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开心的吧,关于过年,也给组里加点气氛
来自:菅理员
大过年的给大家发点开心的东西吧。讲讲快四十岁的中年已婚已育妇女咋过年,也给大家一些过好日子的信心。是的我没事凡一下。不是大富大贵的家,给组里加些温馨气氛吧。
对象刚临走前跟我说等到了家会给我发信息。这会儿娃也睡了。明天一早我跟娃要去机场出去玩,对象则是回老家——因为家里老人去年过世了,按照家里的规矩除夕要祭拜。
这一周都是对象请假在家陪娃+做家务+居家办公,只有周二晚上他单位有应酬,所以让我提前早点回家。我其实在单位也没啥事,领导今天还说咋还不回家收拾收拾准备过年,我表示:回家孩子就要找我玩了,不如在单位刷剧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后点了杯奶茶美滋滋喝了起来。
说到这其实有点冤枉娃了。她现在早上起来自己先做寒假作业,我们从她小时候就着意练她的时间意识,以及要她先学再玩(玩是真由着她撒开了玩),所以她就养成了习惯,自己排定寒假作业的计划,每天做几页——今天已经把我和学校安排的作业基本都完成了,期末考试她考得不错,所以学校本来留的就少。学完了,她就打电话照顾自己的小闺蜜来家玩,两个人一起做咕卡(买了个能做400张的套装),一起打植物大战僵尸。吃完了午饭再去闺蜜家玩。直到她爸爸电话喊她回家吃晚饭。有时候晚上她闺蜜还要再来我家玩一会儿。两个人四岁就一起在小区认识的,说来我们是胆子大的,当时居家办公很忙,就给孩子电话手表让她自己白天去小区的健身区域玩,她玩着玩着就认识了同龄的闺蜜,跟着人家学怎么手表加好友,然后就经常约着去彼此家里。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她闺蜜家在小区哪栋楼,只有我对象知道,因为有时候天黑了要接送孩子。
不干预孩子交友,也不干预孩子玩,其实能够给大人省很多心力。
说远了,讲回来。想着还得收拾行李,晚上五点我提前回了家。推开门热腾腾的饭菜已经上了桌,然后对象开始唠叨:家里哪边哪边的电已经断了,水电煤气明天你走的时候要如何如何,家里的卫生都打扫过了,哪个水果今天晚上你一会儿吃了吧,孩子已经洗漱完了,你让我带回家的东西我也收拾好到行李箱了,我一会儿等衣服洗好晾了,我就先走了,你们明天早饭吃什么?
哦早饭吃啥,这个我还没咋想。想着冰箱里还有盒牛肉馅饼,就说那我明早上用电饼铛热了吧。
他:那你不还得加工刷电饼铛嘛?然后他出去倒垃圾顺便买了两袋点心回家。
接着给了三个信封给我。这个是给爸爸妈妈(我爸妈已经在我要去的旅游地玩了大半个月了)和你的红包,见了爸妈的面帮我带好。
我:你回来家也帮我跟家里人都带好。红包也包过了吧?
包过了。
然后娃问我们(她以前不咋关心钱的事情,今年也开始关心了):为什么你们要给长辈红包,不都是长辈给小辈的吗?
我:那不是啊,是爸爸妈妈工作了,所以就要多照顾现在已经不工作的老人嘛。
娃:那我以后呢?
他:看你挣多少。挣的不多就还是自己多留着吧哈哈哈哈哈。
吃完了饭,娃跟奶奶电话聊天,我们俩在客厅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逗闷子。
他:您接下来几天辛苦(我带娃在外边要玩8天)。
我:您不陪我过我的四十……(我想说几岁的生日,结果脑子一时卡壳没算出来,场面一时陷入尴尬)。
他:要不借你个计算器哈哈哈哈哈。
我:……不陪我过我的生日,我会很想念你的呀(emmm此言之油腻我懂,所以一边说一边挤眉弄眼以油克油)。
然后我们俩人抱了一会儿,他晾了衣服,又检查了一遍东西,把明天我要带的充电器都放在桌子上,走人。
后来想了想,我俩结婚十来年,有一多半的年是不在一起过的,不只是各回各家,也有我自己在家的时候。一起过的时候呢,或者是去他家,或者是去我家,还有一小半是哪儿都不去就我俩在自己家的。从来没有因为这个事情吵过,因为没有人会觉得需要对方回家给自己撑面子;但我们也会主动觉得好几年不去对方家里了,是该去陪一陪,但同时那一年自然其他节假日就去另一家多一些。谁带孩子,我们都会觉得对方是要大辛苦的,就自觉在前后其他时候更多承担家务,也更多地照应对方的情绪……
至于去到他家里,其实我们似乎也能自觉共情到彼此的感受。比如我去他家,是农村屋里屋外都很冷,我跟那么多亲戚都不太熟,也听不懂方言,他知道我是个喜静的人,那么除了吃饭应酬,很多时候他会由着我在屋子里吹空调看自己的书,不必出去。每天早上他六点起来去陪公婆干活,做早饭,等我八点多起来吃饭(娃一般七点多起,他会上楼陪娃洗漱完带娃吃饭)。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就翻译别人的话给我听,我不好意思夹菜,对他点个头他就夹过来给我。
去我家里,我也知道他跟我家亲戚不熟,也由着在大家聊天时在边上玩玩手机,或者在小房间陪娃。
去对方家里时,虽然有诸多不习惯的地方,但其实我们俩都蛮心疼老人的,也感到很长时间老人见到自己的子女肯定会更亲。那就会多留出时间让老人跟彼此多交流。另一方就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毕竟我们是身强力壮的,孩子回家,都该让老人多休息休息,刚结婚时他们五六十岁看起来还壮实,但现在也七十多岁了。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感觉到我们两人日常相处的温暖。
我在婆家时做过大年初一的家宴——我也确实喜欢一个人在厨房做饭的感觉,一个人做了十几道菜吧,艺惊四座。我回自己家也做过两次家宴,有时候觉得看着老人们多吃些我做的饭菜,得到他们的认可,会让我真的很开心。对象在我家里时则是包圆了刷碗、切水果、打水等家务,所以特别讨我妈喜欢。他还陪我爸下军棋、下象棋,这两样我都不太行,倒是他跟我爸可以玩得有来有回。
所以不管是去对方家里过年也好,不去也罢,我想我俩真的都很能理解和看到对方的情绪,尊重对方在想什么,所以从来没有对彼此关于过年的决定置喙过什么,因为我们觉得彼此的想法和计划都是很对的,而且我们本来就该对自己的选择有100%的决定权。有些时候看组里的帖子,我觉得道理归道理,但你的行为举动,在不爱你的人眼里是作,在爱你的人眼里,就真的只是合理合情的需求而已。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多听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多感受到对方对自己的共情,少去想什么面子、传统、规矩,少去要求对方,这个在婚姻中真的很重要。
另外如果你们想要看中老年婚姻,不要再说啥老夫老妻都如何如何了……真的老夫老妻并不是搭伙过日子,也不是左手搭右手,更不是冷漠相对没有惊喜和浪漫。不要自己给自己洗脑,觉得自己那是正常化。其实日子是可以过得很开心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藏钱怎么办 (moabcd)
- 大家分房睡是怎么操作的啊 (很深的池水笑)
- 离婚|准前夫pua我“悄摸”去领离婚证 (奶茶蹦蹦呛)
- 离婚前发现 痛苦来自于被凝视 (momo)
- 是我不明事理,还是老公太过分 (四喜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