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册|高中/大学生的抑郁焦虑自救:目标与意义
来自:一二(心理咨询师)
我前几天在豆瓣发了篇文章,收获了很多宝宝们的认同。其中高赞的评论是,40%的北大学生都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什么都有了,怎么会觉得没意义呢,只有我们懂。
我在一所重点高校做咨询师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也挺多人不快乐的。而且那个不快乐,并不是因为到了大一,她突然就抑郁了。其实不是的,没有无缘无故的发生。
大部分抑郁,是从高中甚至初中就开始了的,只不过那时候有一个就差刻入骨髓的目标叫做,我要高考。于是忍啊忍,一再的压抑和忍耐,把个人情绪和需求压到最低,日夜兼程的准备考试。但凡高考前没身心垮掉的,其实很多考的都不差。
但是考试结束后到了大学,大家发现我再也没有人管了?没人管其实是个模棱两可的双刃剑,它给了你很高的自由度,同时也给了你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大学,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方向,学习方式,甚至你的交友方式都是各凭本事。最重要的是,你再也没有了目标。
考大学这个目标支撑了很多人度过了最暗无天日的那段低落期,真的达标了,大家会问what next?什么?没有next了?不考试啦?不刷题啦?那我空下来的时间干啥呢?
原先靠理智压抑的痛苦,终于再也没有阻拦地冲出来。这就是很多大一大二宝宝抑郁的原因。再说一遍,他们不是因为大学而抑郁的,而是新平台触发了他们过去未被解决的很多情绪创伤,毕竟大脑终于空出来,可以处理非紧急的事情了。
我一直觉得对青少年来说,意义和目标感是摆脱情绪问题的终极答案之一。当然,对抑郁焦虑的宝宝来说,最开始的照见,个人议题的疗愈,对于自己不值得不配得的自卑情节,那些是必须要清理的,那些其实市面上所有的心灵疗愈都已经有很多方法在告诉你怎么做了。
但是真正把你拉拔起来的,一定是目标和热爱。你要去多多的体验人生,无论是和周围长辈学长聊天,还是自己去线上线下探索,你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慢慢去尝试做,拼凑出对未来职业和学习的方向。
一个学财务的也可以做设计,学历史的也可以做建筑师。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你喜欢的,而不是你被告知的。
如果你是学生,你在经历着情绪的跌宕,你要给自己时间去穿越这个迷茫期。它不一定是个坏事儿,它提醒你假设你是一部车,是时候该停下来好好检视下零部件了,认真对待每一个帮助你跑起来的螺丝钉,把它们重新维修,拧实。然后你要知道修整是为了更好的跑,而且要跑,你总得知道往哪里走。多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索,不要浪费了这段珍贵的,犯错低成本的时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反杀职场PUA (jgfhg)
- 受害者|期中考试完感觉考不了第一了 (燕麦粥疯狂战马)
- 自由人|时刻默念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和猫一起晒太阳)
- 闲聊室|有和我一样对mbti很反感的吗? (momo)
- 诊疗册|幸福的人永远活在当下 (周鹿鸣av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