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 善 精 神 内 耗 的 疗 愈 工 具 | 自我疗愈
来自:简岛(一处僻静的心灵疗愈站。)

打开提问列表,岛主发现有许多人在寻找“改善精神内耗”的方法。
看着一连串的问题,岛主在想:到底什么是精神内耗呢?
岛主搜了一圈,答案五花八门:有一位知乎答主很专业的从熵增、熵减的角度进行了解答;也有人从心理能量的角度给出回答;还有人简单地引用余华老师的话作为总结——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象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演。
——以上的各种解释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应该是容纳了精神内耗的几个方面,但是精神内耗恐怕不止这几个部分。
岛主不禁思考:精神内耗可不可以算作是一种精神状态或心理状态的统称?可包含某个或多个使个体觉得不舒服的情绪状态、行为举止或思想状态等,譬如抑郁、焦虑、烦燥、思想反刍等。
每个精神内耗的人或许因为不同的事因而出现不同的内耗特征,但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性——心累无力。持续的精神海啸任谁也承受不住,它将侵蚀掉个体的精神活力,将失去抗争力的个体拖入泥潭,让其沦为堂吉诃德式的武士——对着无处不在,却又毫无踪迹的“敌人”(即个体自己本身)挥舞刀剑。如此以往,个体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以为自己出现了精神问题(“我是不是疯了?”“我是不是精神分裂了?”)而将事态严重化,甚至开始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以求解脱。
一旦追根溯源地去拆解个体出现精神内耗的缘由,很可能会发现:触发原因不过是因为一次不完美的工作汇报,或是一次失败的社交沟通,或是二选一的人生抉择。
如前所述,岛主以为精神内耗不一定必须指向某一具体的心理病症或精神疾病,它更可能是某一些消极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的统称。抑郁、焦虑等负面状态可能引发精神内耗,反过来,因其他因素诱发的抑郁、焦虑也会导致精神内耗的其他表现,且抑郁、焦虑、反刍等会因个体的性格、所处社会环境、内耗原因等诸多因素而形成自由组合式的多样化症候表现。

“如何解决精神内耗呢?”——这是许多人更关注的问题。
诚实地说,岛主认为没有一劳永逸的唯一答案,原因如上所述,因为每个人产生精神内耗的缘由不一而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过,不同中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因而能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共性方法帮助改善(注意,是“改善”,而非“解决”)精神内耗引发的负面影响。岛主必须要强调的是,治标的同时,请尽可能地去寻找和解决根源问题——双管齐下,疗效会更好。
以下是岛主整理了施图茨博士的疗愈方法,仅供读者参考。

我们大多时候产生的焦虑感都源自于对 Part X 的恐惧。
X 意味着未知、危险,可能或不可能、成功或失败。X,于我们而言,像是那团艳丽而可怖的火团,会让我们本能地缩回伸出去的手。
人生的剧本中,Part X无处不在。
那道火线试图将我们画地为牢,贪婪地舔舐着我们的恐惧,直到我们丧失勇敢的勇气,只敢在幻象里憧憬自己的勇武。拒绝失败、拒绝痛苦、拒绝落后、拒绝被拒绝、拒绝不完美......我们被困囿在被火线划定的界限内,体验着以“我拒绝...”为开头的故事情节。可是,本以为拒绝了失败,就能迎来永远的桂冠,却落入“失去成功”的惶恐中;本以为拒绝了痛苦,就能与快乐日夜相拥,不再分离,却丧失了体会真情实意的一次又一次机会;本以为拒绝了不完美,就能将完美镌刻,却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错失了属于维纳斯的美丽......
Part X 就这样被我们想象成了横在自己人生路上的斯芬克斯,我们或许担心自己不是聪明的俄狄浦斯,答错了就被会怪物吃掉。事实是,谁规定每个人的人生游戏都是一模一样的配置呢?他的游戏中可能有个斯芬克斯,你的游戏可能是超级玛丽,另一人的游戏可能是拳皇或别的。即便是被游戏中的斯芬克斯“吃掉”,谁又规定你在游戏中的设置只有一滴血呢?为何不能是只断尾续生的壁虎呢?
战胜Part X 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办法。岛主的一位芬兰老师曾说过,唯一的方法,也是最笨的方法,就是:fail early,fail more,and continue(去做,去体验失败,然后总结经验,再继续做下去,如此循环)。痛苦与快乐、失败与成功、拒绝与接受、危险与机遇、完美与不完美......试着去拥抱这个一体两面的宇宙,接纳所有一体两面的生命体验。像柠檬汁似的,从每一次悲痛的经历中挤出精华的几滴珍贵,将其与其他珍藏放在一起,等待生命与时间的加持,相信能酿出一杯独特的,属于你自己的生命特调。

