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领嗑|南望桂水,哭我故人。望有来生,把臂同游。刘禹锡x柳宗元——两个理想主义者的奋斗史
来自:蔡霆锋
或许提起大唐诗人政客中的好搭档,大家可能最想起的是元白 李杜,但素今天我要说的是刘柳:刘柳--刘禹锡和柳宗元,浅浅领略这对大唐公务员的故事。
首先登场的是小柳同学。柳宗元,字子厚,出身于河东柳氏。他的家族曾是朝堂上风光无二的顶级氏族:小柳同学的四代祖是唐高宗王皇后的舅父 官至中书侍郎(相当于宰相),当时的柳氏在尚书省做高官的有二十多人,煊赫程度可见一斑。

但是小柳同学也知道,那只是过去:高宗宠幸武则天,武则天对王皇后背后的朝臣进行了血腥的清洗,柳氏首当其冲。往日的辉煌如泡沫般破灭,家族的衰落带来的是直观的贫穷,他的家中有皇帝三千卷赐书 却没有米。于是,小柳同学把复兴家族当作自己的任务。
终于,在贞元九年,小柳二十岁的春天,他成为了科举考试这场残酷战争中的胜者——他考中了进士。他迫切地走入官场,命运却给他当头一击:父亲去世需要他守孝三年。终于熬过了三年,柳宗元没等到吏部授官,去考了博学宏词,因为他来不及了。应考博学宏词的考生可以直接授官,二十五岁的柳宗元成为了集贤书院正字,这是个好官职,却不能让小柳满意,因为这不能让他走向权力中心。
国家动荡 社会混乱 宦官权臣纷争不断 藩镇节度使也不太平,小柳同学决定赌一把,但他能拿得出手的,除了自己的姓氏再无他,所以,他选中了他的同班同学作为他的搭档,同样出身一穷二白的刘禹锡。

