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作者|也说说热辣滚烫里我觉得的妙点
aFool
#个人最喜欢的两个情节:
1. 乐盈阴差阳错收到了前台小姐姐送给拳击教练的卡片和创可贴,卡片上写的是「送你一朵小红花」,以为是教练给自己的,在洗手间里看到后戴上拳套轻轻打碎了墙上的镜子,走的时候创可贴已经贴在了碎镜子的中心。
因为镜子这个道具,在影视里经常用作角色的主观视角表达,我想稍微过度解读为乐盈在感受到了别人的关爱后,内心生出了一点动力,试图改变主观世界里懒惰不堪的自己,治愈心中的伤痕。这里也是她开始了解拳击的转折点,但这段的主要动机还是她误以为教练对她好,所以想要加倍回报取悦对方,心里有很多苦的人一点点甜就满足了。但其实本质上这是一个女性发出的善意被另一个女性错误地接收到了。
2. 乐盈一定要坚持打完整场比赛,为了最后和对手来一个互相尊重又真诚的拥抱。(因为我不了解拳击比赛规则,不知道是不是如果提前认输就没有赛后这个环节,如果有人知道可以科普下。)在第一场两个教练之间的拳赛时就在拥抱这个镜头给足了铺垫。
我的理解是,因为拳击的对抗性很强,乐盈在第一次观赛时不要说释放攻击力,连委婉拒绝可能伤害自己利益的事都做不到,在我看来她的底线是害怕失去自己认为的重要他人。但是一场拳击比赛让她看到,即使互相打得头破血流,人和人还是可以拥抱和解的。当你不去讨好,而是正当地为自己战斗,反而会得到其他正常人的尊重。
#电影内外形成互文的两点:
1. 电影内。乐盈跳楼失败,已经绝望到死过一次还外表毫发无损,到健身房跟老板说自己要参加拳击比赛。老板第一反应:要减肥。乐盈又重复了一遍,自己要参加拳击比赛。
电影外。评论们:给我一个亿我也能减肥一百斤。用减肥一百斤做营销这不对。(社媒看得不多 欢迎补充)
一个以拳击为表、爱自己为里的自我赋能电影,许多人第一反应或者说印象还是减肥。电影里曾经反驳过的又在现实里上演了,有种微妙的预判了大众的预判的即视感。
2. 电影内。健身房老板和教练,从最开始乐盈准备去比赛,到比赛中每次暂停时安慰她,反复说对手是专业的,技术力量和她不在一个水平,但是乐盈从一开始就暗自决定,只要打完比赛就是「这辈子至少赢了一次」。
电影外。评论们:贾玲这外行要来毁了电影行业。贾玲真自恋,想减肥就顺便拍个vlog电影。(again 欢迎补充)
从我的角度来看,贾玲把个人母题中提取出来想要表达的东西,放进非常贴近大众的载体里,工业化程度不及top商业电影(e.g. 变形金刚 蝙蝠侠)引起的感官刺激,技术专业程度不及top艺术电影(e.g. 燃烧 千禧曼波)的酷炫高级,又没有作者电影(e.g. 娄烨 戈达尔)的一贯曲高和寡的清高气质,因此似乎哪种类型的电影粉丝都可以从各种角度轻踩或者重踩一脚,就像乐盈和对手之间肉眼可见的专业实力的悬殊(在对标行业top的情况下)。但我扪心自问,我还是数次被感动泪目了,是什么呢?可能就是在乐盈打拳时或许也是贾玲拍电影时,我真实共情到的那些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腔孤勇,别人的评价影响不了她要为自己「赢一次」。
还有一个我觉得特别好笑的笑点,在电影里其实不算笑点只是我自己觉得有趣:乐盈误开了车灯,直接把聚光灯打在了正在墙根撒尿的教练身上,教练吓了一跳,断断续续终于尿完了提上裤子去找乐盈发飙,「我还得解释是店里厕所坏了吗?我随地撒尿是没素质,你开车灯也不礼貌吧?」。我觉得好笑的点 第一是终于终于有人拍这些爱随地大小便的男的上大银幕了;第二是,「我是没素质得理直气壮,因为我都是情有可原,但如果你曝光我讽刺我,你就是没礼貌」百分之一万的自信语气,多典啊,我真的一想到就乐得想拍手。
其实还有很多觉得有意思的地方,等我有空或者想起来了再回来写。
(盈字好像写错了,手机上写的不能一键替换就懒得改了XD)
今天看了评论里提到的各种细节后,突然发现贾玲这种不追求剧烈冲突的戏剧性,铺满洞察谐趣的小反转小细节的风格特别像个人很喜欢的日本编剧坂元裕二,只不过语言没有坂元那么拗口书卷气。
#补充一些关于困境的反思
有人说表现乐盈作为女性的困境只有老板的性骚扰,我是不同意的。乐盈看到了昊坤小便和这个人的性格能力,也看到了小饭店老板和前男服务员之间的冲突,还是选择了跟昊坤同居、跟老板打工,因为她当时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同时又有着现实的想被爱、要挣钱的需求。没得选是乐盈当时的真正困境。
在乐盈意识到了自己才是最稳定的爱的来源后,解决了想被爱的需求。要挣钱的问题由母亲转账、老板预支工资、健身房赊账来解决,这就未免显得有些童话了。对很多人来说,钱和赢一次可能不是二选一的关系,在为赢一次准备钱的原始积累的时候,就花光了全部力气。
特别想推荐同样是女性电影演员也是导演主导创作的电影《何以为家》,男孩父亲面对法庭质问回应:我的父亲就是这样对我的,我能有什么办法呢,我要是有选择的余地,我能比你们做得更好。现在想起我还是会被这段申辩震撼。个体的能动性固然非常重要,但系统的困境远比个体的困境更难克服。
听了贾玲唱的《一切都来得及》,又产生了一种感觉,系统也是无数个体组成的,自己即是世界。热辣滚烫并没有超级英雄般的金手指,放下了想改变系统的宏大叙事,只落脚于对自己的一点点改变,于是在喜剧中构建起了种落地的现实感。
想修正一下自己之前关于热辣滚烫不及诸如变形金刚蝙蝠侠之类商业片引起的感官刺激,奇观式的画面当然有视觉冲击,但这是在工业化达到一定规模后可持续复制的。贾玲在影片中贡献的前后对比、真实的击打反应,这是她个人凝结着血泪的生命力,引起的感官刺激对我来说甚至更加真实震撼,但这也是不能被轻易复现和借鉴的。我能理解一些人对此片的愤怒,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恐惧。
(看到一些电影人分析贾玲的长镜头和调度安排已经相当成熟,并且能看出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生搬硬套,更加确信了一件事,专业的人能看到别人的专业与进步,也能提供建设性的评论,而haters always gonna hate)
再补充一段个人很喜欢的,就是乐盈吃着东西从街头巷尾走过,无所事事地观察着过路人,背景里好多招牌应该也是偷偷cue一些小彩蛋吧我不是全部能get。我喜欢的可能就是乐盈松弛行走的状态,人生总体而言不就是一段段路过陌生人或熟悉人的旅程嘛。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作品/作者|何殷震文集 安那其女性主义 (莎菲罒ω罒)
- 组务&组规|删帖留存楼 (nono)
- 讨论/提问|电影标题翻译的诸多“双姝”真是偷懒 (宫园薰)
- 讨论/提问|想听听大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评价甄嬛传这部剧 (OH MY EYES!)
- 作品/作者|希望大家不要再看蒙曼的《武则天》和孟宪实的《武... (南葶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