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百元之恋特别在哪里,热辣滚烫差了点啥

John Doe

来自:John Doe(jason)
2024-02-15 00:35:23 已编辑 辽宁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01:04:36 辽宁

    另外很多人都惊叹贾玲的减肥成绩,但是作为演员,她究竟做的好不好,可以在同一个角色间做一个比较。虽然安藤樱在角色塑造上,也有些体重上的变化,但是她并没有以此作为重点,而是整体上针对拳击提升的运动机能,她出拳的速度,步伐的灵活性,运动的架势上,都明显优于贾玲,在没有任何慢动作的特殊强调下,在各种生活场景的大全景镜头下,人们依然被她的变化惊艳的倒吸冷气,而且这种变化是在一种克制的情绪烘托下进行的。而贾玲这边,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塑形上,也就是健身房的运动方式,1年的时间,在最后2个月还在做增肌训练,拳击的步伐,出拳的速度,回防得手部架势,都相对业余的多,她身上的腱子肉确实比安藤樱多了不少,但是她挥出去的拳头却远没有达到可以让观众相信她可以和职业选手比划两下的程度。这个事儿本身其实挺讽刺的,就是真正好的演员 很多背地里的功夫,观众根本看不到。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10:04:16 辽宁

    刚看完,同意到不行,作为普通观众,看完《百》的直观感受是电影对底层人的刻画,看完《热》的所 刚看完,同意到不行,作为普通观众,看完《百》的直观感受是电影对底层人的刻画,看完《热》的所有感受只有贾玲瘦了,无论是电影叙事还是演员塑造,《热》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丧文化不止是日本才有,现代中国社会同样存在,《热》一味灌输鸡汤只会让觉得电影和真实生活离得太远太悬浮。 ... 叽里呱啦呜噜

    热辣滚烫有今天的热度,跟泰囧当年的10亿票房很像,徐峥很清醒,票房超过两亿之后,就已经跟电影没关系了。后面的战狼2也一样。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10:24:37 辽宁

    你是先看了百元 自然会有滤镜 百元女主挨打就是有文化内核 贾玲挨打就是无内核的励志 不觉得自 你是先看了百元 自然会有滤镜 百元女主挨打就是有文化内核 贾玲挨打就是无内核的励志 不觉得自己有点刻薄?再说电影里乐莹失意只是因为她胖吗?她有讨好型人格 不善于真实表达自我你怎么看不到呢 她最后说了以后不会再吧苹果都给别人 说自己不喜欢牛蛙 渐渐敢于做自己明明是你自己只看到她胖 ... 蘑菇

    我在举例两个片子的不同之处,你在说两个片子共有的表达。他们毕竟是一个本子,相同的地方我没想提,还是说,其实是你没看到原版这些与你所说的内容相对应的表现呢?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10:42:58 辽宁

    原作也没有展现出一位女性减下一百斤站到台上的坚持和毅力 至于你说原作拳法更精湛 那是通过拍摄 原作也没有展现出一位女性减下一百斤站到台上的坚持和毅力 至于你说原作拳法更精湛 那是通过拍摄去体现的 因为原作女主肯定没有花这么长时间打基础和训练 热辣滚烫里之所以拳法一般 是因为拍的更真实 不是刻意通过拍摄技术去提升比赛的精彩度 ... 蘑菇

    牛逼,鸡同鸭讲开始了,贾玲的拳击训练部分都是密集的切镜和大特写,你管这叫真实,而安藤樱的拳击训练部分都是在大全景下的单镜头,你管这叫拍摄来体现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12:48:31 辽宁

    单从百元之恋qj戏的恶趣味对比贾玲电影将镜头对准施暴者这一点,贾玲就赢了 单从百元之恋qj戏的恶趣味对比贾玲电影将镜头对准施暴者这一点,贾玲就赢了 冰卡巴拉星

    单从吴京让wxh旗出现在片子里,战狼2就赢麻了!🤪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17:10:09 辽宁

    lz说得挺对的,不过我发现这个真的是个人口味。 你提到的原片的特别点恰好是我不太喜欢的、觉得 lz说得挺对的,不过我发现这个真的是个人口味。 你提到的原片的特别点恰好是我不太喜欢的、觉得过于刻意、带着典型日式味儿的点,所以热辣的翻拍在我看来就特别好。 百元之恋我几年前看的,当时打了4星(豆瓣可以看到记录可以去翻不是热辣水军)就是觉得这些点扣分了,但是也理解喜欢原片的人会觉得都是优点,两部电影我都很喜欢,只是相对更喜欢热辣一点。 ... kanan

    个人喜好无可厚非,不过抛开个人口味。单纯讲影片的技术质量,那其实热辣滚烫差的就更多了。百元之恋可以放到任何电影节上,获得个一种关注这类单元奖项。它的情节推进更流畅,自如。导演的镜头语言和场面调度都技高一筹,演员表演上安藤樱是绝对的天才,相比于贾玲外化的角色变化,她表演上的变化是更脱胎换骨的,更真实可信的。我们今天给热辣滚烫的分数,要加上这份对主创的感情分,才能拉到“不错”这个评价。而百元之恋,是你即便非常讨厌东亚式的压抑风格,也得给个8分的优秀。说白了,对一部作品的喜欢,虽然写成了影评,好像都在讨论内容,但其实是为了照顾广大观众,真正决定一部作品的好坏,内容还是要排在声光电的后面,百元之恋说到底,是一部艺术性更好,表达更细腻精湛的作品。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17:42:26 辽宁

