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谋划策|求助:怎样才能让动力和能量,在做“利己”事情时爆发出来
-
已注销 楼主 2023-11-21 13:18:19 江苏
我这两天又在想我到底想做什么。 其实发这个帖子的时候,我的目标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所以我当时是想考公上岸,却一直打不起动力来学习考公内容。 现在看来,可能考公只是理智我的想法,不是真正我的需求。 真正我的需求,主要还是想学习心理分析,以后往心理咨询方向发展,希望既能解决我自己的疑惑,也能帮助更多和我一样的朋友们,解决困扰。
这样一想到话,我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是充满动力的。 全职码字的期间也挤时间看了很多心理分析方面的书,找工作的时候也关注了很多这方面的招聘情况,包括现在,也经常往这个方向思考,一边工作一边看这方面的书籍,说起来书真的很枯燥,但确实真的能看的进去。 所以可能真的是,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就算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去接触的。
但如果真的想往这方面发展,我目前面临很多困难。 第一个就是我没有科学的、成体系的这方面的知识,可能难以应对专业工作的需求,我现在能做的更多的是一个陪聊+开解的工作。 第二个就是现在这方面工作鱼龙混杂,很难找到正常工作,接到的面试通知大多数是婚恋网站骗人的,或者玄学网站忽悠人的,还有一种是纯销售,明明几节能解决的事情,让你谈成几十节。 第三个就是精神上的压力很大,因为会遇到很多的人,去直面他们心理上压力、执拗、较为负面的一面,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去承受这些。
-
已注销 楼主 2023-11-21 13:31:00 江苏
谢谢大家的回复和帮助,我突然意识到,帖子写到这里,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我并不是没有动力做“利己”的事情,而是没有看清楚自己的需求,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我以为我想做的,对我好的事情,其实还是社会规训出来的,满足社会期望的事情。 所以我在做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动力去做。 我对此其实并不感兴趣,我只是内心对没有收入充满恐惧,而考公在我看来,等于会拥有稳定收入。
再加上我真正感兴趣想做的事情,是以我现在的情况非常困难的事情,既找不到入门的方向,也对这个方向的未来充满恐惧。所以内心在下意识地逃避。
但其实行动会告诉我们答案,我在做什么,没有任何任何利益、在各种情况下都在做的事情,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我的行动早就自己做出了选择,我的意识却迟迟没注意到。
-
已注销 楼主 2023-11-21 13:38:13 江苏
谢谢大家的回复和帮助,我突然意识到,帖子写到这里,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我并不是没有动力做“ 谢谢大家的回复和帮助,我突然意识到,帖子写到这里,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我并不是没有动力做“利己”的事情,而是没有看清楚自己的需求,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我以为我想做的,对我好的事情,其实还是社会规训出来的,满足社会期望的事情。 所以我在做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动力去做。 我对此其实并不感兴趣,我只是内心对没有收入充满恐惧,而考公在我看来,等于会拥有稳定收入。 再加上我真正感兴趣想做的事情,是以我现在的情况非常困难的事情,既找不到入门的方向,也对这个方向的未来充满恐惧。所以内心在下意识地逃避。 但其实行动会告诉我们答案,我在做什么,没有任何任何利益、在各种情况下都在做的事情,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我的行动早就自己做出了选择,我的意识却迟迟没注意到。 ... 已注销仔细想了想,我想考公,主要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期待,而是为了缓解我对缺钱的焦虑和恐慌。 这方面的焦虑和恐慌主要是成长过程中养成的,我现在应该短时间内不会面临这方面的困扰了。 而经济独立在我的生命中,占据了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经济独立才能精神独立。
-
可爱的二哈 2023-11-21 13:55:34 河南
我和楼主在现阶段可能有些相似,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是从我自身经历出发,希望对楼主有一些新的启发。(我本人喜欢心理学,所以对自己的剖析是关于心理学多一些,最后可能会推荐一本心理学书籍,里面的一些办法可能对楼主有帮助) 🔺 1.针对楼主提到的“有外界压力且利他性质”这一点,我可以从我自己经历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行为表现的是一种利他性质?(下面的解释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其他几方面我没写,那几方面与我自身性格有关,如果楼主想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私我继续聊,因为都写就太多了😂)外界压力这一点我目前还没有思路。 🥕我与人相处时会表现的对对方很好,具体表现有“为对方争取对方原本的权益,与对方有冲突会选择忍让,对对方不合理的要求接受,对对方很包容”。