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镜子理论
小孔成像(在世界末日的下午兜风。)
特隆哲学家的一种哲学理论。 代表人物是鲁特·杰涅尔斯 镜子作为一种反射的媒介,并非完全如实地将现实中的事物反映,而是作为一种唯心的反省与矫枉的方式更改世界的运行。当你看到镜子中自己的那一刻,你的想法已经与上一秒发生分歧,一个独立的自我已经分叉,之后你目睹着镜子中的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你都在对自我作出反省与矫正。之所以对称,是由于其建立新个体的方式是对现有重合的个体的剥离。 同样的理论并非仅仅适用于镜子,一切反射现实的介质甚至是心智,都在不断地剥离现实,将现实这一看似单一永恒的存在,展开,再展开。 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我们的世界将是支离破碎的。 赞成这一观点的哲学家如图杰斯也提出,镜子之所以神秘且让我们通向某种不可知的记忆,正是因为其能够将个体剥离分叉的能力。当个体审视另一个看似完全与自己一致的另一个个体时,会与其拥有极为短暂的联系。这一联系将另一种意识与记忆灌入我们的脑中,尽管速度很快,难以捕捉,但是仍然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如:个体在极为苛刻的心理条件下长久地观察镜子中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变化的微小与时间的长久,联系的“口子”似乎会比一般情况要更大,从而使得来自另一个个体的信号以及镜子中形象令人害怕的对称带来的特殊知觉,被大脑作为违和的画面所捕捉。 参考文献 [1]鲁特·杰涅尔斯.朱庇菲涅尔[M]底特:底特学院出版社,1911:101-105 [2]司藤·哥德尔墨.特隆古哲学考——智化时期[J]瑞切古德哲学高峰,2001,19(1):13 选自《特隆第一百科全书》第 v 册哲学篇 p69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一次失败 (小孔成像)
- 设计|特隆百科全书的封面设计 (小孔成像)
- 词条|“不可改变”循环错误 (小孔成像)
- 词条|镜子理论 (小孔成像)
- 词条|苏斯教 (小孔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