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摩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首联颔联错乱了吗?
乌龙球(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近读王维诗,有评者谓《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疑首联与颔联或因抄写舛讹致有错乱。原诗为: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论者曰:“诗起句工对,颔联反而不对,实属不入格。喻守真疑为首联与颔联颠倒错乱,如若对调,则平仄格律既不失粘,且在意义上比较自然。“倚杖”句是看,接看“寒山”;“临风”句是听,接听“秋水”。此说有独到之处。” 若如此,则此诗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其格律乃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恕我不才,素来未知近体有此格律。王摩诘五律,如《山居秋暝》,《归嵩山作》、《终南山》、《酬张少府》、《过香积寺》、《汉江临泛》诸篇,皆属对精工,格律谨严,未有如论者所出格律之不伦者。且其诗本身格律为: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本颇合律。论者所谓不谐者,不过指颔联未对仗而已。世人皆知,近体格律之完善当在杜甫晚年,王维之时,或者未尽符近体格律处,也是有的,不足为奇。 且依论者所改,看似属对颇工,实则板滞拘泥。寒山、秋水、渡头、墟里四处景致罗列,不惟堆砌,且有为对而对之嫌。原诗所写,乃一迟暮老人,日常懒于出门,今渐觉山水有异,方步出柴门外,拄杖而立,闭目感受傍晚的宁静安谧。此诗所写之景非景,只是这种感觉的意境而已,那徜徉在渡头每日的落日斜晖和村落间的袅袅晚烟,都是这种宁静自然、返璞归真的体验的朴素表现。 作者要表现内心的真实体验,于是遵照了自己感觉的真实顺序来写,至于对不对仗,这种时候还显得很重要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活动区|反义词接龙(限首字) (己已巳注销)
- 来玩逆向诗词接龙 (曾以为已注销)
- 活动区|诗词接龙之…词组接龙 (己已巳注销)
- 【超级接龙】来挑战接龙新玩法~ (Mnnnmkii)
- 活动区|双~单○飞花令(致敬之前经典游戏) (己已巳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