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和经验|难题应对指南∶做事好难好痛苦,但我不再逃跑了
来自:夏无边际
一、遇见难题时,我的行为模式与反应 必须要做一个东西,特别想做一个东西,我也真去做了。 做着做着,我遇到难题。要么,我反反复复做,但出不来想要的结果。要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做。要么,事情麻烦又复杂,做起来耗费心神。 这时,烦躁情绪来了,心口与大脑好像被什么压住,窒息沉闷。我被情绪干扰到浑身难受、坐立不安,没法静下心继续做。于是我直接抛开事情。 为了不再难受,挤走情绪,我一般会看小说。如果小说好看,我被带进故事世界,烦心事就忘了。
但一般不好看。于是,我的一分心神在小说上,看着文字,看着剧情,本能的往下划拉手机。而其余的我,漂浮出来,对着手机走神,心里自动播放着对于这件事的情绪、想法。 等我从小说中抽离,不论反应和情绪是否结束,这件事反正结束了,不会再有什么后续。 要么平静后直接放弃这件事,要么挣扎几次后放弃这件事,要么ddl前产出一堆“垃圾”。
二、为什么这种行为模式不断重复? 1.行为模式总结∶做事→遇见难题→烦躁→找开心的事消解烦躁→平静后放弃/ddl前产出“垃圾” 我曾经认为,老是放弃老是逃跑,是因为我不能吃苦,不够坚强,不够坚定,不够有毅力。 有一天,我突然顿悟,这很正常啊,又没有人教应对难题的方法。那我当然就是靠本能做出反应喽。 后来看《learning how to learn》,里面提到“原来碰到难题,大脑真真切切会产生化学物质,让你感觉不开心。这时,老祖宗的基因会驱使你的大脑让你去做一些更能让你高兴的事,从而获得短暂的快感。看,你本能的完成了一次自救,把自己从不愉快中救了出来!”所以,上面的一系列反应模式,的确是人的本能。
2.而我们之所以重复这种行为模式,是因为没有人,教过我们正确的应对方式。 当没有人开辟或提供另一种道路时,沿着旧道路走很正常。因为除了这条路,除了这个模式,我的确不知道,有什么新的路可以走,有什么新的模式可以做。 因此,我们只要学会新的应对方法,就可以打破这种模式。 根本不需要批评自己,也不需要埋怨自己,为什么放弃。
三、应对难题的方法 方法很简单,通过抱怨与吐槽,来定位与描绘出难题的样貌。将模糊庞大虚无的好难好痛苦,变成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让自己有一个具体的方向,可以去搜索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感觉好难的时候,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好难,到底是什么东西卡住我们阻碍我们。弄清楚后,把这个难点这个卡点,解决掉。当行进前方没有阻碍,做事就不再痛苦不再烦躁,事情就可以顺利推进啦。 于是,新的行为模式,调整为∶做事→遇见难题→烦躁→抱怨难题,抓出具体的难点卡点,同时梳理情绪消解烦躁→搜寻难点卡点的解决方法,消除难题
(一)吐槽难题∶利用情绪,成为问题猎手
1、为什么使用这个方法? ①遇见难题,我不是不想解决,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感觉无从下手。 这个方法,会帮我们走出「不知道如何解决」的状态,将难题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点。 很多时候,要求我们利用理性、利用逻辑,去拆解问题,我们会感到有一点吃力。 但,如果我们学会利用感性、利用情绪,拆解问题,就变得轻松起来。
②情绪与感受是什么?情绪与感受,是反馈,是提示。 当烦躁、抱怨等负面情绪出现,就代表着,这有东西,不利于“我”。 我们的感性,我们的情绪,有时候比我们先一步意识到问题。所以,当我们执意要做时,才会感到强烈抗拒。 (当然,这不代表着情绪的反馈完全正确。但是,我们仍旧可以挖掘情绪背后的事物。如果正确,那我们就有方向解决问题。如果错误,辨清后,那我们就不再被错误信息干扰。) ③因此,我们不如干脆利用情绪,通过人类对于难题的本能反应,来定位难题,来抓出具体的卡点。 难题从虚变成实,我们就有方向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拳打在虚空里。 难题从大变成小,我们就也有能力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更轻松更简单。 当我们学会利用感性利用情绪,我们便从逃跑者变成了猎手。
④同时,通过抱怨,我们的情绪、感受、想法,被聆听被关注被照顾。于是,我们在当下也得到一些疏解与安抚。 ⑤另外,负面情绪转变成具体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有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这会引导注意力,从情绪转移到要做的事情上。这使得我们,不容易被困在情绪里。
2、具体操作 步骤一,打开文档。 步骤二,写下抗拒烦躁的那件事。 步骤三,提问自己,了解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而后,写下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步骤四,将吐槽内容,概括成问题。 ①当你感到,做事好难好痛苦,打开文档或本子。 ②在文档或笔记本里,写下,让你烦躁的这件事。如下图所示。

