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最后生还者2》女编剧:有时候“厌女”是另外一种性别歧视

蓝色的猫

来自:蓝色的猫
2024-02-03 22:11:39 北京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2-03 22:27:39 北京

    相比于被批评“厌女”,halley gross更想证明自己在一款商业3A中的存在性

  • momo

    momo 2024-02-03 22:29:23 辽宁

    女的受伤➡️女的反抗✅ 女的受伤➡️女的受伤➡️女的受伤❌ 我最近看了一部讲家暴创伤的剧,叫《爱丽丝·哈特的失语花》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她和她的妈妈长期接受父亲的殴打,这个小女孩的妈妈甚至要给这个男的生第二个孩子了,小女孩还给妈妈提出建议说我们逃去镇上巴拉巴拉。然后小女孩去镇上的图书馆,被图书管理员发现身上的瘀痕,第二天警察来到家里,但是妈妈却选择了隐瞒家暴的事情,我一整个大不解,你自己受伤不反抗ok,孩子被打成那样了,警察也来家里了,男的确实该死,那大家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行呢? 一些无意义发散,反正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需要更多的女性为主角的杀敌或者做坏事的创作,每个女孩接受的基础信息不同真的会让我们走向不同的未来

  • 没有名字

    没有名字 2024-02-03 22:32:10 加拿大

    蒂蒂,女性被困在弱女环境弱女叙事中已经够久了,不允许女性拥有攻击性才是抹杀女性作为人的本能,毕竟没有谁生来就是忍气吞声的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2-03 22:34:33 北京

    女的受伤➡️女的反抗✅ 女的受伤➡️女的受伤➡️女的受伤❌ 我最近看了一部讲 女的受伤➡️女的反抗✅ 女的受伤➡️女的受伤➡️女的受伤❌ 我最近看了一部讲家暴创伤的剧,叫《爱丽丝·哈特的失语花》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她和她的妈妈长期接受父亲的殴打,这个小女孩的妈妈甚至要给这个男的生第二个孩子了,小女孩还给妈妈提出建议说我们逃去镇上巴拉巴拉。然后小女孩去镇上的图书馆,被图书管理员发现身上的瘀痕,第二天警察来到家里,但是妈妈却选择了隐瞒家暴的事情,我一整个大不解,你自己受伤不反抗ok,孩子被打成那样了,警察也来家里了,男的确实该死,那大家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行呢? 一些无意义发散,反正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需要更多的女性为主角的杀敌或者做坏事的创作,每个女孩接受的基础信息不同真的会让我们走向不同的未来 ... momo

    我觉得这就是这位编剧想表达的意思,当女性作为主角的情况下,或者当一款游戏会有各种题材的情况下,受伤之类的情况是要视情况而定的,比如女的受伤然后反抗,女的去完成坚定的目标中途受伤了和女性单纯就是在受虐不是一个概念,不能仅仅因为有一个受伤的情节和镜头就判定是厌女。或者认为女性做了什么什么就是不对的不合理的,反而是在思维里潜意识里给女性加了很多约束认为女性不能/不该怎样

  • NEW 1🔺

    NEW 1🔺 2024-02-03 22:39:19 广西

    “游戏角色不是因为是女性,身上就只有“女”这一个标签了,她可以有各种情绪、各种行为、各种想法。” 挺有道理,一段剧情到底是为了刻画角色还是为了搞噱头大家都品得出来的,编剧首先得把自己的角色当人

  • momo

    momo 2024-02-03 22:40:19 新加坡

    潜意识里认为“暴力、追求权力、喜欢玩游戏、喜欢做游戏”都是男性的行为,不“女性化”—>如果描述属实 ,这不才是厌女吗, 另外与其说这些角色不只是女性而已,不如说除了生理特征外,女性本来就没有确定的模样,“女性化”这个概念本来就相当荒诞

    标题简化成“有时候‘厌女’是一种性别歧视”,感觉有点不太合适。就好像明明是有人自称“真正的女权”来鉴权,却被概括为“有时候‘女权’是一种不女权”一样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2-03 22:48:16 北京

