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每一次新文化浪潮,“三国”都吃上热乎的了?

。

(买买买 T T)
2024-01-13 00:23:37 已编辑 广东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09:12:52 广东

    狭义的三国只有60年,广义的三国(从黄巾起义算起)也只有96年。连一百年都不到的……😅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4:45:17 广东

    这是运气还是实力 😂 这是运气还是实力 😂 想看好人有好报

    都有吧,或者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唐诗宋词兴起,让三国赶上了 元朝的戏曲杂剧兴起,让三国赶上了 明清小说兴起,让三国赶上了。这回还吃了口特别大的,而且是开饭的第一口。 就连日本文化飞速发展,居然都让三国阴差阳错给赶上热乎的了。 国内影视剧发展,又让三国吃了顿好的 游戏和二次元产业发展,这回是顺理成章吃到最好的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5:07:22 广东

    没办法,这个题材实在是好,戏剧拉力,人物光环,悲剧结尾引人深思,要什么有什么,我到现在也想 没办法,这个题材实在是好,戏剧拉力,人物光环,悲剧结尾引人深思,要什么有什么,我到现在也想不到比这更适合写的历史题材 ... 难诉初

    罗贯中可能一开始只是想把三国的各种评书戏剧汇总串联一下,再缝缝补补,更方便故事传播?他可能压根也没想到这玩意以后会被叫做“长篇小说”。可能他也想不明白,为啥写其他朝代的演义就不灵了呢。😂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5:26:09 广东

    别说了,我前几天搞贞观缺粮,突然想到罗贯中也写过,我就抱着极大的期待去了,我人都惊了,一个 别说了,我前几天搞贞观缺粮,突然想到罗贯中也写过,我就抱着极大的期待去了,我人都惊了,一个作者水平差这么大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太难看了,后来仔细想想三国演义能这么好看,毛纶毛宗岗父子居功至伟 ... 难诉初

    毛批确实对《三国演义》有再造之功,不过那会儿都清朝了,罗本也是靠自己野蛮生长火到了那个时候,才有机会被毛宗岗捡过来做批注呀。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5:40:34 广东

    就是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底子确实是好,其他时代想要拔高到这个程度是做不到的,艺术性和通俗性都有 就是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底子确实是好,其他时代想要拔高到这个程度是做不到的,艺术性和通俗性都有 难诉初

    势力相对少,主角相对稳定会不会是重要原因?

    要说一个个小典故,春秋战国可一点都不少,什么卧薪尝胆,田忌赛马,负荆请罪,荆轲刺秦的,但是都很零碎,串联不到一起,而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都没有一个主视角,老百姓都不知道要站在哪个角度听这个故事。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6:01:54 广东

    我正好是学文学的,这个学期古代文学还考这个了。是一个原因,时间长短也是决定性因素。一百年左 我正好是学文学的,这个学期古代文学还考这个了。是一个原因,时间长短也是决定性因素。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正好适合展现兴亡主题,反面例子比如隋唐太短了,东周春秋战国时间太长了,太短会让剧情没有发展的空间,太长会让主角无法贯穿始终,这个是一个原因 ... 难诉初

    考的题目是什么?为什么乱世只有三国火了? 就算是三国,诸葛亮死了之后的剧情大部分人都不怎么感兴趣了,后面50年的故事都极速压缩,说明老百姓其实对一个故事的耐心也就在1~2代人这个长度上,再长的也没耐心看了。 三国的完整故事大概是2.5代人,最后一代其实是被极速压缩了的,老百姓也只是大概了解了一下结局。重点全放在前面的那1.5代人。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6:25:30 广东

    就是三国演义相较于其他历史演义小说有什么差别。是的,感觉105回之后罗贯中已经懒得写了,只不 就是三国演义相较于其他历史演义小说有什么差别。是的,感觉105回之后罗贯中已经懒得写了,只不过坑品让他不能坑而已,日本的三国志更有意思了,武侯死了直接完结 ... 难诉初

    日本作家吉川英治翻译三国演义,他提取到的重点应该是:别管最后谁赢了,反正诸葛亮没赢。所以后面干脆就不翻了。 hhhh不知道日本人会不会以为诸葛亮一死,第二天魏国就挥师南下把蜀吴都灭了,就像堤坝垮了洪水就立刻冲过来一样。不知道日本人会不会纳闷最后天下为啥姓司马而不是姓曹hhhhh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6:31:47 广东