    看到楼主比较有水准,有细节的评价,忍不住来凑下热闹,我们的分歧是对于结果上的,就是她跟那个 看到楼主比较有水准,有细节的评价,忍不住来凑下热闹,我们的分歧是对于结果上的,就是她跟那个拳击男士的关系上,也是她自己的自我评价上,百元之恋定位的赢是指要打赢比赛,那个男的那么颓的原因也是没有打赢过,这,就是两国文化的差异吧?虽痛但想要赢? 可是,中国的热辣滚烫感觉更好的点恰好在主创没有去强调赢这个诉求,而是敢于面对和坚持,就已经赢了,中国人对赢的理解显然平和宽厚得多,所以,中国人也抑郁,但没有他们自杀率高。 所以,百元之恋的女主在丧上面确实更甚一筹,这没得比,也不用比,日本女性被男性吃得死死的丧怎么比? 至于结尾是两个失败者手牵手去吃同病相怜的饭更好,还是一个终于自强的女人找到自己的节奏,可以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更好,就见仁见智了,总之,我认为热剧更高级些,能看到人的成长,不是为了丧而丧,否则练拳干嘛?为了赢别人还是赢自己? ... 三千道

    所以你的观念就是,励志,高于丧,那你说的没啥问题啊,你就是喜欢励志片嘛,赞👍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18:52:37 辽宁

    我说的意思是明明是两部片子对于赢的定义不同,所以,赢自己就算赢的人已经可以不丧了,非要赢别 我说的意思是明明是两部片子对于赢的定义不同,所以,赢自己就算赢的人已经可以不丧了,非要赢别人的人愿意无限的丧下去直到打遍天下无敌手,这跟你的断章取义两回事吧?早知道你看文就这样的总结水准,我都不回复了,浪费能量,难怪会觉得没打赢别人就不行,你这是为了赢在讨论剧呀?那你继续丧吧,很好!保持! ... 三千道

    问题是我没法回复你第一段话啊,因为你对百元之恋的总结就和导演的表达南辕北辙,而我写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已经讲清楚了导演的表达,可你也没看明白,是你先简化了我们的上述描述,自说自话,形成逻辑闭环,你让我怎么回复呢。其实你这第二段反倒好回一点。那就是百元之恋没有强调要赢啊,百元之恋的可贵之处就是人如何在赢不了的世界里成长,生存。百元之恋的片尾曲歌词,疼疼疼疼疼疼。。。。但是!就是对片子的总结啊 你知道贾玲这个片子为什么没有这种原片的启迪吗?因为减肥和拳击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东西。减肥是PVE,符合付出与回报的经典逻辑,就是你只要付出,你就会有回报,这就叫鸡汤,他的负面效果,就是你没有回报,很大程度上跟你没有付出有关。 而拳击是PVP,你再努力,在付出,也未必有回报,因为总有人比你更卷,而这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真实感触,这就是为什么百元之恋输出的是对底层的温情,而热辣滚烫,是一场浮空的华丽变身大戏。它所传递的人生哲学,不仅陈词滥调,甚至对正处在低谷的人有一定的伤害,反倒是在生活中过得不错的人,在这片子里找到了极大的存在感。 百元之恋的丧,只在前半段,后半段,都是让人热血沸腾的,那种热情,和热辣滚烫一样,一直延续到最后,真正看懂了片子的人,即便在女主放声痛哭的时候,依然保存了心中的温暖,女主角今后的道路,也已经发生了清晰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来自胜利,而是来自直面生活的勇气。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19:14:44 辽宁

    嗯,你的回复我困惑的一点是你真看了贾玲的电影吗?哪里在说减肥?人家也是打拳,而且是真打好吗 嗯,你的回复我困惑的一点是你真看了贾玲的电影吗?哪里在说减肥?人家也是打拳,而且是真打好吗?所以你非要说她在秀减肥我觉得回复得莫名其妙的! ... 三千道

    你这个问题也是非常有趣的,就是贾玲拍的到底是不是减肥,我的答案是,一定是! 这个其实我上面已经写了,你看,我不得不又给你讲一遍。 从主角跳楼之后,开始训练,她的付出最后转变的第一成果,不是拳法,而是体型。 也就是掉的这100斤,是角色转变的外化表现。我说了,在上台之前,热辣滚烫加了一场走廊戏,这场戏无疑是在对主角付出的总结,那就是,外形上的变化。在贾玲上台之前,她就已经赢了,已经赢了,是原片的原话。这个赢了,是在上台前就已经定下了。目标达成,任务完成。 这里有个最有意思的戏里戏外的互文。那就是贾玲戏外给自己的目标,也是定在100斤上,以至于她到达标志的形体要求后,就立刻开始了尾段的拍摄。具体看片尾花絮,她9月份开始走廊视镜。而我之前说的,对拳击步伐,出拳速度,打击距离,还有防守架势的不到位,都是因为,她在健身房的塑型训练结束之后,就立刻开始了拍摄拳赛部分。而一个好演员,完全应该再针对拳击,再练三个月,达到理想的专业度,来表达拳赛这一部分。(安藤樱这方面全面碾压)但是她没有,她着急吃那块杀青之后的小蛋糕(开玩笑啦),戏里戏外,都在证明,热辣滚烫无关拳击,只有减肥。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19:55:38 辽宁