    潜意识里认为“暴力、追求权力、喜欢玩游戏、喜欢做游戏”都是男性的行为,不“女性化”—>如 潜意识里认为“暴力、追求权力、喜欢玩游戏、喜欢做游戏”都是男性的行为,不“女性化”—>如果描述属实 ,这不才是厌女吗, 另外与其说这些角色不只是女性而已,不如说除了生理特征外,女性本来就没有确定的模样,“女性化”这个概念本来就相当荒诞 标题简化成“有时候‘厌女’是一种性别歧视”,感觉有点不太合适。就好像明明是有人自称“真正的女权”来鉴权,却被概括为“有时候‘女权’是一种不女权”一样 ... momo

    是这个意思,halley的这段话的逻辑是,有人说“女性有暴力行为”“女性受伤害”是厌女,说出这个话的前提是这个人潜意识里认为“女性不该有暴力行为”,所以halley认为说这个话的人才是“厌女”和“性别歧视”的 halley愤怒的点在于,她认为那篇文章的作者是故意的,在没有经过任何调查也没有实际去看这个游戏情况下,就以“厌女”为题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文章,并且非常恶意的揣测制作组的动机,顺便把里面参与的众多女性的贡献全部抹杀掉了。 我觉得在这个例子里,“厌女”成了一个陷阱,被主流话语权的群体拿来规劝女性你不该玩这个,并以此为由抹杀在一款成功的作品中女性做出的贡献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2-03 22:52:27 北京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何惧照寒光

    我是感觉看了这个采访,有种警惕一些主流话语权群体以“厌女”等看似为女性说话实则给女性设陷阱,潜意识里规劝女性不该做某些行为以及将女性踢出这个圈子,这个编剧认为这种以刻板印象为前提的鉴别“厌女”实际上是一种性别歧视。所以就用这个标题了,其实后续她的举例中不光说了暴力镜头的问题,还包括“有野心、想要有权力”被认为是厌女,“喜欢玩游戏”被认为是不女性化,实际上都是指的潜意识里性别刻板形象然后当成厌女

  • momo

    momo 2024-02-03 22:55:18 新加坡

    是这个意思,halley的这段话的逻辑是,有人说“女性有暴力行为”“女性受伤害”是厌女,说出这个 是这个意思,halley的这段话的逻辑是,有人说“女性有暴力行为”“女性受伤害”是厌女,说出这个话的前提是这个人潜意识里认为“女性不该有暴力行为”,所以halley认为说这个话的人才是“厌女”和“性别歧视”的 halley愤怒的点在于,她认为那篇文章的作者是故意的,在没有经过任何调查也没有实际去看这个游戏情况下,就以“厌女”为题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文章,并且非常恶意的揣测制作组的动机,顺便把里面参与的众多女性的贡献全部抹杀掉了。 我觉得在这个例子里,“厌女”成了一个陷阱,被主流话语权的群体拿来规劝女性你不该玩这个,并以此为由抹杀在一款成功的作品中女性做出的贡献 ... 蓝色的猫

    我和你理解的一样,只是觉得既然主流话语试图收编“厌女”这个词,用这个词来攻击反抗性别歧视的女人,那么这类的标题是否会加速这种收编呢。性别歧视的不是“厌女”,而是明明厌女却偷走我们的话语来攻击我们的人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2-03 22:59:20 北京

    我和你理解的一样,只是觉得既然主流话语试图收编“厌女”这个词,用这个词来攻击反抗性别歧视的 我和你理解的一样,只是觉得既然主流话语试图收编“厌女”这个词,用这个词来攻击反抗性别歧视的女人,那么这类的标题是否会加速这种收编呢。性别歧视的不是“厌女”,而是明明厌女却偷走我们的话语来攻击我们的人 ... momo

    这个题目我也想了好一会,在有限的长度内怎样不带歧义的表达意思感觉很难....因为这个编剧所说的其实就是有种一个词被歧义了的感觉,并且用了很多话去解释为什么

  • momo

    momo 2024-02-03 23:01:34 新加坡

    这个题目我也想了好一会,在有限的长度内怎样不带歧义的表达意思感觉很难....因为这个编剧所说的 这个题目我也想了好一会,在有限的长度内怎样不带歧义的表达意思感觉很难....因为这个编剧所说的其实就是有种一个词被歧义了的感觉,并且用了很多话去解释为什么 ... 蓝色的猫

    确实,这个议题其实不好用短短一句话解释清楚,还是非常感谢楼主写的这篇帖子(希望没让你觉得是在挑刺)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2-03 23:04:21 北京

