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团队合作中ego人设的重要性
来自:克莱因有点蓝
写在前面:这件事我已经自我消化好了,本人性格也很爽当,没有一直纠结;发帖纯属经验分享;经验是:如果你确信你是这个组top1或2水平的人,只要你不想成果做出来是shi,哪怕再怎么不情愿,哪怕表现得像个令人讨厌的ego白男,也要把主导权、推进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言归正传:
这周刚结束的小组作业是数据分析,由代码+报告两大部分组成。人员是老师随机分配的。我们组4个人,小学弟看似勤恳早早把数据清洗好,新加坡人最早提出他可以写报告因为他比起其他人英语说得多一点;剩下我和代码哥是高中同学,虽然不是那么熟,但一路走过来总有信任的。
第一次线下见面后,代码哥基于丰富的“不愉快小组合作经验”已经识别出,这次代码重任又落在他一个人的肩头;同时我们今年一起打过商赛,他知道我写报告还可以;总结来说,我俩知道这个作业就是我俩做。(我本以为小学弟起码也一直忙东忙西,会是一个助力,结果代码哥提醒我先run一边他的代码,原来学弟只会跟着他的朋友写的代码写,我们数据的特殊点他并没有处理,还是要代码哥从头顾到尾。至于新加披人,我觉得有人稍微分担点无关紧要的部分(比如摘要、介绍)也总比没有人好;我对这次小组安排还算满意。)
离ddl还剩4天的时候,代码哥敲完了所有代码,我俩teams开会直到凌晨2点,我对他的代码提了优化建议,他也walk me through了整个script确保我理解整个代码的思路。第二天正好有课,我带着写好的报告大纲兴冲冲地要去和小学弟和新加坡人分part。
第一击重击来了:新加坡人压根没来,发了短信才回“feel sick”。荒谬的是,前一天下午我才在别的课见过他,非常的活蹦乱跳。
得,我想我起码还有一个小学弟。我给他讲得透透彻彻,能帮我分担前面的一点内容还是可以的。于是我给他把代码从头到尾讲了两遍,确保他听懂了。他下课当即就前往图书馆,说尽快就把这部分写完。我听了真是甚是欣慰!我想尽管他数据tidy不好懵懵的,但也是一个要好的人。
结果我回到家一打开电脑,见他居然已经早早写完了!当时就心生不妙,一看报告内容——
第二击!他居然完全不会学!术!写!作!留子们应该知道基本的学术英语规范,他居然全篇使用“we”这样的人称代词,而且真的只是把我跟他说的一个很简要的思路如实写上去了,根本不能用的。我真的不知道他去年的课是怎么过的,他明明看上去那么用功!
得,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ddl近在眼前,我只能不闻窗外事地只管写。
摘要、介绍、清洗、exploration一晚上终于搞定,正要着手写模型来,凌晨一点,新加坡人的头像出现在了共享文档里。
我盯着他开始改动我的摘要和介绍。他基本把摘要和介绍的内容做了对换,然后开始在teams上指手画脚:我开始要改格式了,请大家要对他的部分改动之前联系他。作为这个组里唯一一个在教授讲作业细则到场听并且写完所有现有内容的人,我的鼻子发出一声嗤笑:自以为是的东西,老师讲作业要求的时候不来现在在这里自行揣测,还一来就揽了两个最简单的部分变成“他的部分”。
但当时凌晨,我还有更重要的部分写,于是第二天白天和代码哥teams开会说。我告诉代码哥,老师在课上说:摘要要以新闻稿的形式呈现,需要讲好一个故事,使读者看懂;而介绍的要求是“a short brief paragraph”。总结下来,就是摘要里可以扯点有的没的背景,intro她只要一小段话。
代码哥那节课没去,当时懵懵地表示知道了,随机拉了新加坡人要他改。可谁知,新加坡人听了我转述的老师要求,也要固执己见,说他看网上别人写论文,摘要远比intro要短,所以短的应该放在前面!
我当时已在发飙的边缘,我没说话,只想代码哥说话为我主持公道。结果!
