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日记 | 开启自我解剖模式
愤怒的葡萄
一上午,面对着昨天写的纸呆若木鸡,因严重鼻塞和低烧而昏昏沉沉的脑袋根本无法思考。但理性又让我必须思考: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在职业发展上会成为现在的我?是什么让我处于现在这种境地?
(以下是意识流的产物)
第一问。我这两天得出的结论是:我是一个这山望着那山高,永远不满于现状,永远觉得别处比此处更好的人。简言之,就是不知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大概有四:
一是我总是有更高的追求,希望生活越来越好。这无可厚非,但我的能力和决心以及运气有时不一定能匹配得上,想要去够树上的苹果,发现自己的极限也只是碰到一片最低处的树叶,愿望和现实的不匹配让我陷入痛苦和自我怀疑。有时,我想够的甚至不是类似“苹果”的可抓住的实物,而是一种想象、一台空中楼阁。我很容易发散想象力,却缺乏使之实现的决心和能力,在描绘愿望的美好和想象它实现的阶段,是我获得最大满足感的时刻。那是不是我只是喜欢想象而已,并不一定要实现它呢?因为不付诸实践,想象永远是即成即散的东西,你的现实生活不会有一点点变化,永远只是原地踏步,就像是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璀璨夺目,醒来后一切暗淡如常,急速下坠的落差不免让人痛苦。
二是我想做的事情太多,胃口太大,都希望做好,又都无法持久。比如,最近的舞蹈、画画、英语、阅读,这四件事其实都需要花很多时间,期间还要穿插做饭吃饭,刷手机,就算不用工作,一天下来也是满满当当。这么看来,我就是让自己的注意力分散的罪魁祸首。一个人的时间有限,无法同时开展很多事情并且把每一件都做好,很容易蜻蜓点水,这也并非我希望看到的。但是,爱好广泛并不是错,不要把时间花在责备自己上,而是享受进行这些爱好的时光,别浪费。
三是二的延伸,我对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够坚定,做不到埋头苦干、一门心思,舍不得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一件事里,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似的。坚持做一件事情也很酷,我却无法做到,好像一直以来没有一件事能坚持做超过一年,除了已经固定的生物钟,大部分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是不是我把这些事都看得太过郑重?All or nothing,太过于极端了。学会举重若轻也很重要,一件事如果喜欢,是否要等到万事俱备才能启动?从将近一个月的画画来看,并不是。我就是拿起曾经用过的本子开始画,期间买了丙烯马克笔,开始画头像,这两天画风景,没有一个严肃沉重的开头,后面的坚持会轻松许多,至少现在我还是愿意每天画画、乐此不疲。这是很好的借鉴,让自己想做的事情,轻轻开始,缓缓持续,即使没有沉沉的结果,过程中我也是被愉悦过的,而且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个果实会自己出现。
四是我还在被需要拥有一份体面高薪的工作所束缚,无法认清和承认自己真正的喜好和做事方式。从这6年的工作来看,我确实需要稳定(公司稳定、业务稳定、工作稳定、工资稳定)、不加班(一加班就脾气不好,要双休)、成长(至少对自己的某个短板能力有所提升)、价值感和意义感(狗屁工作占比不超过30%)、创造性和掌控权(至少能让我发挥创造力、拥有一定话语权、不要做乙方)、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尊重、平等)。如此看来,初创型公司和团队确实不适合我(无奈前两家公司都是这样的),找工作时觉得自己可以忍一忍的条件,实际面对时肯定是不能忍的,所以在一开始就必须诚实面对自己。在现实职场中,我的一些需求是相互矛盾的,还是要舍弃相对不重要的,把最主要的需求摆在首位。对我来说,现下最重要的是稳定。
突然想到,不论大环境如何,我这次找工作就是要更接近心中的目标才行啊!如果因为实在找不到工作,而忘记我当初为什么要辞职,岂不是又倒退回去了?每一步都更接近目标,接近我所追求的工作状态(尊重、平等、有价值、创造性),这是不能变的,这才是我的北极星,迷茫中也不会走失的稳固核心。
第二问。所有过去的选择塑造了今天的我,今天的所有选择也将塑造未来的我。6年前,我因为求职受挫而放弃迎难而上继续尝试,去了一家不怎么规范的公司。一年后内心的声音在喊“快出来,再待下去会废掉!”。于是进入第二家公司,满足了当时最急迫的需求:正规。现在看来挺有趣的,我对公司最看重的居然是正规。第二家公司虽然正规,但我所在的部门是新的,所以非常不稳定,拿了大半年底薪,选择跳槽时,我内心的声音又变成了:稳定。第三家公司给了我稳定的收入,甚至扛过了疫情三年,但也正是这种稳定让人看不到上升的希望,再加上干的事情80%都是狗屁工作,活又多又杂,实在受不了,就选择了裸辞。
于是来到了第三问。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吃不了苦,受不了气了。也是因为这几年跳脱出以前“乖乖女”的桎梏,明白要对自己好,不要让自己委屈,变得更“任性”了,尤其是今年读完《毫无意义的工作》,彻底对前一份工作失去了忍受的力气,决定离开。我不后悔,就算一直找不到工作,我也不会后悔。目前找不到工作的现状,有两个情况我一直没提出来,一个是我要的工资也许不符合当下糟糕的经济环境,一个是“大龄+女性”的标签深深烙在我身上。在辞职谈话时,也聊起过年纪的问题,当时的我不以为意,想着总会有公司不那么看重年纪的,现实却并非我的想象花园。企业非常现实,想要便宜好用还年轻的,恰好我都不符合,即使满足好用,HR看到简历时也直接pass掉,根本没机会证明我的好用。就算吐槽他们没眼光,人家也不会损失什么,倒是我,还是找不到工作。企业的诉求,跟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需求真是如出一辙:便宜好用年轻,便宜是指不需要花多少钱就能娶到,好用是指生娃养娃家务劳动一人包干,年轻无需多言,年轻本身就是吸引力。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便宜好用年轻”的诉求上不谋而合,真是要把人逼上绝路。
天啊,写到这里真是绝望。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7岁没上班躺在家里很丢人吗?😢 (豆贝贝)
- 不想投了,想投江 (六个橙子🍊)
- 裸辞纪实|30岁好像就已经找不到工作了 (🦋)
- 裸辞六个月,想把医保买起来 (己注销)
- 现在还有哪些行业值得入行啊 (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