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我看国学》

十五队

十五队(完整与轻盈)
2012-06-07 07:24:5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吾道以一贯之

    吾道以一贯之 (Pi network邀请码:holylight) 2012-06-07 07:42:57

    这种水平的文章是王小波写的?这么有名的人。。。

  • 藤原淳孝

    藤原淳孝 (祇园精舍钟声响) 2012-06-07 12:24:02

    论起对孟子的批评,王小波先生显得“隔”了一层,他太聪明,于是觉得孔子是个头脑简单的老天真,孟子是“表面上看着体面,其实心里有股邪火”的凶巴巴狠霸霸的教师爷,其实,小波对孟子的批评也是情绪的而非学理的——中国人擅长用散文,而不是用逻辑来思考问题,小波和孟子,概莫能外。当小波说“中国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的时候,我不知道,他心里是不是也有一股无名火呢?也许他心态平和,只是随口调侃一番罢了,调侃不算坏事,谁也不能总是正襟危坐,但用这种头脑领会圣贤精义,恐怕只能是两不相投。我也很爱读王小波的散文,喜欢他直白的语言,极佳的幽默感,说故事的天才,但王的大部分思想恐怕只能用“浅薄”二字形容——它们大多并不荒谬,然而只是用漂亮的词句重复常识。我所见过的聪明人大多如此,也不止王小波先生一人。

  • 十五队

    十五队 (完整与轻盈) 楼主 2012-06-07 12:38:12

    举重若轻是也,你以为很厚重东西,别人却去调侃。另外他是说【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这是说,你们别傻了,竟然把这些当成主要部分,我们中华文化遗产是广博的,去发现点别的吧。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2-06-07 12:40:04

    论起对孟子的批评,王小波先生显得“隔”了一层,他太聪明,于是觉得孔子是个头脑简单的老天真, 论起对孟子的批评,王小波先生显得“隔”了一层,他太聪明,于是觉得孔子是个头脑简单的老天真,孟子是“表面上看着体面,其实心里有股邪火”的凶巴巴狠霸霸的教师爷,其实,小波对孟子的批评也是情绪的而非学理的——中国人擅长用散文,而不是用逻辑来思考问题,小波和孟子,概莫能外。当小波说“中国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的时候,我不知道,他心里是不是也有一股无名火呢?也许他心态平和,只是随口调侃一番罢了,调侃不算坏事,谁也不能总是正襟危坐,但用这种头脑领会圣贤精义,恐怕只能是两不相投。我也很爱读王小波的散文,喜欢他直白的语言,极佳的幽默感,说故事的天才,但王的大部分思想恐怕只能用“浅薄”二字形容——它们大多并不荒谬,然而只是用漂亮的词句重复常识。我所见过的聪明人大多如此,也不止王小波先生一人。 ... 藤原淳孝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2-06-07 12:47:49

    [内容不可见]

  • 尼采的手机

    尼采的手机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2012-06-07 13:07:41

    一直把王小波捧得有点太高了

  • 十五队

    十五队 (完整与轻盈) 楼主 2012-06-07 13:12:02

    王小波用的着捧?傻逼才捧。

  • 尼采的手机

    尼采的手机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2012-06-07 13:13:46

    傻逼多了去了

  • 玻璃蔷薇

    玻璃蔷薇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 2012-06-07 13:15:14

    论起对孟子的批评,王小波先生显得“隔”了一层,他太聪明,于是觉得孔子是个头脑简单的老天真, 论起对孟子的批评,王小波先生显得“隔”了一层,他太聪明,于是觉得孔子是个头脑简单的老天真,孟子是“表面上看着体面,其实心里有股邪火”的凶巴巴狠霸霸的教师爷,其实,小波对孟子的批评也是情绪的而非学理的——中国人擅长用散文,而不是用逻辑来思考问题,小波和孟子,概莫能外。当小波说“中国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的时候,我不知道,他心里是不是也有一股无名火呢?也许他心态平和,只是随口调侃一番罢了,调侃不算坏事,谁也不能总是正襟危坐,但用这种头脑领会圣贤精义,恐怕只能是两不相投。我也很爱读王小波的散文,喜欢他直白的语言,极佳的幽默感,说故事的天才,但王的大部分思想恐怕只能用“浅薄”二字形容——它们大多并不荒谬,然而只是用漂亮的词句重复常识。我所见过的聪明人大多如此,也不止王小波先生一人。 ... 藤原淳孝

    其实,小波对孟子的批评也是情绪的而非学理的——中国人擅长用散文,而不是用逻辑来思考问题,小波和孟子,概莫能外。当小波说“中国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的时候,我不知道,他心里是不是也有一股无名火呢?

    1、王小波当然胸有无明火,这个众所周知。 2、“中国人如何如何”的评论,毫不缜密,原来王小波和门修斯就能代表全体中国人了?比如王二就说过诸子百家他最钦佩墨子,他推理讲求逻辑,在力学和光学上颇有造诣。动辄说中国人都不擅长逻辑,在我看来不过是另一角度的文化自卑而已。 先秦逻辑学最著名的是名家,通过“名实之辩”他们已经将逻辑学发展到相当高度,邓析提出的“两可之说”(今天叫两难悖论),惠施提出了“至大”“至小”的无限概念(今天叫无穷大、无穷小)。后期墨家的《墨辩》,更是提出了逻辑体系:将名(概念)分为私名、达名、类名,相当于今天逻辑学术语的专名、外延范畴、普遍概念。法家的荀子系统整理了属种关系中的推理原则和同一律,韩非子则提出了逻辑三定律中的不矛盾律……如果说先秦以后真的出现了“中国人只擅长用散文说理”的现象,那么多半要追究儒家的功劳。所以你那句“中国人擅长用散文而不……”改成“儒生擅长用散文而不……”为佳。 3、前面已经有人指出过了,王二那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特征是“肯前才肯后,否后才否前”,前提不成立结论就不成立。只要我们承认孔孟不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么它的结论是自然不成立且不违反作者原意的。

  • 登天之道

    登天之道 2012-06-07 13:43:06

    是在变了味的国学热背景下写的

  • 沙漏

    沙漏 2012-06-07 13:59:56

    我觉的国学尤其是孔孟这些两千年前的东西大家看看就好,说好坏意义都不大,是历史,是一种古典文化传统。只是如果今天我们依然以此作为生活中的准则或规范就未免有些迂腐了。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2-06-07 16:10:38

    [内容不可见]

  • 沙漏

    沙漏 2012-06-07 18:50:31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我觉的你连废话都没说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2-06-07 19:20:27

    [内容不可见]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2-06-07 19:21:04

    [内容不可见]

  • 沙漏

    沙漏 2012-06-07 20:00:00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推推红警是很好的娱乐活动,你如果从那时候推红警一直推到今天,我觉的是不是就有点无趣了? 王小波大概说的也是这道理,国学你放到它始源的那个年代,两千年以前,很牛逼啊。你今天拿来看看,也很好。但依然以此作为生活中的准则或规范就未免有些迂腐了。

  • Mephistopheles

    Mephistopheles (老僧已死成新塔) 2012-06-07 20:17:52

    此文比《国学与智慧》写的好,最后一段很同意。

  • Mephistopheles

    Mephistopheles (老僧已死成新塔) 2012-06-07 20:17:58

    此文比《国学与智慧》写的好,最后一段很同意。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2-06-07 20:42:23

    [内容不可见]

  • 敏锐帝

    敏锐帝 (no free lunch) 2012-06-07 20:56:24

    实验一下能不能发帖子。国学神马的其实连钱穆也说不好是什么,他有原话,去看。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5480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