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笔记和记事本的想法
来自:Sue
为了纪念自己昨天重新投入记事本君的怀抱,总结了一下做读书笔记和记录日程的方法。刚刚通过组里面的链接下载了两本一直想买又没买成的书,就放上来算是做贡献(算么算么?)....阿阿阿,请多多指教。 【读书笔记】 以前读书的时候会写在一个小本子,后来发现抄完之后很少再看,而且不方便查找。现在用豆瓣读书笔记+blog+google reader的方法。 好处:A.只要有电脑的地方随时可以再翻阅笔记 B.想要再找某段话,只要ctrl+F查找即可 具体方法: 1.看完某本书后的摘抄:豆瓣笔记(不过为免损害作者利益什么的, 都会设置为私人可见) 2.在Google reader订阅上看到的好文章: A.按类别用Edit tags加标签:(教育、PPT、摄影、旅游、正能量...,etc) B.特别好的文章加星号标记 3.如果是某篇文章里的某几句或者某一小段话,会先记在email里每隔一段时间update到blog的《摘抄》里。 【记事本】 经历了日程本 → google calendar+to do list → 日程本三个阶段,最后觉得纸质版的日程本比较适合自己。 一.第一阶段:日程本 2008.07 - 2010.07 用的是48K(12cm *12cm)的本子,非常好用,用了两个。一个是08-09年的,一个是09-10年的。 1.前面4版是08、09年年历 2.之后的页面按:1版月历程+4-5版以一周一版编排的日历程+1版值得纪念的事情+1版3.Cash book 这样的排版,每版周历程中间会有一行check list 4.08年到09年之间有几页Note,09年12月后面也有大概20页的Note 日程本内容: 1.亲友生日:月历程和日历程都会写 2.时间开销:写在日历程,比如:2::00-4:00 看《XX》电影;8:00-12:15考XX试;特别的约会会写上X点-X点dinner with XX之类的。一般的事用蓝色笔写,特别的事用红色笔写,非常非常特别的事再用其他颜色笔标出。 3.To do list:周日程中间的check list则是用蓝色笔打竖按日期写上该周的to do list,做完用红色笔在序号上打钩。如该项任务有deadline,会再在日程格上写上该项任务提醒自己 如 6.1 1......... 2........ 4.Movie&Books:这个月看了什么书和电影,写在值得纪念的日子和事情里 5.Cash flow:这个月买了什么东西 第二阶段:Google Calendar+to do list 2010.07-2012.05 当时不知道受什么刺激,突然觉得用日程本查找回以前的日程很不方便,就开始用google calendar了。 好处:1.手机上下载个可以同步google calendar的app就相当于移动日程本了,省却了带本子的“麻烦” 2.用Google calendar写时间花销的时候,更“图像化”:每个时段做了什么一目了然,记录某件事做了2个钟和4个钟显示出来的时间长度不同 3.方便搜索,ctrl+F 4.手机To do list的app有提醒推送的功能。 第三阶段:日程本+Google calendar 2012.06 嗯,基于不想在公司开google calendar,有时回家又懒得开电脑,用手机打日程比手写要慢,用日程本更能刺激自己不要拖拉等等等等原因;从昨天开始。决心用回日程本,然后每个月再把重要的事update回google calendar上。具体应该会用回第一阶段的方法。阿阿阿,要加油阿! *在逛了吉之岛,地王广场,北京路的广百、动漫星城之后,终于买到本(勉强)满意的日程本,为什么之前用的那种版式不出了....T__T 【记账】 以前用的是手机的app, 然后自从某次升级资料全部丢失之后就觉得记在网上随时可以查看更加保险。google搜索 在线 记账 这类网站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