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的聊聊Fire人士的养老问题
来自:斐波那契
最近我重新复盘了自己的Fire规划,发现其中最大的阻碍就是养老问题。
这是因为远期支出比近期支出难估算得多,而且在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现有资金能支持我们fire到多少岁成了一个关键问题,行将暮年完全无劳动能力的时候却面临存款即将见底的窘境,想想就让人恐惧。低确定性加上高重要性,让养老问题成了悬在fire人士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所以我想系统性的聊聊未来我们如何养老的问题,在思考过后我发现这也是能否Fire的关键因素。因为我现有的Fire理念认为Fire年限应该持续到终生,这是存在问题的,Fire年限无需持续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只需要提前做好养老规划,把养老规划的支出算到我们Fire支出当中,而老年之后的支出全部靠养老规划来支付,那么只需要Fire到退休年龄就行了。这样一来Fire的问题变得更有可操作性了。
即:在Fire支出包含生活开支和各项养老规划的支出,并以此计算Fire标准,只要在领取退休金之前总资金还没有耗尽,就算达到Fire标准。再往后的时间就是正常的退休生活,不叫Retire Early了,这符合现在所有正常上班缴纳社保的人的人生路径,只不过是他们上班挣工资的时间我们用Fire时间替代了,选择不同的道路但最终同样回归普通的老年生活,只是过程中我们有了更多样和丰富的体验。
下面首先谈谈我理解的养老规划的四个组成部分以及各自的优劣势,结论中我会谈谈我是怎么做自己的养老规划以及Fire绘画的。
一、社保养老金
1、算法
社保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1+缴费档次)/2)*缴费年限*1%
个人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其中:计发基数原来用的是社平工资,近几年许多地方已经改为计发基数,并且大多低于社平工资。缴费档次区间为0.6至3。计发月数50岁195、55岁170、60岁139
2、基本养老金
各种养老对策中,基本养老金是唯一从概念上就能抵御通胀影响的,因为它的计发基数是基于社会平均工资确定的,物价高社平工资会同步提高,而且是永续支付,活的越久领的越多。而其他的个人账户、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等都是基于交的钱沉淀下来的资金发放的,无法应对长期高通胀问题。
但是延迟退休政策一定会试行,我作为一名90后,65岁退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并且人口结构的发展趋势必将导致未来人口抚养比进一步下降,养老金支付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迟退少领”是大势所趋,唯一不确定的是政策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调整。我预估按照现在已经出现的势头,未来计发基数与社平工资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
另外,近些年很多身份已经开始使用养老金计发基数而不是过去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来计算基本养老金了。未来很有可能出现基数和社平工资水平逐年拉大的情况,如下图所示,经过几次的政策调整,养老金的增速已经实现了动态调整,并且在两项增速都逐年下滑的情况下,养老金增速还多年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老龄人口抚养比必然快速增长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供养越来越多的老人,必然要求养老金增速须要长期低于年轻人的工资增速。

3、个人养老金
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钱只是灵活就业缴纳社保总额的1/3(8%/24%),而沉淀资金每年会产生利息,各省利率水平和公布情况不一致,本文折中粗略按照3%利息计算。退休后所有沉淀资金除以计发月数就是每月领到的钱。
目前60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这个数字的来源是国务院2005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其计算原理为:假设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在年化4%的利率情况下,按照2000年的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5.21岁)进行测算。当人们活到人均预期寿命时,恰好能够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领取完毕。因此,按照有关公式测算,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的情况下,按照4%的利率计算,人们在75.21岁时,才恰好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领取完毕。
计算公式如下:

