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开局,编剧为啥要这样切入宋运辉线
来自:三王三斤酱
按理说彭农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笔,而目前来看“宋运辉被发配到彭阳农药厂”在剧版里占了不少的篇幅,且基本是原创剧情,还以悬疑案件的方式展开故事。
这样的编排,和第一二部相比,显得第三部的主线相当模糊,起码不是一开篇就能让观众产生合理预期的,必然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割裂感,追起剧来也没那么轻松。
在这里大胆揣摩一下编剧的意图:
1. 搞点新鲜的。
都拍到第三部了,各种精彩激烈的县斗、厂斗、人斗、家斗的大家啥没见过,该试试新东西了,不然怎么满足大家的高期待。
另外,悬疑案件是比较能引起好奇心的,可以借机捞多点新观众的注意力。
2. 低开高走才更爽。
一直西装革履地待在集团高位上搅动风云有啥意思?
穿着单薄透光走形磨白T恤待在破房顶上搅水泥,才更有趣味更有反差,而且让后期重返东海的剧情更有吸引力更激动人心了。
另外,这里的“低开”并不是卖惨博同情给观众制造代入感,没有大篇幅的描述宋运辉是如何虎落平阳的,也没有极力渲染他的低落情绪,而是很快把剧情拉到宋运辉在彭阳厂站稳脚跟、侧面穿插反应他遭遇的一些不公待遇(哪个好人家的处级干部自己去修房顶啊,哪个好人家的厂长把桃子留给别人摘啊),开短短两场戏留白了好多耐人寻味故事也狠狠立住了人设。
3. 吊老观众胃口
让大家天天寻思宋厂什么时候回东海,如果彭阳厂真的拍他个十五、六集,大家就得挠心挠肺到十五、六集期待他宋运辉到底什么时候回东海。
而且看过原著也当不了大预言家,得来老老实实回来看剧才知道后续故事怎么发展。
4. 给人物变化加个锚点。
随着宋运辉走上高位、当大领导这一步,原则上势必是会“马厂化”(官僚化、灰化、务虚化)的。
但先把他扔到农药厂,增加底层经历,塑造他的“人性化”“生活化”接地气的一面,那后期攀高峰的时候不管再怎么变、他都能继续保持理想化的本真底色,逻辑上和情理上也就更说得通了吧。
可能也正是彭农厂的经历,会让宋运辉意识到单单着眼于技术的发展是不足够的,其他发展也要跟上(路司化)。
5. 方便发展个人感情。
美强惨落魄男总裁和冷傲精英大女主谈情说案患难见真情
无论是东海或是金州那个环境,都把宋梁框在一个非常理性职业化、更谨慎克制的位置上,两人之间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牵扯到某个大集体的利益,很不利于发展私人感情。
何况两人都强势独立惯了,很难有契机去开展一段恋情。
可农药厂不同啊,人不多产品低端被边缘化没前途的小破厂(没有贬低彭农的意思),虽然算是宋运辉的事业低谷,但同时也意味着他身上职业那部分的重担和标签被卸掉不少,反而能露出他个人的那部分,是个发展感情的好环境。
6. 还没想到,想到了再补充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S3E12|杨巡和梁家的冲突,本质是老钱与新钱的冲突 (长安梧桐)
- 有momo嬷宋运辉吗 (且敛风翼)
- 第2季|程开颜的本质是蠢 (你说什么)
- 第2季|梁思申就要上线了,现实生活中程开颜跟宋运辉真的走不... (非优即良)
- S2E12|好奇在那个年代6300元是什么概念? (饭碗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