之前我不理解我的这种行事作风,直到最近和老板的一次冲突我好像意识到一点。 事情经过是老板要求我加班,但是我在之前和老板聊工资的时候,她并没有说清楚我具体干多少小时,结果在我工作一天后突然要求我加班,我感受到被欺骗,很愤怒但又不敢拒绝(就是不敢,这个心理就是之后分析的重点),后来我的朋友帮我拒绝了,但这次拒绝之后我还有一种对老板的愧疚感。 我开始分析为什么我会不敢拒绝,为什么我会对她有愧疚感。原因就是我之前通过她的朋友圈了解到她是一个很好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经常夸奖和很直白的表达爱意。我看完之后我潜意识里面是“羡慕”的,同时也渴望自己有这样一个妈妈(因为我的妈妈很少对我直接表达爱意)。于是在我和老板相处中,我的行为不知不觉表现为有讨好对方的倾向,对对方的要求都尽可能办到,目的就是期盼她对我就像对她的孩子一样,能“爱”我。当发生伤害我权益的事情时,我知道我要拒绝她,保护自己,但是我的潜意识还是在幻想她可能会对我像对她孩子一样“爱”,如果我选择顺从,我是不是会获得这些“爱”呢?所以我又不敢拒绝。如果拒绝之后,我会有愧疚感,就是我的潜意识告诉我你有可能得不到她的“爱”了,我不顺从了,我可能错了。 但事实是什么?是我们之间根本不可能发生她对我像对她孩子一样好,那都是我不切实际的幻想,我错误的将她定位在一个“幻想中妈妈”的形象,真相是我们之间只可能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究其原因还是我一直在讨“爱”,想要别人爱我,想要和别人建立深刻的链接,并且对任何人都会产生幻想,不会对现实中真正的关系进行判断,比如我确实身边有几位好朋友,她们也确实对我很好。而是在脑海中一直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爱”,需要很多“爱”,总是觉得自己缺乏“爱”,总是想获得很多人的“爱”。 上面可以概括为对人有不切实际的感情寄托,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爱”,这能反应出来我的内心其实很缺爱,可能是从小到大的家庭经历导致自己感受到的爱不多,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也没学会爱自己,自己无法给予自己内在的爱和力量,于是开始向外寻求“爱”。❣️这里和楼主第二个问题不谋而合,就是如何提升潜意识对自己的重视。 🔺 2.我觉得提升潜意识对自己的重视也就是慢慢觉察自己的过程,也是自己给予自己爱的过程。我觉得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更多是从我本人出发的角度),可以试试下面这几点。 🌸 第一:对于自己身边的人要有清楚定位,对待他们你心里预期大概付出多少。比如你的好友是哪些,这些人是你可以付出情感建立链接的;你的同事和老板有哪些,这些人是你要公事公办,不是用对待好友的方式去相处,清楚自己在挣钱,不是在交朋友建立深刻情感链接。(此点主要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 🌸 第二:(这一点我觉得是因为人还是有社会群体倾向,我们不可避免与人产生关系,而和几个人产生深刻的链接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她们会令你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爱自己也可以与人建立深刻链接,与自己的好友经过交心的谈话确实很能提升幸福感和满足感,会令你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链接又深了一步,自己会有一种靠山的感觉,因为你知道你和你的朋友是有紧密的链接,你们之间在困难时可以互相倾诉和依靠。当你确信有人支持你的时候,你会对自己也产生信心。(和楼主复盘自己被重视的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有爱人,和爱人建立深刻链接也很棒!
-
可爱的二哈 2023-11-21 13:56:45 河南
我和楼主在现阶段可能有些相似,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是从我自身经历出发,希望对楼主有一些 我和楼主在现阶段可能有些相似,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是从我自身经历出发,希望对楼主有一些新的启发。(我本人喜欢心理学,所以对自己的剖析是关于心理学多一些,最后可能会推荐一本心理学书籍,里面的一些办法可能对楼主有帮助) 🔺 1.针对楼主提到的“有外界压力且利他性质”这一点,我可以从我自己经历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行为表现的是一种利他性质?(下面的解释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其他几方面我没写,那几方面与我自身性格有关,如果楼主想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私我继续聊,因为都写就太多了😂)外界压力这一点我目前还没有思路。 🥕我与人相处时会表现的对对方很好,具体表现有“为对方争取对方原本的权益,与对方有冲突会选择忍让,对对方不合理的要求接受,对对方很包容”。之前我不理解我的这种行事作风,直到最近和老板的一次冲突我好像意识到一点。 事情经过是老板要求我加班,但是我在之前和老板聊工资的时候,她并没有说清楚我具体干多少小时,结果在我工作一天后突然要求我加班,我感受到被欺骗,很愤怒但又不敢拒绝(就是不敢,这个心理就是之后分析的重点),后来我的朋友帮我拒绝了,但这次拒绝之后我还有一种对老板的愧疚感。 我开始分析为什么我会不敢拒绝,为什么我会对她有愧疚感。原因就是我之前通过她的朋友圈了解到她是一个很好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经常夸奖和很直白的表达爱意。