    确实,这个议题其实不好用短短一句话解释清楚,还是非常感谢楼主写的这篇帖子(希望没让你觉得是 确实,这个议题其实不好用短短一句话解释清楚,还是非常感谢楼主写的这篇帖子(希望没让你觉得是在挑刺) ... momo

    我在发这个题目的时候内心还是做了一番思想准备的哈哈,因为我也觉得题目可能有点不合适,但我想不到其他的表达方法,这个编剧说的内容也比较尖锐的感觉。但这是一个知名商业3A游戏的编剧实实在在的说的她认为的在游戏行业中的女性困境,所以我觉得虽然想不到好题目还是想把她的想法发一下

  • ClemMel

    ClemMel (我的娱乐记录) 绝地 2024-02-03 23:26:51 天津

    乐,开头那段颇有种“我心疼女孩所以还是生男孩吧”的美,对这种竞争的暴力和单方面的施虐的差别就硬装傻

  • momo

    momo 2024-02-03 23:31:49 河南

    想到了简中经典“穷养儿子富养女”理论,让儿子去尝试去锻炼去见识去犯错,把女儿培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宠物狗🤗

  • momo

    momo 2024-02-03 23:33:46 河南

    想到了简中经典“穷养儿子富养女”理论,让儿子去尝试去锻炼去见识去犯错,把女儿培养成衣来伸手 想到了简中经典“穷养儿子富养女”理论,让儿子去尝试去锻炼去见识去犯错,把女儿培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宠物狗🤗 ... momo

    这本质上也是种歧视,很多事情太危险太脏太困难为了保护你不让你去做也不指望你去做,底层其实是觉得你也做不了做不好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2-03 23:36:27 北京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momo

    大型商业化的女主作品好像总是容易受到类似议论,要么直接被打上“女性主义”标签,要么被指责“不够女性主义”,就像这个编剧说的,女主角好像就直接被带上了“女性”标签,对她的讨论要来来回回的集中于她女性的身份,而且男性主角就是一个“人”,在性别议题更为广泛的欧美,tlou2来来回回的被报道为“女权主义作品”或“厌女”作品,制作组想必很崩溃所以纪录片里专门有这么一段,看视频里halley gross真的提到这事很激动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2-04 09:25:03 北京

    不得不说,最后生还者系列的主创都很有特点,两个编剧一个逛高尔夫球店,一个说来推特跟我对线,不要自己脑补乱写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2-04 09:35:27 北京

    在纪录片发布后,halley gross又成了一口锅,哪里需要哪里搬。在过去的三年,当她不存在,即使她的名字大大的写在游戏的开头和结尾,也当她不存在,把所有的赞誉辱骂都集中在另外一个男编剧身上。 当纪录片颁布后,她明显的出场并且明确了她是重要的编剧,又说,“原来是个女的写的啊,难怪对男角色不友好” 而当她愤怒的说出女性在这个行业中受到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刁难和被鸡蛋挑骨头的审视的时候,又把她的话拖出来说,没错啊,黑神话就是这么被污蔑的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2-04 09:53:05 北京

    在纪录片中还可以明显看到的一点就是,在设计两个主角的时候,制作组就是把主角当“人”来看待的,角色的外形设计、技能设计、与周围人的羁绊关系,都是基于怎样让游戏更好玩、怎样展现更多的玩法、让玩家可以区分两个主角有不同的体验感有新鲜感、让主角更有血有肉像活生生的人的角度去考虑的。但是当他们发布了游戏的预告片,因为主角是“女性”,在一些评论的眼中,她们就只是“女”了,她们的形象设计、技能设计、朋友恋人关系,都被各种揣测,是要表现“女性主义”还是实际在“厌女”,这个行为符不符合“女性主义”,这个外形符不符合“女性主义”? 这是让主创完全没有想到的,就是当你设计一个男主角,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正常的人,当你设计一个女主角,就只被看到了“女”,并施加了很多对于制作组的猜想,纪录片中还讲述了女主角的演员遭受的网暴。就像男编剧就是一个编剧,对他的评论就基于他编剧的作品的内容,而女编剧就成了“女”编剧,对她的议论就基于了很多她的立场她的想法她是不是女权。而因为游戏的主角是女同,对于这个游戏的发售时争论就大量的集中在了是不是“足够女权”,是不是足够“lgbt友好”,玩法、画面这些都被忽略不提,而当媒体对这个游戏做出打分的时候,也完全不看媒体关于玩法、画面、技术的评论,而是集中在讨论,这个媒体是不是一个“左派”媒体。这其实体现了做商业3A女主控作品的一种舆论困境(其实就影视来看,也有同样的困境)

