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及感悟|记录自己的一次情绪闪回
来自:卡勒坲甜筒加冰
《不原谅也没关系》是心理创伤治疗师皮特·沃克所著,同时,他自身也是cptsd(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所以书中强共情的笔触、鲜活的诊疗个例,中间读的一度哽咽。
最近深受启发的一本书,意识到自己有时看似没缘由的烦躁、逃离、崩溃背后的创伤,这是非常难以启齿的,尤其是旁人“你那么爱笑,不可能有烦恼的”“我要是有你那么乐观就好咯”之类的期待下,承认了我内心的阴翳就好像驳回了大家的信任,于是塑造“完美自我”的内驱压力就越大。
学以致用,记录一次偶发的情绪闪回(emotional flashback):昨晚和爸妈的电话,提到了工作后有一次请长辈吃饭,爸妈觉得这种请吃饭是一种回馈感恩的形式,所以在吃饭中极力讨好权贵长辈、矮化自己小孩的言行十分“用力过猛”,“给xx仔吃鸡腿吧,xx(即我)从小到大都不爱吃鸡腿的。”“喝这个汤吧,你表姐的小孩要喝xx汤的。”等言论就刺痛我,“难道别人生来就是可以有喜恶的权利的?我就天生那么贱吗?”我强忍自己内心的不适。期间点菜中,爸妈极力重复“让你xx叔点吧!”“问xx喜欢吃什么?”就好像他们是听不见对应亲戚说“没关系,xx点就可以的。”的说法一样。
这天晚上的对话当场我是很受伤、很不快的。我意识到,我貌似经历了一场闪回,又变成了那个因为做的不好在饭桌上被指责的智能把碗端起来默默把眼泪滴到碗里的小孩;那个因为想要某个娃娃直接被漠视晾到街上的小孩。复盘来看,这次创伤记忆的诱因:
【指责与羞耻感】
事后来看,我爸妈在听了我对他们那“亚健康的情商教育”的声讨后,先是一种“那种眼神”的侮辱:“那顿饭才多少钱?你至于吗?”,接着是一种鄙夷“我问你,你有什么委屈噢?”,就好像我是破坏这场愉快的家庭聚会的误入者。接着又是一种“我是为了你好”的情感毒药,好似他们帮我这个”学生思维“、”不懂事”、“斤斤计较”的无知者擦屁股的人一样。显然,我的表达不仅没有收获理解,更直接成为了众矢之的,一瞬间,我那种不堪重负的歉意、油然而生的羞耻感整个把我击中。
【割裂的父母】
从小教我们厉行节约的是父母,我认为在“面子”的压力下,这是一种有勇气的好品质,而我的父母在明显够吃的情况下加菜的行为,极力巴结的嘴脸导致我似乎失去了这种“导师”的支持,“很可能他们的节约只是为了省钱吧?并不是真心认可这件事。”父母形象的权威性荡然无存,而且成了一种势力的代言人而对我诸多挑剔。
眼压是控制不住的,尤其是他们用“钱”偷换成我对这种“贱内贵外”的情商教育的不满后,一种不被理解的无力感袭来,我直接挂断了这次电话。我知道,我需要关照那个内在小孩了。以下是运用《不原谅也没关系》里面实用的技巧自我疗伤:(附有读书笔记,以下序号对应笔记顺序)

【自我保护、设置屏障 1&2&5】
我是可逃离的,我有拒绝这种自我矮化的权利!我有能力可以终止这种声讨我的不平等对话。
【自我哀悼、情感支持 8&9】(这是对我最重要的1⃣️part,眼泪直窜)
在具体的事件里,我会同情那个“茫然听到爸妈对我不喜欢吃鸡腿(连朋友都知道的细节、我和爸妈也分享过)的小孩,并且,我还有支持,男票、朋友都知道我喜欢吃鸡腿会给我夹。眼泪决堤哭出来就好,哭个畅快。(ps:爱猫一直陪在我身边)

【停止批判、极端化 4&7】
不是我的错,我不必感到羞耻,我就是种餐桌文化的刺头。由衷认为这种类似捧来的情谊是可复制的、廉价的,少了真诚,多的只是一种阶级剥削的快感,那么“有效”的受众也不是我真心要交往的人。我已经做的很棒啦~
经过一番心理调适,不得不说这次闪回对我的影响已经尽量可控了,以上心得也分享给在历次闪回中挣扎的各位。
当内心的柔软
找到那隐秘的伤痛,
痛苦自己会击碎岩石
然后,啊!让灵魂浮现
——鲁米(Rumi)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出谋划策|你对她人&世界的态度? (土豆)
- 点亮心情|很多女生是真的不觉得自己有闪光点和独特之处(改... (日光瘾)
- 书籍与资料|道德经作为胎教让我告别焦虑 (Alice)
- 实用小贴士|当我把我的微信名改成了“x总”,自信心急速膨胀 (日光瘾)
- 实用小贴士|一个心态小转变让我在工作日无痛健身学习好好吃... (黄桃味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