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国内执业律师润日🇯🇵经历分享
鬼(~♪)
前言:进组一年了,出国生活也迈入第五年,一直想把经历分享给同行姐妹,碍于上家工作让自己状态不太好就一直搁置,现在刚刚完成转职,等待入职下家的空闲中梳理一下几年来的经历,希望能作为老学姐给姐妹们多一种生活视角。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不涉及个人信息的问题可以尽量在评论问,比私信能让更多姐妹看到噢)
(24/6/10: 发帖几个月后的近况更新放在文末,给关心的姐妹参考!)
1.背景:
五院本,由于自己当时比较懵,没什么职业规划,毕业后在一线不知名小所做民商几年,没有更多光鲜背景和经历。选择法学和律师道路是出于对人文社科的热爱和一些天真热血的法治理想。当然理想不遂人愿,(由于被提示违规锁帖,删除出国原因(笑)),终于五年前吃了秤砣决定润(despite法学+已婚未育这样的究极debuff🤣),国家选择及进学选择都以拿身份和自身经济实力为导向(完全不考虑回国的含金量、出路甚至回国工作的可能性)所以选择了最稳的日本。赴日前基本无日语基础(老二次元,但没有正经学过日语)。目前年纪30代前半,刚完成事务所到法务的职业道路转换,对于冤种文科生来说已经得到了自己特别满意的结果。
2.大致经历:
1)第一年,语言学校,学日语同时准备进学(大学院,也即硕士)。语言学校是个比较浪费时间的地方,个人感觉买签证的作用大于学日语的作用,语言学习和大学院的进学都要自己下功夫。期间遇上新冠,网课进一步降低学习效果,所以自律真的非常重要(我属于不自律的,有点小聪明就懒得要命,所以N1其实很晚才考出来)。
2)第2-3年,MBA。选择MBA是因为其入学和毕业都相对容易,对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社会人来说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当时摆在面前的有日语MBA项目和英语MBA项目,英文的时间短(一年半),而且不需要日语成绩。我当时日语的成绩来不及出来,又不想再拖到后年入学,所以果断选择被说“很水”的英文项目(我都读日本MBA了还关心水不水吗lol)。日本一般看托福或托业,托业很简单,我英文一直不错,尤其是口语,所以在亚洲学生为主的全英文MBA基本是乱杀,最后是第一名毕业的。
3)第3年至今,工作。在MBA的最后大半年已经开始找工作了,由于MBA有实习学分要求,无论毕业后打不打算留在日本,都得通过自己或教授介绍找到短期实习。自己找的话,根据公司情况,实习完也有机会转正,包括我在内的几个同学,都是通过实习转正在毕业后办了工作签。下面第3部分详细说。
3.就职和转职
1)如上,我在日本的第一份工作是通过实习转正获得的,不是日本毕业生常规的新卒/第二新卒的路子。这家是日本的律所,但我进入的团队和其业务还是偏“中国律所的日本组”的感觉,进去也是误打误撞,做着做着国内血汗工厂的噩梦又回来了,具体不表,总之有种出了个假国的感觉。
2)在积累了不少对日工作经验,也决心进一步脱离toxic中国风律所后,终于在去年底裸辞,并无视了签证压力、爽玩一个月恢复乳腺健康。元旦后正式开始转职,目标岗位是国际/海外法务,分析自身优势大体是中英日三语能力和中日法律业务经验。
我一共使用了两家猎头网站,RA(recruit agent)和JAC。RA岗位多,而且可以自己搜索岗位投递,这是优点;缺点是猎头水平低,完全指望不上,在与企业的沟通中只起到传话筒的作用,练习面试和要点指导也都是模版套话,建议还是自己下功夫。另一家是JAC,JAC的客群是30岁以上的中高端转职,不能自己搜索岗位,要在分配猎头、与猎头面谈后,由其根据候选人背景来推荐岗位,我只能在ta发来的岗位中选择和投递。幸运的是朋友推荐给我一位JAC的台湾猎头,非常专业负责,简历通过后面试前会和你进行企业分析,有针对性的面试要点提示,下面提到的后一个💰更多的offer就是通过她争取到的。
比较幸运在一个月左右拿到两个理想的offer(参考平均就职时长2-3个月,真是撞大运),两家均为纯日资的百年制造业,一家是上市公司,海外业务多,希望我分担常规的法务工作之外还能分担海外子公司管理和合规,薪资比上家上涨10%,加算部门平均加班时长上涨15%以上(已满足我转职的目标,也是猎头介绍日本转职的正常幅度);另一家是非上市niche top,海外业务有一半(但中国业务极少),同样是国际法务岗,但会以海外业务(英文)为主,offer涨薪30%,加算部门平均加班时长甚至超过35%。
(本来我已经打算高高兴兴接受前一家的offer,但没顶住后一家的猎头画饼,还是参加了后一家的终面,结果得到意料之外的壕横offer。)一番纠结后还是放弃了规模大、稳定养老的前一家,接受了后一家的香甜价码。
4.总结(部分事后诸葛)
