨也来自于对人类的彻底失望,对人类未来的幻灭。我牺牲了这么多,我的爱人被孩子所sha,我的儿子双手沾满鲜血最后会发疯,我的女儿要继续变成生育机器。而在这么多的牺牲之后,人类竟然还是这么孱弱。那我为什么还要继续奉献呢?而陆沨,他竟然认为人类值得他牺牲自己的父亲,牺牲自己母亲的所有快乐,他凭什么这么觉得?
如果无法帮助自己的亲人自由,那至少可以让自己自由吧。所以她说我不想当人类了,人类不会有希望,人类带给我和我的孩子们太多痛苦了。我只想在最后的和平年代,去感受自己从来没得到过的东西。
柯林点破了整个主城的运行就好像一个蜂巢,陆夫人最后变异成了蜂后就是一个巨大的反讽。蜂后,恰恰是蜜蜂族群里的生育机器。它们被工蜂用蜂王浆养大;它们完成羽化之后就开始交配;如果它们只能生出雄蜂,还会被工蜂推翻杀死;它们终其一生不能走出蜂巢一步。这个反讽是我全剧最喜欢的部分之一,越想越觉得不寒而栗。
与陆夫人算不得重逢,我们在陆沨嘴里听到了她的结局。在亲手sha si了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之后,在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恨之入骨之后,陆沨的孤独已经昭然若揭。所以安折一次又一次地说,我不恨你,我原谅你,陆夫人她不恨你,一次又一次地避免让陆沨知道自己的死亡(“就说安折自由远去”),没有人能抵挡得住这种温柔。而这也是陆沨在最后能自信地说出“我没有罪”的原因:我爱的异种为了人类的未来牺牲了自己,只有他才能审判我,而他一直在说原谅。
陆夫人的CV张凯老师真是太好了!大部分时候的陆夫人是庄重里隐隐透着一丝神经质,这一点点神经质的度把握得特别好,我第一次听到她声音就觉得这个人好像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来。最后瑟兰说审判庭无法判断伊甸园的女性,我才明白原来是长期关在伊甸园里导致的。记忆里年轻时候又摇身一变热恋中的少女,天真勇敢,对未来充满无限美好的幻想。这两者的对比让人愈发叹息。
柯林
我很替星潮开心他配了柯林这个角色。星潮的声音很有特色,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他的戏路。我每次听到他都是那种弱不禁风、唯唯诺诺的小可怜,还好有了柯林。而且配柯林他再也不用压嗓了。
柯林是个热情洋溢的年轻人,会主动跟小蘑菇搭话,拐他去参加游x。他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可以当着陆沨的面说他们就是想sha谁sha谁。他父亲希望他参加供给站的选拔考试(考公上岸)。他会对着纪伯兰追根究底。他听说陆沨的正确率是100%,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我作为听众的第一反应也是不可能。他的妈妈被审判者所sha,他不服气,于是开始反思审判者制度。这也是我多半会做的事情。所以柯林就是特别普通特别正常的一个年轻男孩,我们本来该与他多多共情,可惜观众太爱开上帝视角。
虽然柯林认为主城非常冷漠无情,“只有有价值的人才能生存下来”,但他当老师时,教育小孩子还是用的威胁扣分那一套。他对基地制度的反思,局限在了审判庭这一件事情上,因为这是被允许的。(我个人猜测,基地花费了大力气掩盖历史,但故意留了个气口,不禁止针对审判庭的fan dui pai。我觉得这是军方的鸡贼,留下审判庭作为靶子,以供大家发泄怒气。)所以他的这些反思也仅仅是从自身经历出发,并不深刻。这是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局限性。就像安折的os,现在到了主城没有审判庭了,那柯林的标语要怎么写?他要反对什么?他的靶子会变成谁?