我看完之后我潜意识里面是“羡慕”的,同时也渴望自己有这样一个妈妈(因为我的妈妈很少对我直接表达爱意)。于是在我和老板相处中,我的行为不知不觉表现为有讨好对方的倾向,对对方的要求都尽可能办到,目的就是期盼她对我就像对她的孩子一样,能“爱”我。当发生伤害我权益的事情时,我知道我要拒绝她,保护自己,但是我的潜意识还是在幻想她可能会对我像对她孩子一样“爱”,如果我选择顺从,我是不是会获得这些“爱”呢?所以我又不敢拒绝。如果拒绝之后,我会有愧疚感,就是我的潜意识告诉我你有可能得不到她的“爱”了,我不顺从了,我可能错了。 但事实是什么?是我们之间根本不可能发生她对我像对她孩子一样好,那都是我不切实际的幻想,我错误的将她定位在一个“幻想中妈妈”的形象,真相是我们之间只可能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究其原因还是我一直在讨“爱”,想要别人爱我,想要和别人建立深刻的链接,并且对任何人都会产生幻想,不会对现实中真正的关系进行判断,比如我确实身边有几位好朋友,她们也确实对我很好。而是在脑海中一直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爱”,需要很多“爱”,总是觉得自己缺乏“爱”,总是想获得很多人的“爱”。 上面可以概括为对人有不切实际的感情寄托,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爱”,这能反应出来我的内心其实很缺爱,可能是从小到大的家庭经历导致自己感受到的爱不多,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也没学会爱自己,自己无法给予自己内在的爱和力量,于是开始向外寻求“爱”。❣️这里和楼主第二个问题不谋而合,就是如何提升潜意识对自己的重视。 🔺 2.我觉得提升潜意识对自己的重视也就是慢慢觉察自己的过程,也是自己给予自己爱的过程。我觉得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更多是从我本人出发的角度),可以试试下面这几点。 🌸 第一:对于自己身边的人要有清楚定位,对待他们你心里预期大概付出多少。比如你的好友是哪些,这些人是你可以付出情感建立链接的;你的同事和老板有哪些,这些人是你要公事公办,不是用对待好友的方式去相处,清楚自己在挣钱,不是在交朋友建立深刻情感链接。(此点主要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 🌸 第二:(这一点我觉得是因为人还是有社会群体倾向,我们不可避免与人产生关系,而和几个人产生深刻的链接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她们会令你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爱自己也可以与人建立深刻链接,与自己的好友经过交心的谈话确实很能提升幸福感和满足感,会令你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链接又深了一步,自己会有一种靠山的感觉,因为你知道你和你的朋友是有紧密的链接,你们之间在困难时可以互相倾诉和依靠。当你确信有人支持你的时候,你会对自己也产生信心。(和楼主复盘自己被重视的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有爱人,和爱人建立深刻链接也很棒! ... 可爱的二哈(接上文,一个回复写不完😂) 🌸第三:如何自己爱自己呢?短时间我们没法做到给予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但是我们目前能意识到自己脑海中是有很多对自己否定的话,这些话是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它们在潜移默化的消耗我们的精力,改变我们对自己正确的认知,导致认为自己很差。所以可以先从梳理脑内想法开始,辨别脑海中无意识流过的负面想法,通过写下来的方式进行梳理。每天都去理清楚具体的下意识想法究竟哪里错了,比如“因为没有别人做的好,从而认为自己差劲”,这个推导是不对的。事情的真实情况是你做的没有别人好,你感受不好,但是≠你很差,你只是在这一个方面没有别人做的好,其他方面你也很棒,不能全盘否定自己。错误认知是因为在用情绪说话,因为我感觉不好(情绪),所以=我很差(扭曲的真相)。这样的否定每天会发生很多次,如果选择忽视它们,会造成整个人情绪低沉和没有精力但找不出原因。如果能会减少无意识攻击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少做/不做下定义的负面标签,你的内心会平和很多,你也会真正认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带攻击性的评价自己,同时做事充满动力。上面的方法学名叫做❗️“认知行为疗法”❗️,如果楼主想具体了解可以看大卫伯恩斯写的《新情绪疗法》这本书。(tips:强烈推荐楼主看,我有链接,楼主想看可以call我😂)这本书我觉得很棒,看完很有收获。 在不攻击的自己的同时,也慢慢鼓励自己,不需要真的做了很有价值的事情才夸奖自己,只是一件小事比如洗衣服了,打扫卫生了,早起了,就可以夸奖自己很棒。 我自己有时会观照自己内心的情绪,如果发现自己会因为一句很相似的话而总是生气,我会思考自己是不是曾经受过委屈或是因为其他原因而讨厌这句相似的话。一般会联想到小时候的我,我就会发现原来小时候的我受了很多委屈但是没人可以倾诉,导致长大后我听见类似的话语就会不开心。接着我会写一篇日记给小时候的自己,里面写着关于理解自己和心疼自己的话。然后会找一个房间将这些话读给自己听,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宣泄出来隐藏很久的情绪,之后我基本会好很多。还有就是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告诉自己这句话本身没有伤害到我,只是我自己又回到了害怕讨厌的场景,每次都鼓励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保护自己,不会再受伤害了,这样次数多了,你可能真的会抚平自己潜意识里这个深藏的痛点。 