第三击!代码哥稍作思索表示“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我辩驳老师的要求不是这样的,他突然显示出那种技术宅男刻板印象里有的自负来——“那是老师的水平太差了。” 我简直要发疯,“就算她水平差,她也是给分数的人,她要怎么样你就给她怎么样呗!”
此时,我成了这个三人对话中唯一一个生气的人。我成了在两个“理智的男人”面前唯一那个发疯的女人。
我立马识趣地闭上了嘴。我写的其他大部分才是分数占比最多的,这两部分差点就差点吧。
在ddl前一天凌晨,我和代码哥终于弄好了报告。结果发现严重超过了字数。于是只有我陪着他开着teams,一遍又一遍地过格式(新加坡人也没把全文格式统一)、删字数。最后我把摘要、intro改回了我原来写的版本,字数一下子减了很多!
然后提交了呗,一辈子不想再看见那个新加坡人。
以下是我没在上文提到的很重要的我的心理历程。我事后复盘,觉得在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的把控上大家一定要有魄力。
1. 我开始对代码哥是没有怯魅的,于是任由他标榜自己成为这个小组作业中付出最多的人:
楼主的数学、代码不是强项,于是在代码哥提出他将总揽代码大责的时候除了感激还是感激。我觉得和他相比,我写report根本不算什么,没他动得脑子多。然而现在我认为“简单”的报告也不是人人写得好的。代码哥就不擅长写报告,只是因为他在“楼主觉得更吃力”的领域上做了付出,就任由他向我们共同的朋友抱怨“我们组干活的只有我一个”,任由他给我灌输“只有写代码的活是活”的观点。放在职场里,领导不就只能看见他付出了,而看不见我了?
2. 不要怕表现得自大/ego,你不ego会有比你ego但很idiot的新加坡人指手画脚:
你看代码哥,他根本不在乎在我面前说“组里这群idiot”“老师水平差”这种话,我开始只会觉得他“虽然情商低,但他确实有点东西”才说这种话的错觉,实际呢,他也有地方不如我。再看这位新加坡哥,他根本没去听老师上课,也根本不了解代码的意思,却能很厚脸皮、且自然地讲出“我觉得应该怎么怎么样”,这种idiot的自信就能折服动摇的代码哥。他们明知道有些话说出来根本没有顾及所有人的感受,但还是要说,甚至改变了事情发展的态势。敬告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特别是女孩总想考虑所有的人),不要以为事事尽善尽美、情绪平稳才能凭人格魅力折服所有人,ego的idiots是不吃这一套的,你也要表现得自信(甚至自大)可能才能平等对话。
3.在不同的人面前用不同的人设:
我其实对代码哥不相信我,而相信新加坡男有些百思不得其解。除了他们都是男的,我总结是我平时在代码哥面前的人设有问题。我在周围人眼里一直不是一个积极读书的,总是在发展课外兴趣;可这并不代表我读书不好啊!和小学弟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对比,他凭借“经常去图书馆写作业”就给我留下了“实力干将/有上进心”的美丽人设,而我因为平日说话爱抛梗、朋友圈只发做饭 代码哥就宁愿相信英语人而不相信我。(其实性别的因素我也感受到了,真的背后发凉,我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我在我擅长的领域里总是那个主导的人,唉)唯一能在这些人物性格认知单一的人面前杜绝此类事情的方式,我想就是在不同的场合树立不同的人设,在同学/同事面前那就表现得你很专业,这样也不会什么idiot都来蹬鼻子上脸。
发言完毕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吐槽|被同宿舍别的套房单元里的混寝女生举报校警了 真的是我... (自带假名刀*)
- 分享|欧陆留子旅游记录及个人向瑞平(目前更新至🇦🇹维也纳 (法兰西在逃厨子)
- 互助|有没有这几天在北京的姐妹一起玩的呀 (zzzzz)
- 吐槽|原来在日本说英语要被歧视说日语也要被歧视 (十日九风雨)
- 分享|女生沙特本科全奖 (米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