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读了荣格的《心理类型》

七叶🍃

来自:七叶🍃
2024-02-08 13:02:36 已编辑 河南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七叶🍃

    七叶🍃 楼主 2024-02-08 13:29:08 河南

    正在读其他人对荣格八维的解析,翻到《类型与原型》里提到 对于荣格而言,态度类型是首要的,功能类型表现出来时,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从属于态度。因此,他是根据态度的不同对类型进行总体论述,先论述“外倾态度中基本心理功能的特征”,接着是“内倾态度中基本心理功能的特征。” 这和我们认知中的i人 e人太不一样

  • 社会阅历上升了

    社会阅历上升了 2024-02-08 14:26:10 德国

    最近刚好有关注这方面。。以下主要观点来自新发现(但是好像已经算是很有名)的一个up(并不是原文,是我自己总结的)。不仅是荣格的理论,他对其他很多哲学心理学理论都有比较广泛的了解。部分观点经过了一个学哲学的学长的确认。 1.mbti并不是按照荣格八维来划分的。mbti更多是出于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对人的高效管理的需要对“荣格八维”概念挪用和曲解后,加入了许多主观经验的内容形成的一种“性格测试”。由于测试只能测出外显的行为,所以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测试结果可能方生变化。 根据mbti的这一“实质”,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常常被用在职业测评,职业发展指导之类的场景。因为就是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惯性和偏好给出一些对应的适配工作而已。 2.荣格的理论研究的是人的意识活动的形式,根据他的理论,每个人的主导功能是先天确定的,并往往与一个倾向相反的辅助功能协作。但是也存在主要功能都是同一个倾向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并不稳定会造成一些“神经症”的症状。 不同的主要功能,可能有相似的行为模式,他们之间并没有机械直接的关联。因为荣格所说的功能,是对意识活动的描述。其中,ns被定义为感觉功能,我的理解是体现了客体为人所感知所“意识到”的过程,是非理性的;tf被定义为判断功能,体现了意识对感知到的客体的处理过程,是理性的。 受到后天的影响,可能一个人长期使用的功能和他真正的主要功能并不一致。只有不断观察和反思才能发现“无意识”体现出来的功能倾向。具体的操作我不会,我能做的只有回忆和分辨,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复盘,如此这样慢慢确认。 在我看来这也是真正“探索自我”的方式。找到意识活动最自然的那个模式,认识自己,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 3.任何把具体行为和功能直接对应起来的解读,都不是荣格八维的本意,也不是“探索真正自我的工具”,而只是后来经过扭曲的“理论”对“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式的规训的另一种表达。

  • 社会阅历上升了

    社会阅历上升了 2024-02-08 14:28:23 德国

    最近刚好有关注这方面。。以下主要观点来自新发现(但是好像已经算是很有名)的一个up(并不是原 最近刚好有关注这方面。。以下主要观点来自新发现(但是好像已经算是很有名)的一个up(并不是原文,是我自己总结的)。不仅是荣格的理论,他对其他很多哲学心理学理论都有比较广泛的了解。部分观点经过了一个学哲学的学长的确认。 1.mbti并不是按照荣格八维来划分的。mbti更多是出于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对人的高效管理的需要对“荣格八维”概念挪用和曲解后,加入了许多主观经验的内容形成的一种“性格测试”。由于测试只能测出外显的行为,所以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测试结果可能方生变化。 根据mbti的这一“实质”,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常常被用在职业测评,职业发展指导之类的场景。因为就是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惯性和偏好给出一些对应的适配工作而已。 2.荣格的理论研究的是人的意识活动的形式,根据他的理论,每个人的主导功能是先天确定的,并往往与一个倾向相反的辅助功能协作。但是也存在主要功能都是同一个倾向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并不稳定会造成一些“神经症”的症状。 不同的主要功能,可能有相似的行为模式,他们之间并没有机械直接的关联。因为荣格所说的功能,是对意识活动的描述。其中,ns被定义为感觉功能,我的理解是体现了客体为人所感知所“意识到”的过程,是非理性的;tf被定义为判断功能,体现了意识对感知到的客体的处理过程,是理性的。 受到后天的影响,可能一个人长期使用的功能和他真正的主要功能并不一致。只有不断观察和反思才能发现“无意识”体现出来的功能倾向。具体的操作我不会,我能做的只有回忆和分辨,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复盘,如此这样慢慢确认。 在我看来这也是真正“探索自我”的方式。找到意识活动最自然的那个模式,认识自己,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 3.任何把具体行为和功能直接对应起来的解读,都不是荣格八维的本意,也不是“探索真正自我的工具”,而只是后来经过扭曲的“理论”对“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式的规训的另一种表达。 ... 社会阅历上升了