    文艺片和商业片,如果不太清楚它们有什么区别可以先百度看看。 文艺片一般是为了冲击专业奖项, 文艺片和商业片,如果不太清楚它们有什么区别可以先百度看看。 文艺片一般是为了冲击专业奖项,商业片定位一般是娱乐休闲,票房。 贾玲这部商业电影不是为了给那些专业电影评论人看的,而百元是,两部电影对观众受众是不一样的。 但如果贾玲把商业片能拍的超过百元,她将会晋级为全球顶尖导演。 但很显然,现在还并没有,所以,你拿两部不一样的受众电影来对标,是不太客观的。 可以拿其他类似的商业片来进行对标,说明,会更有说服力度。 最后,热辣并没有在最后赢得比赛。 如果你没看过,可以在看过之后再来讨论一下。 ... 寄物柜初始化

    你前面说的都对,不过你如果没好好看我写的,也没必要参与讨论。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20:16:17 辽宁

    已经没有必要和你讨论了,你开心就好。 已经没有必要和你讨论了,你开心就好。 寄物柜初始化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21:05:40 辽宁

    这里我看了到了,可能我和你看电影后,理解的点不一样。 前面乐莹在跳楼以后,去了梁老板的健身 这里我看了到了,可能我和你看电影后,理解的点不一样。 前面乐莹在跳楼以后,去了梁老板的健身馆。 在梁老板的桌子上拍下一张宣传单,说“我想参加拳击比赛” 梁老板说“哦,你想减肥” 乐莹说“不,我想参加拳击比赛” 梁老板说“要减肥” 乐莹就没说话,直接走过了梁老板。 所以我主观理解就是,“只有减肥,乐莹才能参加拳击比赛” 而不是,“乐莹打拳击是为了减肥” 因为打比赛是对体重有要求的,体重达标了,才能参加同一级别的比赛,胖了是参加不了的。 最后,比赛输了,乐莹却发了一张自拍到朋友圈。 减肥并没有让乐莹赢得比赛,也并没有让乐莹和昊坤和好,她在训练的过程中被锤炼了心智,内核更强大了。 如果像《丑女大翻身》减肥就成了人生赢家,那这部电影,才像你说的轻浮了,是一个鸡汤。 没赢得比赛就没赢得比赛,下次再试试,所以最后的镜头是,乐莹跑步向前,挥舞着她的拳头。 最后,电影各有各的看法,我们互相也说服不了对方,就这样了吧。 ... 寄物柜初始化

    有道是,看一个人怎么说,不如看一个人怎么做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22:28:05 辽宁

    她但凡看进去了一点你在标题下写的东西。都不会有这句《百元女主挨打就是有文化内核,贾玲挨打就 她但凡看进去了一点你在标题下写的东西。都不会有这句《百元女主挨打就是有文化内核,贾玲挨打就是无内核的励志》,就像她自己说的你是先看了百元 自然会有滤镜。她是一个十分主观的人,不接受和不理解是两码事。其实没必要解释,至少我是你,我不会回复她。两部我都看了。原版百元之恋是站在底层颓废人的展开,如果当你退无可退的时候,连跪下都不配的时候。那么你就必须得做点什么了。当安藤樱失去尊严所得到的东西全部被击碎的时候。那么她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她还能做什么呢?没错,就是你说的她一直以为能坚持的一件事-拳击。两部影片中拳击同样是可以被其他励志的事情所替代的。但是你只能做一件事和我得找一件事来做是完全不同的。简单来说,安藤樱没有拘泥于性别,她代表的是社会中的失意者,颓废人群,躺平心态的碌碌无为的那些人。贾玲只是精准站位女性视角,通过塑造扁平但却能取悦女性的一堆渣且坏的男人来获得她们的心里一直对男性的压抑心理的解放。与其说是一部励志片看起来反而更像是一部复仇电影。这几天朋友问我热辣滚烫好不好看的时候,我一直给他/她们说:贾玲为了赚钱,拍了一部为了取悦女性群体以励志片为外衣的复仇电影。我再说的露骨一点,两个群体争吵的同时给热辣滚烫无形之中添了一把柴。火烧的越旺,肉就熬的越香。我们只是那把柴,而吃肉的人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可以在赚钱的时候给资本提供了另一个新的通过“电影”来实现盈利的赚钱方程式。而贾玲的前面还有两面盾,一面叫做“营销减肥”,一面叫做“为女性发声” ... 藏在老歌里

    其实我不好评价贾玲的主观想法。我不想脱离电影本身来讨论。不过她作为导演和演员,在这部片子上的表现,只能说是个中庸水准。而百元之恋和热辣滚烫明明是同一个故事,前者是跨越性别的人文关怀,后者却能掀起如此巨大的性别对立。这里面谁的表达更有格局,我觉得是不辩自明的。我这篇文章花了很多笔墨,不是为了踩贾玲,因为热辣滚烫并不是全方面的弱,很少有人夸这部片子的前半部分。实际上贾玲这部电影,体现她导演功力上的进步的,主要都在前半场,就是进入电视台部分之前。她的喜剧部分的推进,非常稳健,只要不涉及过多的调度技巧,对节奏的把握还是很好的。反倒是后半部分非常的吃力,对训练部分的拍摄和剪辑,基本上是工业标准,广告的水平。缺少叙事性的镜头语言,对拳赛部分的拍摄,也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方案。我写这些,是想说好的就是好,差的就是差,谁都知道喜剧片没法跟文艺片比,所以一些不言自明的东西,有些人却非要跟原版碰瓷来制作神话。 目前这篇文章下面的几个降智回复,让我有点相信,可能真的有资金在评论区控评,但凡有一丁点说不好的,就得找补找补,真是大开眼界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5 23:44:52 辽宁