每一次疗愈都是一次强大自我是过程。 💕最后我想说这个过程会很麻烦,(主要针对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去检视自己的过程),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会产生想法,那些下意识的负面标签我们可能会一天攻击自己好多次,而只有真的每天坚持下来去自检,去写下来自己的想法,才真的有可能改变自己低价值判断自己的思维标签。我现在也是刚刚起步,希望与楼主能共同成长,让我们都变得更能爱自己,更会爱自己。🥰 ps: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恰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我很喜欢跟大家讨论。 to 楼主:上面这些都是关于心理层面,我的想法是心理层面理清楚了,整个人变得平和而有动力,真的想完成某事,会更容易开始和坚持下来。具体涉及到真正要做的事情,还是楼主自己决定要怎么计划与执行,祝楼主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
-
已注销 楼主 2023-11-21 14:06:09 江苏
我和楼主在现阶段可能有些相似,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是从我自身经历出发,希望对楼主有一些 我和楼主在现阶段可能有些相似,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是从我自身经历出发,希望对楼主有一些新的启发。(我本人喜欢心理学,所以对自己的剖析是关于心理学多一些,最后可能会推荐一本心理学书籍,里面的一些办法可能对楼主有帮助) 🔺 1.针对楼主提到的“有外界压力且利他性质”这一点,我可以从我自己经历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行为表现的是一种利他性质?(下面的解释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其他几方面我没写,那几方面与我自身性格有关,如果楼主想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私我继续聊,因为都写就太多了😂)外界压力这一点我目前还没有思路。 🥕我与人相处时会表现的对对方很好,具体表现有“为对方争取对方原本的权益,与对方有冲突会选择忍让,对对方不合理的要求接受,对对方很包容”。之前我不理解我的这种行事作风,直到最近和老板的一次冲突我好像意识到一点。 事情经过是老板要求我加班,但是我在之前和老板聊工资的时候,她并没有说清楚我具体干多少小时,结果在我工作一天后突然要求我加班,我感受到被欺骗,很愤怒但又不敢拒绝(就是不敢,这个心理就是之后分析的重点),后来我的朋友帮我拒绝了,但这次拒绝之后我还有一种对老板的愧疚感。 我开始分析为什么我会不敢拒绝,为什么我会对她有愧疚感。原因就是我之前通过她的朋友圈了解到她是一个很好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经常夸奖和很直白的表达爱意。我看完之后我潜意识里面是“羡慕”的,同时也渴望自己有这样一个妈妈(因为我的妈妈很少对我直接表达爱意)。于是在我和老板相处中,我的行为不知不觉表现为有讨好对方的倾向,对对方的要求都尽可能办到,目的就是期盼她对我就像对她的孩子一样,能“爱”我。当发生伤害我权益的事情时,我知道我要拒绝她,保护自己,但是我的潜意识还是在幻想她可能会对我像对她孩子一样“爱”,如果我选择顺从,我是不是会获得这些“爱”呢?所以我又不敢拒绝。如果拒绝之后,我会有愧疚感,就是我的潜意识告诉我你有可能得不到她的“爱”了,我不顺从了,我可能错了。 但事实是什么?是我们之间根本不可能发生她对我像对她孩子一样好,那都是我不切实际的幻想,我错误的将她定位在一个“幻想中妈妈”的形象,真相是我们之间只可能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究其原因还是我一直在讨“爱”,想要别人爱我,想要和别人建立深刻的链接,并且对任何人都会产生幻想,不会对现实中真正的关系进行判断,比如我确实身边有几位好朋友,她们也确实对我很好。而是在脑海中一直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爱”,需要很多“爱”,总是觉得自己缺乏“爱”,总是想获得很多人的“爱”。 上面可以概括为对人有不切实际的感情寄托,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爱”,这能反应出来我的内心其实很缺爱,可能是从小到大的家庭经历导致自己感受到的爱不多,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也没学会爱自己,自己无法给予自己内在的爱和力量,于是开始向外寻求“爱”。❣️这里和楼主第二个问题不谋而合,就是如何提升潜意识对自己的重视。 🔺 2.我觉得提升潜意识对自己的重视也就是慢慢觉察自己的过程,也是自己给予自己爱的过程。我觉得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更多是从我本人出发的角度),可以试试下面这几点。 🌸 第一:对于自己身边的人要有清楚定位,对待他们你心里预期大概付出多少。比如你的好友是哪些,这些人是你可以付出情感建立链接的;你的同事和老板有哪些,这些人是你要公事公办,不是用对待好友的方式去相处,清楚自己在挣钱,不是在交朋友建立深刻情感链接。