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讨论|我看春晚小品有感……
来自:小任十二
春晚节目已闭幕,个人感觉,整体观感注意我说的是整体,是近几年最好的一次。从各大分会场的设置到某些舞蹈编排诸如锦鲤的精致,甚至武术表演都不违和,真滴不错。说到这个小品嘛,的确是乏善可陈。甚至谈不上跟哪一年比谁好谁坏,好像自某一年开始,大概1718年左右,春晚小品质量就维持在那里了,所谓没有期待也就是没有太大失望……
我想以后都会是这样,看春晚小品越看越糟心…
最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平时短视频看太多了……
现在人手一部手机随时开录,人人都是编剧,抖音快手各路民间大神,平时三五分钟小段子质量相当高,笑点密集,包袱不断。春晚一个十几分钟起承铺垫的小品看的都没有期待,觉得冗长无味甚至无聊……
还有一个就是传统春晚神秘高端感被取代了…..
以前主要宣传手段都是电视,很多人就等一年上一次春晚,一次春晚吃一年。以前老演员甚至花两三个月创作一个经典小品。以前求爷爷告奶奶花钱上春晚,现在请人来人都不来。通告费少不说,费力不讨好。演艺市场太多元了,艺人电影电视剧短视频收入多样。纵使网络复杂不好把握烟酒直播还是好做。春晚一炮而红的稀缺性和独特行被其他平台削弱甚至取代了,没人再指望春晚一夜成名,春晚造星能力日渐稀薄……
小品行当不可避免人才流失……
首当其冲的就是编剧编剧编剧说三遍,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编剧重要性可想而知。以前传统媒体时代不乏专职小品编剧,给各大救灾公安医护慰问还有春晚主题晚会写本子,质量过硬。现在春晚小品不说笑点,就是剧本本身逻辑都有问题,经常虎头蛇尾结尾莫名其妙,由此可见编剧水平也在下降。编剧去哪里了,都被各大网络平台吸收了,网大网剧尤其是小短剧系列,吸纳了很多戏剧编剧。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游戏行业和直播团队早已开始招募专业编剧。当电视收视率暴跌春晚高大上光环消失,小品编剧地位就很尴尬,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总写一些邻居纠纷、家庭趣事、夫妻琐事的编剧也开始流向天马行空题材广泛的网络世界中……
春晚小品长期的质量下滑,是多方面的影响和结果,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令人唏嘘。热爱小品的观众只能从类似于一年一度喜剧大师中寻找过往的余晖。如今曾连连创造一整年金句的小品节目已经变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王皓管乐的过期糖可以嗑嘛😋 (猫又不爱吃鱼)
- 吕严土豆你们在看吗 (Bright!)
- 趁半夜没人 (momo)
- 囍剧演员|震惊 孙天宇居然在这儿! (momo 饿得慌版)
- 默契CP|i逐亚闲聊楼 (托尼蠢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