    笑死了,看到这句“前者是跨越性别的人文关怀,后者却能掀起如此巨大的性别对立”我就知道文艺男 笑死了,看到这句“前者是跨越性别的人文关怀,后者却能掀起如此巨大的性别对立”我就知道文艺男装模作样扯一大堆本质还是因为偏向女性的表达而破防,你还不如直接说就是爱看百元之恋的女主最后还是跟着垃圾男走了这种纠缠情节呢。百元之恋让你觉得这电影不是单纯拍给女人看的,你觉得导演照顾了你的感受,所以:好片。杜乐莹做了自己的主人,她不需要从男人那里来的好的坏的影响,于是你破防了,女人怎么能不要男人呢?日本那烂环境本来就出不来什么女性独立的片子,中国这里有土壤,加上了有女性独立的情节,引发了讨论,这你就觉得不如日版,也就意味着你那一大堆屁话翻译过来就是“我是男权,我见不得女人谈女权”。对了,我了解到百元之恋这部片子的时候宣传基本都带了励志等词汇,但贾玲这部可是你们自己说的“重点是宣传减肥”哦,别吵不过就随便嘲讽别人“你就是喜欢励志片”了。 ... 心有猛虎的小绵

    打拳真的请移步,你一个劲儿揣摩我的心思和动机,一口气连扣三四顶帽子,仿佛如果能让我看起来动机不纯, 我说的话就不再是事实一样。用立场决定是非,真的挺没素质的。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6 01:36:58 辽宁

    两部片子都看了,我认同你对两部电影内核的分析,但是因为内核表述的东西不同而区分高下我不太认 两部片子都看了,我认同你对两部电影内核的分析,但是因为内核表述的东西不同而区分高下我不太认同。一个是原创一个是改编,看似相同的大框架却表达不同的东西,法餐精致浪漫适合小情侣,十二元的快餐盒饭适合建筑工地,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认可的东西也不同,我觉得能给两部电影评判高下的地方还得是从电影技能本身上,当然一部影片抛开故事情节和表述内核只谈技巧,那就失去了光影造梦的魅力。但是这也恰是不能用内核来定义电影高下的原因,毕竟每个人心里的梦都不一样。 ... 原点

    没毛病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6 01:50:05 辽宁

    所以说往往这种状况最有趣也是最无趣的就是,就因为是出自相同的本子,就应该有必要必须要在两者 所以说往往这种状况最有趣也是最无趣的就是,就因为是出自相同的本子,就应该有必要必须要在两者之间做出孰优孰劣的竞争比较,这样的刻板做法不觉得可笑吗?贾玲拍的这部片子说白了,可能是想映射她自己这些年喜剧人生的不为人知的真实内心,她的真实写照,可能在你眼中励志的成分更浓重些就代表逼格低一等,日本的百元之恋逼格就高出一筹吗?外露的比内放的逼格永远要低一等吗? ... 呓语呢喃

    我为了杜绝谈技术就跟你谈表达,谈立意又跟你论技术的反复,咱先把内核聊透,至于技术,我没看几个人敢正面硬碰瓷的,都在往立意上扯。至于比较,我为了避免说它的优劣时,就拿原作来拉踩,我直接把他俩捏一块说,避免了无数个回合的往复。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6 11:16:54 辽宁

    看了这么多差评大家都是诟病她通过减肥来博票房,其实也可以换个看待,首先本身这部改编作品就是 看了这么多差评大家都是诟病她通过减肥来博票房,其实也可以换个看待,首先本身这部改编作品就是商业电影,它是需要一些商业元素,不是这部电影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机会关注到《百元》这部优秀影片;其次既然是改编肯定人物设定上就不能完全一样,不可能再搞一个颓废人物设定吧,贾玲取巧的利用她自身特点融入到电影,不仅仅是她身体特征,同时也有讨喜性人格,最终效果还是融入很好的。所以我们要以改编来看待这部电影,火锅肯定是四川重庆的更正宗好吃,但是改良后的火锅店海底捞开到了全国,我们还是要多包容自己不喜欢却有很多大众喜欢的东西。 ... 原点

    哥们,你是懂电影的,我对热辣滚烫的评价是7分,并没有觉得它有多不好,艺术片和商业片应该是两套标准,并不是非要放在一起比。但是郫县已经不是影迷的郫县,令人唏嘘。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6 11:54:36 辽宁

    其实热辣滚烫也是丧片儿,我并不觉得励志。 有一个lz和热评蘑菇 可能 都没太注意的点,乐莹最后 其实热辣滚烫也是丧片儿,我并不觉得励志。 有一个lz和热评蘑菇 可能 都没太注意的点,乐莹最后一直说的是 "不结束" ……"不结束"……而不是“我还可以”或者“我能打完”! 我猜楼主没有get到讨好型人格这个点,转化过程非一蹴而就,而最后的真实是即使减了一百斤,也只是刹住了向外讨好的车,但恐惧还是真实存在的。 讲真,乐莹说“不结束”的时候,看的我挺心疼,因为讨好型的都懂,打完比赛不是赢,减肥成功也不是赢,但没打完就一定是“又”输了…… 所以直到最后乐莹也没有完全坚强起来,这点挺真的。 但为什么我又同意楼主的部分看法呢,因为回归到导演演员本身,贾玲是讨好型人格吗,贾玲不坚强吗,贾玲扛击打能力不顶流吗,恐怕都是女主“乐莹”在彼岸望其项背的存在,所以最后才有狗血的“看心情”“不吃牛蛙”的为讨好观众的鸡肋结尾存在。 看的时候,我就跟基友说,这片可惜了,但这片确实成功了,因为得拳师者得天下。 如果是我,这片就会和预告片一样,上场前的走廊尽头掀帘儿的最后一刻就可以结束了。 ... mouke