(此点主要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 🌸 第二:(这一点我觉得是因为人还是有社会群体倾向,我们不可避免与人产生关系,而和几个人产生深刻的链接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她们会令你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爱自己也可以与人建立深刻链接,与自己的好友经过交心的谈话确实很能提升幸福感和满足感,会令你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链接又深了一步,自己会有一种靠山的感觉,因为你知道你和你的朋友是有紧密的链接,你们之间在困难时可以互相倾诉和依靠。当你确信有人支持你的时候,你会对自己也产生信心。(和楼主复盘自己被重视的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有爱人,和爱人建立深刻链接也很棒! ... 可爱的二哈宝,我懂你说的靠山的感觉,在我的心里是会产生一种底气,而我认为我之所以能从长达5年的职场pua里走出来,也是因为有新家庭的支持。 你说的爱的方面,给了我很深刻的启发,我以前从来没有往这个方面想过,因为我妈从我很小刚记事开始,就一直说我无情冷血六亲不认,我看了你的分享之后,才意识到我也是缺爱的,但我却因为她的话,框住了自己,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一个无情冷血的人了。 我不该因为她的话限定我自己一辈子,我是一个温柔有爱的人,我应当用心去体会爱,大大方方地去表达爱。 这样才不会产生无法分清感情远近的事情,也就是你说的把要和值得的人建立深刻的情感链接,把同事当同事,把爱人当爱人,把朋友当朋友,与人相处要有界限。
-
已注销 楼主 2023-11-21 14:14:49 江苏
(接上文,一个回复写不完😂) 🌸第三:如何自己爱自己呢?短时间我们没法做到给予自己内心强大 (接上文,一个回复写不完😂) 🌸第三:如何自己爱自己呢?短时间我们没法做到给予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但是我们目前能意识到自己脑海中是有很多对自己否定的话,这些话是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它们在潜移默化的消耗我们的精力,改变我们对自己正确的认知,导致认为自己很差。所以可以先从梳理脑内想法开始,辨别脑海中无意识流过的负面想法,通过写下来的方式进行梳理。每天都去理清楚具体的下意识想法究竟哪里错了,比如“因为没有别人做的好,从而认为自己差劲”,这个推导是不对的。事情的真实情况是你做的没有别人好,你感受不好,但是≠你很差,你只是在这一个方面没有别人做的好,其他方面你也很棒,不能全盘否定自己。错误认知是因为在用情绪说话,因为我感觉不好(情绪),所以=我很差(扭曲的真相)。这样的否定每天会发生很多次,如果选择忽视它们,会造成整个人情绪低沉和没有精力但找不出原因。如果能会减少无意识攻击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少做/不做下定义的负面标签,你的内心会平和很多,你也会真正认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带攻击性的评价自己,同时做事充满动力。上面的方法学名叫做❗️“认知行为疗法”❗️,如果楼主想具体了解可以看大卫伯恩斯写的《新情绪疗法》这本书。(tips:强烈推荐楼主看,我有链接,楼主想看可以call我😂)这本书我觉得很棒,看完很有收获。 在不攻击的自己的同时,也慢慢鼓励自己,不需要真的做了很有价值的事情才夸奖自己,只是一件小事比如洗衣服了,打扫卫生了,早起了,就可以夸奖自己很棒。 我自己有时会观照自己内心的情绪,如果发现自己会因为一句很相似的话而总是生气,我会思考自己是不是曾经受过委屈或是因为其他原因而讨厌这句相似的话。一般会联想到小时候的我,我就会发现原来小时候的我受了很多委屈但是没人可以倾诉,导致长大后我听见类似的话语就会不开心。接着我会写一篇日记给小时候的自己,里面写着关于理解自己和心疼自己的话。然后会找一个房间将这些话读给自己听,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宣泄出来隐藏很久的情绪,之后我基本会好很多。还有就是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告诉自己这句话本身没有伤害到我,只是我自己又回到了害怕讨厌的场景,每次都鼓励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保护自己,不会再受伤害了,这样次数多了,你可能真的会抚平自己潜意识里这个深藏的痛点。 每一次疗愈都是一次强大自我是过程。 💕最后我想说这个过程会很麻烦,(主要针对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去检视自己的过程),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会产生想法,那些下意识的负面标签我们可能会一天攻击自己好多次,而只有真的每天坚持下来去自检,去写下来自己的想法,才真的有可能改变自己低价值判断自己的思维标签。我现在也是刚刚起步,希望与楼主能共同成长,让我们都变得更能爱自己,更会爱自己。🥰 ps: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恰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我很喜欢跟大家讨论。 to 楼主:上面这些都是关于心理层面,我的想法是心理层面理清楚了,整个人变得平和而有动力,真的想完成某事,会更容易开始和坚持下来。具体涉及到真正要做的事情,还是楼主自己决定要怎么计划与执行,祝楼主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 ... 可爱的二哈谢谢宝跟我分享这么多,我在接触正念后,也意识到了我居然会在内心非常恶毒地咒骂自己,这简直难以相信。我看完前面的书单之后就去看你推荐的新情绪疗法。 我之前看过一本《不原谅也没关系》,里面也提到过这方面,他提的是“情绪闪回”的概念,宝你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看!