  • ⠀

    挑战者 2024-02-04 10:57:01 广西

    单纯设计让女性受伤或者被虐待但无法反抗的游戏才是真的“厌女”吧,除了能体会受害者的痛苦之外想不出这种游戏的受众在哪,相反如果是为了铺垫后面的反抗而受伤的话,反而会觉得很爽啊,先抑后扬也是很经典的处理方式了🤔感觉欧美那边看起来没有歧视其实也挺那个的

  • 稀里

    稀里 2024-02-04 12:17:49 安徽

    ♂也喜欢拿女权或厌女来批判女性,一个不女女权的女性要被批判不女权,一个女权的女性要被批判不够女权。 这个编剧说得很对,对女性的千奇百怪的刁难和被鸡蛋挑骨头的审视,实在实在太多了。一个女性只有做到非常完美才能获得好的评价,只要有一点瑕疵就要被放大批评并掩盖她的优点和能力;反观男性,只有非常非常差非常非常败坏才可能会一致被骂,只要还有点优点的地方,就会被放大拿出来说并以此包容他的缺点和瑕疵。

  • 稀里

    稀里 2024-02-04 12:23:43 安徽

    ♂也喜欢拿女权或厌女来批判女性,一个不女女权的女性要被批判不女权,一个女权的女性要被批判不 ♂也喜欢拿女权或厌女来批判女性,一个不女女权的女性要被批判不女权,一个女权的女性要被批判不够女权。 这个编剧说得很对,对女性的千奇百怪的刁难和被鸡蛋挑骨头的审视,实在实在太多了。一个女性只有做到非常完美才能获得好的评价,只要有一点瑕疵就要被放大批评并掩盖她的优点和能力;反观男性,只有非常非常差非常非常败坏才可能会一致被骂,只要还有点优点的地方,就会被放大拿出来说并以此包容他的缺点和瑕疵。 ... 稀里

    不管游戏背景,说女性受伤害受虐待就等于厌女,真的是就是为了污蔑而污蔑,太恶心了,游戏里也很多男的受伤害受虐待怎么没见他们跳出来说游戏厌男。 本质就是♂害怕女性掌握暴力和权力,害怕女性反抗罢了。他们越害怕的,就是我们越该抢夺回来的。

  • ClemMel

    ClemMel (我的娱乐记录) 绝地 2024-02-04 12:24:54 天津

    在纪录片发布后,halley gross又成了一口锅,哪里需要哪里搬。在过去的三年,当她不存在,即使她 在纪录片发布后,halley gross又成了一口锅,哪里需要哪里搬。在过去的三年,当她不存在,即使她的名字大大的写在游戏的开头和结尾,也当她不存在,把所有的赞誉辱骂都集中在另外一个男编剧身上。 当纪录片颁布后,她明显的出场并且明确了她是重要的编剧,又说,“原来是个女的写的啊,难怪对男角色不友好” 而当她愤怒的说出女性在这个行业中受到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刁难和被鸡蛋挑骨头的审视的时候,又把她的话拖出来说,没错啊,黑神话就是这么被污蔑的 ... 蓝色的猫

    💀还有一大堆“果然LGBT之类的内容都是女编剧写的”乐

  • momo

    momo 挑战者 2024-02-04 13:00:19 浙江

    还有个现象,就是游戏一般火的、被记住的总是男制作人男导演啊,电影也是一样。看到最后一段说各种赞誉和辱骂都集中在另外一个男编剧身上。这是真的让人生气

  • momo

    momo 绝地 2024-02-04 13:04:49 北京

    “游戏角色不是因为是女性,身上就只有“女”这一个标签了,她可以有各种情绪、各种行为、各种想 “游戏角色不是因为是女性,身上就只有“女”这一个标签了,她可以有各种情绪、各种行为、各种想法。” 挺有道理,一段剧情到底是为了刻画角色还是为了搞噱头大家都品得出来的,编剧首先得把自己的角色当人 ... NEW 1🔺