③用下方问题,引导自己,倾听内心的想法与感受。 将自己对这件事的痛恨、抗拒、讨厌,统统吐露出来。曾经你如何指责自己,现在你就如何指责这件事。 以此方式,描绘出卡住我们的问题,将难题从模糊、庞大、不知所云,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点。
🟡问题一 这些问题,是用来引导吐槽方向的,帮你更详细的描摹难题。

在心里,对自己,问出这两个问题。 而后,顺着脑海里想法去写,想到什么答案,写什么内容,乱七八糟也无所谓,如实表达就可以。 头脑风暴,要的就是思维发散、思绪活跃。所以,顺着脑海里跳跃的想法走就行啦。 有时候,吐槽着吐槽着,会灵光一闪,冒出一个解决方案,没关系,也正常记录下来。 总之,顺着想法走,想什么,写什么。 吐槽大致如下图。

🟡问题二
如果提问一,无法激发出吐槽欲,那么换成问题二,对做事环节,一个个提问。

④总结问题 吐槽完,将吐槽内容,一条条放进表格。 而后,概括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转换成一件件具体要做的事。如下图所示。

3、如果还是问不出来,描绘不出问题,该怎么办? 没关系的,那就先不问了,等下次再说。 ①问题没解决,那么下一次,你还会遇到。 等到再次遇见,抓住情绪爆炸的时刻,赶紧吐槽一番。这时,你对于这件事的感受与想法,就会顺着情绪的爆炸,疯狂流淌。 说真的,因为这个方法,我也不再讨厌自己情绪太多了,这可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呀。 ②或者你可以找个时间,去主动做这件事,再次体验下。等事情结束,抱怨一下,整个过程里,所有让你不舒服的地方,不开心的情绪。
4、 上面的方法,如果感觉有点抽象,不太能体会怎么做。那么,请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a.问题一 请问,你最喜欢什么食物呢?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食物呢? b.问题二 请问,你最讨厌什么食物? 你讨厌这个食物哪里呢? 是讨厌它的口感吗? 还是讨厌它的味道吗? 还是气味太难闻? 是会弄脏手吗? 还是讨厌什么呢? 回答完这两个问题,你大概就清楚,这个方法使用起来,是个什么感受了。
(二)搜寻解决方案 吐槽结束,清楚是什么东西,卡住自己之后,就可以不同手段,寻找解决这个卡点的方法。 手段包括,发帖提问交流、找专业人士咨询、网络搜集资料信息、看相关书籍。 我这里主要讲一下,自己是如何网络搜索问题答案的。搜寻答案这一步,大家应该都有经验,所以我就简单说下自己的做法。 ps.也很欢迎uu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1、列出搜索关键词 ①想想这个问题,可以搜什么关键词。简单列一下就可以。 ②当第一轮搜索结束,经过信息的冲刷,对问题信息更了解后,可以换成更精准的搜索关键词。之后也这样,来反复迭代搜索关键词。
2、开始搜索。 ①一个一个平台搜过去,就可以啦。 ②先搜索,具体问题,看看别人的经验分享。 如果这里有靠谱的答案,我就不会再搜相关的书。 ③搜了一遍,感觉没啥答案。再搜索,问题相关的书籍推荐。 ④知道有哪些书以后,我会在微信读书,搜这些书。 翻翻目录,看看有没有提到,我想解决的那个问题。 ⑤这本书,如果有我需要的答案。我会在小红书、幕布、微信、豆瓣,搜这本书的书名,看看是否有人总结,书中的方法。 有总结,且总结靠谱,我会直接拿去用。 没总结,那我再自己去看书。
3、浏览帖子 ①对于搜到的信息,就打开帖子,快速浏览。 ②顺手复制有用内容,跟帖子,一起转发到微信群。如下图所示。

