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书籍|魏晋南北朝书目:从低阶小白进阶到高阶专家
来自:达扎路恭(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任何书单都是编纂者依据自己的认识和判断编排的,只能反应编纂者自己的水平,这个书单也只是反应我的真实一般的水平,是我个人阅读思路的梳理.从小白到专家,这里的小白和专家的定义也是我的主观判断,不具有任何客观权威,如果一个连高中历史都没读过的人被封为大学院长,那么他一定比我具有权威性.个人认识非常有限,这个书单没有加入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考古碑文资料汇编,如以后有时间再系统补充,也欢迎专业朋友留下相关目录和批判.
入门小书
谷川道雄《隋唐世界帝国的形成》
谷川这本书非常短小,是其名著《隋唐帝国形成史论》凝练而成,原书是论文集,但这本小书确很贯通,有人觉得这本小书作者的观点过多,而客观介绍历史的材料较少,但我认为,既然是入门,就需要快速的融会贯通,只要观点不是太老旧和离谱就行,而谷川的水平完全可以保障其专业水准.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阎步克老师的大名在历史系如雷贯耳,本书也是一本高质量的小书,虽小但精华极大,和谷川的书一样,很集中简练的表达了阎老师自己的对于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核心观点,书名波峰与波谷,就是说魏晋南北朝乱世是皇权跌入谷底又重新恢复到高峰的历程,随后通向隋唐帝国的重建.
李文才《两晋南北朝十二讲》
知道本书是我之前比较喜欢的一个历史博士博主推荐给小白的魏晋史,本书相交上面俩本还要简单入门,预设的读者群也更小白一些,对魏晋南北朝完全不知的朋友适合从这里开始,谷川和阎步克的读者,或多或少起码知道一些魏晋南北朝概念的.
故事科普类
邙山野人《东晋十六国风云》《说不尽的南北朝》
如果只是想知道魏晋北朝的纯故事脉络,邙山野人的这两套书很合适,纯白话故事,废话和口水确很少,作者是历史系博士,内容有一定的保障
刘勃《世说俗谈》
刘勃的书在一些历史爱好者评价非常高,文笔也很讲究,这本世说俗谈,是魏晋南北朝名人教科书世说新语的演义,主要涉及东汉末年到东晋的名士故事,对小白的门槛稍微有点高,最好是熟悉一些背景的话,会更容易进入刘勃的文笔.
李硕《楼船铁马刘寄奴: 南北朝启幕战史》
李硕几本历史书都曾火出圈,这本书是南朝第一位皇帝刘裕的传记,李硕的博士论文就是写南北朝战争的,这本刘裕传记是他写论文期间积攒的素材,作为了解东晋末年南朝开始这段历史,会是非常精彩的小传.
较新的通史
川胜义雄《魏晋南北朝》
川胜是魏晋史日本名家,本书是七十年代为讲谈社中国史而写,面向一般大众读者,虽然是四十年前的书,但没有大陆的魏晋通史的两个重要通病,即没有马恩阶级史观和庸俗汉化论,所以本书现在读来还是很容易读进去,论述流畅,作为通史水平依据在线.
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本书是川本为讲谈社中国史而写的魏晋南北朝卷,这套讲谈社14年进入大陆,和川胜一样是写给大众读者的,所以是上乘的科普通史,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现代nationalist不太能接受本书以及周边日本作者对北朝的研究思路的.
张鹤泉《魏晋南北朝史:一个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本书是一个中国史系列,本作为历史教材,台版比大陆版先出版,序言是09写的,非常新的魏晋南北朝通史,靠谱稳定.
鄭欽仁/吳慧蓮/呂春盛/張繼昊《魏晉南北朝史》里仁書局
台湾魏晋史学者合著作品,07年新增订,也属于教材类通史,四位作者都是第一梯队水平,稳定靠谱
李硕《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李硕的博士论文和成名作,主要讲南北朝战争形态的改变,骑兵的崛起和马镫的发明,李硕讲故事的水平一直稳定,本书第一次阅读的时候会被李硕的才华所折服.
不推荐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和吕思勉《兩晉南北朝史》
王仲荦和吕思勉长期被各种人推荐,也是网上书店常年的销售冠军,如果小白想在网上搜索魏晋史,多数情况下会出现这两位的书,王仲荦的书,成书于60年前,虽然被王仲荦修改多次,但任然大量的马恩史观口水话,行文革命化,如果去掉全书的魏晋人物换成当代革命人物,完全是一本《联共(布)党史》.尽管确实此书影响力巨大,更多是不熟悉该领域的读者误解和对权威的无脑崇拜,压根不适合今天的读者再去阅读,我看一条评论说忽略掉这些套话还是一本好书,我则想问为什么要今天的读者去迁就已经西去的作者?你的有限的时间精力就是为听别人教训的嘛.吕思勉的则是另一个问题,吕的书成书于民国抗战时期,不免借古喻今影射现实,发一些完全不合今天时宜的暴论,因为吕的书半文半白,真正读完的读者少,也没几个关注他的影射,要不然早被网暴了,但我不否认吕思勉的厉害之处,后面有推他的其他书.
