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农医|真正代代相传的从来不是姓氏,是她和她的她
来自:woyanjinghenda
“我们曾是同一个人,后来竟荒诞地归属于三个不同的姓氏”
通常所说的遗传,大多指细胞核中的DNA,也就是22对常染色体(男女所共有)和1对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其中一半来源于母亲,一半来自于父亲。
但约于50年前,科学家发现人体DNA不只存在于细胞核内,同时还存在于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尽管精子和卵子中均携带线粒体DNA,但当二者结合成受精卵后,精子中的线粒体便会降解、消失,因此,线粒体 DNA只会遗传自母亲。

通俗来讲,无论女儿还是儿子,其体内的线粒体DNA均100%来源于母亲,同时,只有女儿拥有相同的机制把它传给下一代,这种传递方式称为“母系遗传”。也就是说,倘若一名女性只有儿子或没有孩子,那么她的个人线粒体脉络将与她一同消亡。
由于不受精卵结合、分裂时的随机组合、修改等的影响,线粒体DNA十分稳定,这意味着我们每个女性都能通过线粒体DNA溯源几万年前至今的同宗族个体,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早已天然完整地刻录了远古祖母传承给我们的线粒体DNA。(天海佑希寻找和自己有共同祖先的西藏女孩靠的就是每一代都生女孩的线粒体遗传)

除此之外,对于染色体,有研究发现,如果没有X染色体或者其他任何一对常染色体,胚胎都不能发育成活,但没有Y染色体却可以,也就是说Y染色体对于个体生存并非必需。
2004年,东京农业大学河野友宏团队采用一种孤雌生殖技术,成功地用两枚未受精的卵子培育出一只名为“辉夜姬”(辉夜姬,日本小说《竹取物语》中一位诞生在竹子里的公主)的单性生殖小鼠,该小鼠没有生物学上的父亲,但拥有两个生物学上的母亲,辉夜姬小鼠不仅顺利活到成年,并繁衍了健康的后代,其寿命更是比普通老鼠长30%,这或许表明,遗传自父亲的基因可能会缩短其后代的寿命。该研究成果被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攻克双雌小鼠的诞生后,有团队开始攻克雄性间的同性生殖,但这比前者要困难得多。雄性个体没有卵细胞,因此需要将激活后的孤雄干细胞和另一雄鼠的精子一同注射到去核卵细胞中,再经历体外的培养,才能转移到雌性小鼠的子宫当中,尽管经过了复杂的多轮改造和精确修饰,在477个胚胎中只有2只小鼠存活超过2天。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理工农医|越大的大型语言模型越不可靠? (楹川)
- 文史哲艺|有人侮辱了我,所以我也要去侮辱人;有人将我当抹... (momo)
- 文史哲艺|这是一些随风激荡的思想,而这风是不可思议的风 (momo)
- 文史哲艺|人类具备语言能力,就是为了掩饰思想 (momo)
- 文献求助journal of political communicat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