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自荐|进阶版人设制作:从一个标签化的主角,到让Ta告诉你我是什么样的人。(非干货|自用|完结)
来自:捣月的年糕兔(捣月是一种态度)
⚠️本帖内容比较适用于写过几本小说,对设定主角形象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和经验的作者,并不完全适用于新手作者。非教学,非干货,纯粹个人体悟与对过往经验的总结。换句话说,其实是写给自己,顺便分享给热爱写作的你们。⚠️
开头放我上两个帖子的链接:
想入晋江?↓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3307474/?_i=927898637b8bc33
写作心态崩了?↓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3533402/?start=0&post=ok#last&_i=2789025QKaz1Bf
保证剧情完整性小技巧 ↓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9658340/?_i=3181606q33HImW
✍✍✍
【前言】
开始正文之前说一些废话。我第一次读到类似于“角色有自己的想法,作者无法操控其行为”的句子,是在高中读盗墓笔记时,不知道是三叔本人还是其他读者说的,当时印象特别深刻。
身为作者的三叔,竟然无法操控笔下的主角?主角竟然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不理解,但我大为震撼。
那句话代表着:某位作者笔下的角色活了。
后来我拿起笔杆,开始书写我脑海中的故事,也想体会这种“角色活了”的感觉,但直到如今我也不能说我能够完全理解。我只是在一步一步地,一本一本的,朝该方向接近。
从我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和这样一个主角,到我需要设置这样一个人来当主角使得我想写的故事更加精彩,再到这样的主角让我的故事变得更加完整同时故事也在改变主角,再到现在我开始思考为什么Ta会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或者说为什么主角非Ta不可。
因为有Ta,才有这个故事。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写完一段剧情感觉很别扭,或者是完全写不出剧情,归根结底不是因为作者构思的这段剧情不好,而是Ta不会去做这种事(除非刀架脖子,如果是性格固执的角色,在强迫面前甚至会直接蹭刀刃自戕。
让角色去做Ta不会做的事,只能有一个结果:老天鹅,俺写崩了。
举例:哈利·波特不会为了对付伏地魔让霍格沃茨做挡箭牌,乌尔苏拉不会弃家人而不顾,莱农不会因为父母的要求便回到那不勒斯贫民窟,莉拉不会因为贫穷和暴力便接受索拉拉兄弟的求婚。
人物的出身影响个性的形成,个性直接导致Ta的行为模式,划分除了是否、取舍、喜恶,正是因为这些符合Ta性格的选择,让Ta成为真正的Ta,而这整个故事也只能是Ta的故事,结局也只能是独属于Ta的结局。
衔接上面的例子:哈利在大战期间选择单独前往禁林赴死,乌尔苏拉直到变成小婴儿才停止为家族操劳,莱农从贫民窟和原生家庭里汲取能量迈向了更高的阶级,莉拉一生都在和索拉拉兄弟斗争直到彻底消失。
故事是风筝,角色是绳子,作者是放风筝的人。角色是作者和故事之间的连接,你必须通过角色才能在空中捕捉到你的故事。它在哪儿,再往哪个方向飞,最终要落在何方。
换成另外一个角色,整个故事的走向都会不同。
我这么说并不代表你想不出剧情,你的主角人设不好,Ta不适合这个故事。正相反,我想说的是,能成为主角的人设当然很不错。
但是,你真的了解Ta吗?