这其实是一个我们每个人和社保的一场对赌协议,活过了平均年龄就赚了,没活过就亏了,不是某些人误读的发完139个月就不发了,社保养老金是终生发放的。
但未来这个数据必然发生变化,最重要的是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现在已经从75.21岁提高到81.65岁了,并且未来可能会像日本一样提高到85岁以上,计发月数很可能未来会大幅提高,也就是说个人账户领的钱会减少。
二、个人养老金账户
简单结论,这一项不适合fire人士。
这一项政策理解起来很简单,每年最多存入1.2万,可以购买经过官方筛选的部分投资产品,并且可以计入个税抵扣项目,退休后取出来须要扣3%的税。
缺点:1.工资不够个税起征点的相当于还要多交3%的税,投了就是亏。Fire人士不靠工资生活,自然没有通过投资个人养老金账户避税的需要。2.投进去正常情况退休前是取不出来的,极度缺乏流动性。除非自己说是真的没有投资能力、怕财产被亲戚朋友借走骗走或者后代是败家子的,否则不要买这样的资产。
三、商业养老保险
我的观点是这一项可以先观望和学习,等充分了解保险市场、保险条款和收益率算法之后再做选择。
商业养老保险优点是很多优质保险公司具有比较高的收益和附加服务,例如养老社区入住资格等。
缺点是难以确定未来几十年自己选择的保险公司时候会出现经营风险或者其它突发政治经济事件影响,还有买保险时候会被被经纪人坑,在保险条款中隐藏一些不利于我们的内容或者收益率比实际低很多。(复利IRR才是真正的收益率水平,但保险一般会设计的很复杂难以计算,宣传时候用其它数据鱼目混珠,辨识难度高)
四、个人养老投资账户
这一项是我计划立即开始试验的计划,即建立自己的“个人/家庭养老信托”。原理是单独设立一个银行或股票账户,每月投入一定额度的钱,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存款产品、债券、指数基金、红利型股票等比较稳定可以长期投资的股票。这个账户资金在退休前只进不出,收益率按照4%估算进行长期投资(沪深300指数、红利低波类股票、长期存款这些投资长期看,历史平均水平再打个折也有4%),在退休后按照每年支出退休时沉淀资金的约5%,可以支持连续支取40年(退休后沉淀依然有4%的收益)。
这一项养老规划最重要的前提是管理人,也就是自己,需要有良好的投资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对金钱有理性的认知,并且有很强的规划执行能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宁可去买个人养老金或商业养老金也不建议自己做养老投资,我见过太多人因为机缘巧合发了财,之后有因为对投资的认知偏差和管不住自己的手把钱亏的一干二净,与其盲目相信自己还不如把钱给专业人士,即便有风险或会损失一些收益,也比在自己手里亏光好得多,至少老年有一份保障。
结论:经过分析四类养老金对于fire人士的优劣势,我认为缴纳灵活就业社保+信得过的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投资账户的养老规划比较合理。在计算多少钱够Fire时候,把这三项养老规划支出不作为投资而是算入支出当中,只要在退休年龄前资产还没有全部用光就达到fire标准,退休后用养老规划产生的养老金支出支付生活开支。
以下举j几种情况为例:
1、本人31岁,初始年消费支出12万,取养老金不少于上年消费支出75%,可以支付养老金到110岁以上(接近预期寿命极限),投资收益率4%,通胀率和社保年费增长率都是3%。
421万初始资金可以实现fire


2、(低配版)本人31岁,初始年消费支出6万,取养老金不少于上年消费支出75%,可以支付养老金到110岁以上(接近预期寿命极限),投资收益率4%,通胀率和社保年费增长率都是3%。
211万初始资金可以实现fire


3、(高收益与通胀率差版)本人31岁,初始年消费支出12万,取养老金不少于上年消费支出75%,可以支付养老金到110岁以上(接近预期寿命极限),投资收益率5%,通胀率和社保年费增长率都是2%。
305万初始资金可以实现fire


4、(高配版)本人31岁,初始年消费支出24万,取养老金不少于上年消费支出75%,可以支付养老金到110岁以上(接近预期寿命极限),投资收益率4%,通胀率和社保年费增长率都是3%。
843万初始资金可以实现fire


5、(2%收益率无通胀版)本人31岁,初始年消费支出12万,取养老金不少于上年消费支出75%,可以支付养老金到110岁以上(接近预期寿命极限),投资收益率2%,通胀率和社保年费增长率都是0%。
383万初始资金可以实现fire


6、(高配高收益率版)本人31岁,初始年消费支出24万,取养老金不少于上年消费支出75%,可以支付养老金到110岁以上(接近预期寿命极限),投资收益率5%,通胀率和社保年费增长率都是3%。
842万初始资金可以实现fire


7、(极简版)本人31岁,初始年消费支出4万,取养老金不少于上年消费支出75%,可以支付养老金到110岁以上(接近预期寿命极限),投资收益率4%,通胀率和社保年费增长率都是3%。
106万初始资金可以实现fire


8、(究极理想版)本人31岁,初始年消费支出36万,取养老金不少于上年消费支出75%,可以支付养老金到110岁以上(接近预期寿命极限),投资收益率6%,通胀率和社保年费增长率都是2%。
824万初始资金可以实现fire


9、(我当前状态版)本人31岁,初始年消费支出18万,取养老金不少于上年消费支出75%,可以支付养老金到110岁以上(接近预期寿命极限),投资收益率5%,通胀率和社保年费增长率都是3%。
560万初始资金可以实现fire


10、(当前目标)本人31岁,初始年消费支出24万,取养老金不少于上年消费支出75%,可以支付养老金到110岁以上(接近预期寿命极限),投资收益率5%,通胀率和社保年费增长率都是3%。
707万初始资金可以实现fire


以上,是我结合fire养老规划做的财务自由测算和规划路径,供参考。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些理财产品要谨慎了 (坐看云起)
- 个人记录|这辈子是不是没可能fire了… (momo)
- 个人记录|近日的好吃好喝 (殊途同归)
- 个人记录|新爱好 (天涯1991)
- FIRE组已退休人员观察报告 (山水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