-
已注销 楼主 2023-11-21 15:32:17 江苏
我刚刚回答了一个关于找工作的问题,突然意识到我原先的行业比心理咨询行业坑更多,骗子也更多。 但我依然找到了比较靠谱的工作,所以也算是一个可参考的成功经验了。
所以我来复盘一下我当初是怎么做的: 1.海投简历,不管是不是骗子公司,只要收到相关面试通知,全都去试试,去看过了解过之后,再做判断。 2.先去行业内大企业做销售,了解行业基础知识,后来跳到一家中小型,但不是诈骗企业的公司,转型做我喜欢的岗位。 3.积累这两个经验后,再跳到一家大公司做我喜欢的岗位,至此达成了我的职业目标。 虽然后来又遇到了很多事情,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但这个入新行业的经历应该是可以参考的。 还要再加上一条,每次面试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领导适不适合自己。
-
已注销 楼主 2023-11-21 16:35:21 江苏
我这两天又在想我到底想做什么。 其实发这个帖子的时候,我的目标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所 我这两天又在想我到底想做什么。 其实发这个帖子的时候,我的目标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所以我当时是想考公上岸,却一直打不起动力来学习考公内容。 现在看来,可能考公只是理智我的想法,不是真正我的需求。 真正我的需求,主要还是想学习心理分析,以后往心理咨询方向发展,希望既能解决我自己的疑惑,也能帮助更多和我一样的朋友们,解决困扰。 这样一想到话,我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是充满动力的。 全职码字的期间也挤时间看了很多心理分析方面的书,找工作的时候也关注了很多这方面的招聘情况,包括现在,也经常往这个方向思考,一边工作一边看这方面的书籍,说起来书真的很枯燥,但确实真的能看的进去。 所以可能真的是,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就算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去接触的。 但如果真的想往这方面发展,我目前面临很多困难。 第一个就是我没有科学的、成体系的这方面的知识,可能难以应对专业工作的需求,我现在能做的更多的是一个陪聊+开解的工作。 第二个就是现在这方面工作鱼龙混杂,很难找到正常工作,接到的面试通知大多数是婚恋网站骗人的,或者玄学网站忽悠人的,还有一种是纯销售,明明几节能解决的事情,让你谈成几十节。 第三个就是精神上的压力很大,因为会遇到很多的人,去直面他们心理上压力、执拗、较为负面的一面,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去承受这些。 ... 已注销第三点还有一个补充:做心理咨询的都是很需要帮助的人,为能做到不耽误别人,给别人带来正面的能量吗?
-
LALOLA (艺术品是凝固的时间) 2023-11-22 11:13:46 河南
在发现规律小组发现了这个《我发现了一个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想要某一样东西的方法(更新) 》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7942675/?_i=06217281aadYN9
-
哇咔咔 2023-11-25 22:04:04 湖南
我不了解你,但是我试着给你回答吧,也许回答的不对,但我想告诉你,其实人自己才是自己的专家, 我不了解你,但是我试着给你回答吧,也许回答的不对,但我想告诉你,其实人自己才是自己的专家,只有自己最了解你自己。你分析了这么多关于你自己其实都是对的,但是落到具体实施来讲,就是你需要练习,你的问题很显然并不是认知问题,是你自己不去行动的问题。认知问题别人可以帮你,但是行动问题只有你自己帮你。你说你只有在利他的时候才有行动力,利己的时候没行动力,那是因为你不可以练习使用自己的内驱力来为自己做事情,简单来说忍受不了寂寞,无法与自己独处和对话。比如写小说,学英语,都是非常孤独,强迫自己写写写,这过程本身就是最难的痛苦的,没有捷径,你问再多人,你也只能坐下来写,一次不成,再写,一本书成绩不好,就切掉,再写,没有灵感就去读,读100本,然后每天扒榜,写个几百个开头这种,这个过程痛苦,漫长,反复,但是成功的人不会告诉你,告诉你你也不会去做。但是你却把这个最重要最难的过程简化了说自己没动力,甚至认为有人一个金手指打通你脑袋,然后你就充满动力的去做利己的事情了。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做,不停的去做,做不下去了,再去找自己为什么做不下去的原因,一点一点波折前进。比如写小说,全职写书失败了,回去上班,发现上班不行,继续回去写小说,寻找之前的经验,然后再努力一把,这才是人生的常态,不是你想的,哎呀,我总是不利己,利他,我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做,练习去做利己的事情,永不放弃的去练习,去行动,过程中可以失败可以放弃可以痛苦,但是主旨目标就是不放弃的去练习,唯一的一条路 ... 朱木兰好厉害👍
-
哇咔咔 2023-11-25 22:18:42 湖南
我和楼主在现阶段可能有些相似,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是从我自身经历出发,希望对楼主有一些 我和楼主在现阶段可能有些相似,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是从我自身经历出发,希望对楼主有一些新的启发。(我本人喜欢心理学,所以对自己的剖析是关于心理学多一些,最后可能会推荐一本心理学书籍,里面的一些办法可能对楼主有帮助) 🔺 1.针对楼主提到的“有外界压力且利他性质”这一点,我可以从我自己经历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行为表现的是一种利他性质?(下面的解释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其他几方面我没写,那几方面与我自身性格有关,如果楼主想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私我继续聊,因为都写就太多了😂)外界压力这一点我目前还没有思路。 🥕我与人相处时会表现的对对方很好,具体表现有“为对方争取对方原本的权益,与对方有冲突会选择忍让,对对方不合理的要求接受,对对方很包容”。