    大概就是:mbti是以测试的方式搜集了一些你个人的情报然后帮你快速给自己打了个标签,方便资本家更好地压榨你;荣格是教你怎么一点点抽丝剥茧找到那个真正的你自己,仅此而已。

  • 社会阅历上升了

    社会阅历上升了 2024-02-08 14:47:40 德国

    补充一点:以我目前的理解,按荣格的方法,应该先确定自己的主要功能(1 2功能),再确定类型。在主要功能的顺序不明确的时候,可以引入3(一般和2是倾向相反的感觉功能,也即毕比的“同轴”),也可以参考阴面功能。 主要功能是自己使用最舒适自然的功能对,往往在童年时期就已经有所显露。但也有可能因为个体经历的差异,并不一定是最常用或者最惯用的,甚至可能出现其他功能压倒了主导功能的情况(这种情况人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 社会阅历上升了

    社会阅历上升了 2024-02-08 14:58:07 德国

    最近刚好有关注这方面。。以下主要观点来自新发现(但是好像已经算是很有名)的一个up(并不是原 最近刚好有关注这方面。。以下主要观点来自新发现(但是好像已经算是很有名)的一个up(并不是原文,是我自己总结的)。不仅是荣格的理论,他对其他很多哲学心理学理论都有比较广泛的了解。部分观点经过了一个学哲学的学长的确认。 1.mbti并不是按照荣格八维来划分的。mbti更多是出于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对人的高效管理的需要对“荣格八维”概念挪用和曲解后,加入了许多主观经验的内容形成的一种“性格测试”。由于测试只能测出外显的行为,所以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测试结果可能方生变化。 根据mbti的这一“实质”,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常常被用在职业测评,职业发展指导之类的场景。因为就是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惯性和偏好给出一些对应的适配工作而已。 2.荣格的理论研究的是人的意识活动的形式,根据他的理论,每个人的主导功能是先天确定的,并往往与一个倾向相反的辅助功能协作。但是也存在主要功能都是同一个倾向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并不稳定会造成一些“神经症”的症状。 不同的主要功能,可能有相似的行为模式,他们之间并没有机械直接的关联。因为荣格所说的功能,是对意识活动的描述。其中,ns被定义为感觉功能,我的理解是体现了客体为人所感知所“意识到”的过程,是非理性的;tf被定义为判断功能,体现了意识对感知到的客体的处理过程,是理性的。 受到后天的影响,可能一个人长期使用的功能和他真正的主要功能并不一致。只有不断观察和反思才能发现“无意识”体现出来的功能倾向。具体的操作我不会,我能做的只有回忆和分辨,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复盘,如此这样慢慢确认。 在我看来这也是真正“探索自我”的方式。找到意识活动最自然的那个模式,认识自己,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 3.任何把具体行为和功能直接对应起来的解读,都不是荣格八维的本意,也不是“探索真正自我的工具”,而只是后来经过扭曲的“理论”对“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式的规训的另一种表达。 ... 社会阅历上升了

    捉个虫,感觉更确切地说tf体现的是“对感知到的客体在意识中投射出来的影像的处理过程”🤔 因为在我看来感觉功能会对客体有一些无意识的滤镜处理🤔相当于把原材料分类粗加工什么的来兼容判断功能的“程序”,然后判断功能的各个程序再工作这样。这样能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主要功能对一般倾向相反吧。

  • 雯酱不加糖丶

    雯酱不加糖丶 2024-02-08 23:37:36 福建

    做同一件事的一群人做这件事背后的理由和动力都完全不同。我因为工作原因能接触大量的高考生、大学生和家长样本,也会在工作中用八维判定他们的优势功能。 有两个学生在高考录取的时候被调剂到了生化环材(均为211院校),大一下学期决定转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但是背后成因不同。 ENTP学生表示,他就是很喜欢数学,觉得数学有意思,以后也希望从事竞赛教练方面的工作。 ESTJ学生表示,他其实想转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是计算机太热门了,转入几率不大,于是就选择在理工科包容度高的数学专业,到考研的时候就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即使到时候不想往计算机方向去了,也有数学打底去转诸如金融之类的方向。 如果只看表面行为,就给他们判某一个类型,也真是有够草率的。

