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的焦虑:杏与蛮夷
草国
作者: 醒生 如果有人说宋人没有气节,我肯定第一个不赞同。但抛开那些被历史认证过的道德典型,不客气地讲,宋人的道德焦虑往往很虚伪,其道德优越感也容易产生得莫名其妙。 南宋理宗年间,大宋武林的人在大胜关陆家庄开了个英雄大会,本意是在一团和气中选个武林盟主——既能整顿武林秩序,还能统筹抗蒙(古)大业。结果酒喝到一半,被实力强横的蒙古国师带人砸了场子,差点没法收场。幸亏一对师徒——准确说,是一个男学生带着自己的女老师——出手,才勉强找回中原武林的面子。这事情在金庸大侠的《神雕侠侣》里,有着详细记载,本文就不一一赘述。 但有些细节其实很值得玩味。比如代表中原武林出站蒙古霍都王子的朱子柳先生,在霍都的扇子上写下“尔乃蛮夷”四个字的时候,哈哈大笑,非常得意。而“群雄愤恨蒙古铁骑入侵,残害百姓,个个心怀怨愤,听得朱子柳骂他‘尔乃蛮夷’,都大声喝起采来。”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不解:区区一句“尔乃蛮夷”何以就让群雄如此高潮?南宋联蒙灭金之后,端平入洛,惨败而归,从此蒙古成了悬在宋人心头的新的噩梦。但“尔乃蛮夷”就能破除噩梦? 究其根源,除了自春秋时候就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辩”理念,大概的确是因为宋朝一直被人欺负的悲惨历史吧。北宋一直给大辽上贡,被西夏骚扰。到了南渡之后,宋室杀岳飞,从此“还我河山”成为虚愿——活在剩水残山里的人们都晓得,这辈子、下辈子、甚至下下辈子都不可能打得过那些蛮族了。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就算我们输了,但“尔乃蛮夷”! 宋人当然不想打不过蛮夷,至少大部分人不想,而郭靖大侠的嫡传弟子武修文、武敦儒哥俩主观上肯定不想。吊轨的是,就在杨过激斗霍都,一度极为被动的时候,大武小武“两兄弟自知不该幸灾乐祸、希冀敌人获胜,然内心深处,竟是盼望他这跟斗栽得越重越好”…… 嗯,这两货竟然希望杨过败在霍都手下!而原因仅仅是为了一个妹子——郭芙妹子! 这两货追随自己的师父驻防襄阳多年,肯定不是宋奸,而且平时对蒙古人也是喊打喊杀,挺凶的。但面对自己的切身利益(如赢得妹子芳心,排除情敌之类),可能也不介意宋人输给“蛮夷”吧…… 大武小武这两货为了妹子,如此这般。那你猜猜看,有多少人为了银子,会如此这般?所以回到现实中,如果你看到有人在那大谈道德,最好离他远点,因为你不知道他心里在算计什么。相比之下,大武小武偷偷去刺杀忽必烈王子,固然蠢,但好歹证明了自己不是那种“在蒙古买房,但抗蒙是工作”的坏怂。 作为名门之后,武氏兄弟的“道德感”当然维系了宋人一贯的“高标准”。杨过师徒即便捍卫了大宋武林的面子,在武修文眼里也还是“师不师、徒不徒,狗男女作一房睡”。连黄蓉这样对杨过充满偏见的人都忍不住叫他嘴巴放干净点,毕竟杨过师徒实打实帮了他们。结果武修文梗着脖子说:“哼,我倒宁可教金轮法王杀了,好过受这些畜生一般之人的恩惠。” 瞧瞧吧,宁可被他看不起的“蛮夷”杀了,也不愿意接受师徒相恋的“畜生”的恩惠。由此可见,在宋人(至少部分宋人)心中,不被控制的欲望比挥舞着马刀的蛮夷更为可怕。 武修文他们成长的时代,正好是宋代理学最为兴盛的时候,甚至当朝皇帝死后的庙号都叫理宗——理学的“理”。以黄蓉老师的博学,必然了解朱子说的“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那个时代的老师们,教给学生的,也必然充满了礼教大防。《礼记》中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被宋人硬生生扭转为“存天理,灭人欲”。或许宋儒要灭的“欲”确有其深刻之处,但普通宋人所理解的,无非就是要管好男女之间那点事。所以狭隘而又直白点说,杏欲望能引发宋人最普遍的道德焦虑,甚于蛮夷。 杨过爱上自己的老师(按照宋代的标准,杨过懂爱的时候应该是成年了),小龙女要嫁给自己的学生(她倒是单身),竟成了中原武林最难以启齿的丑闻。下流如武修文者,直接站在自以为的道德高地上,斥其为“狗男女”,委婉如黄蓉,则暗中劝说小龙女离开杨过。无论贤愚不肖,宋人的关注点都放在“男女之大防”上了。 此时,他们鄙视的“蛮夷”在干什么?蒙古人忙着西征,忙着经略汉地(原金国领域),不停侵扰南宋。蒙古军队除了到处残杀,也在整合各种资源,踏踏实实地为灭宋做准备。而且和想象中只有蛮力的“蛮夷”不同,蒙古人还搞科技发展。据说他们在西域整回来的回回炮,在日后攻克襄阳坚城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饶是郭大侠武功盖世,想来也抵不住回回炮的一声巨响。 那么,致力于“道德建设”的普通宋人,展示出了多高的道德水准呢?恐怕看一看武修文之流就可以明白了。看不上人家“狗男女”,自己还不是想着和芙妹“男女”?这与千年后的网友们高喊着“底线在哪里?道德在哪里?链接又在哪里?”有本质区别吗? 道德这东西是律己的。即便按照儒家圣贤的说法,也是先管好自己(修身),再去管别人(平天下)。而很多宋人的实操是:扛着道德大棋,东挥一棒子,西砸一枪托,横扫一切自己看不惯的人。甚至于,很多时候在那痛哭流涕哀嚎“道德沦丧”的,内心正盼望着“放开那XX,让我来……” 两宋三百年,厚待士大夫,标榜道德,果然在宋末出了一个状元宰相——猜猜他是谁?他干啥了? 很多人会猜文天祥。这里要说的人叫留梦炎,宋理宗淳祐四年的状元,宋末的宰相,厉害吧?但此公最厉害的是,人家后来在元朝,又混到了宰相。你说气人不? 既灭不了人欲,也胜不了蛮夷,真不懂宋人中的道德家们在焦虑什么。倒是留梦炎这种人,享不尽的荣华。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训练篇-Day60 (来路或许不易)
- 追寻伊萨卡 (🧐)
- 阅读不足百,常怀千篇忧——公众号我能写满1000篇吗? (iLiJi.cn)
- Day59 (来路或许不易)
- 【心情日记】by 夜雨呢喃 (天蓝色苹果派)