柯林的结局是哈伯德透露的。他作为fan dui dang的带头人,自愿去看守关押被感染的异种。结果在磁极失效后,被异种越狱咬死。我觉得这算求仁得仁了。至少他这短短的一辈子,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和标准。这其实已经超过大部分的普通人了。
真正的普通人,我觉得最能体现的是那个一闪而过的语文老师安尼斯(s1e12)。他其实也看透了主城的运作方式,但用阿Q精神来逃避问题,努力说服自己接受这种方式,麻木消极地活着。
小蘑菇是明确不喜欢柯林的,因为柯林攻击上校。这是继安泽之后,小蘑菇第二次展示他对一个特定人类的偏爱。
哈伯德
我只是单纯想记录他的两句话。
“有些话没来得及说。”这句配得太好了,赞美刘若班老师。我第一次听就觉得这句话回味无穷,欲言又止,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而我听到第二遍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他这么说是因为两人在头天晚上吵了一架,然后当晚唐岚为了引开怪物就失踪了。我脑子里自动补全了哈伯德发现唐岚失踪以后,对自己的自责、内疚、心痛、遗憾,哪怕花大半个身家做个假人,也难以弥补心中的缺口。
“一个朋友,认识三十三年了,有点可惜,一起出生,最后没能死在一起。”短短二十来个字,勾勒出两人的一生,有同生共死的情谊,有天人两隔的遗憾。另一个人说:“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加上人类马上就要灭亡的背景,这句话里的无奈达到了顶点。
我相信哈伯德和唐岚在孵好蛋之后,会回高地研究所看望波利先生的。
波利·琼
波利琼是整个故事里的集大成者。这个集大成的意思是,他将安折在人类社会里经历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第一个是归属感和人类的互助精神。我不太喜欢原本的台词“仁慈”和“宽容”,太空洞。我更喜欢的是《流浪地球2》里面周喆直讲的,15000年前一根大腿骨折断又痊愈的故事。这一路上,小蘑菇经历了安泽、范斯、杜塞、肖老板、陆沨、纪伯兰、瑟兰等很多很多人的帮助。而在高地研究所这里,他感受到了接纳,他可以在这里安心地迎接死亡。而在他因为愧疚向波利先生坦白自己根本不是人类的时候,波利先生完全没有计较。“我是一个异种,却和人类站在了一起。人类承认我,也善待我。”
第二个是爱,恩,就是狭义的爱情。小蘑菇对爱的接触从安泽和乔西就开始了,那是不健康的占有欲过多的自私的爱。然后是哈伯德和唐岚,小蘑菇见证了失去爱人的痛苦和遗憾。接下来是杜塞,无望的单向的爱。后面还有陆夫人和高唐的冲破基地制度的追求自由的爱。但旁观者和亲历者的区别是巨大的,要让安折这个纯洁的“神”愿意承认自己对一个人类的爱意,波利先生真是太努力了,我愿称之为最强助攻手。首先用自己审判者的经历说明陆沨面对的是怎样的庞然大物,他的处境不仅仅是孤独了,是众叛亲离。其次,让安折意识到陆沨其实放过了自己很多次,他得到了一个审判者的垂怜和偏爱。这时安折再回想起来自己说的“我懂得你”,只会愧疚自己当初这句话是多么的轻飘,只会后悔自己主动选择了离开,两人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光想象一下陆沨在北方基地里踽踽前行,安折所有的怜惜和思念都无法抑制了。“即使蘑菇的生命很短暂,喜悦和悲伤,相遇和离别,都不过是一片稍纵即逝的雪花。可是我记住了这片雪花的形状,也就在这一瞬间得到了永恒。”
第三个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诗人对基地历史真相的追溯和讲述,三位通风管道工程师的薪火相传,诗人和安泽的作品给矿洞的人们点燃的星星之火,到了波利先生这里,即使这个宇宙并不在乎人类是否灭绝,并不在乎人类是否了解真相,但是他说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站在水边,我还是愿意去捞那个月亮。“即使在死亡即将到来的时刻,真相对于人类仍然那么重要”。安折最终对人类的这种无望又执着的努力产生了敬意。
因为有了如上的种种铺垫,加上安折本来寿命就快到了,我身为一个资深狗血过敏症患者,完全没有觉得安折最后走进辛普森笼这个剧情有任何不自然的地方。另外表白宣老师,你真的觉得有一位智慧的老者在徐徐与你对话。s2e10这44分钟的两人对白,我已经听了无数遍了。
“一个异种,站在人类研究所的正中央,这样的场景,从头到尾,都很荒谬。”可是到底什么是人类呢?当这个小蘑菇有了和人类一样的情感,理解科学和文明对于人类的意义,尊重人类为了保持自由意志所作出的种种努力,那他难道不能算作人类吗?
这篇文章真是写得太太太太长了,受不了我自己的啰嗦。感谢每个有缘看到这里的你。 比心ღ( ´・ᴗ・` )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什么好听的不狗血现代广播剧吗😂😂 (牛马活不过30岁)
- 新剧速递|《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第一季 郝祥海xDK 更... (擒川)
- 新剧速递|漫播广播剧 我的病弱老婆 云惟一✖️马洋 古... (Miss Bee)
- 大家的猫耳有这种改版吗 (奇拉漫游)
- 作品讨论|提名你心中有地域特色的广播剧,比如《撒野》在我... (白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