✍✍✍
【如何判断我不了解Ta】
- 知道Ta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忘记Ta的个人特色。
- 习惯用填表格的方式去制定人设,比如设定Ta的身高、体重、年龄、性格、喜好等等。
- 经常激情开文几万字,迅速进入萎靡期,既把握不住Ta的人设,也想不出后续剧情。
- 随着写作的越来越深入,Ta与剧情的剥离感越来越强,反而是配角更出彩,读者感受不到主角的魅力,或者读者也开始标签化主角了。
- 写来写去只会写那几种类型的角色,把握不住其他性格的角色。
- 一本写完,回头想不起之前的主角有什么记忆点(不是指Ta的外貌,而是无法立即总结出Ta的行为模式与动机)。有时候,甚至觉得好像换个主角来进行这个故事也可以……
- 就连追完的读者也记不住Ta,因为确实没有什么记忆点。
- 深入思考会发现Ta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剧情(外在驱动力)推着前进。
以上,都是我过往的写作过程中遇到过的和人设相关的问题。可能有遗漏或者我没发现的,欢迎补充。
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或许我的经验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
【捏人:从骨骼开始】
一个人设的骨骼,简单来说就是角色的标签。
角色标签很好理解:高冷,削瘦,善良,乐天,温柔,腹黑,偏执,勇敢,高智商,擅长某乐器,攻于心计,不畏强权,言出必行……都是角色标签。这些标签不会只是个性,还揉杂了外貌、品格、习惯,模糊的行为模式。且通常来说,主角会比配角的标签更多。小说刚起步,主角一般会有3-5或者更多个标签在身上。
这个阶段你要尽可能地寻找符合这个角色的标签,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方便你理解Ta。
等你把标签都写好,排除其中互斥的选项(比如:一个社恐的人可能思绪很多但Ta不会表现得很活泼,因此Ta的标签不会有活泼,但可以是思维活跃。),剩下的就是这个角色的骨骼了。
有了骨骼之后,我个人的建议是可以做三件事。
1.写个人物小传。写故事没开始前这个角色的家庭环境和主要会影响Ta性格塑成的经历。
2.写5-10章正文。这5-10章是试水,看看在这个过程中Ta的骨骼是否坚固,有没有长出血肉。写的过程中,Ta的行为是否与标签一致。
3.写试水正文的过程中,思考后续剧情,是否是角色主动要去推进,还是你想让Ta去做后续的动作。
一般来说,到这个阶段你就会发现问题了,也就是我在上面的【如何判断我不了解Ta】里面列举的。角色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性格模糊,没有固定的行为模式,没有内在驱动力,与剧情契合度不够。
最重要的一点:我开始得觉得Ta只是我手里的提线木偶,从头到尾都是我在逼Ta去做这个做那个,安排让Ta爱上另一个角色。
这时候,你可以做第四件事。
4.重塑骨骼。再次剔除不符合他的标签,增加在你写作过程中,Ta自然展现出来的特性。
(比如:一个高冷的学霸校草,成绩很好,长得很帅。但他很难接近,对大多数追求者都冷脸。说话一般就一句。/初始标签:高冷,学霸,话少。——写作过程中,我写了这样一段剧情:女主角意外发现这位校草其实爱吃甜食和收集可爱的玩偶手办,被发现后会疯狂解释和为自己开脱,想解释但结结巴巴,女主角发现他或许不是高冷,纯粹是社恐,多说几句舌头就打结。/增加标签:假高冷,真社恐,不善言辞。)
至此,人物的基础骨骼塑造完成。
✍✍✍
【拓展一个角色:通过行为】
在上一个阶段结束后,人物的骨骼有了。
这里可以简单总结一下,所谓骨骼=标签。标签越多,人物越复杂,也会越难写,越难把握。只要骨骼在,人物不会太过偏离。但也只是不会太过偏离,做不到非常立体。
这个时候的人物其实对大部分刚入门作者已经够用了,只要在行文中把标签反复踩实,能把其中一两个比较特别的踩到极致,完结的时候成绩不会太难看,放在JJ大概是可以满足一星的水平,如果人设很出彩的话,或许可以摸到二星。
但对于追求更高的作者而言,光有骨骼没有血肉是不够的。
我打个比较简单易懂的比方。
zhz里的安小鸟,她的标签(骨骼)之一是:敏感。而如何展现这个标签,通过行为(血肉):她会和宝娟感慨自己虽然和两个姐姐走得近,但终归不是一起长大的,情分不如两个姐姐之间……大概是这个意思,记不太清了。
就是这样一个行为,让一个敏感标签,变成了实际行为。
所以有了骨骼之后,让角色依照骨骼长出自己的血肉。
我这里强调的是:角色自己的血肉。
