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一个大龄好学生的反思
eva
看组里好像很多妹妹都还在上学,而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好学生”,因为最近工作比较崩,所以想来小号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反思,也听听大家的意见,想到哪写到哪所以会比较乱看到这篇的uu见谅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我应该算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其实说来说去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成年自我再教育失败的综合结果,用纯线性叙事可能会比较流水账所以我会用几个小感想来总结穿插过去的经历
典型错误心态一:如果事情没有按我的预想发展,就觉得天都要塌了
事实:人生的随机性是极强的,有计划很重要,但是做好随时重新出发的准备更重要
这个心态现在已经改掉很多了,学生时代比较严重。我属于典型的straight A student,然后理所当然考上了全省最好的高中(每年会出一堆top2),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东亚做题家思维达到了巅峰。
因为高考竞争本来就激烈,老师家长也是唯分数论,并且运气比较不好碰到的都是直男班主任,属于教书教得挺好但是思维极其古板、不会沟通不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比如发表过类似抑郁症是矫情的言论),我本身学文科之后成绩突飞猛进一直没掉出过年级前三,在这种氛围下更加导致我略微膨胀+对自己和周围人变本加厉的严苛,幻想我是不是也能上top2,甚至有一次因为成绩的事把曾经的一个好朋友说哭了,现在想起来还非常后悔。 结果高考前太紧张最终导致只够得上普通985,然后接下来又是这样的典型错误心态导致了很多大学期间的不愉快。
后续不愉快的起因是被家长逼着报了自己不喜欢的学校,于是选专业的时候也是浮皮潦草,进了大学之后看什么都不顺眼,还有点瞧不起身边的某些同学。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本科学校也并不差,我自己想报读的学校也没那么好,同学走不走后门和我也没关系,反而是自己因为这些事产生大量情绪内耗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东亚家长经常用这样的粗暴处理法,所以在人生大事上,应该多接收不同渠道的信息,因为父母能接收到的信息未必就比我们有效,不想妥协的时候要尽可能想办法反抗,就算最终结果事与愿违也可以多想办法补救。
同时由于对这个学校的偏见,也导致做出了很多不那么理智的选择,比如为了逃离国内的环境一心一意想着出国而不好好思考为什么出国。想出国当然没有错,但是首先应该认清的是发达国家很多学校其实是靠国际学生来盈利的,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想清楚我到底为什么出国(心仪的专业国内没有、为了润、为了继续读phd等等),否则面临的一定是血本无归和后悔,关于出国这件事会在后面详细说。
典型错误心态二:对人对事的评判标准刻板单一
事实:这个世界本身就是混乱无序的,绝大多数时候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尤其是你感到自己正义凛然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和长处,对于没有影响利益的事情淡然处之就行了
这个其实应该算是做题家培养方式的副产物,长期处在做题环境中很容易养成一些书生气,但实际上我曾经在意的很多事情都是无所谓的;对小事的无所谓会让自己待人处事都舒服很多,我以前其实很多时候不会轻易夸奖别人、不会说场面话,觉得这些是假客套、虚伪,然而实际上这些“废话”很多时候是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将心比心如果在各方面差不多的两个人,一个每天冷言冷语,一个时不时就夸夸你,哪个相处起来更舒服不言而喻。
在工作中就更是这样,大多数人在工作中只是庸人(包括我自己),干的是极其普通可替代性也强的工作,那么对一件工作的评判标准往往是没那么单一的。同一件工作,可能你的同事小A可以做到70分,你可以做到80分,但是因为小A经常给领导汇报、在领导面前留下的印象好,所以小A绩效比你高,那你是否会感到愤愤不平?现在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因为这件工作可能领导只需要拿到60分就可以在ta的领导面前交差,而剩下的都是“过程管理”,小A能定时汇报让领导有掌控感、能找到外部门的资源让领导刷刷存在感,这些都是价值,至于某一件工作本身很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在各行各业黑幕和不公肯定是客观存在的,也致敬能够勇敢反抗的人,但是在没有那么原则性的问题上、在我们能控制和努力的范围内,用一些锦上添花无伤大雅的小手段、对人对己适当宽容一点并没有什么不好,好学生们尤其应该多和别人交流、多试图理解别人是怎么看待世界的。
典型错误心态三:迷信“专业”、不敢尝试,总是在等“准备好了” 的状态
我到现在可能依然还有这样的坏习惯,这个地方不得不提一嘴男女问题,因为东亚重男轻女的大环境男的普遍被鼓励多所以自信一些,同一个岗位男的quality只有60分甚至50分30分都敢去投,女生经常都120分了还觉得自己不够好,这点在职场、学术界甚至运动场上都是普遍存在的,一个行业还处于混沌状态、各路牛鬼蛇神都在里面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才是有机会的时候。 有时候多问一嘴、多投一次简历,也许机会就来了,否则即便你再闪闪发光但自己不去展示也毫无用处。
学校同理,本科四年我最大的感受是即便是985,很多老师也不过是混子而已,大可不必对他们的学术水平和人品有滤镜,抱着把老师当资源的心态就好了,最终只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自己的。
典型错误心态四:羞于谈利益,半吊子的讨好型人格
为什么说是半吊子,因为常常是人也得罪了、利益也没得到,也就是常说的刀子嘴豆腐心,嘴上不饶人但是又不敢真正在利益问题上得罪人,一旦涉及到荣誉、钱等等竞争又经常退让。
拿我自己来说,我觉得,这点和前面其实是有一定关联的,可能也是一种典型的好学生心态,即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则”或“章法”,比如我想挤进某个圈子或者我想认识某个人,我得先做A再做B,还得反复练习才能开始A步骤等等。。。 导致的就是该拉关系、争取利益的时候不好意思开口,或者期望有个人能帮自己开口,但很多时候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直接去聊、去问就有机会,关键是敢于开口、敢于表达自己的诉求。