    我正好是学文学的,这个学期古代文学还考这个了。是一个原因,时间长短也是决定性因素。一百年左 我正好是学文学的,这个学期古代文学还考这个了。是一个原因,时间长短也是决定性因素。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正好适合展现兴亡主题,反面例子比如隋唐太短了,东周春秋战国时间太长了,太短会让剧情没有发展的空间,太长会让主角无法贯穿始终,这个是一个原因 ... 难诉初

    但是我发现还有一个乱世很适合演义的,就是楚汉,跟三国的结构也很像。项羽和刘邦两个集团,比三国还少一个,焦点更集中。 楚汉可以跟三国演义一样,用农民起义作为开头。人物也很精彩,项羽那边有虞姬,刘邦这边有张亮萧何韩信吕雉这些精彩人物,项羽的悲剧色彩也有,还有鸿门宴、月下追韩信、胯下之辱这些典故。感觉也是一个天选的小说底子,不知道为啥没火出来一部。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7:00:01 广东

    一个是前面人说的三国全员be,悲剧性色彩浓,还有我觉得其实楚汉问题还在于人物上,不得不说项羽 一个是前面人说的三国全员be,悲剧性色彩浓,还有我觉得其实楚汉问题还在于人物上,不得不说项羽和刘邦,淮阴侯,张良他们也很有故事性,但你对比一下曹操的奸诈诡谲,刘备的坚韧执着还是差点什么感觉。少了武侯,武侯的鞠躬尽瘁,拔高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楚汉差这么个人物。 ... 难诉初

    没有武侯,可以在张良身上做做文章呀😂。张良这个人,现在基本活在别人的比喻里,实际糊得一批。你现在觉得三国人物更有特色,可能也是演义刻画成功的结果,包括曹操的奸诈诡谲,也是演义刻画的比较成功。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7:16:11 广东

    哈哈哈哈哈哈其实我日本的朋友确实是那么认为的,不过在日本曹操和司马懿很有名,他们通常会比做 哈哈哈哈哈哈其实我日本的朋友确实是那么认为的,不过在日本曹操和司马懿很有名,他们通常会比做信长和家康,我每次看见都好想笑 ... 难诉初

    确实有点信长和家康那味儿。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7:33:11 广东

    刘关张又是游侠出生不高很接地气,诸葛亮经历也传奇,蜀国那边对他们史料记载少很有创作空间了, 刘关张又是游侠出生不高很接地气,诸葛亮经历也传奇,蜀国那边对他们史料记载少很有创作空间了,后面记录过多反而不容易二创,而且感觉其实在唐朝之前应该民间就有影响力,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 当时年纪小

    虽然民间是很早就开始火了,不然罗贯中可能也不会想到去写这个。但是我感觉最重要的转折点还是《三国演义》的诞生,不仅影响力大增,也让后来三国被翻译到日本、被评为四大名著、以四大名著的身份被筹拍成国家级电视剧等等机遇得以实现,不然的话,这些很有可能就无从谈起。即使国家要拍乱世的电视剧,也应该会优先拍春秋战国,而三国很有可能慢慢就跟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同一个待遇了。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8:55:53 广东

    项羽武力值高也有悲情英雄的底色但是格局不大,加上非常仇秦对百姓不友好,开始夺取天下后又开始 项羽武力值高也有悲情英雄的底色但是格局不大,加上非常仇秦对百姓不友好,开始夺取天下后又开始开倒车搞“分封制”那一套,就想着恢复自己楚国地盘,上不了太大高度。 刘邦又太过接地气底层出身为人见风使舵又抛妻弃子,虽然知人善任但自己没啥高光时刻,得不了“知识分子”的青睐,虽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但比三国还是差了点。 ... 蓝莓pai

    刘邦倒是好弄,反正刘备也有高祖之风,怎么写昭烈的就怎么写高祖就好了,人设都是现成的。😂写成刘邦奇遇记,各种欧皇各种抽SSR卡,然后张良就套诸葛。最后还是个胜利结尾。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8:57:11 广东

    写楚汉相争可以把秦写进去,这样几十年足够丰满了 写楚汉相争可以把秦写进去,这样几十年足够丰满了 想看好人有好报

    秦在这里顶多是十常侍、董卓待遇了,陈胜吴广就是张角待遇。😂😂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9:05:10 广东

    那不行,始皇有粉丝,秦朝可能也有?不能太过分 😂 那不行,始皇有粉丝,秦朝可能也有?不能太过分 😂 想看好人有好报

    那会儿始皇都凉了,就剩下胡亥和赵高在那儿作天作地了。故事肯定是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那是胡亥元年。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19:13:52 广东

