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幕后|刘慈欣的基础设施美学

深水画师

来自:深水画师
2024-02-19 10:31:37 已编辑 江苏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深水画师

    深水画师 楼主 2024-02-19 10:32:08 江苏

    郭帆在《流浪地球2》宣传期间,提到刘慈欣梦想的科幻电影是“未来的纪录片”,“有很强的真实感”。与之类似,《三体》电视剧版的导演,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拍科幻。当然,这里的“真实”与“现实”的重点不同。

    以近未来为背景的《流浪地球2》,其核心是世界观的设定,并以此为基础去建构一个完整、庞大的世界,呈现为片中真实、丰富的细节;而故事发生在1960-1980年代以及2000年初期的《三体》,则力图去“还原”时代背景。

  • 深水画师

    深水画师 楼主 2024-02-19 10:32:34 江苏

    “流浪地球”电影与《三体》电视剧整体的情感结构与欲望结构,在最近二十几年的影视中很少出现。稍有接近的,是美国漫威超级英雄的盔甲,只不过那些是高度个人主义的装备—基础设施的反面。但是,如黄金时代的科幻一样,将基础设施视为美学对象却是早期电影的常规。

    其中最常被表现的,是火车/铁路与现代都市。《火车大劫案》和《将军号》等影片以当时的技术能力,尽力展现火车及铁路的技术细节,并将其视为力量的象征、进步的承诺。除在艺术探索上不够成功的社会主义工业题材外,中国电影缺乏基础设施美学的传统,或者说,在情感结构方面处于它的反面。

  • ...

    ... 2024-02-19 11:13:34 山东

    未来的纪录片,说的太对了,俩人不愧是大刘的大护法和大祭司,比刘慈欣更懂科幻😂大刘的很多作品要影视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点我也非常同意,基础设施美学方面目前也就流浪地球做的不错,可能我们的科幻才刚刚开始的事儿,新题材资金方面还是问题,希望黑暗森林能拿到多一点的投资或者多化化缘啥的,能看得出陆导团队的设计还是很不错的,就是最后不能多渲染几次也太虐了,说白了大部分还是钱的问题,老马老马希望你年会上别骗人,要投就好好投,拿出几部古偶偶的投资也赔不死,或者多拉一些大厂,球3都拉上华为小米了,剧三加把劲吧😂未来世界大屏广告一打不信他们不愿意赞助😂

  • 深水画师

    深水画师 楼主 2024-02-19 11:27:23 江苏

    未来的纪录片,说的太对了,俩人不愧是大刘的大护法和大祭司,比刘慈欣更懂科幻😂大刘的很多作 未来的纪录片,说的太对了,俩人不愧是大刘的大护法和大祭司,比刘慈欣更懂科幻😂大刘的很多作品要影视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点我也非常同意,基础设施美学方面目前也就流浪地球做的不错,可能我们的科幻才刚刚开始的事儿,新题材资金方面还是问题,希望黑暗森林能拿到多一点的投资或者多化化缘啥的,能看得出陆导团队的设计还是很不错的,就是最后不能多渲染几次也太虐了,说白了大部分还是钱的问题,老马老马希望你年会上别骗人,要投就好好投,拿出几部古偶偶的投资也赔不死,或者多拉一些大厂,球3都拉上华为小米了,剧三加把劲吧😂未来世界大屏广告一打不信他们不愿意赞助😂 ... ...

    从叙事角度,“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只保留了小说的框架,但完全继承了原著对基础设施的迷恋,还借鉴了刘慈欣其他作品的设定。无论是《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还是《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都是人类文明尺度上的超级工程,而片中看起来不涉及技术的生活细节,实际上是为了表现人与技术的关系而存在,即,人在这样的基础设施条件下是如何生活的。 比如《流浪地球》中的蚯蚓干、烧烤店和控制行星发动机喷口营造春节鞭炮效果的“春节十二响”,以及《流浪地球2》中刘培强去领配给时多分的那两袋水果。物质的、以整体形式出现的基础设施之外,还有本体不可见的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它甚至成为《流浪地球2》故事线上最关键的一环、地球得以流浪的推动力。而片中“门槛机器人”等有个性甚至调皮的小机器人,正是对MOSS表面上“绝对理性”的补充。

  • 深水画师

    深水画师 楼主 2024-02-19 11:30:02 江苏

    未来的纪录片,说的太对了,俩人不愧是大刘的大护法和大祭司,比刘慈欣更懂科幻😂大刘的很多作 未来的纪录片,说的太对了,俩人不愧是大刘的大护法和大祭司,比刘慈欣更懂科幻😂大刘的很多作品要影视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点我也非常同意,基础设施美学方面目前也就流浪地球做的不错,可能我们的科幻才刚刚开始的事儿,新题材资金方面还是问题,希望黑暗森林能拿到多一点的投资或者多化化缘啥的,能看得出陆导团队的设计还是很不错的,就是最后不能多渲染几次也太虐了,说白了大部分还是钱的问题,老马老马希望你年会上别骗人,要投就好好投,拿出几部古偶偶的投资也赔不死,或者多拉一些大厂,球3都拉上华为小米了,剧三加把劲吧😂未来世界大屏广告一打不信他们不愿意赞助😂 ... ...

    独特的“基础设施美学”是刘慈欣作品最直观的吸引力, 这种对大基建的迷恋所生发出来的崇高与浪漫主义,回应了我们这个经历了且还在经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年代的中国人基本的时代感。

    当然,这种感觉并非今天的中国所独有。正如很多论者指出,刘慈欣的作品有着鲜明的黄金时代科幻色彩,突出表现为技术乐观主义。他对技术的信任与热爱,内在于作为美学对象的基础设施。

    技术是科幻作品核心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又是对人类与人类自身发明创造之间关系的审视。技术乐观主义将技术视为人类力量的外化,技术悲观主义则将技术视为异化,即人类被自身的创造物所替代。

    当整个社会不再相信技术允诺的进步,基础设施美学的崇高与浪漫主义就失去了其所附丽。

  • 深水画师

    深水画师 楼主 2024-02-19 11:30:35 江苏

    今天美国黄金时期的科幻小说的改编,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在美国作家艾萨克 · 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小说中,无论是作为帝国首都的行星城市川坨,还是银河边缘地带的端点星,都是文明延续与复兴的基础设施。它的宏伟和神秘,并非是让个体人类意识到自身的渺小,而是强调人类通过科技所能取得的成就。

    这些宏大的基础设施及其技术细节,作为美学对象,与后工业社会的深层恐惧相抵触,所以只能在当下以赛博朋克的陈词滥调呈现为纯粹的背景板。

  • 盼盼到家

    盼盼到家 2024-02-19 15:47:20 江苏

    这些是你原创的文字吗?挺能写的。

  • 深水画师

    深水画师 楼主 2024-02-19 15:48:07 江苏

    这些是你原创的文字吗?挺能写的。 这些是你原创的文字吗?挺能写的。 盼盼到家

    不是,文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我补个链接哈

  • 杀青散没有解药

    杀青散没有解药 (自己个儿的西西弗斯) 2024-02-19 16:04:21 北京

    有个老片,美国的,叫《极乐空间》,里面的科幻场景设定很超现实,但表现出来挺写实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1872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