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贴士|一种可以增强记忆和学习效果的学习方法
来自:漫步的竹子(无拘无束,向自由。)
之前我介绍过一种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发现一种练习独立思考能力的高效方法 (douban.com),叫做主动预测+从差距中学习。
这次我还想分享另一种普遍适用的学习方法——主动检索。这个方法和我之前介绍的独立思考的方法一样,可以普遍用于日常的各种信息输入中,包括文章阅读、读书、看视频等等。
这个方法来自《认知天性》(一本非常好的关于学习科学的书籍),经过大量的科学验证。引用书中一段对于这种方法的解释:
在诸多研究成果中,有一项发现非常重要:主动检索——考试——可以强化记忆,而且检索花费的心思越多,受益就越多。飞行模拟器对比幻灯片讲座,小测验对比重复阅读,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子。 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有两大显著的好处: 一是这能告诉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然后你就可以判断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个薄弱的环节上,加以改进; 二是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强化新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方便你在今后进行回忆。检索,也就是考试,可以有效地中止遗忘。
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伊利诺伊州哥伦比亚市的一所中学里,他们安排八年级的学生接受不重要的小测验(同时安排反馈),内容是科学课上的部分知识点,小测验成绩只占3个学分。另一部分知识点不会出现在小测验中,但是会安排学生复习3遍。在一个月后的大考时,哪部分知识点会被记得更牢?在考查小测验涉及的知识点时,学生们的平均成绩是“A-”,而在考查那些仅做复习但未做小测验的知识点时,学生们的分数变成了“C+”。
这段论述中对于检索为什么有用的描述,细致且精彩。在我看来对知识的检索,就像看一幅画,想象我们观察蒙娜丽莎一分钟,然后,我们把眼睛闭上,尝试在大脑中重现蒙娜丽莎的样子。在重现图像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有些地方是我们忽略的——比如眼睛的颜色,头发的颜色,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背景是什么等等。这些我们忽略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注意细化的知识。
可以发现这种方法和我之前介绍的主动预测一样,是先思考再对答案,促使我们主动动脑思考。不一样的是,主动预测是前置动作,用我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和新知识碰撞。主动检索是后置动作,用我们通过回顾、重述、测试等方式,用我们刚刚学习完残存的印象和新知识原貌碰撞,检验学习的效果。
实际使用中,文章、书本和视频等等信息,在我们检索的过程中,不需要像图画一样,一字不差地还原。所以,检索还有一个好处,大脑在处理回顾信息的时候,也在帮助我们筛选关键信息。
那么,怎么使用检索方法呢?测验固然很好,可以高强度用脑,检索的难度越大,效果越好。但是,实际应用来看,不是所有的信息输入,都有配套测试。
也有人喜欢用anki制作闪卡,然后检索回顾,但是制作闪卡,也要把重点内容制作成问题和答案的卡片,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动作和时间成本。我自己也尝试了很多次,但是也没形成习惯。行动越复杂,越难以形成习惯。
经过实践,我更喜欢用以下简单的方式来练习主动检索:
- 看完一节(提示),就转头(动作),然后检索。举个例子,比如看一本书,把小标题、一小节当做提示,看完一节就转头,移开视线,想想刚刚阅读的内容: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生动的例子,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启发点等等。如果遇到卡壳,或者隐约觉得遗漏了什么关键点,再回到书中查找核对。
- 一分钟快速手写。比如看了一篇长文章,合上书或手机,回忆刚刚阅读的内容,快速把想到的所有关键词,先不思考逻辑顺序等等,在一分钟内快速写下来。
大家还有什么常用的简单易行的检索习惯吗?多多留言,一起交流学习。#人气创作计划#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实用小贴士|培养一个“避世”爱好 (不学习变笨蛋)
- 思考及感悟|用一种「轻轻的心情」去面对生活大小事 (Beaver)
- 思考及感悟|支持自己的最简单方式,就是果断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留余地)
- 出谋划策|嫉妒好朋友命好导致自己内耗怎么办? (爱咋咋地)
- 思考及感悟|高配得感女生真的好有魅力啊 (星星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