    你还别说,这个片真可以停在上台之前,或者,略过比赛过程 直接接到输了之后 出来这一段,这样表达也很完整 还不必露怯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6 12:06:09 辽宁

    what?恶趣味? 1.她一个宅家十年,冷漠且对任何事物都无所谓的样子。那一晚被同事两拳打倒强奸 what?恶趣味? 1.她一个宅家十年,冷漠且对任何事物都无所谓的样子。那一晚被同事两拳打倒强奸,她彻底有了“痛”得感受,这是她十年来最深刻的感受,然后她发生了变化做了抗争,她第一时间拿起电话报警说自己被人qj。这一个事件才是推进她进到拳击房的最大一个原因,以前是喜欢没有行动。 2.而之后对她打拳击后的变化导演给了很细腻的展示,外表上从第一次进拳击馆不自信的眼神以及穿着松垮的衣服,到后面扎起头发开始穿运动短裤,眼神坚定。挥拳的动作越来越专业;对待厌恶的人:一拳打倒,转身老娘辞职不干 ;对待原生家庭:她第一次对父亲展示出了笑容:对待喜欢的人:从第一次约会跟在后头走到后面追上男生询问现在的生活 。 它是有一条很完整的故事线以及很细腻的内心刻画的展示 ... Jade

    后半程的训练最见导演功力 武正晴的镜头,一直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有些甚至类似远处窥视的距离,记录角色的训练,这是一个客体视角,让观众感受角色的变化,在观众震惊觉得转变的同时,角色自己仿佛意识不到。 而贾玲的镜头是主体视角,一个又一个的广告式拼接的踩点镜头,仿佛导演在引导观众欣赏自己挥洒的汗水。 其实要谈技术,还有的是可聊的。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6 13:01:07 辽宁

    只能说导演也脑补认为百元之恋的结局是男女又走一起,然后改结局热辣故意保持距离。百元之恋本来 只能说导演也脑补认为百元之恋的结局是男女又走一起,然后改结局热辣故意保持距离。百元之恋本来就是一群社会底层人,人和人之间关系就像野狗一样 ... 近期流行

    哈哈哈,确实,面对孤独,失意,糟糕的人生,有啥不能一起吃个饭的呢,况且对方现在是出于善意而来,她也终于体会了他曾体会的,原来痛是宇宙的语言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7 09:18:31 辽宁

    可拉倒吧。热辣女主想打拳的动机缘于两个对手的对抗和最后的拥抱。这也是拳击带给女主对社交模式 可拉倒吧。热辣女主想打拳的动机缘于两个对手的对抗和最后的拥抱。这也是拳击带给女主对社交模式的确认和期待。她需要确认,社交模式中,她不必只能退让才能被爱,她可以对抗,然后还能获得温暖的拥抱。 给两个苹果最后看心情的隐喻,就是在于,女主拳赛后,真的成功获得了对手的拥抱,这是她对重构自我和重构社交模式的确认。 如果终止在拳赛前或者直接略过,这个故事结构就完全垮了,就要完全推翻重来了。 这完全就是文艺片啊。楼主再体会体会吧,别只理解了皮毛,就一棒子打死。这是心血啊。 ... momo

    其实不用分析这么多 这是原版的原样表达,并不是原创的艺术设计。这片子很多结构上的互文都是原版就设计好的,贾玲改了的部分大部分也不错,跟自己的主题很搭,没改的部分反倒没那么贴切,但是也不至于说不通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7 12:22:31 辽宁

    我并不是否认楼主对百元的解读,事实上,解读地非常好。同样的主线,百元与贾玲的热辣,其实已经 我并不是否认楼主对百元的解读,事实上,解读地非常好。同样的主线,百元与贾玲的热辣,其实已经是两种表达了。百元的结局,也许想表达,生活还一如既往地cd,但女主还是充满对赢的渴望,未来未知。而热辣是贾玲对百元进行本土化非常好的尝试。做的很好。 ... momo

    贼有意思,一个为其他文本设置的情节,被你强行解释成“改编的更贴切”,有点指鹿为马的味了。当然,解释是肯定解释的通的,不然也不会直接留下这个情节。不过你对百元之恋肯定是不怎么明白,而对热辣滚烫又过于“明白”。不要紧 求同存异。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7 12:31:52 辽宁

    除了,飞驰人生,我觉得都能看 ,红毯先生已经退档了,所以只剩下热辣滚烫和第二十条了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7 12:41:46 辽宁

    楼主,既然你关注自己的贴,也承认了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法餐并不比中国盒饭更高明,那么剩下的就 楼主,既然你关注自己的贴,也承认了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法餐并不比中国盒饭更高明,那么剩下的就是掰拍摄技巧了,其实也不必吧?大巧若拙,搞不好很多导演就跟你一样过度注重技术,反而离观众远了,最后跑来骂观众不懂艺术,给自己找不痛快,既然追求庙堂,就自己去追求就好,就像有的人打拳是为了赢自己,有的人打拳是为了技术更高明赢别人,没有对错,大家的目的不同而已,但你在这里炫技大家也看不太懂,百元也不是你拍的,最好就是你拿作品说话,看看你拍了啥优于贾导的作品,这样比较酷一点 ... 三千道