③有用内容指,一,正确并有帮助的方法、步骤。二,能帮我更好理解做法的原理解释。三,详细解释了我遇见的问题,给我提供了新的灵感,可以按照这个方向,搜索解决方案。
4、处理信息 ①找个时间,处理搜集的信息。 ②先新建一个文档。 ③而后,一个个打开群里的帖子,复制帖子链接和有用的内容放进文档。 5、整合信息为答案 最后一步,就是将搜集到的信息,整合成自己需要的答案。格式如下∶ 问题是什么? 解决方法是什么? 具体怎么做?操作步骤是什么? 6、很多问题,无法通过一两次搜索,就找到答案。但是,我们会在几轮搜索后,不断吸取信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找到一点解决问题的线索,最终解决问题
(三)如果找不到解决方法,怎么办? 把问题,先放在哪,暂时不管了。 除了不会的部分,肯定有其他部分,是会做的。那么,先完成,会做的部分。这样能给自己减轻很大压力。 而且可能会做的模块搞定,最终会发现不会的部分,只占很小一块。 之后有时间,再继续慢慢找答案。
四、一些感想 1.我现在不再因为困难与卡点而逃跑了,而是可以安抚好烦躁,腾出手来解决困难。想做到的事,或是慢慢做到一点,或是持续推进中。 2.去年尝试记录好事发生,偶尔翻一翻,我发现,记录里好多内容都是,做事的纠结与动摇。反反复复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反反复复的想要逃跑,但最终直面。 但其实还有很多逃跑的放弃的,只是没有记录。 不过我仍旧挺开心,因为,这么多的斗争与挣扎里,我胜利次数不算少。这给我增加了信心,已经战胜过这么多次困难,那这一次与下一次也没什么,我会赢的。
五、延伸讨论—如何不再拖延? 本来想单独开一贴,讲讲如何解决拖延,如何不再拖延。但是解决拖延,使用的方法,跟这个是一样的,重复写,有点过于啰嗦啦。所以,我就直接写在这个帖子里啦。 1.执行力是什么?我有一件要做的事,我有一件想做的事,然后我真的做了这件事。 2.拖延是什么?我有一件事要做,我有一件事想做,但我不想做,我也不去做。 3.我们解决拖延症,是想解决什么?希望自己在有事要做的时刻,有事想做的时刻,让自己动起来,让自己真的开始做事。 4. 所以,我们不需要解决“拖延症”。 不要将拖延从具体事物里抽离出来,变成虚无的概念。要在具体的事情里,去一次次让自己行动起来。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帮助自己在要做事的那一刻,动起来。 只要做事的时刻,我们动起来的次数,超过没有动的次数,那么会被称作有执行力。 5.那我们,该如何让自己动起来呢? 也是用上述文章的方法,搞清楚,是什么东西阻碍了自己,然后把这个东西解决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感悟和经验|被deadline逼出来的做事流程,才是正确的流程 (夏无边际)
- 发疯专区|英语太痛苦了 (行止)
- 发疯专区|好崩溃 备考同时减肥更崩溃 (Sheilaaaa)
- 求助|每天学习多长时间比较好呢 (小米米米米)
- 发疯专区|很辛苦 (小米米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