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时代的思考
来自:知白守黑
作者:孔筱龙
引言:
本文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说视频自媒体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
互联网发展有哪些标志性事件?
视频自媒体带来了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互联网会朝什么方向演化?
未来互联网在哪些领域还会产生变革?
正文:
当今时代可称 “视频时代”。它的含义是丰富的。这主要不是指腾讯视频、爱奇艺等传统的视频平台,而是指视频自媒体平台,如抖音、B站、微信视频号等。当然,这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视频时代的到来不是偶然的。它是互联网发展向前的必然产物。当然,它也不是终局。
2000年互联网和网站兴起,标志着独立于国家地方广播电视台的一个新媒体物种的诞生。它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向每个人打开了通往整个世界的窗口,使人更便捷地搜索和获取知识。而传统则是通过自家或图书馆书籍和资料查询,较为费力。
互联网带来知识爆炸的同时,门户网站以及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使信息得到秩序化。互联网空间同时带来了社交的转变。论坛、博客、QQ使得无时无刻的多人社交成为可能。
2010年智能手机出现,移动互联网诞生,它进一步带来了解放,人随时随地的上网成为可能。信息进一步碎片化的趋势更为明显。一个微字就可说明这一点: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博、微店、微信小程序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支付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交易更为便利。
视频网站从2006~2010年兴起以来,一直是影视剧、电视节目播放的模式,并延续到移动互联网。2018年开始,视频自媒体平台迅速崛起,包括短视频和中长视频,数量开始剧增。在既往的视频平台中,个人是缺少视频发布的自由的。但视频自媒体平台使得个人的视频作品和直播都可以向全网发布,带来了极大的自主性和自由,极大地扩充了线上的信息库,使世界更加“透明化”,因为视频和文字相比,显然会带来更大的信息量。它也彰显了个人IP。个人IP具有不可复制性,这正是商业时代所稀缺的,同时也可看见其中的精神化趋向,以及鲍德里亚所说的“符号消费”。
视频自媒体的影响是广泛的。正面影响有二:一是犹如科举时代,贫家子弟只要有才能,也有中举的机会,因而使世界更加平等化;有才能的人不论背景如何,都可以崭露头角。二是视频形式极大地降低了认知成本。在视频自媒体之前,曾存在音频自媒体(如喜马拉雅)火热的时代,音频也可带来解放,并可降低阅读成本。但视频可进一步降低认知成本,并且可带来更多的审美元素。但同时,由于音频和视频依赖于时间上的播放,在跳跃性上具有不足。而文字形式可使人更快地完成浏览和回看动作,因而在信息集群的扫描中,文字反而更具有便捷上的优势。但视频和音频更具通俗化的口语传播,则使信息可向更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中普及。
视频自媒体的负面影响也有二:一是过分注重包装、外表、传播技巧和流量,使得实质性内容被掩盖。而内容质量,是不能单凭流量和市场来决定的。二是刺激人追求新奇信息和娱乐,追求感官刺激和多巴胺分泌,甚至满足一种在互联网上冲浪的快感,结果使得学习需求相对弱化。人们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生活变得肤浅化和碎片化。
这种不足也会进一步敦促人类社会的进化,促使人反思教育形式和教育原理,去考虑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如何分类和条理化,学习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创作者采取什么形式使内容更容易被领会。
ChatGPT的出现,使得人工智能能够快速吸纳网络世界的所有知识,并且还能够进行创作和内容产出。但人对知识的吸纳现状并没有改变,除了音频、视频和思维导图,并没有出现使得人对知识吸纳更为便捷的工具,人的认知成本并没有显著下降。显然,未来在这个领域,还在酝酿着一场变革。
展望未来,在数字时代、数据时代和视频时代,一定还会出现呈现优质视频内容的更好的搜索引擎。因为,每一天互联网世界的信息都在上万级的增长,人们制造着信息的垃圾,也在生产着优质内容。人们迫切需要有一种工具而不仅仅去靠流量来帮助他(她)鉴别和寻找所需要的优质信息。
再来回顾一下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互联网极大地开阔了人的眼界,将全国乃至全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同时伴随着现代交通对空间的克服,以及线上购物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每一个想对世界或世界的某一方面有更多了解的人,都不会忽视互联网。由于信息在战略和竞争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经常并没有具体的信息需求,而只是打开频道和浏览,去update自己在某方面的认知。而视频自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在满足人群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音频和视频,在降低认知门槛方面,也比文字具有更大的优势,因而有利于知识的普及。
未来,可以预见互联网仍然会朝四个方面不断演化:1. 敦促互联网内容不断丰富的机制;2. 敦促内容质量不断提高、提升创作品质的机制;3、作品识别、筛选、归类和检索的机制;4、VR在视频领域的渗透。
2023年12月15日写就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