    希望我们能改写“女”这个标签

  • momo

    momo 绝地 2024-02-04 13:05:49 北京

    潜意识里认为“暴力、追求权力、喜欢玩游戏、喜欢做游戏”都是男性的行为,不“女性化”—>如 潜意识里认为“暴力、追求权力、喜欢玩游戏、喜欢做游戏”都是男性的行为,不“女性化”—>如果描述属实 ,这不才是厌女吗, 另外与其说这些角色不只是女性而已,不如说除了生理特征外,女性本来就没有确定的模样,“女性化”这个概念本来就相当荒诞 标题简化成“有时候‘厌女’是一种性别歧视”,感觉有点不太合适。就好像明明是有人自称“真正的女权”来鉴权,却被概括为“有时候‘女权’是一种不女权”一样 ... momo

    dd

  • ClemMel

    ClemMel (我的娱乐记录) 绝地 2024-02-04 13:15:08 天津

    乐,开头那段颇有种“我心疼女孩所以还是生男孩吧”的美,对这种竞争的暴力和单方面的施虐的差别 乐,开头那段颇有种“我心疼女孩所以还是生男孩吧”的美,对这种竞争的暴力和单方面的施虐的差别就硬装傻 ... ClemMel

    而且开头那段也很恶毒,如果这样限制了写女角色的内容,那么就几乎很难几乎不可能写出有血有肉的好的女角色。再次强调,纯受虐无反杀+针对性别身份的虐与作为一个人受到暴力并反抗的区别,只要不傻就不会不知道。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2-04 16:51:11 北京

    而且开头那段也很恶毒,如果这样限制了写女角色的内容,那么就几乎很难几乎不可能写出有血有肉的 而且开头那段也很恶毒,如果这样限制了写女角色的内容,那么就几乎很难几乎不可能写出有血有肉的好的女角色。再次强调,纯受虐无反杀+针对性别身份的虐与作为一个人受到暴力并反抗的区别,只要不傻就不会不知道。 ... ClemMel

    这段被称作“厌女”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文章的预告片,实际上是游戏里的一个片段,就是艾比线第一天在森林里的那段完整的剧情,女主艾比被一个部落抓住,被部落中的一位女性拿刀威胁,正好遇到了部落中另外一位为了反抗部落而叛逃的女性雅拉,雅拉被打断了一条胳膊,但随后两人合力反杀,艾比用腿绞住了敌人,雅拉用一刀隔开了敌人的喉咙。于是,女主被俘虏、女配被打伤胳膊,成了“女性受伤害”-厌女,女性敌人拿刀威胁女主、女配反杀敌人,成了“宣扬女性暴力”-厌女。敢情是女性不能被抓不能受伤不能威胁别人也不能反杀别人,这些情节都不能写给女性否则就是厌女,那要给女性写什么剧情?而且这段讲的女性间怎样化敌为友结下友谊、怎样反杀、怎样逃出胜天就都不存在了?明明片段很长,后面也演示了怎样反抗、逃离。就只拿着其中一两个女性被抓被按住的剧情说是厌女,并且主观臆断整个制作组。 另外,这个预告片是2017年出的,整个预告片完完全全的就是在讲另外一位主角艾比的故事。而简中论坛对这个预告片闭口不提,非要说2020年出的游戏是“预告骗”因为在出游戏之前完全没有介绍艾比这位女主。

  • momo

    momo 2024-02-04 16:55:23 辽宁

    好帖dd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2-04 18:05:35 北京

    一边被骂“辱女”,一边被骂“极端女权” 而“跨性别”在这个游戏上也被两边来回骂,一边骂女主肌肉太壮是跨性别人,一边骂这个游戏“挺跨”。

  • FantaSea

    FantaSea 2024-02-04 19:02:03 浙江

    很支持女编剧的说法,对女性的虐杀和女性主角在冒险故事中经历的磨难在叙事和观感上都是完全不同,把这两者混为一谈是在洗白传统男性视角作品里的虐女情节,也是在压制女性主角作品中塑造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的机会