半吊子讨好型人格的另一种体现我觉得是随大流,比如大学的时候看到别人都参加各种社团,我也去跟风参加社团,觉得不参加会像loser、会被人看不起,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到头来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合群”。然而时至今日,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很多大学社团就是垃圾,大学社团里的“人脉”经常也就是一些酒肉朋友,很多社团“干部”不过是喜欢仗势欺人的人渣败类,如果想发展兴趣或者有想参加的活动加入一些社团无可厚非、也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如果不是的话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别人的想法浪费自己的时间。
典型错误心态五:没有真正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心态,没有尝试去理解社会运转的本质
事实:你才是你人生的唯一负责人,千万不要指望别人能帮你负责;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是好事,但是捡起眼前的六便士也不丢人
这一条算是对上面所有的总结,也展开说说从出国到最近工作不顺的种种。这里首先要感谢曾经的一个领导点醒我,ta就是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论ta做什么都会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制定可行的计划、立即去尝试,如果发现自己无力干预或者事情苗头不对就及时止损改换方向,结果就是ta不仅达到了财富自由家庭生活也很美满(至少通过我片面的观察)。别人向ta寻求建议的时候,ta也会先灵魂拷问对方“你到底想要什么”(是想在某领域有所建树还是想求稳定等等),而不会说一些含糊其辞的车轱辘话,也不会自己骗自己。
然后对比一下反面案例(aka我),就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总是没有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还经常试图麻痹自己,导致现在几乎很难再翻身的颓势。 这里线接前面说的出国,当时只是心里有个模糊的影子觉得美国教育强所以一定要去美国,而完全忽略留学其实是一个综合价值考量,比如欧洲学费便宜、澳洲加拿大(在当年)好移民,只是凭直觉作出了要去美国的选择;然而从综合难度上来说美国学校难度几乎是第一等的,因为考GRE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也正是准备各种考试、参加无意义的社团活动让我放弃了修双学位的机会,现在复盘是极其不划算的。
从选专业角度来说,如果不是确定要走学术道路,那么硕士阶段确定职业目标是极其重要的,但是我在申请硕士和选专业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这一点,本专业是文科(避免透露过多个人信息不具体说是什么专业了不过文科专业其实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 ,硕士觉得跨专业很难还继续申请了和本科关联专业,丝毫没有想过我去读个stem相关或者商科等等专业是不是更好找工作。 最后导致的窘境就是虽然学校排名专业排名都很好,对找工作的作用却微乎其微,最后还是靠着曾经实习时认识的领导找到了工作。
从这份工作开始,几乎就是一步错步步错, 我很感激能给我工作的老板,但是客观来说他本身的管理水平和公司业务都是存在问题的。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没有在工作前两年养成好的职业习惯(学会汇报、结果导向、高质量交付等等)、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耽误了职业生涯中几乎是最宝贵的时光,以至于跳槽和跳槽之后都不顺利,并且在这么不顺利的情况下我还没有好好反思自己的问题;
比如第一次跳槽的时候,因为工作年限短+履历还不错,我面试过抖音,那个时候的抖音还在比较草莽的阶段、有大量机会,但就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准备面试或者说没有准备对路子完美错过。这里又不得不提到一个好学生心态,就是无法把“学习知识”和“应试”分开,其实面试也是“应试”,面试水平和业务能力并不直接相关,面试是有很多套路和技巧的,钻研这些套路和技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面试之前不要预设自己做的业务不行或者自己某方面能力不行,面试的唯一目标应该是通过面试。最后尽管拿到的offer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却还是接了,然后带着这种模糊不清的心态工作就导致了更多问题:
- 发现业务、领导不行,却不及时转岗、跳槽
- 在汇报水平上停滞不前并且很长时间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 明明工作也很累却不及时表现或者寻求帮助
- 面试失败了很多次之后害怕面试
拖到现在,本身行业风口也过了、快速晋升窗口也过了、工作经历也不出彩,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只能继续挣扎或者尝试转型。说这么多总结一下无非两点:
-工作(包括学术)要给自己明确的目标(X年内我收入要达到X/我要达到X职级/我要发X篇X级别论文),达不到就想办法,而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工作乃至人生都是看长板的,哪怕你有1万个缺点,但只要有一个能让人记住的优点,你就可以无往不利,所以长线来看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人生长板,周围的一切资源都应该想办法拿来用,而不是整天做听话的“好员工”、好好完成领导给的任务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自由人|翻朋友圈 (周鹿鸣avian)
- 受害者|无法相信别人无条件接受自己 (微末)
- 受害者|连学号都会内耗 (momo)
- 闲聊室|学习让我不焦虑 (晏昕昕小朋友)
- 社会这所大学,从不为乖巧的学生准备奖学金。 (叶圆圆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