  • 雯酱不加糖丶

    雯酱不加糖丶 2024-02-09 00:00:52 福建

    另外就是关于I和E,个人认为跟九型人格、本能副型也有关系。以我自己举例,我个人是INTP,九型人格5w6(但其实更符合5主无侧翼),tritype582,本能副型so/sx,平时就是表现为社交能力还不错,性格偏外向,甚至会有人认为我是社牛,在不分析八维的情况下被当成E人是常态,但是把我说出来的内容和写出来的东西掰开分析,里面全都是Ti,因为九型8号得分仅次于5,而且差距仅为1分,会让人觉得有气场,甚至出现过家长评价“见到第一面还没说话的时候觉得书卷气挺重的,应该挺文静,没想到说话条理清晰,中气十足很有气场”的情况,本能副型主型是so也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我在麦当劳吃早餐时给学生打电话沟通方案被隔壁桌路人家长听到,于是路人被当场吸引成为了我的客户并且现场就问了我一堆问题,我也顺顺利利给她解答了,并且双方没有觉得任何不适。但要是说我Fe高我也不认可,因为我能达到Fe效果的时候都是建立在Ti拉满的基础上,纯Fe无Ti支撑的场合我就十分尴尬(比如应酬、人情世故、寒暄),甚至会为了体现Fe用力过猛,适得其反。

  • 七叶🍃

    七叶🍃 楼主 2024-02-09 12:37:21 河南

    捉个虫,感觉更确切地说tf体现的是“对感知到的客体在意识中投射出来的影像的处理过程”🤔 因 捉个虫,感觉更确切地说tf体现的是“对感知到的客体在意识中投射出来的影像的处理过程”🤔 因为在我看来感觉功能会对客体有一些无意识的滤镜处理🤔相当于把原材料分类粗加工什么的来兼容判断功能的“程序”,然后判断功能的各个程序再工作这样。这样能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主要功能对一般倾向相反吧。 ... 社会阅历上升了

    这样看来那些对我有益的部分都是荣格八维的内容了,知道了人与人之间有共性但也有差异,没有理由被规训按照多数人的观点塑造自己。以前看过国内人格心理学对于mbti总是批评态度,我总觉得它们没有批评到点上,论证不是直接将其归类于星座巴纳姆效应就是只一句将人分类不科学。现在mbti火了,有时看推送觉得乌烟瘴气,可能以前至少都是有探索自己的欲望的人做测试,现在有很多懒于认识自己的人,更不能保证问卷信度了。mbti的积极意义,就像有教科书里批判的“夸大了人的差异”,其实对个体差异的关注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的吧。另外几年前我的身体心理都出现严重问题时是有过长期fi和ti都很高的情况的,看荣格的书里对fi和ti感觉没有详细区分到诶。世俗意义上的理性确实像是te fe那种“有用的”,“不像t人”这种判断对ti好像无效。就我个人而言内心一直有“为了摆脱客体影响看清自己而努力”,想知道属于自己的“原始状态”的想法。这应该是一种非理性的态度,像是要在极端状态中捕捉无意识一样。ti既然努力想回归主体,应该是默认主体都是不一样的,才有了“我”这一概念的存在,所以就算是ti主导,除了程序化的行动框架,目的也是不同的,不能用传统的理性概括

  • 七叶🍃

    七叶🍃 楼主 2024-02-09 14:07:29 河南

    另外就是关于I和E,个人认为跟九型人格、本能副型也有关系。以我自己举例,我个人是INTP,九型人 另外就是关于I和E,个人认为跟九型人格、本能副型也有关系。以我自己举例,我个人是INTP,九型人格5w6(但其实更符合5主无侧翼),tritype582,本能副型so/sx,平时就是表现为社交能力还不错,性格偏外向,甚至会有人认为我是社牛,在不分析八维的情况下被当成E人是常态,但是把我说出来的内容和写出来的东西掰开分析,里面全都是Ti,因为九型8号得分仅次于5,而且差距仅为1分,会让人觉得有气场,甚至出现过家长评价“见到第一面还没说话的时候觉得书卷气挺重的,应该挺文静,没想到说话条理清晰,中气十足很有气场”的情况,本能副型主型是so也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我在麦当劳吃早餐时给学生打电话沟通方案被隔壁桌路人家长听到,于是路人被当场吸引成为了我的客户并且现场就问了我一堆问题,我也顺顺利利给她解答了,并且双方没有觉得任何不适。但要是说我Fe高我也不认可,因为我能达到Fe效果的时候都是建立在Ti拉满的基础上,纯Fe无Ti支撑的场合我就十分尴尬(比如应酬、人情世故、寒暄),甚至会为了体现Fe用力过猛,适得其反。 ... 雯酱不加糖丶