因为同样是敏感,安小鸟介意的是姐妹情分之间的轻重,但大如介意的就是渣龙爱上其他女人。不同的角色,同样的标签,会有不同的行为。这也就是我上面说的,Ta之所以是Ta,就是因为Ta对某些事做出的反应,与其他人不同。
Ta的行为必须符合Ta本身的性格标签,但又独属于Ta。
不理解的话可以想想自己身边有没有那种特别有个性的朋友。一件事,别人做了,你会觉得奇怪。但如果是Ta做的,你只会觉得:真不愧是Ta。
这一步,可以做2件事:
1.在正式进入小说剧情之前,尝试根据角色的标签去描写Ta的行为。
(比如,承接上面,我给学霸校草一个假高冷真社恐的标签。具体行为会表现为:好兄弟和他打招呼,他非常冷漠地应“嗯”,回答也只是一个字“好”、“哦”,实际上一直尝试偷偷溜走,不想进行社交。)
2.尝试通过其他人的角度,片面地去看待这个角色。
(继续以上面这个例子。在好兄弟视角里,就会变成:学霸经常戴着耳机独自走远,他是真的很独狼。但如果是已经发现学霸校草真社恐属性的女主,在女主眼里就是:你看那个胆小鬼,又偷偷溜走了,耳朵都红了还要用耳机挡住。)
以上,不要等开始写正文的时候,再用具体的行为去塑造角色。
因为在正文之前,你的角色也有故事。
✍✍✍
【简易的人设模板】
·整体外表:身高,体型,年龄,面部,皮肤,头发,穿衣风格(这一项可以说是人设中最不重要的,除非你想要塑造一个在外表很有特殊性的角色,譬如mdzs那种)
·重视的:金钱,事业,家庭,友情,爱情,健康,自我,自由,伴侣,名气……(可以用xx>xx>xx)
·恐惧的:失去xx,某种事物,某个人……(大概率会成为下文的伏笔)
·性格底色:正面,中性,反面(一个角色不止有正反面,可以直接填标签)
·行事风格:对角色行为的大致总结,也能总结出几个标签,但需要写出具体的行为去表现
·自身追求:与重视的有一定关系,但重视的不一定是追求的……(大概率会成为角色的事业主线)
·日常生活方式:一个补充作用
·工作方式:如果是校园文,类同于学习方式……(每一种行为都可以反馈出人物性格)
·对亲人:一个角色,对待亲人、友人、爱人的方式是不同的,在不同人面前也有不同面
·对友人:同上
·对爱人:同上
·对敌人:同上
以上所有,都可以先写角色本身的指向,再写旁观者对Ta看法。
比如,一个臭美的角色,设定了长发,他自己觉得自己长发很好看,但旁人会觉得一般,觉得他太喜欢照镜子了。
✍✍✍
【如果Ta会说话】
最后的最后,尝试和Ta对话吧。不是以第一人称,也不是以第三人称。而是我和你,你对我说,我对你说,就像平时和朋友聊天那样。
我是采访者,Ta是受访者,一问一答那样。
甚至可以把其他角色也加入进来,每个角色的说话风格是不一样的,从发言就能分辨出是谁说的,Ta大概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小说对比影视,缺少直观的画面。比起动作,有时候台词更能突出一个角色的人设)
基本上到这一步,你已经很了解T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
【结语】
这个人设贴拖得有点久,因为我本身在写稿的时候,思路转过好几回,所以此贴仅供拓展思路和参考,学习价值并不高。
有的作者可以在写作中不断完善和补全人设,有的作者如果不一开始就当女娲把人捏好,越到后面越写不出来。我属于后者。
我的方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因为我的写作风格是剧情成就人物,而不是由人设拓展剧情。
我的小说灵感总是来自于一段非常想写出来的情节,而不是去塑造一个出彩的人物,所以比起人物本身设定,我更想要抓住人物的行为模式,以及他的行为会在剧情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我会通过写,大量的写,去验证我是否已经理解这个角色,经常为此写了几万字废稿。
所以,我是实践派,而非灵感派。
比起想象万花筒的绚丽多彩,我更喜欢把一滴颜料滴入水中,通过观察它在水中的质变和溶解,最终获得一幅画。
以上。
本贴未经允许禁止搬运到其他平台(包括截图),小组间分享链接无所谓。
祝大家灵感无限。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古时的中年人有发福烦恼吗 (momo)
- 安利/自荐|又双叒申晋江,有老师可以帮忙看看吗? (是富婆!)
- 一人一师:你看了谁的小说之后学会了写小说? (蓝巫婆)
- 提问/树洞|(bl碎碎念)有点好奇 (momo)
- 新人写小说该注意什么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