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143-2月出注释1
来自:刘小羽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2.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3.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懆兮。
□□●□,□□●□。□□●□,□□●□。o
□□●□,□□●□。□□●□,□□●□。o
□□●□,□□●□。□□●□,□□●□。o
附注:
修正了本诗的文本:惨→懆。如上。
1、皎-皓-照,僚-懰-燎,悄-慅-懆,形成排比,每组字相互之间近义,这个很好理解。
不过,窈纠-忧受-夭绍,形成排比,虽然可能也是相互近义,但不同于前面几组字都是单字,这组是两字。
2、皎-皓-照,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近义。不必解释。但需要注意的是,皎-皓为形容词,白色。照为动词,照耀。词性有所不同。
3、僚-懰-燎,有的版本写作:僚-嬼-燎。但在现代汉语中,除了僚略微常见外,其他都是冷僻字。
①僚,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官僚、同伴,如:僚机。已经不是形容词,失去了古义。
僚-燎,从尞,如果都作为形容词,形容美人,则诗人不太可能用这么相近的字作为近义词。
可能在流传过程中,出现错误。现代汉语中有撩人一次,这个撩,可能就是僚-燎在本诗中要表达的意思。现代词:撩人的撩,指的是挑逗。如果僚=撩人,则可作为形容词,有挑逗性的。
不过,有的版本僚写作:嫽,从女,据说山东话嫽=好,形容女子美貌,如:嫽俏、嫽妙。再如,《文选·傅毅·舞赋》:「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
嫽从尞,尞从火,古音co。好从女,古音co。嫽-好二字古音确实相同或相似,可视为通假。果如此,诗人为何不直接用好字,而用嫽字?
那第三阕的燎呢?是不是让人欲火焚身?如果是这样,燎=性感的,让人心急火燎的。
②嬼=㚹,从卯,古音bo。㚹的异体字:媌。=眉目清秀。这是字典上的注释。我认为,懰(嬼)与浏有关,以前分析过,浏=清澈见底,后世引申为一览无余。那么,懰(嬼)应当是形容人如潭水一样清澈见底,或形容人的心情清澈见底,毫无瑕疵。关于浏的分析,见:诗经95-2溱洧注释1;
4、悄-慅-懆,其中,悄=愁,古音do。悄从肖,肖从小,古音do。愁从秋,古音do。见:诗经26-2柏舟注释1;
不过,慅从蚤,蚤从㕚(爪),㕚(爪)从手,古音do。懆从喿,古音do。其实,悄-慅-懆三者古音相同或相似,应均为忧愁之义。但后世字典中,多将慅-懆互训,互为通假。应有些微差别。
①慅从心,骚从马。慅=骚=心情骚动、骚乱不安。
②懆从喿,躁从喿。懆=躁=心情烦躁、暴躁。
5、窈纠-忧受-夭绍,是本诗最难理解的地方。
①窈-夭,最好理解。窈窕,指的是身材苗条。见:诗经1-2关雎注释1;但是,当时在注释《关雎》时,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讲解每一个难点字词,现在补充一下:
窈窕,山东方言仍有此语,貌似读作:yao diao,指的是女子身材好,风韵好。此其一。
据说,竹简版诗经,将窈窕写作:腰翟。腰-窈,现在同音,好理解。窕-翟元音不同,难理解。但在诗经中,翟为o韵,古音do,以前分析过多次,见:诗经47-2君子偕老注释1;也即,腰翟,古音co do,窈窕,古音co do,两者同音通假。
甲骨文夭,画的是跳舞,扭腰。与窈窕有近义,都与腰有关。
②纠-绍,均从丝。唯独,受不从丝。那么,是否是流传讹变?果如此,则受=绶。
纠=絮,缕,纠缠,如:纠结,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绍=续,绵连,如:绍兴,绍续。
绶(受)=结,包袱,因为印绶之义本身就是包袱印章。
窈纠=身段婀娜,衣裳流苏。
忧受=纋绶(有的版本忧写作:懮,我认为是纋的讹字)=头巾+腰带。
夭绍=跳舞+连绵不绝=不断跳舞。
③窈纠-忧受-夭绍,另一种解读:
夭绍=夭折+续命=生与死。
忧受=忧虑+遭受=忧虑+挫折。
窈纠=条顺+纠结=是非曲直。
舒|窈纠、舒|忧受、舒|夭绍,均为动宾结构。值得美人可以让诗人的曲直、愁苦、生死得以舒展。
以上②、③两种释读,是完全不同的。代表了两种意境。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诗经大解226-245 (pluiepoco)
- 对网友梦柯的回覆 (pluiepoco)
- 刘注诗经第十四辑完整版 (刘小羽)
- 诗经239-2旱麓注释1 (刘小羽)
- 诗经236-2牧野注释1 (刘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