之前我不理解我的这种行事作风,直到最近和老板的一次冲突我好像意识到一点。 事情经过是老板要求我加班,但是我在之前和老板聊工资的时候,她并没有说清楚我具体干多少小时,结果在我工作一天后突然要求我加班,我感受到被欺骗,很愤怒但又不敢拒绝(就是不敢,这个心理就是之后分析的重点),后来我的朋友帮我拒绝了,但这次拒绝之后我还有一种对老板的愧疚感。 我开始分析为什么我会不敢拒绝,为什么我会对她有愧疚感。原因就是我之前通过她的朋友圈了解到她是一个很好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经常夸奖和很直白的表达爱意。我看完之后我潜意识里面是“羡慕”的,同时也渴望自己有这样一个妈妈(因为我的妈妈很少对我直接表达爱意)。于是在我和老板相处中,我的行为不知不觉表现为有讨好对方的倾向,对对方的要求都尽可能办到,目的就是期盼她对我就像对她的孩子一样,能“爱”我。当发生伤害我权益的事情时,我知道我要拒绝她,保护自己,但是我的潜意识还是在幻想她可能会对我像对她孩子一样“爱”,如果我选择顺从,我是不是会获得这些“爱”呢?所以我又不敢拒绝。如果拒绝之后,我会有愧疚感,就是我的潜意识告诉我你有可能得不到她的“爱”了,我不顺从了,我可能错了。 但事实是什么?是我们之间根本不可能发生她对我像对她孩子一样好,那都是我不切实际的幻想,我错误的将她定位在一个“幻想中妈妈”的形象,真相是我们之间只可能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究其原因还是我一直在讨“爱”,想要别人爱我,想要和别人建立深刻的链接,并且对任何人都会产生幻想,不会对现实中真正的关系进行判断,比如我确实身边有几位好朋友,她们也确实对我很好。而是在脑海中一直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爱”,需要很多“爱”,总是觉得自己缺乏“爱”,总是想获得很多人的“爱”。 上面可以概括为对人有不切实际的感情寄托,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爱”,这能反应出来我的内心其实很缺爱,可能是从小到大的家庭经历导致自己感受到的爱不多,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也没学会爱自己,自己无法给予自己内在的爱和力量,于是开始向外寻求“爱”。❣️这里和楼主第二个问题不谋而合,就是如何提升潜意识对自己的重视。 🔺 2.我觉得提升潜意识对自己的重视也就是慢慢觉察自己的过程,也是自己给予自己爱的过程。我觉得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更多是从我本人出发的角度),可以试试下面这几点。 🌸 第一:对于自己身边的人要有清楚定位,对待他们你心里预期大概付出多少。比如你的好友是哪些,这些人是你可以付出情感建立链接的;你的同事和老板有哪些,这些人是你要公事公办,不是用对待好友的方式去相处,清楚自己在挣钱,不是在交朋友建立深刻情感链接。(此点主要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 🌸 第二:(这一点我觉得是因为人还是有社会群体倾向,我们不可避免与人产生关系,而和几个人产生深刻的链接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她们会令你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爱自己也可以与人建立深刻链接,与自己的好友经过交心的谈话确实很能提升幸福感和满足感,会令你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链接又深了一步,自己会有一种靠山的感觉,因为你知道你和你的朋友是有紧密的链接,你们之间在困难时可以互相倾诉和依靠。当你确信有人支持你的时候,你会对自己也产生信心。(和楼主复盘自己被重视的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有爱人,和爱人建立深刻链接也很棒! ... 可爱的二哈很棒的思考!我也会有不自觉索取爱的行为,我最近也在努力控制心理预期了
-
哇咔咔 2023-11-25 22:30:23 湖南
(接上文,一个回复写不完😂) 🌸第三:如何自己爱自己呢?短时间我们没法做到给予自己内心强大 (接上文,一个回复写不完😂) 🌸第三:如何自己爱自己呢?短时间我们没法做到给予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但是我们目前能意识到自己脑海中是有很多对自己否定的话,这些话是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它们在潜移默化的消耗我们的精力,改变我们对自己正确的认知,导致认为自己很差。所以可以先从梳理脑内想法开始,辨别脑海中无意识流过的负面想法,通过写下来的方式进行梳理。每天都去理清楚具体的下意识想法究竟哪里错了,比如“因为没有别人做的好,从而认为自己差劲”,这个推导是不对的。事情的真实情况是你做的没有别人好,你感受不好,但是≠你很差,你只是在这一个方面没有别人做的好,其他方面你也很棒,不能全盘否定自己。错误认知是因为在用情绪说话,因为我感觉不好(情绪),所以=我很差(扭曲的真相)。这样的否定每天会发生很多次,如果选择忽视它们,会造成整个人情绪低沉和没有精力但找不出原因。如果能会减少无意识攻击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少做/不做下定义的负面标签,你的内心会平和很多,你也会真正认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带攻击性的评价自己,同时做事充满动力。上面的方法学名叫做❗️“认知行为疗法”❗️,如果楼主想具体了解可以看大卫伯恩斯写的《新情绪疗法》这本书。(tips:强烈推荐楼主看,我有链接,楼主想看可以call我😂)这本书我觉得很棒,看完很有收获。 在不攻击的自己的同时,也慢慢鼓励自己,不需要真的做了很有价值的事情才夸奖自己,只是一件小事比如洗衣服了,打扫卫生了,早起了,就可以夸奖自己很棒。 我自己有时会观照自己内心的情绪,如果发现自己会因为一句很相似的话而总是生气,我会思考自己是不是曾经受过委屈或是因为其他原因而讨厌这句相似的话。一般会联想到小时候的我,我就会发现原来小时候的我受了很多委屈但是没人可以倾诉,导致长大后我听见类似的话语就会不开心。接着我会写一篇日记给小时候的自己,里面写着关于理解自己和心疼自己的话。