当处于精神内耗中时,很可能受困于情绪及状态的影响而失去行动力。此时,建议从最基础、简单的事情做起,可以不制定任何宏大的目标,仅从细微的生活事情着手,恢复自己的生命活力。

如上图所示,可从最基础的恢复健康的生活作息开始,逐级进行。

我们有时候会有个错觉:以为做了某件“大事”,便可以攀上某座巅峰,而做某些“小事”,则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小事不断地积聚,也能将我们从井底托起;经历了所谓的“大事”,翻过山巅,就要面临下降的陡坡,需重新拾起“小事”,再次来过。
请你想象一下:你生命中的每一次行动,都可以看作是一颗珍珠——但每一次行动都是同等大小的珍珠,不必给某个行动冠以特别宏大的价值。但特别要注意的是:每一颗珍珠上面都有不同大小的瑕疵,没有一颗是完美无瑕的——这些珍珠一颗一颗被串起来,构成了现在的你,一个不完美的,却真实的,因不完美而拥有独特美丽的你。
真正的自信,不是拥有优秀或“成功”后的自我满足,而是可以坦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敢于用最笨的办法去直面Part X带来的挑战。

还是一体两面的问题。天使与恶魔的一体两面,可能是每个人自我成长过程中都要历的一劫吧。
岛主也曾困于自己的阴暗面:起初意识到自己的阴暗面,内心是厌恶的、恐惧的,不知该拿它如何是好——放任自如,还是困于前意识的门外?那时,岛主对人性的看法仍是二元制的非黑即白,无法接受自己对自己的审判。
后来,岛主看过荣格的《红书》,试着模仿荣格的自我实验法,将当时堵塞在内心的阴暗面顺着潜意识的潮流,用文字呈现在纸面上,事情才算告于段落。
现在,岛主对人性仍充满天真的憧憬,只是不再受限于二元制的思维,可以包容更多元的人性特征。“世上本无好人与坏人,只有做了坏事的人,与做了好事的人。”有一种善,可能是当你知道自己可以行恶时,仍然选择了善良。
下面这个引导想象练习(此处放不了音频,暂以文字代替吧),希望能够帮助你与自己的阴暗面对话,试着识别、理解、接纳自己的阴暗面:
“闭上你的眼睛找出你的阴影部分,可以把它想象成任何形象。想象它与你面对面站着,它想试着与你交谈。你可以询问它,对你的所作所为,以及对你这个人有什么感觉?听完它的话,你可以告诉它你对它又有怎样的感受。当它听完你的讲述后,会有怎样的表现?继续询问阴影部分,问它希望你做些什么来弥补你这么久没有关注过它的事实。现在,请你想象你的阴影部分与你的距离逐渐缩短。你与它一点点靠近,看着它变薄,变暗,最终成为了你的影子。它在天明的时候会显现,但有时会躲起来消失不见。你知道自己的影子在哪里,也清楚你的影子会随着时间、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当它在某个时刻,借着路灯出现,打算吓你一跳时,你并不觉得恐惧,而是会心一笑,和它打个招呼,扮个鬼脸。当你向四周望去,阳光下,每个人身后都有各自的影子,他们也都是形影不离。希望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你明白:人无完人,请试着接纳,并包容自己的不完美。”

