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存钱的意义才能无痛对抗消费主义
来自:福尔摩橘🍊
读《金钱心理学》感触最大的两个观点
1. 我们为什么要存钱?
存钱能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时间的自由。在自己喜欢的任何时候和自己喜欢人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而且想做多久就做多久,这种自由是非常珍贵的。美国心理学家坎贝尔在调查美国人的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时候,得出一个结论:对自己的生活拥有强烈的掌控感是预测幸福这种积极感受很可靠的一个指标。就是说,我们对生活的控制感越强,我们的幸福感就越强。而时间则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个观点解答了一个我一直以来都有的疑惑:为什么在工作很累或者压力很大的时候,生活中不能自律的时候,我就会有非常强烈的购物欲。因为我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失去了对生活和时间的控制,而买东西这个工作能短暂的帮我找回这么一点点的控制感。回想我的工作生活,感到幸福的时刻从来都不是肆无忌惮的买买买的时刻,而是我完成自己的计划,生活中的一切都按照我的期望进行的时刻。
那么存钱能给我们带来的东西,就是在我们觉得工作压力大,对生活失去掌控的时候,能有底气停下来,喘口气。能让你在失业后更从容的等待更好的职业机会。可以自由的选择退休的时间。存钱能提供你更多的时间和选择,这个好处带来的快乐是买再多奢侈品也比不上的。
2. 财富累积与你的储蓄率关系最大
财富累积与你的收入或投资回报率不大,而与你的储蓄率关系很大。这句话真的让我醍醐灌顶。我父母那一辈人非常的节俭,我一直以来对这种生活方式都有些不赞同。但他们一辈子所能积累下来的财富是非常惊人的。那些通过投资高回报率获得更多财富的人,无一不是集运气能力和长时间的研究于一体,而且一定是极少数。而我们能轻易掌控的则是我们的储蓄率。当你不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的欲望减少,开支减少,储蓄率自然提高。通过减少你今天购买的东西,你创造了未来可以购买更多东西或者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而作者给出的秘诀就是控制你的欲望,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极简的生活,让你的消费方式不要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我们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和舒适的生活,但是一定要控制生活目标不要无限膨胀。维持一种低于经济能力的生活方式还会防止你产生攀比心理。作者举了自己和父母的例子,讲到他的父亲一直存钱,在做了20年医生之后,因为忍受不了急症室医生压力过大的生活,直接辞职。如果他不坚持存钱,那很有可能他将一直不得不呆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损害自己的健康。包括作者自己,他们的家庭收入是一直在提高的,但是消费水平一直维持原状。只买了必须的房子车子。家里一直维持着非常高的储蓄率。
写在最后
我们生活在消费主义无孔不入的年代,一不小心就踏入消费主义的陷阱,资本家使出浑身解数要从我们的口袋里掏钱。只有不断提醒不消费和存钱的意义感,才能和这种影响对抗。看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在想要买东西之前,我会不断的思考,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我生活中必须的,是否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便利,举两个相反的例子,我们最近决定购入一个小型洗碗机,价格是200欧元,人民币1500左右,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我们还是毫不犹豫的买下了它,因为它每天可以至少节省半个小时的洗碗时间,这就是用钱换来了点时间上的自由。而另一个反面例子是各种首饰,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痴迷珍珠首饰,加入了珍珠团购群,每天被店主发布的各种性价比高的款冲昏头脑,我浪费了许多时间比较,纠结,最后很大一部分钱都换成了没有为我节省任何时间的美丽废物。看到便宜就冲动购买,注意力只集中在少付的那部分钱,却忽略了,不买立省百分百。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在未来存更多的钱,拥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讨论区|请劝退我毕业旅行!! (讨厌火鸡面)
- 不再买黄金首饰了 (momo)
- 讨论区|是我疯了还casetify手机壳真的贵到离谱 (momo)
- 怎么劝自己不要每天买油条(麻烦别车轱辘了叫我吃腻了,真的... (momo)
- 专楼/组务|网易云7天vip集中楼 (唱唱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