然后会找一个房间将这些话读给自己听,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宣泄出来隐藏很久的情绪,之后我基本会好很多。还有就是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告诉自己这句话本身没有伤害到我,只是我自己又回到了害怕讨厌的场景,每次都鼓励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保护自己,不会再受伤害了,这样次数多了,你可能真的会抚平自己潜意识里这个深藏的痛点。 每一次疗愈都是一次强大自我是过程。 💕最后我想说这个过程会很麻烦,(主要针对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去检视自己的过程),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会产生想法,那些下意识的负面标签我们可能会一天攻击自己好多次,而只有真的每天坚持下来去自检,去写下来自己的想法,才真的有可能改变自己低价值判断自己的思维标签。我现在也是刚刚起步,希望与楼主能共同成长,让我们都变得更能爱自己,更会爱自己。🥰 ps: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恰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我很喜欢跟大家讨论。 to 楼主:上面这些都是关于心理层面,我的想法是心理层面理清楚了,整个人变得平和而有动力,真的想完成某事,会更容易开始和坚持下来。具体涉及到真正要做的事情,还是楼主自己决定要怎么计划与执行,祝楼主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 ... 可爱的二哈很棒,谢谢楼主的建议,我也下单了
-
你也想睡觉吗 2023-11-28 12:21:29 重庆
最近在复习,看到几个知识点觉得会有帮助。
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即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
增权:是指人们增强对决定他们生命事件掌控力的过程,即有能力对决定自身健康的问题作出明智的选择。
增权的核心:它不能够被给予,必须是自己获得。
断章取义抄了三个知识点。uu我想说的是: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已经很好了!
在三个影响行为的干预因素: 倾向因素(心理因素):又称前置因素,指能促进或阻碍人们行为改变动机的因素,包括:知识、态度、信念、价值观;
强化因素(Reinforcingfactors)—小环境因素 指目标人群在行为改变后所获得的各种正向或负向反馈,其对人们的健康行为起到激历行为维持与发展、强化行为,或削弱行为的作用。强化因素包括社会支持、同伴赞许、亲属肯定与鼓励、医务人员激励、个人感受等。
促成因素(Enablingfactors)—大环境因素 又称实现因素,指促成或阻碍健康行为动机得以实现的因素,包括实现健康行为所必须的技术、物质基础、社会力量等,如卫生机构的可及性、家庭收入、健康保险、政策、法律法规。
我们已经点亮了倾向因素!在下一步中,我们继续点亮强化因素就好啦,比如个人感受(就是你说的你能完成合作任务但关于自己的事不在意,我认为可以把自己独立出来,做事之前把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肉体独立,把自己当成npc,你把自己的账号当作合作关系) 至于促成因素,大环境在自我肯定中不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忽略。主要问题还是在:行为评价和自我效能以及增权和增权的核心。
加油uu,我们想要的地方要通过我们自己去插旗!
-
Youngaeger 2023-11-30 03:04:33 广东
能量是自然流动的,不是强求的,你不爱你自己,所以无法做真正利己的事,就从这个“利”字来说,还是太功利了,一定要让自己变好吗?你定义的“好”是哪种好?社会价值,他人目光,功利评判,还是你真的爱自己的生活,爱自己的方方面面。。。先尝试放下一些东西吧,很多问题从原生家庭来,父母不爱你,当然可以悲哀可以愤怒,你以为自己只是看见了就足够了,其实内心深处没能接纳这个事实,尝试去接纳吧,自然的时间中,有些事情自己就会自动变化的。。。
-
Youngaeger 2023-11-30 03:08:54 广东
不用还要举证来证明自己被重视,证明证明对外证明和对自己证明到最后都只会一无所有,就像你思路卡住一样。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你生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值得生命中的一切,根本不需要证明什么,被重视,被夸奖,被在意,如果这些都没有,你又是怎么活下来的,是因为你自己一直默默的爱着自己,才活到现在了,你其实要让自己学会的不是重新自爱,而是回归真正的自我内心和那份等待你许久的爱重逢,现在只有你的内在真我,在默默爱你,什么时候你愿意回应对自己的爱,自爱也就完成了
-
Youngaeger 2023-11-30 03:14:39 广东
中国人的成长历程基本都是这样的,社会告诉你别给别人添麻烦,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对他人有用的人,强调利他,从来没有教会人回归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地方,因为力图把人变成机器,否定一切感性自我意识方便管理。。。搞得人利这利那就是看不见自己,不爱自己,人生历程像完成任务一样,内心空虚就给你继续洗脑,能跳出来看自己确实不容易,我们不能完全为自己活着,也不可能完全为别人活着,只有有爱的人才能平衡和清醒,但老中人基本上都不懂爱,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家庭根本不幸福还非要粘着在一起互相折磨的原因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点亮心情|放下手机 拿起人生 (上官猫叮当)
- 思考及感悟|嫉妒的根源是对自己不满 (鲨鱼游过夏天)
- 实用小贴士|治愈心累的方法——行动和动力的双向关系。 (明日晴我猜的)
- 出谋划策|嫉妒好朋友命好导致自己内耗怎么办? (爱咋咋地)
- 出谋划策|父亲突然离世后人很丧怎么缓解 (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