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借新闻女王这部剧里面的价值观去夸香港女性思想
来自:出街先黎诺懿
我是新闻女王这部剧的粉丝,我也从小看TVB长大,也有很多亲戚是那边的,说说我对这个地方他们女性地位还有女性思想的了解。应该说女性地位和女性思想就如这个地方本身一样:矛盾,既前卫又保守,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作为祖国了解西方的最前线首先接触到很多新思想新思潮,所以有部分思想显得相对前卫。二战后需要大量劳动重建社会,女性走向职场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香港女性也在职称上大放异彩,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职业女性。90年代末TVB的职场剧职业剧也可以反映这一点,《陀枪师姐》《刑事侦缉档案》等等,古装剧也不搞嫡庶神教,如《金枝欲孽》当年被称为古装版职场剧,现在反过来把职称剧叫宫斗剧也是好笑,全剧高光,一个是孔武放素樱牌位在皇家祠堂里接受皇帝跪拜,另一个是最后皇宫被天理教攻破其中三位主角出逃有,近代有《平安谷之诡谷传说》讲民国时期女人与封建思想做斗争的励志故事。还有我们《义海豪情》最好的九姑娘。

但不需要羡慕,内地更前卫,二战后首先立法一夫一妻制婚姻自由,宣传妇女撑起半边天,解放妇女运动帮八大胡同等类似女性回归正常生活,女职工很常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一直以来数据都非常好,在东亚甚至世界都排得上号。那内地不足的点在哪?在于女性要承担的实在太多了,要兼顾工作又要兼顾家庭。
但另一方面,由于大英的锅,他们甚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废除大清律例,男性才没有了休妻纳妾权,新界丁权丁屋就是大清律例的产物,也是为什么女性没丁权的原因之一。所以才有香港很多女明星进娱乐圈就是为了吊金龟专嫁豪门这种事情发生,也有人拼命追生儿子、母凭子贵、强调长孙嫡孙这种现象。这些都是大清糟粕的影响。其实大家可以查一下香港小姐一开始是为了什么。而内地搞过破四旧,所以很多思想糟粕在大众眼中就是真的糟粕,不像他们,那么理所当然。
当然港剧很多思想很前卫是真的,但是一部剧里有思想前卫的人物代表也有思想落后的人物代表,一个地区不会只有一种价值观,一部电视剧也一样。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刘亦菲的粉丝好像宜修啊 (圆窗早曦)
- 考拉因大火失去栖息地,为避免后续食物短缺等困境,土澳决定... (小苔藓(ง •̀_•́)ง)
- 新冠之后大家的后遗症是啥呀 (爱斯基蘑菇)
- 很多商业健身房的健身教练和销售怎么就像抢劫的一样…… (今天早点睡)
- 婆婆想住我娘家婚前给我买的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