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灌水|看看硕士论文《我国耽美文化粉丝消费行为研究》
来自:CC
今早看大家在讨论“腐女”,因为有兴趣就搜索了一下,恰好发现了一篇2022年西南大学的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就搬运一些段落或许可以一起学习一下。
因为我不是相关专业的学生,所以也只能看个热闹,就搬运了几段我觉得能看的明白的段落,既然大家都入组了,就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的爱好和消费,更不要看不起别人的爱好和消费。在进行贬低之前,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多了解自己。
另外,有一篇英文文献《Chinese female desire, gaze,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Boys Love"》,应该也挺有意思的,但是我实在找不到下载的途径,doi是10.1080/12259276.2022.2098556,如果感兴趣的话或许可以看看。
虽然只基于一个研究来看一个群体肯定是欠缺的,但是起码也能说明一个事情,那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我们并不是病态的。以下是原文:
耽美文化展现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粉丝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背景下的粉丝群体,展现出独特的粉丝价值观。粉丝价值观是粉丝在接触文化和身处于群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但由于耽美文化的特殊性,粉丝甚至会反作用于价值观。
研究者发现,耽美文化粉丝群体耽美小说受到同人女群体的喜爱,或者说耽美文化想要传达的思想,其实是对传统父权制的不满,以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或性别不平等的反抗。由于女性话语权较弱,社会地位较低和儒家文化背景“矜持”的要求,女性无法通过公开表达的方式纾解遭遇的不公和郁闷,所以就选择了阅读原耽小说的方式,达到放松和消解郁闷的目的。耽美粉丝群体的反叛性和对权威的抵抗性,决定了她们并不会对文化中的所有内容照单全收。借助于新媒介的发展,粉丝和文化的主要生产者—作者之间,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粉丝会在消费的过程中积极对作者进行反馈,或表达喜爱,或表达不满,以帮助耽美文化更好地发展。
耽美文化粉丝的消费动机:
(1)从被凝视的主体到主动的男色消费
耽美作品中所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的、符合女性审美的男性,是吸引女性读者的重要理由。女性在阅读耽美作品时,就是从普通男女恋爱中的“男性凝视”视角,转变成了文学作品中无女性主要角色的“女性凝视”视角。换句话说,耽美作品让女性通过观看行为,避开了“男性凝视”,扭转了平时被观看的命运,成为观看的主动者,暂时摆脱了男权社会下女性肉体被消费的困境(李敏锐,2019)。
女性通过阅读和创作耽美文学,将男性放置于被观看的地位,通过对男性外貌、形象气质的改写,对平等关系的描述,建构了女性幻想的意义空间。女性在这个充满幻想的意义空间中,释放被压制和长久被凝视的不满,实现了从被凝视的客体,到主动凝视的主体的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开始逐渐意识到性别上的不平等,而耽美文化的流行,就是她们解构男性中心的文学传统框架,建立女性自己的诗学,实现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一次努力尝试。在耽美文化中,男性成了被消费和被观看的对象,让女性能够完全以第三视角的状态观赏两个美型男性之间的爱情,一种被塑造成有悖于传统伦理但又美好纯粹的、让人同情的恋情。而这种恋情正是耽美粉丝所追求的,因此为了表达对此种亚文化的支持,亦或是为了表达对于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平等的支持,耽美粉丝群体产生了消费行为。无论是耽美小说里不被世俗允许的却勇敢又纯粹的爱恋,还是对男主人公之间势均力敌的平等关系的刻画,都是刺激粉丝消费的因素,成为了粉丝消费的动机。
(2)乌托邦化的别样选择:婚育的压力和女性欲望的纾解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女性不再以成立家庭为目标,而是更希望自己实现人生理想,实现自我价值。但是面对社会的压力时,她们无法表现出直接的反抗,只能选择逃避这一迂回拖延的办法,而内心的烦躁郁闷又急需找到出口发泄,耽美文化就提供了一个“乌托邦化”的世界,女性可以在其中暂时放松和消解压力。因此,女性群体会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在耽美文化中,也会出于情感投射对耽美文化进行消费。
而在这个“乌托邦化”的小世界女性放松压力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对性欲望的纾解。Mirna Cicioni指出“斜线小说折射出女性对异性恋体制下的男女不平等的不满,表达了她们重构男性气质和两性关系的愿望”。不能否认,耽美文化中将男性身体色情化,男性同性欲望化的表现是将男性身体构建为性客体,成为女性观看的对象。这种构建的方式改变了女性作为“被看的客体”的传统,颠覆了父权制下男性占统治地位制定的审视权威,男性成了被观看的对象。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于“性”的描绘十分含蓄,女性对“性”充满好奇又不敢说出口,耽美作品就提供给女性读者这样一个新的媒介,来投注对男性之躯的想象和欲求(徐艳蕊、杨玲,2016)。耽美文化的出现使得女性压抑已久的性欲望得以纾解,女性通过阅读描写的男性身材和形象,得到了“观看”和“欲望”的满足。
粉丝对耽美文化的消费,不关乎他人,是一种私人的、良好的解压方式。耽美文化的出现为粉丝提供了一个负面情绪的净化场。耽美文化构成的“乌托邦”式的幻想世界,给生活中承受生活压力的女性群体提供了一个短暂避世的场域,是她们负面情绪的净化场所。粉丝沉浸在耽美世界中,可以转移注意力,通过消费取悦自己和释放压力。在粉丝心中,耽美文化中的所描写的爱情是最美好纯粹的,是自己所追求但是非常难得的,通过阅读,暂时进入到耽美小说所描述的世界,能获得极大程度的心理愉悦。基于对耽美幻想世界的向往,粉丝将这种情感投射到创作世界的人——作者及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人物身上,为了表达自己的赞赏和认可产生消费行为。粉丝在耽美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消费行为,有出于取悦自己的目的,社会生活的压力下,性别不平等的遭遇下,耽美世界是一个满足她们所有需求的乌托邦,即使明白这是一个虚拟的、幻想的世界,也愿意暂时麻痹自己沉溺其中。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文化背景下,性是不能公开谈论的,是隐晦的但又散发着神秘气息的“潘多拉盒子”。耽美文化中关于男性身体形象和恋情细节的描写,给女性粉丝提供一个窥探性描写的隐蔽窗口。这是一个相对合法的,又足够隐蔽的方式,能够让女性满足好奇之心,纾解女性欲望。而这个窗口里所存在的又全都是美型男子,女性粉丝可以完全以第三人视角展开女性凝视,完成“男色消费”。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上耽美粉丝大部分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和付费习惯的用户,耽美粉丝的消费行为自然发生,并且随着更多创作者的加入,粉丝高涨的同人创作热情,耽美粉丝的消费欲望大有越来越强烈的趋势。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讨论灌水|🥧播出三周年播放量已达4.9亿➕ (月亮邮递员🌖)
- cp嗑糖|🐱🐶海景丝闲聊嗑🍬楼4.0💙🧡 (笙(稳定版)
- cp嗑糖|EarthMix👨❤️💋👨球慧嗑糖... (巴啦啦小嬷嬷)
- 讨论灌水|泰腐清水小甜剧过时了吗? (FM窝心)
- 讨论灌水|正在补爱在空气中 (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