魏晋南北朝学者李凭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王仲荦魏晋史的学术贡献,我则认为完全是场面片汤话,该文也是注水论文一篇.
靠谱的老学者讲义
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万是是陈寅恪的学生,本书是万的上课笔记,陈寅恪的很多核心观点都有提到,但陈寅恪的丰富程度是远远不可能被这本讲义所涵盖,另一个有意思的点,万绳楠59年发表论文为隋炀帝翻案,此中屈折,时代沉浮.
唐长儒《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讲义》
原书为讲义三种,秦汉三国讲义,魏晋南北朝史三章,和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讲义.虽然唐长孺也用封建社会一词,但远远不像王仲荦滥用马恩语录,而且唐长孺大量有价值的魏晋论文,支撑起讲义的水准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十二讲》
周一良的前言展示了什么叫真正的士大夫家庭,亲戚同学老师全是大拿.周一良也收到建国后史学词汇的的感染,也在大量使用封建和地主,但我的一个评判标准是,我很在意乱用这次概念,但几个历史的名家可以例外,他其他的价值更大,当然也许就对王仲荦双标.周的十二讲,实际是十二篇小文章,旁征博引,对小白很不友好,但如果有些基础了之后再看,就会发现有意思的点.
五胡十六国专题
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 中国史上的民族大迁徙》
一本小书,短小精炼的解释全部的五胡十六国线索,一本知其全貌的科普书.
陈勇《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
专写魏晋匈奴和十六国中的两赵,两赵作为十六国的先声,理解两赵的内部结构,对理解整个十六国和北朝乃至隋唐五代都有着很大的初始意义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氐与羌》《北狄与匈奴》
马长寿当然是古代民族史的一个权威,我对权威素来无感,所以对他的书,我在推荐与不推荐两可之间,马的书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氐羌开篇的氐羌起源完全站不住脚,乌桓鲜卑其中也有不少政治正确的汉化论,但两书框架还是可值略知一二.
不推荐新编十六国系列,尚未出全,不知全部面貌.周伟洲《汉赵国史》《南凉与西秦》蒋福亚《前秦史》赵向群《五凉史》,该系列中不少书是上世纪末的作品,重新打包规划了一个新系列再版,但很多内容并没有更新或者改写,总体而言就是资料堆积和翻译史料,不如直接读十六国春秋和晋书载记来的更快.该系列中的《成汉国史》成书于16年较新,值得一渎.不知道吴洪琳的《铁弗匈奴与夏国史研究》会不会收入系列其中,一样是不推荐,看似写了两百页,又好像什么都没写.
另一种不推荐的反面典型
李海叶《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和孫同勛《拓拔氏的漢化及其他》
李的书是15年的一本十六国五燕专著,该书前言就清晰明了的回顾了研究史,说魏晋南北朝研究的重大课题就是汉化,所有胡人终归彻底汉化,无数重复的新老研究,还是讲汉化.我的判断就是像王八念经一样毫无价值,没有任何增加读者对魏晋史的理解,而是服务于政治正确,一面承认日本对魏晋的观点有着巨大启发,一面封闭保守的抱定了泱泱大国的天朝史观,结局注定是成为浪费纸张的图书馆沉积物,我所关注的豆瓣上的魏晋专业人士,明明知道其中弊病,他们仍然打出了高分,不理解为何,照顾同僚彼此的面子?
孙的书是台湾硕士论文,时间较早,一样大量毫无根据的庸俗汉化论,和一些台湾很历史的魏晋史同列在一个系列中,不知是不是圈子影响?
东晋南朝专题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不必多说,就是经典和精彩,老辣的直觉和判断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
始发曹魏的九品中正制,贯穿魏晋南朝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
中规中矩的南朝政治分析
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
东晋灭亡之后,部分的寒门世族崛起,在南北双方对峙的前线的豪族,深入到卷入了两边的政坛,尤其对南朝走向有着决定性影响.
呂春盛《陈朝的政治结构与族群问题》
吕老真正精彩的是北朝政治,此书写南朝最后一朝南陈的结构,南陈已经是南朝顶峰之后的夕阳,南朝从统治结构上发生改变
北朝专题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代国末期和北魏早期历史,山西时代的北魏
田余庆《拓跋史探》田老关于北魏早期的论述,当然有很多不同的反驳,但仍然有启发价值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一本小书,简练描绘北朝的世族的历史和加入北魏核心圈的过程
严耀中《二重奏:北魏前期政治制度》关于北魏早期的论述,破解简简单单的庸俗汉化论
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绕不开的一本书,北魏骨子里的内亚属性是如何“汉化”的,什么是汉化,什么是内亚,文化论者不愿面对的“先进文明”背后的阴影和帝国
罗新《黑毡上的北魏皇帝》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北朝论文集,黑毡只是其中的一篇论文,再此展现北魏的内亚属性,以及这种内亚属性的源远流长,增加对历史的理解力,而不是停留在庸俗的天朝汉化里.
