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86期公告:探访苏皖交界北横山
来自:舒克(纵横自在 有拘无束)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686期公告
“山·风情”系列寻考之十八·行走六合
苏皖交界北横山

本期海报
集合时间:2024年1月6日周六上午8时50分
集合地点:地铁S8号线雄州站一号口。集合后乘坐大巴包车行动,九点整发车,请各位把控时间,不要迟到。
交通线路:请查找各路公交转地铁三号线林场方向泰冯路站换乘S8号线……
活动内容:1、行走苏皖交界北横山,欣赏、拍摄这里的大自然景观;2考察北横山区域历史人文典故,如昭明太子又一个读书处、古禅证寺遗址等;3、中午万山农庄就餐;4、午餐后寻访安徽境内井亭村,草庙山杨捷将军墓等历史文化遗迹;5、回到江苏境内,访真武庙遗址、关帝庙遗址古银杏,自北向南行走樊集老街后返程……

北横山自然地貌1

北横山自然地貌2

北横山自然地貌3

北横山自然地貌4

北横山自然地貌5
六合北横山位于县城东北 28公里,樊集乡境内,为苏皖两省界山。史载:梁朝的昭明太子曾在横山上建有读书堂,它的后边正倚着横山的翠石冈。
唐朝后期光化年间,时任六合县令者,名叫郏滂(读音jiá pāng夹旁)他走偏六合山山水水,写下50余首诗篇,几乎涵盖了六合境内所有的历史文化景点。其中一篇记叙了北横山与昭明太子相关的内容:
昭明曾置读书堂,后倚横山翠石冈。
巨盗黄巢锋刃刺,神坚终不下僧床。
诗的第一句,就表明了昭明太子设置读书堂之事;第二句则细写读书堂所在位置“横山翠石冈”。随后,又描述了发生在山上一座寺庙内鲜为人所知的故事。涉及到黄巢、神坚两个人物。对比史料,我们来捋一捋这个故事:
在北横山南麓,有一座寺庙,叫禅证寺,本为梁天监年间(502-519)所建的昭明太子读书堂。到唐朝后期,有位僧人法号神坚,以太子堂为主体,扩建成寺院。而此时期,唐朝战乱四起。有一天黄巢起义军经过此地,来到寺院,要求僧人让出所有禅房,并提供粮草军饷。神坚法师说:这里是佛教净地,不得容留士兵。于是官兵们将神坚等僧人扣为人质,试图逼迫他们就范。但神坚面对刀枪,宁死不屈,盘腿打坐在“僧床”之上,默默咏经,坚持不离,誓与寺院共存亡。最后,黄巢军士们实在没有办法,也是被神坚的精神所感动,对神坚膜拜而去,寺院终于秋毫无损,得以幸存。郏滂的这段记载距离黄巢起义时间很近,当是真实可靠的,为我们保存了一段被历史尘封的传奇故事。
据《六合县志》有关古禅证寺的记载,也证实了郏滂诗作的描述:“禅证寺在县东北三十里横山之阳。梁天监中建即昭明太子读书堂,唐僧神坚以堂为太子院,后黄巢兵遇以刃扣神坚,不能动,膜拜而去,今寺废。”
昭明太子

南京紫金山下燕雀湖畔昭明太子读书处塑像(舒克摄影)
天监是南朝梁的第一个年号,使用时间(502-519)共计17年余。在中兴二年,齐和帝萧宝融禅位于萧衍,梁建国,改元为天监。
史料记载,梁太子萧统自幼嗜书如命,这位太子爷不太关心政治,不恋权势,独爱文学。按说,在皇城中,他应该拥有非常良好的读书条件,但朝廷各类繁杂事务自然也会妨碍他读书,为了排除干扰,他特意四处寻找安静甚至荒僻之地,潜心致学。由此,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读书台”“读书堂”之类遗址。
在南京境内,至少就有6处和昭明太子有关的读书遗迹,分别是紫金山北高峰的“太子岩”与山下的燕雀湖畔、江宁湖熟秦淮河边的“梁台”、浦口汤泉惠济寺、六合横山的六峰书院、玄武湖的梁园(相传是萧统编选《文选》的地方)、江宁牛首山佛窟寺的“昭明太子饮马池”。
樊集老街
樊集,位于六合区东北部,属于丘陵地貌,境内有横山、君子山、葫芦山、玻璃山、万家山、五营山、小团山几座低矮山峰。距六合区主城28公里,濒临金牛湖风景区,与安徽天长、扬州仪征交界,有樊集、塘桥两个社区,115个自然村庄,总面积38.5平方公里。现存南北走向的樊集古街,留有古寺庙的多棵高大银杏树。
六合县志、《棠志拾遗》均有记载:樊集地方“书香之盛有君子风”、“学子勤读、风俗敦庞、少长彬彬、秩然有序”。樊集老街是地处苏皖边界的千年古镇、交通要道;境内庙宇众多,佛、道、儒文化相融,耕读之风盛行。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湖广汉阳人万世良新任六合知县,对此地“君子乡风”将信将疑。便微服前往樊家集察访。所闻所见确实不凡,万知县感叹道:“余居官多年,未见有此仁里耳!”回县衙后,万知县便写下“君子乡”三个大字,命匠人刻石悬挂于魁星阁前,以示表彰,代代传扬。
杨捷将军墓