    I和E感觉并不像简单的能量流向差异,之前只看荣格自传和n手mbti分析只是说内倾社交耗能外倾社交充能,但是看了《心理类型》后,并不止这点差别,内倾对客体有一种天然的轻视,不会像外倾型那样直接接受规则并以此习得经验。我个人的感觉是,在一个有把握的环境下,即我能让周围人接受我思维与客观规则不一致的时候会放开手脚被评价社牛,但像寒暑假实习那种环境我会拘谨和人交往放不开,只有摸清规则才选择用什么态度对待规则(从小就有种疑惑,很多人都是已经习得交往技巧像天生的一样,而我对此一无所知的感觉让我恐惧)

  • 七叶🍃

    七叶🍃 楼主 2024-02-09 14:13:34 河南

    另外就是关于I和E,个人认为跟九型人格、本能副型也有关系。以我自己举例,我个人是INTP,九型人 另外就是关于I和E,个人认为跟九型人格、本能副型也有关系。以我自己举例,我个人是INTP,九型人格5w6(但其实更符合5主无侧翼),tritype582,本能副型so/sx,平时就是表现为社交能力还不错,性格偏外向,甚至会有人认为我是社牛,在不分析八维的情况下被当成E人是常态,但是把我说出来的内容和写出来的东西掰开分析,里面全都是Ti,因为九型8号得分仅次于5,而且差距仅为1分,会让人觉得有气场,甚至出现过家长评价“见到第一面还没说话的时候觉得书卷气挺重的,应该挺文静,没想到说话条理清晰,中气十足很有气场”的情况,本能副型主型是so也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我在麦当劳吃早餐时给学生打电话沟通方案被隔壁桌路人家长听到,于是路人被当场吸引成为了我的客户并且现场就问了我一堆问题,我也顺顺利利给她解答了,并且双方没有觉得任何不适。但要是说我Fe高我也不认可,因为我能达到Fe效果的时候都是建立在Ti拉满的基础上,纯Fe无Ti支撑的场合我就十分尴尬(比如应酬、人情世故、寒暄),甚至会为了体现Fe用力过猛,适得其反。 ... 雯酱不加糖丶

    刚上大学那会我像个社牛跟各类部门打通关系,然后就失去兴趣了,同学一开始认为我情商高后来说情商都给了智商,实际我是认为了解了外部规则就可以按个人舒适区打造自己的规则,fe低只是因为没必要不感兴趣了。以前身心都生病的时候fi ti双高fe极低倒是没有探索就消极对待社会关系。而且个人认为一开始看起来高的情商都是比周围人多出的经验给的

  • 雯酱不加糖丶

    雯酱不加糖丶 2024-02-09 14:31:00 福建

    I和E感觉并不像简单的能量流向差异,之前只看荣格自传和n手mbti分析只是说内倾社交耗能外倾社交 I和E感觉并不像简单的能量流向差异,之前只看荣格自传和n手mbti分析只是说内倾社交耗能外倾社交充能,但是看了《心理类型》后,并不止这点差别,内倾对客体有一种天然的轻视,不会像外倾型那样直接接受规则并以此习得经验。我个人的感觉是,在一个有把握的环境下,即我能让周围人接受我思维与客观规则不一致的时候会放开手脚被评价社牛,但像寒暑假实习那种环境我会拘谨和人交往放不开,只有摸清规则才选择用什么态度对待规则(从小就有种疑惑,很多人都是已经习得交往技巧像天生的一样,而我对此一无所知的感觉让我恐惧) ... 七叶🍃