    请不要发表和电影无关东西,你这才是妥妥的人身攻击 终于管不住自己,要教我做人了吗?哈哈哈,我帖子里控评的角度终于还是要往对作者的人格上柺是吗?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7 12:53:41 辽宁

    楼主,既然你关注自己的贴,也承认了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法餐并不比中国盒饭更高明,那么剩下的就 楼主,既然你关注自己的贴,也承认了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法餐并不比中国盒饭更高明,那么剩下的就是掰拍摄技巧了,其实也不必吧?大巧若拙,搞不好很多导演就跟你一样过度注重技术,反而离观众远了,最后跑来骂观众不懂艺术,给自己找不痛快,既然追求庙堂,就自己去追求就好,就像有的人打拳是为了赢自己,有的人打拳是为了技术更高明赢别人,没有对错,大家的目的不同而已,但你在这里炫技大家也看不太懂,百元也不是你拍的,最好就是你拿作品说话,看看你拍了啥优于贾导的作品,这样比较酷一点 ... 三千道

    警告你不要发跟电影无关的东西 你好像听不明白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7 21:47:48 辽宁

    对于你说热辣滚烫掀起巨大的性别对立这点,我持怀疑态度,到底是热辣滚烫掀起了性别对立,还是性 对于你说热辣滚烫掀起巨大的性别对立这点,我持怀疑态度,到底是热辣滚烫掀起了性别对立,还是性别对立本身存在,而热辣滚烫让它浮出了水面? 别的不谈,光从剧情上讲,热辣有哪些情节是专门为了引起性别对立而设置的?电影中的反派有男有女,好人也有男有女,请问哪个角色是专门为了抹黑男性,为了性别对立而存在的? 你不是专业影评吗?不以电影本身而以观众反馈作为出发点去评价电影,是不是犯了影评的大忌? ... 酸菜

    哦,我觉得是我表达的有问题,虚心接受,你说得对,贾玲这个电影肯定没有主动挑起性别对立,我完全认可,我只是说其立意的着力点恰好产生了后面的一大堆连锁反应,但肯定不是她有意为之,或者说,我也不信这里面有什么高深的算计。所以你说的非常对。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8 16:39:52 辽宁

    啊?一部电影好坏内容排后面,你疯啦,内容最重要的好不?声光电只是表现形式啊,哪有形式大于内 啊?一部电影好坏内容排后面,你疯啦,内容最重要的好不?声光电只是表现形式啊,哪有形式大于内容的?要是形式那么重要,上海堡垒早获奖了,电影本质上就是带影像的作文,看得还是导演讲故事的功底,能不能在两小时内给观众讲明白一个简单的故事,让观众共情而已,真情才是人类所共有的,你真是屁股坐太歪了 ... 豆友SW4TRnjsPc

    如果是另一个主题的讨论下面,我真想把你顶到首页上去。以此展示一下红毯先生的主题:人与人为何无法沟通。很显然,你对声光电的理解是超乎我想想的,但是我相信很多人跟你想的一样。所以我们之间没有沟通的意义,只能求同存异。不过你提到了文学,我就稍微说一下。文学是不是有小说,也有散文,还有狂人日记。所以电影能不能没有剧情,只有影像?或者只有情绪?或者只有感受?或者只有记录?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8 19:43:48 辽宁

    啊?百元和热辣不都是剧情片吗?咱讨论的也不是什么小众艺术吧?豆瓣前一百里有几部是你说的全是 啊?百元和热辣不都是剧情片吗?咱讨论的也不是什么小众艺术吧?豆瓣前一百里有几部是你说的全是记录全是情绪的呢?哪怕是纪录片电影它大概也会有一个主题吧?你可以大胆拍摄你的想法,但电影艺术终究要接受人民的审判,要不然就是拍完藏起来自己看,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我的主题表达很明确,让人民共情的艺术内容就是好的,表现形式只是载体,它是文字还是影像,是声音还是雕塑对我来说不过是换一种感受艺术的方式,内容才是打动我的核心。 ... 豆友SW4TRnjsPc

    我的原话就不是仅仅针对这两部电影的一句陈述,而是:电影的质量,声光电一定是在故事前面的。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电影,而你也没有把讨论局限在这两部电影上,而是引用上海堡垒,来指代你理解的声光电,对你的这种认知,我表达了我的震惊,仅此而已。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8 22:18:11 辽宁

    贾玲减重必然没有时间练拳击,苛求了。她减重付出的努力比练拳击更辛苦更难。 贾玲减重必然没有时间练拳击,苛求了。她减重付出的努力比练拳击更辛苦更难。 再看眼睛

    不是我要求她,是角色对她有没有要求。安藤樱只练了三个月,但是她为什么练三个月,而不是三个礼拜,因为三个月的时候,她可以完成这个角色了。贾玲增重到210斤,也是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没有人要求她要先胖40斤,是她自己觉得胖四十斤是角色的需要,如果换个人,170斤就不能演这个角色吗?是贾玲自己觉得她需要通过外形来辅助她的表演,她才主动胖的。那么他为什么减掉100斤就立刻开拍了?谁规定必须一年就开拍了?她再练三个月的拳击有人拦她吗?还是说,她觉得掉100斤才是这个角色的关键,外形够了就行了,拳台上比划两下就足够了?所以这不是我对她有要求,是她怎么看这个角色的问题。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9 08:09:15 辽宁