  • 糕糕

    糕糕 生还者 2024-02-04 19:05:38 广东

    一边被骂“辱女”,一边被骂“极端女权” 而“跨性别”在这个游戏上也被两边来回骂,一边骂女主 一边被骂“辱女”,一边被骂“极端女权” 而“跨性别”在这个游戏上也被两边来回骂,一边骂女主肌肉太壮是跨性别人,一边骂这个游戏“挺跨”。 ... 蓝色的猫

    它们就是非得骂这个游戏,哪个角度能骂用哪个。 说起来最后生还者2算是我见过最多云玩家造谣的游戏了(虽说我也还没玩,但是真得刷到过好几次粉丝辟谣的视频,太惨了,制作组被各种断章取义骂,明明英语4级就能看明白的信息,被国内男媒体恶意翻译后造谣,真得离谱

  • 不安的雪

    不安的雪 (No me hables) 2024-02-04 19:06:50 河南

    好棒的思路,dd!

  • X1weAOi

    X1weAOi 2024-02-04 19:27:39 福建

    说挺好的,我觉得最后一段尤其最后一句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网络骂战,“求你们做点功课吧”……

  • hhhhh

    hhhhh 2024-02-06 04:04:09 重庆

    啊才看到制作纪录片上线了(立速补)。单纯虐杀女性角色和女性角色冒险成长中受到的磨难完全是两个概念,少浑水摸鱼,且看不得女性流血又傲慢地男本位了,自恋至极!艾莉和埃比在海边互殴,艾莉还被咬下手指,我真真实实感受到痛心又痛快,痛心于在那个末世现实,主角们肉体和人性的痛苦,痛快在如此激烈的复仇之路上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先写人,然后再是女性,人都有五感六觉,那女性为何就要被特殊化、扁平化甚至弱化(要说女性一年流的血恐怕比部分男性一辈子流的血还多)。而且主动挑起性别议题,接着混淆概念再转移到zzzq之类的话题上去真是老套又恶臭的话术,能不能演点好的,很厌烦这般泼女性脏水还洋洋得意的“逻辑自洽”。😅

  • 豆友187612325

    豆友187612325 2024-03-01 14:08:12 北京

    [内容不可见]

  • 地表丝绒

    地表丝绒 2024-03-04 18:14:15 上海

    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就是有没有可能女性之间就是会有基于权力、地位甚至生存的竞争关系,也会有满嘴利益理性的资本家,也可能女性生性残暴以不分对象地施虐为乐,只要不是基于性缘,女性为了自身利益虐女杀女我甚至都可以接受,遑论是在这样一个末日背景就连基本生存都成问题的游戏中。。

  • 酒酿萝卜皮

    酒酿萝卜皮 2024-03-06 14:22:41 加拿大

    什么狗屌文章马眼不通,有理由怀疑是incel割批左派皮写的。不过左派的自由父权确实跟incel差得也不远……

  • momo

    momo 2024-03-07 01:22:04 北京

    游戏不受伤难道女性只能玩儿童向吗……(但受伤+反抗也不是万能的) 既要合理反击,也不能拼命把镜头对准正在受伤的女人身上体现她的虚弱,篇幅比例可能影响也很大。 字母圈式的虐女就经常超详细地描述女性如何受害并且受害的时候是如何委曲求全的,从不描写女性受伤的愤怒和仇恨,最后轻飘飘来个快速反击就结束了,这种是假装出来的“正义感”,有反抗也还是🐶💩一坨

  • momo

    momo 2024-03-07 01:23:29 北京

    难怪我觉得美末2那么带感,不愧是女编剧!!!之前都没注意过制作组

  • 蓝色的猫

    蓝色的猫 楼主 2024-03-07 09:38:26 北京

    难怪我觉得美末2那么带感,不愧是女编剧!!!之前都没注意过制作组 难怪我觉得美末2那么带感,不愧是女编剧!!!之前都没注意过制作组 momo

    制作组还是挺出名的,美国的顶流游戏工作室了哈哈,一举一动上X美国热搜的那种。女主的动捕、配音演员ins上有120多万粉,比一些好莱坞普通明星都高了。 制作组算是比较支持女权、lgbtq这些话题的,所以经常黑这个制作组的言论就是说“顽皮狗又搞政治正确那一套了”。组里之前发过国外比较有影响力的游戏女权组织创办人anita sarkeesian,她也是顽皮狗的顾问之一。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4788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