    我当时给自己判类型的时候也结合了自己从小到大的一些表现,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做法,以及别人对我做的事情的评价,还翻出来一堆我没有类型学概念时的一些文字作品,结论就是Ti运作最顺手也最频繁,运作Ti时的状态最正面,从小获得认可的途径都是给别人当智多星出谋划策的时候,而且我出的主意一般都是别人不太想得到的,这已经是很明显的Ti+Ne运作了,即使有很多人质疑不符合过往经验或者理解不了我的思路之类也阻挡不了我这么想。我比较喜欢的Fe场合都是什么头脑风暴会议、同行交流会、跟学生家庭现场沟通方案之类的,共性就是Ti、Ne是主角而Fe是配角,认清这一点我就知道自己是Ti主导了,甚至我因为对Fe含量高、Ti运作没有优势的场合应付不来,在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拒绝了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国企工作,因为那个环境让我觉得不适,这让我身边所有知道这事的人感到困惑。我很清楚,自己即使外在表现再社牛,也没办法让任何外倾功能凌驾在自己的Ti之上,至于其他的内倾功能,不是不运作,是运作起来的状态更偏向负面,处于不良状态的时候才会运作。

  • 社会阅历上升了

    社会阅历上升了 2024-02-09 19:35:43 德国

    这样看来那些对我有益的部分都是荣格八维的内容了,知道了人与人之间有共性但也有差异,没有理由 这样看来那些对我有益的部分都是荣格八维的内容了,知道了人与人之间有共性但也有差异,没有理由被规训按照多数人的观点塑造自己。以前看过国内人格心理学对于mbti总是批评态度,我总觉得它们没有批评到点上,论证不是直接将其归类于星座巴纳姆效应就是只一句将人分类不科学。现在mbti火了,有时看推送觉得乌烟瘴气,可能以前至少都是有探索自己的欲望的人做测试,现在有很多懒于认识自己的人,更不能保证问卷信度了。mbti的积极意义,就像有教科书里批判的“夸大了人的差异”,其实对个体差异的关注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的吧。另外几年前我的身体心理都出现严重问题时是有过长期fi和ti都很高的情况的,看荣格的书里对fi和ti感觉没有详细区分到诶。世俗意义上的理性确实像是te fe那种“有用的”,“不像t人”这种判断对ti好像无效。就我个人而言内心一直有“为了摆脱客体影响看清自己而努力”,想知道属于自己的“原始状态”的想法。这应该是一种非理性的态度,像是要在极端状态中捕捉无意识一样。ti既然努力想回归主体,应该是默认主体都是不一样的,才有了“我”这一概念的存在,所以就算是ti主导,除了程序化的行动框架,目的也是不同的,不能用传统的理性概括 ... 七叶🍃

    +1我也觉得之前的那些批评没到点子上,只看那些批评并不能阻止当时的我“相信”mbti的“理论”,只会觉得是批评者不懂XD mbti对人向内探求的引导确实有积极的一面但还是过于局限,大多数人只停留在判型结果和报告带来的正面评价里面。其中因为粗暴划分和解释ie、ns、甚至“理性感性”这些维度,更是助长了一些鄙视链的出现。我反而觉得是我们比较幸运一开始测出来就是“地位比较高”的intp,测出来一个sj之类的说不定就不一样了。也有很多测完硬扭自己个性,反而搞出很多心理问题的例子。而这个测试火了之后,刻板印象和民间图一乐式解读也比研究原文的声音大得多,事实证明多数人可能只是需要一些恋爱教学和安慰。标签效应也并没有随着批评声音变少,反而感觉什么都想在它凉之前蹭一下热度所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可能我有点悲观) ti,fi都比较不在乎客体标准,尤其如果搭配了ne会更排他一点,有时候甚至显得带点“傲慢与偏见”。这两个功能发展成熟了差别我感觉在应用方面真的挺细微的,都是坚定的内在标准,只不过一个更在乎自己心中的正确性/是非/合理性,一个更在乎自己心中的价值观/好坏/正义性(这个我不是很确定,我也还在努力区分哈哈哈)。一个致力于创造/找到脱离客体束缚的一般概念,一个专注于概括/理解脱离具体情境的普遍情感。因为这两个根本目的不一样,双高才会纠结脑内打架吧🤔但是我觉得这种状态很难真的出现,这是底层逻辑打架,感觉会“精神分裂”?很多时候可能是测试把si和fi混起来了的缘故。。我最近去做测试发现好多功能的对应和解释都有问题。。 然后确实不是中文常见意义的“理性”。这种“理性”很多时候我觉得和利己主义差不多,就是怎么样个人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最好还能有具体可以看得出来的“成就”,怎么样就是“理性”。这确实反映出来对外界标准较大程度的关心。而另一种“没有情绪就理性”的错误认知,潜台词也更像是“受情绪影响而不能贯彻利己主义所以不理性”。 荣格的“理性”应该和哲学传统上那些“理性”是一脉相承的。

  • RRRii

    RRRii 2024-02-09 23:05:49 上海

    被楼主这么一说,我突然弄明白了好多我以前不理解的事🥹谢谢推荐,我得补课去了

  • GoGreez!!!