    那安藤还没有肌肉呢?符合拳击手的形象吗?热辣滚烫如果像你说的那么不堪,也不会有很多人有共鸣 那安藤还没有肌肉呢?符合拳击手的形象吗?热辣滚烫如果像你说的那么不堪,也不会有很多人有共鸣了。 ... 再看眼睛

    所以我说观众看不懂嘛,本人练过两年拳,平时也喜欢看看拳击,拳击运动员的肌肉线条和健身房的腱子肉完全是两回事,很多拳击手体脂率都在15%以上。女性甚至可以达到20%以上的体脂率,根本看不到腱子肉。低体脂意味着缓冲变小,抗击打能力变差,同时,低体脂还不利于耐力,对于12个回合的拳击比赛 送第三回合就开始进入深水模式,一点肥肉都没有,撑不了几下就自己歇菜了。拳击运动员形好没有用 就看谁真的能打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19 09:04:06 辽宁

    剧里那个刘红霞不就是全国总冠军来客串的 经常搞竞技的身材才更有说服力吧 剧里那个刘红霞不就是全国总冠军来客串的 经常搞竞技的身材才更有说服力吧 Minerva

    刘红霞的说服力不是她的身材,是她真的能打到人,她得出拳才知道是不是专业的。你在马路上看到400斤的人默认他是相扑运动员吗?身材健美就都是拳击手吗?不能是跳高的,跳远的,短跑的,扔标枪的? 拳头不打出去能看出拳击专不专业?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20 02:10:05 辽宁

    楼主分析得很专业,也很好,特别是对《百元之恋》的解读,令人十分受益。但整体看下来,有一种感 楼主分析得很专业,也很好,特别是对《百元之恋》的解读,令人十分受益。但整体看下来,有一种感受,就是楼主更像是百元的知音,因此潜意识会对翻拍的热辣有一些求全责备。 当然lz也对文艺片和商业片的赛道和风格不同有专门提示,我也认同,觉得可以商榷的是对立意高下的判定。 lz说,“遗憾的是,热辣滚烫没能重现这种特别的文化内核,它是一部经典的,强调努力与回报的励志电影”。 我觉得这个评价低估了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本身要展现的就不是“这种特别的文化内核”,同时它也不是简单的努力就有回报的直线励志。 它们的差别在于一子的底色是丧,而乐莹的底色是讨好型人格,这两种“困境”的实质不同决定了对人物刻画和变化主线发展具有差异性。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是非常具有贾玲化个人特色的,因为贾玲在自己的人生里深刻体认“讨好型人格”的所有状态,但她未必深刻地理解“丧”。 如果不揣冒昧地说,可能楼主能够深刻地理解“丧”,但未必感同身受一个长时间自我被压抑的讨好型人格。“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通过完全抛弃自身来进行的反抗,而努力降低自我评价去迎合周围是一种持续消耗。 当“讨好”成为一种人格,那么除了在安全感最强的至亲面前,无法say no,或者努力想说但最后失败就成为一种惯性。和很多所谓“全员恶人”的评论所言相反,我觉得恰恰这部作品里的人物都很日常,那些需要被“讨好”的点也没有多么严重夸张,但他们累加起来就是对一个讨好型人格持续的剥削,和不自知。 所以乐莹在脚撞在柜腿时不会喊疼,在被问是不是第一次时给出对方想要的答案,无法逃离表妹温情示弱的“陷阱”… “日式之丧”的确很难引发中国受众的普遍共情,也并非贾玲所擅长。导演贾玲以扬长避短的方式处理了人物内核“元问题”的塑造,所以她改编的部分也是围绕于此,从“对人都挺好的但总受伤害”,到“两个苹果”,到“改天吧”和“看心情”…这个片子的内核的确不是丧着丧着通过随机干一件事清新起来,但也不是努力必有回报,而是找到“自爱先于他人”的勇气和路径。 如果反之,她要以一部贺岁档喜剧片来展现日元之中的那个内核,我觉得反而会陷入一种做作。 至于技术,我觉得那个雨夜四层楼的长镜头是让我惊艳的,拳台倒地后闪回的细节补充,虽然形式上和李焕英类似,但在悬念设置上又更完整了一些。 表演嘛,的确安藤樱是神级的表演,贾玲还差很远。但同时便利店“疯女人”的部分展现了这部文艺片某种野心,但我觉得稍微有些刻意。 被讨论最多的结尾,我承认楼主对百元的解读非常动人,但坦白说感觉还是有点滤镜因素,甚至多少有点暴露性别立场中作为第一性被司空见惯的傲慢和的不自知。 “可能她可以让女性群体非常满意,却失去了原版最珍贵的人文关怀,和普适性的人生共鸣。贾玲确实很厉害,但是这种厉害,与观众无关,她的痛苦,我压根没有,而真正有她这种痛苦的人,没法从这部电影中带走任何东西”… ——这不禁让我想起那个经典的论述,当一个女人看着镜子时,她想到的是我是一个女人,而男人,则看到一个人。 “她的痛苦我压根没有”。是啊,也许这就是关键所在。 ... 此间晴天

    给你点个赞

    我唠点别的

    从我个人的喜好上讲,我是不会把娱乐电影和艺术片放在一起来比较的。贾玲的热辣滚烫我在电影院看的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我真正走神是在她开始训练开始的,这种走神 本质上只来自一个原因,就是叙事技法上的平庸。这种平庸 是指即便针对商业片来说,也是平庸的过分的那种,基本就跟我上一场看的飞驰人生2的赛车前的一个半小时一样。跟战狼2一样。