杨将军墓1

杨将军墓2
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境内的天长市谕兴乡草庙山。墓前石刻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属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捷,江苏宝应县崇俭乡人,生于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代入官,先后担任光禄大夫,昭武将军,督江南总兵等。他戎马一生,曾率兵参加了平三藩、收台湾、征讨准噶尔等许多重要战争,战功卓著,卒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死后封赠少傅太子太傅,获旨厚葬。

杨将军墓石马

杨将军墓石狮

杨将军墓石像生武官

杨将军墓石像生文官
杨捷墓之形制显示出墓主人的非凡地位。神道上即有望柱、石人,又有石虎、石羊、石马,属二品官的礼制,(三品无石人,四品无石羊)。墓地依山傍水、气势恢弘。神道长500米宽30米,用青天条石、箩底砖铺砌,两侧分列文官武将、狮、马、虎、羊、狗等七对石像生和一对望柱,石刻造型优美、雕刻细腻,形态逼真。造型基本与凤阳的朱元璋皇陵相同,实为罕见,属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杨将军的后半生曾在扬州生活,他作为江南提督定居扬州,去世后,因考虑扬州地势低洼,不利安置坟场,就选择了苏皖交界的谕兴草庙山建造陵园。墓区占地25亩,原建有双碑亭、双碑坊。传说安葬时要等“鱼打鼓的时辰”,那天等了很长时间,以为不可能出现了。突然天上飞来一只苍鹰,鹰爪上的一条鱼却好掉在架好的鼓面上,算是鱼打了鼓,就开始了安葬。遗憾的是杨捷墓的石刻石碑,在特殊年代遭到破损,杨捷夫人墓被挖,文物流失。神道上的青天条石、萝底砖已荡然无存……
天长市谕兴乡,地处苏皖交界的天(长)、六(合)、仪(征)、扬(州)之中心,境内多山包,属于典型的江淮平原上的丘陵。山青水秀,风光独特。历史文化遗存,除杨捷将军墓之外,在谕兴集原址东侧,还有清道光年间工部尚书、著名的音韵训诂学家王引之的墓葬,在南侧有清顺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永吉之墓,其神道及石象生因造水库和文革中被毁,现有顺治帝亲自撰拟的“御制祭文”贝石碑等。
著名电影导演卜万苍

中国早期电影导演卜万苍
卜万苍(1903~1974),天长县渝兴乡(今安徽省天长市金集镇)井亭村卜家营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生,在江苏扬州长大,由江苏第五师范肄业。1921 年到上海谋生,在电影行学徒,先成为摄影师,后又当导演。拍摄了《良心复活》《挂名的夫妻》《一剪梅》《人道》《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国魂》等一系列著名作品。还发掘了张织云、阮玲玉等明星演员。

卜万苍执导影片《玉洁冰清》

卜万苍作品《玉洁冰清》捧红的大明星张织云

卜万苍执导电影《挂名的夫妻》,推出演员阮玲玉,在片中饰演女主角史妙文
【特别声明】
活动无任何商业行为,参与者纯属自愿、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对活动中产生任何安全等问题由各人自行负责,活动召集、组织、参与者不负任何直接或间接法律、经济责任,特此声明!凡报名参与活动者即视为对本声明的认同,活动开始时本声明同步生效!
友情提示:民间活动自愿参加,活动发起人无法承担意外事件造成可能的伤损,敬请理解见谅!
欢迎每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加入我们的团体,
为我们所深爱的城市,为护佑我们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尽一份微博之力!
请带足水、电池……以及热情,信心与诚意
请报名跟帖,并说明你的参与形式和人数
例如:摄影(摄像)一人;
文字记录、制作美篇、抖音、微视频……等等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就是穿行其间,用脚步丈量!去寻找,去探求,维护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古都拥有万条脉络!流淌着从古到今的血液!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就是那搏动的神经,伴随着历史血液跳动!
我们永远活跃在城市的四面八方、山野水岸……
行动为笔、时间为纸,不间断记录这古老都城的变迁过程,“城记”团队,“城记”道友,珍重自然!牢记历史!传承文化!
爱这个城市!我们必须坚持,坚持!纪实、记录,行走,永不停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46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第730期活动现场实录 (舒克)
- 老有所学,整整廾年 (南京牛子)
- 行知犁宫今还在,时间己过20年 (南京牛子)
- 中外老年,交流友情 (南京牛子)
- 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南京猿人智人头骨化石 (舒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