    GoGreez!!! 2024-02-16 17:19:18 美国

    我感觉你总结得好好欸 把很关键性的概念有说明白 “所以是不是所谓i人e人的差别不如主导功能i e相反大?(个人这么多年感觉,比起t人f人之类的分法,我最合不来的永远是te发达的人)” 这个我蛮赞同的 遇到蛮多i人但给人外向感觉很强 究其原因是外倾功能主导 所以Myers -Briggs还是有很多局限性的地方

  • GoGreez!!!

    GoGreez!!! 2024-02-16 17:27:35 美国

    TF做判断 NS才是非理性 这点也很重要 所以我个人感觉判断轴一致的三观还是比较合得来的 感知功能轴不同某种程度可以互补 其实可以发现 Si Se这两个观念看似相差很大的功能 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可弥合的差距 很多入世很深的人都是Si Se双高 两者是可以互相赋能的 Ni Ne思维碰撞更不用多说 个人认为益处多多

  • GoGreez!!!

    GoGreez!!! 2024-02-16 17:32:09 美国

    最近刚好有关注这方面。。以下主要观点来自新发现(但是好像已经算是很有名)的一个up(并不是原 最近刚好有关注这方面。。以下主要观点来自新发现(但是好像已经算是很有名)的一个up(并不是原文,是我自己总结的)。不仅是荣格的理论,他对其他很多哲学心理学理论都有比较广泛的了解。部分观点经过了一个学哲学的学长的确认。 1.mbti并不是按照荣格八维来划分的。mbti更多是出于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对人的高效管理的需要对“荣格八维”概念挪用和曲解后,加入了许多主观经验的内容形成的一种“性格测试”。由于测试只能测出外显的行为,所以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测试结果可能方生变化。 根据mbti的这一“实质”,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常常被用在职业测评,职业发展指导之类的场景。因为就是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惯性和偏好给出一些对应的适配工作而已。 2.荣格的理论研究的是人的意识活动的形式,根据他的理论,每个人的主导功能是先天确定的,并往往与一个倾向相反的辅助功能协作。但是也存在主要功能都是同一个倾向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并不稳定会造成一些“神经症”的症状。 不同的主要功能,可能有相似的行为模式,他们之间并没有机械直接的关联。因为荣格所说的功能,是对意识活动的描述。其中,ns被定义为感觉功能,我的理解是体现了客体为人所感知所“意识到”的过程,是非理性的;tf被定义为判断功能,体现了意识对感知到的客体的处理过程,是理性的。 受到后天的影响,可能一个人长期使用的功能和他真正的主要功能并不一致。只有不断观察和反思才能发现“无意识”体现出来的功能倾向。具体的操作我不会,我能做的只有回忆和分辨,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复盘,如此这样慢慢确认。 在我看来这也是真正“探索自我”的方式。找到意识活动最自然的那个模式,认识自己,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 3.任何把具体行为和功能直接对应起来的解读,都不是荣格八维的本意,也不是“探索真正自我的工具”,而只是后来经过扭曲的“理论”对“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式的规训的另一种表达。 ... 社会阅历上升了

    使用主导功能的时候,使用者真的很容易陷入无意识状态!因为太与生俱来太轻松自然。我也是有男朋友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说话总在不断做逻辑归纳 我说我之前完全没感觉 他infj 说我自然而然说话就是那么有逻辑 但他要费力气才能出现这种效果 就像我费力气关照别的人 (fe)一样 像开fe拖拉机又笨拙效果又不好

  • GoGreez!!!