我的经历就是这样了。感想和遗憾也有一些,但既然已经过去了也就无伤大雅,写一写供姐妹参考:
1)语言学校可省略。现在回头看,英文项目其实完全可以海外申请,节省一年的语言学校学费和生活费(丰俭由人,但合计至少也要10万RMB)。日语的问题迟早得解决,要么就靠自制力在读书阶段解决,要么就在找工作阶段后悔莫及额外下功夫补回来,无论是哪种,语言学校都帮不了太多。
2)职业道路选择。一般来说,日本企业尤其是超大手企业普遍非常看重稳定性,如果30岁前就跳槽好几次,转职时学校再好简历关都难过。(我的一点不同意见是,法律行业有其特殊性,换事务所对律师来说家常便饭,只要业务经历和企业需求对得上,作为外国人可以不必太拘泥。)所以来了日本之后,真是要小心翼翼不能乱走把简历搞太花,不然每次人家都要逐段问为什么为什么,我每次逐个回答也是有点烦🥲
3)裸辞的风险。一般人转职其实都是找到下家才会辞职,我裸辞两个原因,一是工作性质公私不分,经常需要保持神经紧绷,时间上和精神上都很难好好准备简历和打磨面试;二是团队待得不开心,和中国那边气场非常不合,影响我美丽的精神状态,所以在手上项目快告一段落的时候果断提离职,不让孽缘拖到过年。现在看我是有惊无险找到理想下家了,但其实当时也顶了很大压力,工作没有着落的话签证会成问题,家庭收入也会受影响,导致我在面试并没有挂的情况下也经历了突如其来的mental breakdown,建议如果能苟住的姐妹尽量不裸辞(。
来日快五年了,读书阶段的花费没有特别算过,但大致应该在30万RMB左右(私立大学,没有打工,MBA后期实习开始有收入)。目前个人的职业压力、签证压力暂时告一段落,正在等永驻下签。生活也非常安稳快乐,除了ACG这种会带来骨质疏松和腰痛的爱好,也正在和partner发展别的强身健体的爱好(日本的偏中产爱好如滑雪、登山露营、球类成本比国内还是低挺多的)。和partner一条心,一起决定出国,一起在日本安家,把两只猫也带来了,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的好日子。
最后祝各位同行姐妹也能心想事成,获得想要的生活❤️
------
2024/6/10 浅浅更新:
本月初,等了近1年2个月的永驻申请终于批下来了,应该是裸辞影响了审批进度,听说现在不需要审14个月这么久。现在也是能超低息贷款买房的永驻人士了(x
稍微分享一点入职日企两个月的感受:
1 和预想的一样,同事很有距离感和边界感、上司们(report line顺着的两人)也都挺照顾,没指望我一入职就高强度工作,其实头一个月我几乎没有一丁点工作😅,坐班纯纯折磨,还好能有在家办公摸鱼的日子(现在就是在家摸鱼写豆瓣www 等下打算早退去打网球x
2 公司和律所果然真是太不一样了叹。律所做授薪,只要闲着,老板就觉得自己亏炸了,恨不得你永远待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父无母无血无泪。我还记得我去年春节回国,周六被push加班到凌晨四点的惨状(我本应跟着日本的假期,周末正常放假不调休,而且年初二至七我也没放假),我妈一年没见我,看我这么惨一直喊我辞职。 现在的公司,虽然没上市,但规模还可以(500人以上),法务部的分工也非常明确,我的岗位是国际法务,就不需要我做日本国内的事务,国内有其他同事cover,上司也不会觉得我闲着好像要他命一样w
3 如果是在人数较多的公司,上班的感受主要来自于部门氛围和同事而不是公司的总体口碑,还是有些偶然性的。比如虽然我的公司是一家百年家族老店纯日企(让人听着就害怕会有很多沉疴),但我负责的国际法务所需要对接的业务/人的diversity和包容度明显是比传统业务部门要高的。我的部长和公司董事们也大多有海外背景,相处很融洽,日剧里的僵硬老头暂时还没遇到。。 管理制度上也非常严格,不允许在打卡时间外偷偷加班,我第一次因为下班后还用工作手机回了封一句话的thank you email 而被上司说了。。。本老中大开眼界
不过刚入职总有一段蜜月期,可能以后我也会觉得强度低、学不到东西荒废专业什么的。但既然选择不再在中国执业,本来就放弃了一些职业上的可能性,法务相较于律师的针对性、高强度地解决单体法律问题,更需要从公司经营层角度全面考虑问题,感觉视角还是很不一样的。现在摸鱼逗猫发展兴趣爱好自己也挺满意的,也给焦虑或茫然的姐妹参考除了奋斗、出人头地之外的可能性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职场相关|遇到有点事儿逼的boss还要入职吗… (叭叭哒哒个不停)
- 职场相关|请资深律师帮忙评估要不要离职 (吾之蜜糖)
- 职场相关|应届法律非法学帮选Offer (酸梅汤圆)
- 职场相关|zl应届 para (kkkk)
- 职场相关|应届offer帮选:⭕️律助or外企法务 (Pl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