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斯瓦米·辨喜“瑜伽奥义丛书”(吠檀多、智瑜伽、王瑜伽)
来自:小熊娃娃
作家出版社近日推出“瑜伽奥义丛书”中的前三卷,分主题呈现印度近代著名哲学家、瑜伽士辨喜的代表著作,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张励耕编选、翻译。
与如今人们所熟知的以运动锻炼为主的现代瑜伽不同,印度传统的瑜伽有很多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内容,包括冥想练习、哲学思辨等,进而发展为修炼身心、自我提升的途径——这些才是“瑜伽”一词的本源意义。真正的瑜伽可以将哲学融入实践当中,可以让智慧和真理不再高高在上,帮助人们实现心理和身体的和谐、思想与行动的统一。“瑜伽奥义丛书”正是秉承这样的传统瑜伽精神而推出的印度哲学及文化译丛,介绍最正宗的印度哲学和传统瑜伽练习方法。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Swami Vivekananda,又译“辨喜”,1863—1902)是首位突破禁忌,向西方传播瑜伽、冥想和吠檀多思想的大师。他的一生短暂而辉煌,不仅在当时的西方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在后世产生着持续的震撼,如今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关于他的传道会或研究中心。辨喜学贯东西,以深入浅出的现代思维、传承千年的古老智慧,讲透人生的根本问题。
本丛书分册主题明确,以吠檀多哲学为核心,以四种瑜伽(智瑜伽、王瑜伽、业瑜伽和奉爱瑜伽)为框架,完整搭建从理论到实践的修行体系;其中辨喜思想宝库中最精髓的部分——吠檀多哲学和智瑜伽——是首次出版汉语译著。本丛书由哲学专业人士翻译,同时贴合瑜伽教学实践,每一卷都有详尽的译者导读、注释,并附有术语表;不仅方便初次接触的读者轻松入门,更可供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钻研。
《古老智慧的现代实践:辨喜论吠檀多》是丛书的卷一,总体性地介绍了印度吠檀多哲学。“吠檀多”是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中的一派,可谓印度哲学皇冠上的明珠,涉及与世界和人有关的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如:世界是否就是其看上去的样子、人的本性如何、何谓灵魂、解脱究竟是什么等等。辨喜对这些问题的讲解不是只停留在书面上,更可以切实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当中,解决“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的问题。本卷精选了辨喜关于吠檀多及相关问题的演讲,是辨喜整个思想体系的纲领和导论,也是理解博大精深的印度智慧的极好切入点。
《智慧可以带我们到哪里:辨喜论智瑜伽》是丛书的卷二。“智瑜伽”是古印度传承而来的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意为通过理性的思辨来看待问题、获取知识、实现内在成长;它在辨喜提出的四种瑜伽修行之路中居于核心地位,与通常所说的哲学有着高度的相似,又不同于一般的哲学,其目的是通过对真我、摩耶、一与多等核心问题的思考,超越多样性、亲证绝对者,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本卷堪称辨喜在哲学方面的代表作,在其生前就已出版并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冥想到三摩地:辨喜论王瑜伽和〈瑜伽经〉》是丛书的卷三。我们通常熟知的瑜伽包含各种不同的练习,其中以冥想、呼吸为主的部分才是真正的核心,是从古至今帮助到无数人的方法,起源于古印度,在传统上被称为“王瑜伽”。辨喜是首位将这些方法传出印度、讲授给西方和全世界的人。通过他详实而融贯的阐释,现代人也能深入理解瑜伽的真谛。本卷的前半部分即辨喜当年的授课记录,系统讲解了冥想和呼吸练习的具体方法,及其背后的哲学理论基础;后半部分则是对王瑜伽最重要的经典——《瑜伽经》的解读,适合广大希望学习冥想的人和瑜伽老师。
本丛书名中的“瑜伽”既指瑜伽的练习、实践,也指瑜伽的本意:连接、和谐;“奥义”则取自于印度哲学最古老的经典《奥义书》。辨喜的思想精妙而深邃,同时又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能让读者觉得像是在辨喜身边,聆听他将至高的智慧娓娓道来——这正是“奥义书”一词的梵语本意,即“坐在老师身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