    GoGreez!!! 2024-02-16 17:33:10 美国

    读荣格原文 必须赞一个!希望这种帖子莫多莫多

  • 社会阅历上升了

    社会阅历上升了 2024-03-24 01:07:26 德国

    dd

  • smallandred

    smallandred (Let the Stars Decide) 2024-03-24 01:35:26 荷兰

    2楼说的很有道理 16型人格划分和荣格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其实只是考察每个人适合被打造成什么样的螺丝钉而已

    螺丝钉的自己内部的思维方式并不是需要关注的细节 重要的是螺丝钉的外在可观测的规格是什么样的

    在这个框架下,“i人社交消耗能量,e人社交获取能量”这种简单粗暴的结论,恰恰正是16型人格划分所需要达到的目的。它可以很简单地告诉雇主“这头驴子可以/不可以拉什么样的磨”,省去了一些筛选成本。 荣格说了什么是驴子自己的事,和雇主无关。

  • 七叶🍃

    七叶🍃 楼主 2024-03-24 06:07:01 河南

    2楼说的很有道理 16型人格划分和荣格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其实只是考察每个人适合被打造成什么样的 2楼说的很有道理 16型人格划分和荣格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其实只是考察每个人适合被打造成什么样的螺丝钉而已 螺丝钉的自己内部的思维方式并不是需要关注的细节 重要的是螺丝钉的外在可观测的规格是什么样的 在这个框架下,“i人社交消耗能量,e人社交获取能量”这种简单粗暴的结论,恰恰正是16型人格划分所需要达到的目的。它可以很简单地告诉雇主“这头驴子可以/不可以拉什么样的磨”,省去了一些筛选成本。 荣格说了什么是驴子自己的事,和雇主无关。 ... smallandred

    这点我不同意,企业的目的是把愿意依附它价值观的也就是符合荣格描述的e 人找出来,而不是爱不爱社交的,但是量表设计的太拉效度差,所以真正想要用mbti选人的公司会请专业的人给员工测试,而不是网上测个乐子

  • smallandred

    smallandred (Let the Stars Decide) 2024-03-24 14:35:01 荷兰

    这点我不同意,企业的目的是把愿意依附它价值观的也就是符合荣格描述的e 人找出来,而不是爱不爱 这点我不同意,企业的目的是把愿意依附它价值观的也就是符合荣格描述的e 人找出来,而不是爱不爱社交的,但是量表设计的太拉效度差,所以真正想要用mbti选人的公司会请专业的人给员工测试,而不是网上测个乐子 ... 七叶🍃

    企业也是要i人的,如工程师/操作员/质检/会计审计等。 企业的目标是尽量减少“i人跑市场喝酒e人拧螺丝”这种资源错配

    所以mbti是有用的(虽然不是每个公司都用,因为有其他更好的量表。但是这个划分的想法是有用的)

    荣格那一套对于公司招人来说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太差了。深入研究一个人的精神运作方式太昂贵了,带来的收益又很有限。

  • 哈哈豆友227837

    哈哈豆友227837 2024-03-24 15:28:32 云南

    +1我也觉得之前的那些批评没到点子上,只看那些批评并不能阻止当时的我“相信”mbti的“理论”, +1我也觉得之前的那些批评没到点子上,只看那些批评并不能阻止当时的我“相信”mbti的“理论”,只会觉得是批评者不懂XD mbti对人向内探求的引导确实有积极的一面但还是过于局限,大多数人只停留在判型结果和报告带来的正面评价里面。其中因为粗暴划分和解释ie、ns、甚至“理性感性”这些维度,更是助长了一些鄙视链的出现。我反而觉得是我们比较幸运一开始测出来就是“地位比较高”的intp,测出来一个sj之类的说不定就不一样了。也有很多测完硬扭自己个性,反而搞出很多心理问题的例子。而这个测试火了之后,刻板印象和民间图一乐式解读也比研究原文的声音大得多,事实证明多数人可能只是需要一些恋爱教学和安慰。标签效应也并没有随着批评声音变少,反而感觉什么都想在它凉之前蹭一下热度所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可能我有点悲观) ti,fi都比较不在乎客体标准,尤其如果搭配了ne会更排他一点,有时候甚至显得带点“傲慢与偏见”。这两个功能发展成熟了差别我感觉在应用方面真的挺细微的,都是坚定的内在标准,只不过一个更在乎自己心中的正确性/是非/合理性,一个更在乎自己心中的价值观/好坏/正义性(这个我不是很确定,我也还在努力区分哈哈哈)。一个致力于创造/找到脱离客体束缚的一般概念,一个专注于概括/理解脱离具体情境的普遍情感。因为这两个根本目的不一样,双高才会纠结脑内打架吧🤔但是我觉得这种状态很难真的出现,这是底层逻辑打架,感觉会“精神分裂”?很多时候可能是测试把si和fi混起来了的缘故。。我最近去做测试发现好多功能的对应和解释都有问题。。 然后确实不是中文常见意义的“理性”。这种“理性”很多时候我觉得和利己主义差不多,就是怎么样个人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最好还能有具体可以看得出来的“成就”,怎么样就是“理性”。这确实反映出来对外界标准较大程度的关心。而另一种“没有情绪就理性”的错误认知,潜台词也更像是“受情绪影响而不能贯彻利己主义所以不理性”。 荣格的“理性”应该和哲学传统上那些“理性”是一脉相承的。 ... 社会阅历上升了