    我这篇文章其实跟我的喜好关系也不大,而是单纯对电影评价体系的一种捍卫,我不想展开说,但如果举个例子,可以看我对韩剧死期将至的短评。

    事实上,电影的好坏,用电影学院教材上的说法,要看对声画艺术的运用与探索。 在我对电影的评价体系里,菜是原罪。 立意决定不了作品的高度。没有艺术价值的电影,我是没有心情分析它有什么内涵的(这一点,跟广大观众,没有好的故事,没有共鸣 我是懒得关注技术的,其实是一样的对应),所以,这种对价值体系评判的底层差异,导致了不同人之间的意见分歧。 事实上,导致我对百元之恋理解的如此透彻的,不是因为我与它有什么共鸣,而是因为,它是一部好电影,才让我有兴趣去分析。 而热辣滚烫无论她携带着怎样的立意,但它拍得没劲,(跟老百姓说,你艺术性再高,但装逼给谁看呢,也是一种对应😂)。我需要导演教我做人吗?别搞笑了 那些怼我脸上的道理,和主题,如同春晚上的小品一样。要是电影拍的不好,光想着立意,那才叫一个搞笑呢。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20 02:30:53 辽宁

    楼主分析得很专业,也很好,特别是对《百元之恋》的解读,令人十分受益。但整体看下来,有一种感 楼主分析得很专业,也很好,特别是对《百元之恋》的解读,令人十分受益。但整体看下来,有一种感受,就是楼主更像是百元的知音,因此潜意识会对翻拍的热辣有一些求全责备。 当然lz也对文艺片和商业片的赛道和风格不同有专门提示,我也认同,觉得可以商榷的是对立意高下的判定。 lz说,“遗憾的是,热辣滚烫没能重现这种特别的文化内核,它是一部经典的,强调努力与回报的励志电影”。 我觉得这个评价低估了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本身要展现的就不是“这种特别的文化内核”,同时它也不是简单的努力就有回报的直线励志。 它们的差别在于一子的底色是丧,而乐莹的底色是讨好型人格,这两种“困境”的实质不同决定了对人物刻画和变化主线发展具有差异性。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是非常具有贾玲化个人特色的,因为贾玲在自己的人生里深刻体认“讨好型人格”的所有状态,但她未必深刻地理解“丧”。 如果不揣冒昧地说,可能楼主能够深刻地理解“丧”,但未必感同身受一个长时间自我被压抑的讨好型人格。“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通过完全抛弃自身来进行的反抗,而努力降低自我评价去迎合周围是一种持续消耗。 当“讨好”成为一种人格,那么除了在安全感最强的至亲面前,无法say no,或者努力想说但最后失败就成为一种惯性。和很多所谓“全员恶人”的评论所言相反,我觉得恰恰这部作品里的人物都很日常,那些需要被“讨好”的点也没有多么严重夸张,但他们累加起来就是对一个讨好型人格持续的剥削,和不自知。 所以乐莹在脚撞在柜腿时不会喊疼,在被问是不是第一次时给出对方想要的答案,无法逃离表妹温情示弱的“陷阱”… “日式之丧”的确很难引发中国受众的普遍共情,也并非贾玲所擅长。导演贾玲以扬长避短的方式处理了人物内核“元问题”的塑造,所以她改编的部分也是围绕于此,从“对人都挺好的但总受伤害”,到“两个苹果”,到“改天吧”和“看心情”…这个片子的内核的确不是丧着丧着通过随机干一件事清新起来,但也不是努力必有回报,而是找到“自爱先于他人”的勇气和路径。 如果反之,她要以一部贺岁档喜剧片来展现日元之中的那个内核,我觉得反而会陷入一种做作。 至于技术,我觉得那个雨夜四层楼的长镜头是让我惊艳的,拳台倒地后闪回的细节补充,虽然形式上和李焕英类似,但在悬念设置上又更完整了一些。 表演嘛,的确安藤樱是神级的表演,贾玲还差很远。但同时便利店“疯女人”的部分展现了这部文艺片某种野心,但我觉得稍微有些刻意。 被讨论最多的结尾,我承认楼主对百元的解读非常动人,但坦白说感觉还是有点滤镜因素,甚至多少有点暴露性别立场中作为第一性被司空见惯的傲慢和的不自知。 “可能她可以让女性群体非常满意,却失去了原版最珍贵的人文关怀,和普适性的人生共鸣。贾玲确实很厉害,但是这种厉害,与观众无关,她的痛苦,我压根没有,而真正有她这种痛苦的人,没法从这部电影中带走任何东西”… ——这不禁让我想起那个经典的论述,当一个女人看着镜子时,她想到的是我是一个女人,而男人,则看到一个人。 “她的痛苦我压根没有”。是啊,也许这就是关键所在。 ... 此间晴天
  • John Doe

    John Doe (jason) 楼主 2024-02-26 08:38:00 辽宁

    点了,本来我也更喜欢百元觉得lz说得完全对,态度也很理智,男女对立一词出来才顿悟原来是一种高 点了,本来我也更喜欢百元觉得lz说得完全对,态度也很理智,男女对立一词出来才顿悟原来是一种高级的男式情绪宣泄,fine。你骂得好哇,跟这种认知水准的男的认真讨论纯属降智。 ... 地下燈芯絨樂團

    所以是谁在看到男女出来的一瞬间失去了智力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35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