    那这时间短了点吧 那这时间短了点吧 想看好人有好报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来刘邦迫使项羽兵败自刎,于公元前202年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这中间7年时间,是不长,但是各种小典故都铺满了。鸿门宴、萧何月下追韩信、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韩信“国士无双”,韩信胯下之辱,刘邦“分一杯羹”,霸王别姬。故事情节是绝对充实的。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3 21:47:29 广东

    但是人生跨度短,人物的变化没有那么感慨 其实我觉得不一定要非常有魅力的角色才能吸引人,只要 但是人生跨度短,人物的变化没有那么感慨 其实我觉得不一定要非常有魅力的角色才能吸引人,只要讲好他们一生就行 ... 想看好人有好报

    但是我感觉当时的老百姓就是爱看比较有特色的符号化的人物。 还有就是明清时期看小说的人有一部分是自己直接读小说,还有相当一大部分人是听别人讲评书(因为自己不识字)。这个时候有固定的主角就很重要。你今天听到了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了几天没去听,后来再去,说书先生已经讲到了赵云单骑救主,但还是刘备这边的故事,反派依然还是曹操,都是熟人。所以你虽然中间断了好几天没听到,但是还是可以继续听下去的。 如果是五代十国什么的,可能你几天不去听,所有人物都换了,连国家都换了一批了😂。那这个故事听着就没那么带劲了。 楚汉是具备“注意力集中”这个重要优势的,所以我觉得它很适合写小说。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4 12:42:14 广东

    嗯,我看问苍茫前几集都觉得几方还没有交汇,转折时会有点生硬 😂 嗯,我看问苍茫前几集都觉得几方还没有交汇,转折时会有点生硬 😂 想看好人有好报

    其实这也是三国火了之后大家倒推猜测的原因,实际上真的不知道为啥一直火呀。😂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4 17:32:18 广东

    嗯,我看着也挺合情理的,这是很多人讨论出来的结论吗? 嗯,我看着也挺合情理的,这是很多人讨论出来的结论吗? 想看好人有好报

    是的,B站有个up分析为什么火的是三国而不是其他的乱世,也是这么个结论:阵营少、主角固定、时间不长不短。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5 19:18:34 广东

    楚汉争霸太明了,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太长太乱记不住,三国的故事性刚刚好,出彩的人物多,最后都be 楚汉争霸太明了,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太长太乱记不住,三国的故事性刚刚好,出彩的人物多,最后都be得轰轰烈烈,反差大容易深入人心,我还记得小学时候看三国简易版,没看完书还回去了,要我看完的同学剧透结局魏蜀吴哪家赢了,他说是什么司马家,那一刻的震惊我一直记到现在 ... R.U

    这个剧透了就没意思了啊。要的就是自己看完之后的震惊。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5 19:31:02 广东

    楚汉争霸太明了,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太长太乱记不住,三国的故事性刚刚好,出彩的人物多,最后都be 楚汉争霸太明了,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太长太乱记不住,三国的故事性刚刚好,出彩的人物多,最后都be得轰轰烈烈,反差大容易深入人心,我还记得小学时候看三国简易版,没看完书还回去了,要我看完的同学剧透结局魏蜀吴哪家赢了,他说是什么司马家,那一刻的震惊我一直记到现在 ... R.U

    太明了是什么意思?立场鲜明?三国也很明啊,我甚至感觉阴谋都没多少,全是阳谋。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5 19:49:20 广东

    时间太短,重点人物太少,重要节点太少,故事也没有很曲折,没有太多创作空间 时间太短,重点人物太少,重要节点太少,故事也没有很曲折,没有太多创作空间 R.U

    时间短是真的,转折点倒是有一个,就是刘邦由劣势逐渐转为优势。重点人物我觉得不多不少。三国时期你别看人物多,《三国演义》也是有详有略的,有很多人物都打酱油了,专注讲他关心的蜀汉复国这一条线,不然东讲讲西讲讲这小说可能也爆不了。

  • 。

    (买买买 T T) 楼主 2024-01-19 22:37:40 广东

    被成都武侯祠捡到了才是真的 被成都武侯祠捡到了才是真的 MomO(修仙版)

    其实全国都有很多地方捡到了三国,甚至各种牵强附会的、有争议的地名都在捡。不过成都武侯祠确实捡到了最大的一块蛋糕,耶路撒冷了属于是。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78758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