    提供一个样本,我就是tifi双最高,但si最低,如果从我这个样本看,测试应该没有把fi和si混了,否则差异不会这么大

  • 哈哈豆友227837

    哈哈豆友227837 2024-03-24 15:29:24 云南

    TF做判断 NS才是非理性 这点也很重要 所以我个人感觉判断轴一致的三观还是比较合得来的 感知功能 TF做判断 NS才是非理性 这点也很重要 所以我个人感觉判断轴一致的三观还是比较合得来的 感知功能轴不同某种程度可以互补 其实可以发现 Si Se这两个观念看似相差很大的功能 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可弥合的差距 很多入世很深的人都是Si Se双高 两者是可以互相赋能的 Ni Ne思维碰撞更不用多说 个人认为益处多多 ... GoGreez!!!

    我就是neni双高,sise双垫底

  • bitman

    bitman 2024-09-22 13:24:16 江苏

    心理类型写的好抽象。读了吴康翻译的,我实在看不下啊

  • mmr

    mmr 2024-09-23 08:38:46 上海

    +1我也觉得之前的那些批评没到点子上,只看那些批评并不能阻止当时的我“相信”mbti的“理论”, +1我也觉得之前的那些批评没到点子上,只看那些批评并不能阻止当时的我“相信”mbti的“理论”,只会觉得是批评者不懂XD mbti对人向内探求的引导确实有积极的一面但还是过于局限,大多数人只停留在判型结果和报告带来的正面评价里面。其中因为粗暴划分和解释ie、ns、甚至“理性感性”这些维度,更是助长了一些鄙视链的出现。我反而觉得是我们比较幸运一开始测出来就是“地位比较高”的intp,测出来一个sj之类的说不定就不一样了。也有很多测完硬扭自己个性,反而搞出很多心理问题的例子。而这个测试火了之后,刻板印象和民间图一乐式解读也比研究原文的声音大得多,事实证明多数人可能只是需要一些恋爱教学和安慰。标签效应也并没有随着批评声音变少,反而感觉什么都想在它凉之前蹭一下热度所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可能我有点悲观) ti,fi都比较不在乎客体标准,尤其如果搭配了ne会更排他一点,有时候甚至显得带点“傲慢与偏见”。这两个功能发展成熟了差别我感觉在应用方面真的挺细微的,都是坚定的内在标准,只不过一个更在乎自己心中的正确性/是非/合理性,一个更在乎自己心中的价值观/好坏/正义性(这个我不是很确定,我也还在努力区分哈哈哈)。一个致力于创造/找到脱离客体束缚的一般概念,一个专注于概括/理解脱离具体情境的普遍情感。因为这两个根本目的不一样,双高才会纠结脑内打架吧🤔但是我觉得这种状态很难真的出现,这是底层逻辑打架,感觉会“精神分裂”?很多时候可能是测试把si和fi混起来了的缘故。。我最近去做测试发现好多功能的对应和解释都有问题。。 然后确实不是中文常见意义的“理性”。这种“理性”很多时候我觉得和利己主义差不多,就是怎么样个人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最好还能有具体可以看得出来的“成就”,怎么样就是“理性”。这确实反映出来对外界标准较大程度的关心。而另一种“没有情绪就理性”的错误认知,潜台词也更像是“受情绪影响而不能贯彻利己主义所以不理性”。 荣格的“理性”应该和哲学传统上那些“理性”是一脉相承的。 ... 社会阅历上升了

    赞赞赞👍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0398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