刘禹锡,在京城中毫无背景,他甚至还是个匈奴后代,但是小刘会编啊!他给自己编造了一个有名的祖先--刘备,所以人们大多叫他“彭城刘禹锡”。
贞元十八年,刘禹锡和柳宗元都做着基层公务员的工作,他们的内心却密谋着在盘根错节的朝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终于,刘禹锡凭借豪爽的性格结交了很多太子身边的朋友,尤其与王叔文关系匪浅,他们每天在东宫看似下棋 实则商议天下政事。三年后皇帝老子去世,太子即位,成为唐顺宗,年轻的皇帝立刻扶植自己的党羽,刘禹锡顷刻间飞升,成为屯田员外郎,柳宗元也担任礼部员外郎。这时的他们不过而立之年,已经跻身最高权力中心。身旁是最得力最信任的挚友,大唐的未来等待他们改写,他们发起了永贞革新,期待重回开元盛世。贞元二十一年,这是他们人生的黄金时代。
但是事不遂人愿,反对者们用更老练的政治手段给了年轻的改革者们许多难堪:宦官拒绝交出兵权 节度使们与朝廷分庭抗礼 资历高的朝臣看不惯刘禹锡他们投机取巧的上位方法 甚至自己的好友也与自己离心(比如韩愈就怀疑小柳和小刘给自己使绊子让自己升不了官),更致命的是,一直以来依靠的后盾顺宗皇帝中风了! ! ! 无数的反对者像刘禹锡王叔文之前那样,将新的皇帝推上台,接着,是对他们的审判。最终,刘禹锡贬到朗州,柳宗元贬到永州,命运再次对这对年轻人开了玩笑,他们开始了漫长的京外为官生涯。
最开始,柳宗元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他数十年经营,本该成为最出色的翰林学士,成为朝廷心腹,创造属于他的时代,让柳氏再次辉煌,如今却只能困居永州。但是他知道,新的皇帝在位一日,他就一日无法返京。终于在第五年,他放弃了回京城的梦想,把永州当作家。正所谓家门不幸诗家兴,赋到沧桑句便工,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也记下了他自由却永远被禁锢的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与失意的小柳同学联络的,只有同样失意的小刘同学。在永州,柳宗元收到的信十之六七来自刘禹锡。他给刘禹锡写《天说》,刘禹锡便回《天论》,柳宗元说自己”毛发萧条,行则膝颤,坐则髀痹",刘禹锡便一头扎进医书里给他寻找强身健体的方子。也许有知心好友相伴,柳宗元也心有慰藉。
而另一边的刘禹锡没有时间伤春悲秋,他是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的人生从来没有什么平顺的时候,家无高官贵宦,一切功名全靠自己闯荡而来。被贬时,他忙着强身健体 到处写信托关系在朝廷中露脸。
命运或许会垂怜那些苦苦挣扎的人。元和九年,这两个人接到了朝廷召回的诏书,踏上了返京之旅。而这时,他们一个四十二岁,一个四十三岁,人生中最重要的时间虚度在千里之外的穷僻之地,过了不惑之年,或许重新开始也还还得及。
然而,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返回京城,最终却要走向千里之外的千里--柳宗元做柳州刺史 刘禹锡做播州刺史。这样的任命据说来自刘禹锡的一首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无论如何,皇命难违,这两个中年人不得不做起了贫困县的基层公务员。
临行之前,柳宗元向皇帝求情:自己与刘禹锡贬地相换,刘禹锡的母亲八十多岁了,这一去定是生离死别,失去母亲的柳宗元不忍让挚友也遭受丧母之痛,自愿去更偏远的播州。在众多老臣的劝说下,皇帝心软了,将刘禹锡的目的地改为了连州。这对难兄难弟,再次被踢出朝廷,甚至在路上还能相伴一程。
到达柳州时,柳宗元四十三岁,可他的头发全白了,腿疼毒气伤寒不断地入侵他,他不再相信人事可以改变天命,他不再幻想自己可以重振家族,他确信自己的一生的努力将被以这样的方式辜负,他知道从前领先于同龄人的官禄荣耀将止步于此。时间 疾病 年岁都逼迫他看清自己的命运。终于,他开始整理自己的诗稿,他不只是为了复兴家族的河东柳氏,他更是诗人柳宗元。也许未来沧海桑田,没人记得那个谁都能踩一脚的无名小官柳宗元,却有人记得诗人柳宗元。
刘禹锡最后一次见到柳宗元,是在他们贬谪的路上,分别时,柳宗元给他写“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郎”。当我们老了,皇帝肯怜惜我们,那我们便相伴做一对乡野老头。与年轻时的宏图伟业相比,这甚至算不上一个梦想,可是他们却无法实现。柳宗元在刘禹锡四十四岁时去世了。
得知此事时,刘禹锡崩溃得嚎啕大哭 如得狂病。那些鲜衣怒马的时光终是离他们远去了,他们一同中举 一同进入官场 一同变法革新 一同被贬 又一同回京 甚至约好了退休后一同耕种,可现在只剩刘禹锡一人。


可他没有时间伤感,柳宗元将最重要的两样东西托付给了他——诗稿和六岁的小儿子。这对于古代文人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个代表着自己的才华,一个关系着自己的血脉,唯有交给刘禹锡才能让他放心。
刘禹锡把诗稿整理成《柳河东集》,把他的孩子收为义子抚养成人,也完成了柳宗元未竟的心愿——二十多年后他返回京城一路晋升官至太子宾客,他还熬死了四代皇帝,成为四朝老臣,他成为了这场比拼谁活得久的游戏中的胜者。他还在东都洛阳买了房买了田,时不时与邻居结伴出游赏花作诗,只不过他的邻居不是柳宗元,而是白居易。(白居易和元稹的故事也值得说,改天写写)
只有柳宗元的故事永远停在了公元819年。死亡消磨所有他曾经存在的痕迹,如同水滴石穿,只有刘禹锡一首又一首的悼亡诗彰显着他曾经来过的痕迹。一年又一年草长莺飞终于将柳宗元在京城 在永州 在柳州的痕迹全部湮灭,刘禹锡却保住了在无情的时间里留住柳宗元的一点权力:柳宗元死后的每年的清明,总有一位叫做刘禹锡的人来追念柳宗元。

南望桂水,哭我故人。望有来生,把臂同游。这是刘禹锡的心里话,也许某个午夜梦回时,他会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春风得意,会想起那个与自己并肩的人。那是属于他们两个的故事。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珠珠们会因为脑残发癫的粉丝迁怒他们蒸煮吗? (落日余晖)
- 金毛找演员cos老中🇨🇳。。。 (chaochao)
- 弁而钗。绿茶🍵书生mj将军。。 (chaochao)
- 珠珠们有没有最近喜欢的梗 (AAA城南粮食厂)
- 怎么没有拍李白或者苏轼的电视剧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