苏小华《北镇势力与北朝政治文化》中规中矩的平庸之作,描绘北魏晚期的六镇和北周北齐的关系
吕春盛《北齐政治史研究-北齐衰亡原因之考察》阅读北齐史绕不开的一本书
王怡辰《东魏北齐的统治集团》阅读北齐绕不开的唯二之书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吕老关于北周的分析,方法和格局和分析北齐和南陈一样,有点复制的感觉了
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很少主角是宇宙大将军侯景的书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主要北朝晚年和隋唐史,隋唐偏多,黄老对北齐胡汉冲突的理解,以及什么是汉人的理解在其中,虽然只是很小的一个片段,但我觉得可以欺负对整个隋唐两宋的汉的理解,后续我还没有深入阅读.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两本绕不开的制度史
王安泰《再造封建: 魏晉南北朝的爵制與政治秩序》
陈三平《木蘭與麒麟: 中古中國的突厥–伊朗元素》长见识开脑洞之作,不一定论证准确
黃旨彥《公主政治:魏晉南北朝政治史的性別考察》
罗新《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两本关于女性的研究,我觉得罗新这本书写的并不好,受制于材料,没有讲出多少精彩.
袁刚《隋炀帝传》最大的价值是提供了一个线索,告诉今天没有斗争经验的年轻读者,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如何被逆转的
不推荐杜士铎/卫广来/张庆捷《北魏史》老旧看不下去,李贞德《公主之死》过誉之书,韩昇《隋文帝传》评分也很高,我则第一章就读不下去,因为史观前后混乱.
工具辅助书/资治通鉴/正史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如何你在阅读资治通鉴,或者南北朝史书,这是一本关于胡人的名字的词典工具书,就是随便翻阅也挺有意思的,看看你的姓的胡人来源.
张金龙《北魏政治史》
9本的体量,篇幅长,最大的价值是汇集以往各种论文学术研究,工具辅助书,张本人的观点则不一定靠谱
张大可《白话通鉴》
白话文资治通鉴,我看过的部分里翻译非常准确,对小白有很大的帮助,比柏杨版好很多,想要快速阅读通鉴的可以关注一下,商务版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注释没有原文,也没有胡三省的注,全部就只是通鉴原文的白话翻译.
《二十四史全译》
红皮书,各本翻译参差不齐,文白左右对照,对小白可以用来辅助
南北朝学者论文集
没有社会史思想史经济史相关,对于专业选手来说完全无须介绍,对于小白来说,你阅读过的上面书里,会大量的引述这些学者的作品,我并没有全部列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些老学者的学生会大力阐释其老师的观点,固然老学者的作品很好经典,但也架不住近亲繁殖的复制扩张.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前期的变化》《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札记》
吕思勉《读史札记》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
祝总斌《门阀时代: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与制度》旧书新卖
罗新《内亚渊源:中古北族名号研究》
罗新《王化与山险:中古边裔论集》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
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徐冲《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起源》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
田晓菲《烽火与流星: 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
胡鸿《能夏则大与渐慕华》我对该书很有多不同的意见,但豆瓣不能展开批判,高分我觉得过誉了,我的总体评价是新时期负面典型
不容易找到的一些书
吳慧蓮《東晉劉宋時期之北府》
张继昊《從拓跋到北魏》
劉則永《劉裕軍功及其受益階層研究》
杨恩玉《萧梁政治制度考论稿》
魏晋南北朝研究的第一外语是日语
日本关于魏晋研究输入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启发有一批从来只认识汉文材料的学者,其中一些战前的日本人研究,难免会尤其特定时期的立场问题
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鲜卑研究的鼻祖之作
冈崎文夫《魏晋南北朝通史》过于古老的通史,但是日本现代魏晋史研究的鼻祖,影响了后来的研究思路
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
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
内田吟风《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
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
窪添慶文《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
川本芳昭《东亚古代的诸民族与国家》《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社会与国家》
福原启郎《晋武帝司马炎》《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
田村実造《中国史上の民族移動期 五胡・北魏時代の政治と社会》没有中文译本,但被张金龙的北魏政治史经常引用
魏晋南北朝基本史料
《三國志》裴注和集解
《晉書》《十六國春秋》
《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南史》《健康實錄》
《魏書》《周書》《北齊書》《隋書》《北史》
《資治通鑑》胡註
《世說新語》《華陽國志》《水經註》
《洛陽伽藍記》《名僧傳》《高僧傳》《弘明集》《抱朴子》《真诰》《太平經》
《人物志》《金樓子》《齊民要術》《顏氏家訓》《北堂書抄》《藝文類聚》《初學記》《白氏六帖》《太平預覽》《通典》
《文選》六臣註《玉台新詠》《樂府詩集》《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世界史/其他|求推荐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平民生活的书 (煎饼果子)
- 问题讨论|现在的中学与大学本科的历史学教科书在谈及阶级社... (小符泥)
- 想了解世界殖民史 (陷溺虚无之海)
- 出书区|全新《魏晋南北朝史》 (邕人)
- 出书区|中国史居多,还有许多未拍 (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