行走在Part X的迷雾中,我们有时会因为一次失去、一次被伤害而困于不甘心的迷宫中——可能是想求得一个公平(“必须让TA补偿我”),或是想要寻觅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亦或是沉溺在对过于的留恋中。不论是出于哪一种目的,这些想法只会让你的时间耽搁在没有出路的迷宫中,而你的人生也会因此搁浅。
你必须往前走,不回头地往前走——“不回头”不是让你变得冷漠决绝,而是不与过去纠缠不休。对于过往遭遇的一切,取精用宏,珍视值得的人事物,释怀无法理解的伤痛,感恩失去的与得到的。有限的3万天,不要都浪费在一个又一个的迷宫里面。
下面是两个引导想象练习:一个关于克服丧失的恐惧,另一个关于唤醒爱的力量(此处放不了音频,暂以文字代替吧)。希望能够帮助你缓解因为不甘心迷宫而引发的精神内耗。
克服丧失的恐惧:“找出一个你非常害怕丧失的东西。人,或物都可以。想象你正抓住这个东西。如果你想象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也没有关系。只要去想象你正抓住它,就像抓着一根树枝似的。你的手抓住树枝,身体悬在半空中。这种感觉有点可怕,让你不敢放开手。但是,你最终还是放手了。当你放手时,你的整个身体往下掉落。你原本以为坠落会带给你很糟糕的感觉,没想到这次掉落却是出乎意料的缓慢、柔和。在掉落的过程中,你对自己默默地说:“我愿意失去一切”。当你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请认真体会你内心的感受。当你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你落在了位于下方的太阳表面。你的身体燃烧起来。此刻,你已经失去了一切,因为肉体是拥有一切的前提。想象你的身体已经被燃烧殆尽,而你变成了其中的一缕阳光。你在向四面八方放射光芒。你放射出来的是一种友爱的、给予的、流动的感觉。紧接着,你环顾四周,你看到周围有无限多的其他太阳,它们都在向外放射光芒,正如你所做的一样。你听到所有的太阳齐声说:“我们无处不在。”你所在的这个世界被称为太阳世界。你能做的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你不可能永远抓住任何一个东西。做这个练习的目的不是让你对一切毫无牵挂,而是想帮助你在面对失去恐惧的时候,可以走向不执着。即便你要失去某个东西、某个人,也不要让它们夺走你的全部,不能失去你的自我完整性。”
唤醒爱的力量:“闭上眼睛,想象一个充满爱的宇宙。想象你吸收了宇宙间所有的爱。在那一刻,你就是爱的统治者。接下来,你要看着让你生气的人,你讨厌的人,你鄙视的人,然后把你吸收的全部爱,传送到对方身上。你毫无任何保留地把所有的爱,传送到他们身上。你能感觉到,而不仅仅是看到,你能感觉到全部的爱进入到对方的身体里面。那一瞬间,你与他们合二为一。在那一刻,你觉得如果我能与他们合二为一,那我就能与任何一个人合二为一。如果我都能把爱传送到我不喜欢的人身上,那我就能把爱传送给任何人。这是一种能力感,是一种对爱的掌控感。做这个练习,不是为了别人,也不是教会你原谅别人。而是让你充分感受到自身的完整性,感受到你的能力,以及对自身的掌控感,帮助你从过去的迷宫里走出来,继续你自己的人生旅行。希望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到你。”

此外,在做感恩练习时,有个tip:避免每一次重复使用同一种方式、字句,试着采用创造性的方式去表达。当然,真诚的心是最最关键的。
今天分享的疗愈工具是引导想象,隶属于艺术疗愈的范畴,岛主会在稍后的文章中详述此方法。 此外,以上提到的疗愈工具重点是帮助进行认知调整,需配合行动改变才能解决精神内耗。譬如,身心疗愈(瑜伽、冥想、运动等,但心理创伤者需注意是否会诱发创伤反应)、艺术疗愈(写作、绘画、音乐、戏剧表演、引导想象等)或其他类型的疗愈法。
最后,另有一网友问过岛主:“如何能保持时时刻刻的冷静呢?”该网友问的是关于情绪管理的问题,但岛主联系到今日主题,觉得二者之间有相通之处:人的情绪是有起伏变化的,如大海般有平静时,也有汹涌时,而情绪管理的目标只是学会如何适当地、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并非必须达到所谓的“时时刻刻的情绪稳定”(岛主私以为这样也该算作一种极端,并不是很可取,但若有人认为这样是适合TA的情绪状态,岛主尊重且理解)。同理,精神内耗在每个人身上时有发生,成因不同、表现不同、持续时间、疗愈方式都各不相同。
因而,如果你陷入了精神内耗中,可及时调整自己的紧张、羞愧、自责的态度,让自己接受、理解精神内耗并不是你个人独有的情况,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无需因为一时的精神困顿而责怪自己。试着换个角度,将自己当作自己的养育者去安慰和开导自己:“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也替你感到难过,但不要担心和害怕,我会陪着你一起度过这段难熬的时间。在此期间,请不要疏离自己,也不要恐惧和惊慌,让我们一起来面对。事情一定会好起来的,我相信你,也请你相信你自己。”
⚠️特别提醒⚠️处理精神内耗的方式有许多,切忌任何成瘾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酒精、食物、药物、毒品、性行为、消费行为等)。
愿所有岛民
走出内耗的困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
❤️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计划在广州创建公益性的青年疗愈空间,问下大家的看法 (寻找)
- 如果你有自卑、敏感、内向、社交恐惧症,这里可以帮到你!! (点亮星空)
- 调 整 好 心 灵 的 焦 距 | 疗愈漫画 (简岛)
- 提 升 幸 福 感 知 力 | 自我疗愈 (简岛)
- 别 让 生 命 止 于 痛 苦 的 黑 色 | 自我疗愈 (简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